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這幅畫上有藏印十方,其中皇帝的禦印就有:乾隆禦覽之寶、嘉慶禦覽之寶、宣統禦覽之寶,足見這幅畫深得幾代皇帝的喜愛。 |
《拍賣會已經進行了一個多小時,至此拍賣會的現場氣氛,就像拍賣的古典書畫,呈現出一派溫文爾雅、和諧精緻的謙謙君子風範。但是行內人的感覺卻是截然相反,他們從表面的風平浪靜中感到了暗流涌動。他們知道,即將拍賣的第1186號拍品,肯定會掀起一場競拍風暴。難以預料的,只是這場風暴的能量,會將1186號拍品的價格,推到怎樣的令人震驚的高度。
1186號拍品,到底是何方神聖,能使拍賣現場的潛在買家們在競拍前就感到了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涼意呢?
在拍賣前的預展階段,這幅作品獨具的氣場就牢牢地吸引住了人們的眼球,因為它太有氣勢了。這是一幅清代錢維城的《雁蕩圖》手卷。你不用了解錢維城的背景,也不必探究畫上印章的意義。只是靜心地看,你就能感受到這幅畫的博大精深。
| |
金運昌:應該説是錢維城一生作品裏的極精品,這個畫的山,因為雁蕩這個地方是我國的風景名勝,山水都非常奇險,有特色,那麼用宋人的這種構圖辦法,把這個山的險峻奇峭表現出來,但是具體到設色、用筆,筆墨上,就傳統的筆墨工夫,還是他的本色,就是元人。元人畫山水施淺絳,就是淡赭石色,顯得非常淡雅,這個山水是在淡赭石,就是在淺絳的的基礎上,再罩上一層綠色,這個一般畫畫就叫小青綠,就是説進一步表現出這個山的蔥蘢翠綠,這是很討俏的一種畫法。這個卷子可以説是耗費了作者的很大心力,精心締構,因為是供禦的,給皇上畫的收藏品。那麼用句文詞叫勾心鬥角、層巒疊嶂。
這幅畫上有藏印十方,其中皇帝的禦印就有:乾隆禦覽之寶、嘉慶禦覽之寶、宣統禦覽之寶,足見這幅畫深得幾代皇帝的喜愛,一直作為珍品被皇家收藏。那麼錢維城又是何方神聖,他的作品竟然能夠得到如此高的皇家禮遇呢?
金運昌:錢維城不但是畫畫的好,而且他的學問也非常紮實,在乾隆十年考中了進士,而且是一甲第一名,這叫什麼?狀元。錢維城考中了進士以後,由於他的傑出的政治才能,特別是由於他的繪畫才能,中進士當時就點翰林,點了翰林次年就被乾隆皇帝欽定叫“南書房行走”,南書房是個什麼機構呢?就在乾清宮的院子裏,乾清門的西邊一座偏房騰出來叫“南書房”。用現在的話來説是康、雍、乾三帝的私人文學藝術沙龍,皇帝在乾清宮辦公辦累了就到這個地方轉一轉。跟這些文采非常好的詞臣寫寫詩、作作詩、作作詞,唱和一下,鑒賞一下古玩,放鬆放鬆。它是這麼一個地方,所以大臣如果能到這個地方,那是極大的恩寵。
錢維城在中進士後的第二年就得到了這個恩寵。在南書房他結識了當時宮廷畫成就最高的董邦達。他們官拜侍郎,堪稱部長級的畫家。在整個乾隆一朝,在詞臣畫家中間,他和董邦達的地位和成就都是最高的。錢維城的山水畫,典雅端莊,渾厚華滋,體現出濃厚的書卷氣。他更擅長縝密的用筆和青綠、赭石相間的設色,他的作品經常呈現出來的是一派宮廷富貴的氣息,非常符合乾隆皇帝追求中和、平正的美學思想,所以乾隆皇帝收錄的錢維城的作品竟然有160多幅。
中國有句老話: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此話用在錢維城的《雁蕩圖》上是一點不差。有誰能夠想到,這樣一個倍受皇帝恩寵的宮廷畫家窮其心力創作的鴻篇巨制──長達730厘米,畫有雁蕩山五十三景的《雁蕩圖》,這幅一直在紫禁城深宮內珍藏的價值連城的書畫精品,竟然在二十世紀初丟失了。能偷這幅畫作的人稱得上是竊國大盜了,那麼這個超級竊賊能是誰呢?
