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山水畫大師李可染誕辰 100 週年,社會各界紛紛舉行了不同的紀念活動。不久前香港佳士德拍賣公司舉辦的“中國近現代畫”春季拍賣會上,大師李可染畢生巔峰作品之一的《萬山紅遍》最受矚目,估價四千萬港幣,使得“李家山水”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沁園春•長沙》: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這首詞寫于1925年深秋。大約是在毛澤東同志離開湖南前往當時革命活動的中心廣州時所寫的。“一開始,作者便把讀者帶進了一個高遠的深秋境界裏。那一重重山,一層層樹,讓自然之神彩筆一抹,暈染得一片嫣紅。”作者以短短幾句詞,描繪出一幅立體的寥廓萬里、絢麗多彩的秋景,展現了一幅雄奇偉麗的全景式風景畫。而與主席這首詞堪稱天作之合的一幅畫,人們公認的就是我國山水畫大師李可染所繪的《萬山紅遍》!
| |
那麼這幅作品呢,它也是受到了毛澤東詞意的啟示,但是它不是簡單地營造或者描繪或者再現,寫實性地,描繪毛澤東的一個詩意主體.不是,它是通過毛澤東《沁園春?長沙》這個詞意表達了他心目中的一個意境。
五、六十年代,毛澤東詩詞成了不少藝術家的創作題材,“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更是當時最受歡迎的名句之一。當時許多畫家繪畫秋山紅葉,被美術史家稱之為“紅色山水”。
採訪:可染先生的高明之處在於他在順應這個時代大的政治人文氣侯的同時,更集中地體現了他藝術上的創造力,體現了他在學術上的探索,如果説萬山紅遍體現了折射了那個時代的人文氣氛的話,我覺得我更願意認為,它在今天,受到世人的重視和追捧和喜愛原因的話,更主要的還是在於它本身的學術品德。
然而近幾年拍賣市場紛紛出現過李可染的《萬山紅遍》。1999年中國嘉德拍賣公司以407萬元的高價拍出了一幅僅為2.8平尺的《萬山紅遍》, 2000年榮寶拍賣公司又以501.6萬元的價格拍出一幅3.1平方尺的《萬山紅遍》,此次拍賣的《萬山紅遍》高131公分,寬84公分是現出現過的最大一幅,那麼李可染一生到底創作了幾幅《萬山紅遍》呢?
採訪:萬山紅遍這組作品前後三年,從1962年創作第一張,那麼1963天的作品呢也是在從化廣東從化創作的。一直到64年,做了那個五張作品,當然有年款的後面,那五張是有三件作品,有地點,有年款。有兩件沒有這個地點。
李可染以毛澤東《沁園春•長沙》中的名句“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為主題創作了七幀畫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觀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此畫打破了畫家慣用的黑墨色法,以小溪斜流之山村景色為構圖背景,用了大量硃砂,通紅一片,包含對祖國河山無限的深情。作家為了突出“紅”字,運用大量濃密硃砂點,使畫面效果格外強烈,並以濃厚的墨色為底,形成冷暖對比,層次豐富。而林間的白墻、山上的飛瀑和山下的流泉,互相襯托,極具氣勢,形成了畫面的亮色。
因為李可染先生曾經在自己的畫論中教學中多次講過意境是中國山水畫的靈魂。那麼我們看到了現在傳世的這七幅,李可染的這個萬山紅遍圖那就是一個意境創造的一個典範之作,雖然每一幅的構圖,每一幅的這個位置的經營,在中國古代叫慘澹經營,叫位置經營,它的位置經營略有變化,但是這些變化,都是圍繞著一個主題,就是這四個字:萬山紅遍
《萬山紅遍》充分體現了李可染先生博采眾家,貫通中西的繪畫技巧。這于先生的師承經歷不無關係。
