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1703年,當彼得大帝做出要在涅瓦河河口建一座城市的決定時,人們都驚呆了。在波羅的海附近,在荒涼的沼澤地帶上修建一座城市,在當時是難以想象的,人們更難以想象這樣一座城市會長久的存在着……2007年9月3日(周一)至2007年9月6日(周四)首播 |
1703年,當彼得大帝做出要在涅瓦河河口建一座城市的決定時,人們都驚呆了。在波羅的海附近,在荒涼的沼澤地帶上修建一座城市,在當時是難以想象的,人們更難以想象這樣一座城市會長久的存在着。然而,經過300多年的風雨變遷,聖彼得堡——這座美麗的城市依然延續着它的輝煌。在俄羅斯有這樣一種説法:“沒到過聖彼得堡就不算真正來過俄羅斯”。這座城市就像一座巨大的博物館,雲集了眾多傑出的宮廷和教堂建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今天,我們就隨着《古典音樂之都》的旅行,去那裏游歷一番吧。
| |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的文化寶庫。在它的相對短暫的歷史中,它培育出大量高品位的芭蕾、戲劇與歌劇團體,還有眾多的歌唱家、作家、舞蹈家、管弦樂團等等,那裏的宏偉建築物有500多所。
| |
在音樂方面,裏姆斯基-科薩科夫、包羅丁、莫索爾斯基、格林卡,當然還有柴可夫斯基,都是這個城市貢獻出來的偉大人物。
十九世紀俄國樂壇上,最偉大的創作者應該是彼得 伊裏奇 柴可夫斯基,而在國際上,他同時也是當時最出名、最為人讚賞的音樂家之一。當“民族樂派運動”思潮瀰漫於歐洲各國的土地上時,柴科夫斯基也以其特有的“悲愴”樂風,將斯拉伕民族的音樂風采推向國際舞臺。在俄國音樂,甚至西方音樂發展史上,柴可夫斯基都標誌着一個新的里程碑。
| |
聖彼得堡的美麗是不可複製的,它承載了俄羅斯的文化精神命脈,承載了俄羅斯三百年的興衰史。而柴可夫斯基為這個城市增添了無限風光。他在《悲愴交響曲》中,燃燒了生命最後的余輝,時至今日,只要提到聖彼得堡,人們就會想到柴科夫斯基,他是讓世界人民理解聖彼得堡,理解俄羅斯的橋梁。
(2007年9月3日至2007年9月6日CCTV-音樂頻道 21:18首播)
責編:張芊川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