《雁蕩圖》上的最後一方鑒藏印是“宣統禦覽之寶”。 宣統皇帝──大清王朝、也是中國的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他著作的《我的前半生》一書中,真實描述了辛亥革命之後當時故宮裏的情景:
“紫禁城在表面上是一片平靜,內裏的秩序卻是糟亂一團。從我懂事的時候起,就時常聽説宮裏發生盜案、火警,以及行凶事件。至於煙賭,更不用説。到我結婚的時候,偷盜已發展到這種程度:剛行過婚禮,由珍珠玉翠裝嵌的皇后鳳冠上的全部珍寶,竟整個被換成了贗品。
明清兩代幾百年帝王搜刮來的寶物,除了兩次被洋兵弄走的以外,大部分還存放在宮裏。這些東西大部分沒有數目,就是有數目的也沒有人去檢查,所以丟沒丟,丟了多少,都沒有人知道。這就給偷盜者大開了方便之門。今天想起來,那簡直是一場浩劫。參加打劫行徑的,可以説是從上而下,人人在內。換言之,凡是一切有機會偷的人,是無一不偷,而且盡可放膽地偷。偷盜的方式也各不同,有撥門撬鎖秘密地偷,有根據合法手續,明目張膽地偷。太監大都採用前一種方式,大臣和官員們則採用辦理抵押、標賣或借出鑒賞,以及請求賞賜等等,即後一種方式。至於我和溥傑採用的一賞一受,則是最高級的方式。”
所謂最高級的方式,就是皇帝監守自盜,把宮裏最值錢的字畫和古籍,賞賜給他的弟弟溥傑,由溥傑運出宮外,存放到天津英租界的房子裏。溥儀回憶道:
“溥傑每天下學回家,必帶走一個大包袱。這樣的盜運活動,幾乎一天不斷地幹了半年多的時間。運出的字畫古籍,都是出類拔萃、精中取精的珍品。因為那時正值內務府大臣和師傅們清點字畫,我就從他們選出的最上品中挑最好的拿。我記得的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墨跡《曹娥碑》、《二謝帖》,有鍾繇、僧懷素、歐陽詢、宋高宗、米芾、趙孟?、董其昌等人的真跡,有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的原稿,有唐王維的人物,宋馬遠和夏?以及馬麟等人畫的《長江萬里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還有閻立本、宋徽宗等人的作品。古版書籍方面,乾清宮西昭仁殿的全部宋版明版書的珍本,都被我們盜運走了。運出的總數大約有一千多件手卷字畫,二百多種挂軸和冊頁,二百種上下的宋版書。這批東西移到天津,後來賣了幾十件。偽滿成立後,日本關東軍參謀吉岡安直又把這些珍品全部運到了東北,日本投降後,就不知下文了。”
溥儀提到的這些字畫古籍,無疑件件都是價值連城、在中國藝術史上如里程碑一樣的國之瑰寶。可是在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山河破碎,生靈涂炭,即使是國寶,也就這樣以廢掉的皇帝溥儀為首,被大規模地明裏暗裏地偷走了,下落不明了。從那時到今天的八十多年的時間裏,幾代的中國人一直不懈地在全球範圍內尋找著這些流失的國寶。可是丟失數量如此之大,大部分又沒有數目,人們即使發現了這些字畫古籍,又能夠根據什麼來判定它們就是故宮收藏的那些出類拔萃的珍品呢?
令人慶倖的是還有根據,根據來自於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宮廷編纂的兩部大型著錄文獻寶典。一部是《天祿琳瑯書目》。這是清代皇家的藏書目錄,著錄了清宮所藏宋元以來精刻 精鈔善本書籍1000余部。另一部就是《石渠寶笈》。
金運昌:
大家知道石渠寶笈是乾隆皇帝著錄他藏品的一個書籍,首先石渠寶笈初編、二編、三編,編了三次,裏邊著錄的都是清宮收藏書畫的精華。這個過去人們可能不太重視,覺得他不就是乾隆皇帝的個人的收藏目錄嗎?這個封建皇帝也沒有什麼了不起,宮外面可能有更好的書畫也説不定,但是現在人們通過對歷史的反思就看清楚這個問題。那麼皇帝的著錄,宮廷的著錄實際上就是咱們現在説的國家畫目,國家畫目就成為中國文化史上美術史的可以説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一張畫如果著錄到這部目錄裏,實際上他就構成了中國美術史、中國文化史的一個零件,是不是這樣。
由於《石渠寶笈》成為了八十多年來,特別是國力大增的今天,中國人追索當年丟失國寶的最重要的線索,加之人們對《石渠寶笈》的“國家畫目”的重要性的再認識,所以各級市場出現的古代書畫,,若能驗明正身為《石渠寶笈》著錄中的畫作,立刻就會身價倍增,成為拍賣會中的焦點。錢維城的《雁蕩圖》上的十方印章中,一方是“石渠寶笈”, 一方是“寶笈重編”,這兩方印章又給《雁蕩圖》的價值增加了重重的分量。
金運昌:所以呢,那麼現在大家認識到這一點以後,石渠寶笈著錄和沒著錄的大不一樣,一般著錄過的要比沒著錄過的貴五到十倍,甚至就到這個程度。溥儀在上個世紀二十年代初,曾經命令他的親信大臣對宮廷裏面的藏畫進行過一次鑒定整理,他們認為是真跡,好的,就蓋上“宣統禦覽之寶”,那麼這個畫上蓋了“宣統禦覽之寶”説明它們在二零年前後還在宮裏。那麼隨著溥儀出宮,可能是流失在外。可喜的是保存得非常完好,不僅畫面沒有任何損傷,而且連前邊的別畫的玉別子,都是乾隆時期的舊物,就是造辦處禦作做出來的,專用的玉別子,上邊有隸書寫著錢維城雁蕩圖等等。這個都是原裝原配,所以這張畫是非常討人喜歡的一件東西。
激烈角逐,《雁蕩圖》終於以2150萬元的天價成交。在有識之士眼中,這個數字是一個象徵,象徵著更多的國寶將回歸日益強大的祖國。據不完全統計,當年被以末代皇帝為首的盜賊偷竊的故宮珍貴文物,已經有五十多件從海外回歸。《雁蕩圖》回來了,下一件令人振奮的回歸的國寶又會是什麼呢?
責編:藝術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