挪威作曲家格裏格和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都是民族特色的代表,但兩人的音樂很大差別。格裏格的音樂是溫柔、舒適的,西貝柳斯的音樂卻沒有雪花飄舞其間的安適慰藉,沒有美麗冰池塘上愜意的滑冰景致,也沒有沉浸在聖誕佳節歡樂中的自我陶醉,只有存在冰天雪中尖銳刺耳的聲音與殘酷的現實,疊雪覆冰的森林以及欲摧毀一切的無情暴風。它們既呈現了北歐的淒絕景色,也刻畫出人類心靈的荒原。
西貝柳斯出生的時候,正是歐洲民族主義高漲時期,到了成年,他更加努力地支持民族主義運動。他的這種民族意識的覺醒和當時許多芬蘭人一樣,是與芬蘭文學的萌芽並進的。在他一生的摯友卡揚努斯的影響下,西貝柳斯開始注意到芬蘭的民族史詩──《卡萊瓦拉》。這本書包括豐富的神話、魔幻傳説和傳統民間故事。西貝柳斯的大半生都在研讀這本充滿鄉土味、蘊藏着歷史的詩集,他的很多作品都來自它引發的靈感,充滿想象成份的《圖內拉的天鵝》就是其中的一部作品,這個意象還多次出現在西貝柳斯的幾部交響曲之中。此後,他開始從“不自覺”的愛國者逐漸轉變成自覺而堅定的愛國戰士。他在34歲發表的著名民族音樂史詩《芬蘭頌》就是最好的證明。
| |
西貝柳斯紀念碑 |
西貝柳斯不僅是一位充滿愛國熱血的民族鬥士,生活中,他也是一個極為有意思的人。人的一生總是要犯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有的時候會遺憾終生,有的時候也會歪打正着,不失是美麗的錯過。西貝柳斯也不例外,他的一生都在不停地“犯錯”,同時又在不停地更正“錯誤”。要説他最早的“錯誤”可能就是他對自己要成為小提琴大師的堅持。兒時的他並沒有多少音樂神童的天賦,卻將所有的精力投注到小提琴練習上,一心要成為世界級大師,連學校的課業也無暇顧及。他對這個理想的堅持甚至影響了他對自己最初作曲工作的評價,多虧他及時懸崖勒馬,才有了日後名揚天下的作曲家──西貝柳斯。即便如此,在他功成名就的日子裏,他依然時不時地表現出對年少時夢想的遺憾。
説來奇怪,西貝柳斯的作品身前身後都頗受人推崇,但他自己卻往往羞於展示自己的一些重要作品,恨不得把它們都藏起來。《庫勒沃》交響曲第一次演出後,就被西貝柳斯撤回,在他的一生中,都再也沒讓它上演。在他去世之後,這首交響曲才重新與聽眾見面,成為他不可或缺的作品之一。為什麼西貝柳斯會突然收回《庫勒沃》交響曲,並強烈反對任何再度上演的提議呢?原因之一可能源於他對自己作品精益求精的要求。在他晚年的時候,西貝柳斯經常考慮要改編這首交響曲。多虧他擋住了這一誘惑,沒有毀掉手稿,才得以保留這首頗具特色的曲子。假如説他這次“錯誤”的評價差點毀掉了這部珍品,那麼他之後的一次故技重施,卻産生了一部重要的作品──他的小提琴協奏曲。這部作品的原稿創作的比較倉促,西貝柳斯在首演之後立刻將其收回修改。他大幅度地修改了這首曲子,改編後的版本變得非常緊湊,結構也經過強化了。重新演出的巨大成功讓西貝柳斯對自己和對技巧的自信,有了巨大的提升。
西貝柳斯終其一生都有一種習慣:收回原作,加以修改,而且通常修改的幅度,不是面目全非,就是重作一曲。不可否認,這種謹慎的態度對他的作曲有一定幫助,但同時也反映了他對自己作品極端的不自信,使他時而作一些錯誤的判斷。有一次,在卡揚努斯排練西貝柳斯的第二交響曲時,只有兩名小號手出席,其中一個還患了感冒。西貝柳斯突然粗暴地打斷了卡揚努斯的排練,獨自離開。他後來解釋説,“我只聽得到拿把沒有出席的小號,我受不了了”這可能是他一生中作得最為錯誤的判斷之一,後來他一直為這件事感到後悔。當然這個錯誤並沒給他自身帶來什麼損失,下面的這個判斷就更讓他悔之莫及了。西貝柳斯手頭並沒多少余錢,但他的生活又極為奢侈。在這種窘境中,他廉價賣過不少作品,其中包括《悲傷圓舞曲》。但這首曲子後來經過重新編排風行世界,西貝柳斯因為自己的錯誤判斷喪失了一筆極為可觀的版稅。《悲傷圓舞曲》曾帶給他機會,使他今後衣食無憂,他自己卻搞砸了這一切。把自己的暢銷作品拱手讓人的作曲家裏,西貝柳斯當然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但這並不能作為他對自己作品評價不到位的藉口。
| |
作曲家西貝柳斯 |
西貝柳斯的確犯過這樣或那樣的錯誤,還好,他沒有選擇離開他最為摯愛的音樂。放棄音樂才是人生最大的錯誤。後世的評論家和音樂愛好者們為他的“錯誤”尋找到各種各種的理由,屈服於經濟壓力啊,創作太倉促啊等等等等。但最不可否認的是他對自己的苛求精神。英國頂級的指揮家比徹姆曾説過一個有關西貝柳斯的小故事。比徹姆説自己在聆聽唱片測試效果時,為了追求精確,會把聲音調到最大聲,即使這讓周圍的人極為不舒服。結果有一次,他給西貝柳斯送錄製好的唱片時,西貝柳斯把聲音開到比他自己放唱片還要大上一倍。那時,西貝柳斯的客廳裏本有十幾個,幾分鐘後,周圍就空蕩蕩了,跑出去的人們還用手捂着耳朵。西貝柳斯卻走近留聲機,想要把聲音調得更大,他説:“我要聽到一切,短到十六分音符我都要聽到。”
(2007年12日13日、14日、17日 CCTV-音樂頻道 21:18首播)
責編:張芊川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