李可染先生13歲就學習傳統山水畫,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西湖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鳳眠教授,研習西畫。1946年應徐悲鴻之邀他選擇北上。到北平不久,經徐悲鴻引薦,李可染見到了心儀已久的80多歲高齡的齊白石,表達了自己想拜師求教的心情。1947年春,李可染帶了20張畫拜見齊白石,由此引出一段動人的故事。
當時,齊白石正在躺椅上養神,畫送到手邊,他便順手接過。起初他還是半躺著看,待看了兩張以後,他已不由自主地坐了起來,再繼續看,齊老眼裏放出亮光,身子也隨著站了起來,邊看邊説:“這才是大寫意呢?”接著,齊老滿含深意地説:“但我看你的畫像是寫草書,我一輩子都想寫草書,可我現在還在寫正楷……”就這樣,二人以畫為橋,一下子變得十分親近。李可染對拜師一事非常看重,認為拜師儀式必須鄭重其事,所以拖了一段時間。齊白石卻等不及了,有一次他問可染:“你願不願拜師?”李可染忙説:“您早就是我的老師了。”齊白石會錯了意,心情鬱悶,不時地對身邊的人念叨:“李可染這個年輕人,他不會拜我做老師的,他的成就,將來會很高。”這話傳到李可染耳中,他急忙去見齊老,解釋原因。齊老心直口快,連聲説:“什麼也不需要,什麼也不需要。”李可染茅塞頓開,當天在齊老第3子齊子如陪同下執弟子禮。齊白石連忙站起,扶可染起來,高興之餘,眼睛都有點濕潤,喃喃地説:“你呀,是一個韆鞦萬世的人哪?”此後,李可染便正式成為齊白石的得意弟子,10年功夫,盡得齊師藝術精髓。李可染拜齊白石為師,同時也求教于黃賓虹。黃賓虹對可染的厚愛與齊師比肩。李可染用墨的核心是‘積墨法’,此乃直接師法于黃賓虹。20世紀中期,中國畫壇最後兩位傳統派大師黃賓虹與齊白石相繼逝世,此時他們的弟子李可染先生不僅秉承了他們的繪畫技法,進而躍入較高一層次的“對景創作”的境界,並開始了他的繼承與創新的藝術道路。
李可染先生在畫史的評論認為他,第一開宗立派,第二富有這個就是融合古今中外于一體。這個絕對是落到實處的。所以,當我們欣賞這幅作品的時候,我們看到它既不像完全逆光的山,又不像完全順光的山,也不完全像側光的山,但是它有一種粲然的光華的感覺,你很難説這個光是從哪兒來的,它不是西畫式的光,但是它又有一種西畫式光的感覺。他把他所有的創造力,對於學術上的探索,對於古人的研究,對於自然的觀察,對於藝術形式的錘煉都用藝術語言,他就都凝注在,他這個萬山紅遍的主題畫上。所以這個東西,我可以這麼説,它是只有一而無二的東西
1964年是李可染的藝術顛峰期,《萬山紅遍》正是那時創作的。並且特別之處還使用了硃砂。
硃砂這個東西它是天然的礦物質,這個礦物質天然的礦物質,它不是化學合成的。所以它的顏色,就是永遠不變,不變色。
硃砂,古時稱作“丹”,其主要化學成分是硫化汞屬於礦物質,用這種顏料染成的紅色非常純正、鮮艷。古時大凡道家、仙佛用於開光、辟邪等,非用硃砂不可。
在古人認為朱色就是硃砂色這是正色,這是一個極致的顏色,不是一般意義的顏色,這是任何化學原料不能比的。而且,它能夠保存到幾百上千年,這個呢我想呢,也是一個特定的機遇,特定的條件,給予了可染先生這麼一個機會。而且給世人留下了這麼一個精品。
李可染以博大雄渾、具有紀念碑份量的豐滿構圖,成功地將毛詩的激動情緒,交織在祖國山河的壯美景觀中,建構了全新的藝術形象。而《萬山紅遍》是畫家山水畫藝術的精髓,在近現代山水畫的發展史上,更佔據一席重要地位!
我是相信藝術是無價的,它確實成為中國繪畫史上一個代表性的作品。他不僅是李可染先生個人的一個代表作品,他是現代中國山水畫史上的一個代表性的作品,它前無古人,李可染先生在中國山水畫史上的這種藝術的匠心獨運,和這種在山水畫風格,畫風上的開宗立派包括在畫法上的語言探索和錘煉和這種獨出心裁,使得他成為20世紀山水畫史上一個無可逾越的一個豐碑!
責編:藝術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