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那麼怡親王允祥陵寢內的這兩尊“望天吼”,原來是放在什麼位置的呢? |
2006年4月的一天,一件十分珍貴的地上遺存文物,突然在一夜之間不見了蹤影,這是發生在河北淶水縣境內的文物被盜案。據考證,這件被盜文物,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保存非常完好。那麼這是一件什麼文物呢?當時它是怎麼被盜的,這件珍貴文物能不能追回呢?
河北淶水縣風景秀麗,散佈著多處明清古跡。這是位於一處古跡旁邊的東營房村,2006年4月18日一大早,有人在村委會門前發現異常情況,接著從這裡傳出一個驚人的消息:放在此處的一件珍貴文物被人盜走了。這是文物被盜前所留下的照片,被盜走的文物是一尊漢白玉雕瑞獸,它與另外一尊漢白玉雕瑞獸當時都被放置於東營房村的村委會門前。
| |
河北淶水縣東營房村村長王榮元:2006年4月18號,早晨起來以後,我和劉望發現了,6點多,發現了,沒了一個,我還不信,結果真的沒了,我馬上,我掏出手機來,給公安機關報案。
這是被盜的那尊漢白玉雕瑞獸,案件發生後,當地政府高度重視,立即成立專案組,進行偵破。當地村民提供了這樣的線素:4月18日淩晨,有人看到一輛農用車拉著一件“小牛大小”的物件,用毯子之類的東西蓋著,順著公路疾駛而去。看來這是一次有預謀的盜竊文物案。那麼被盜走的漢白玉雕瑞獸是什麼年代的文物呢?它為什麼會出現在東營房村呢?
東營房村原名水東村,清代中期,朝廷從北京派一支八旗軍駐紮於此,這裡成了一個軍營。士兵們戰時打仗,平時耕種。東營房村便由此而來。
漢白玉雕瑞獸被盜時所在的這個位置,其實並不是它們的原址,而僅是這兩尊瑞獸的臨時棲身之地,那麼它們的原址在什麼地方呢?
這是位於東營房村西南的一座陵寢,葬在這裡的是清代怡親王允祥。怡親王允祥是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也稱為十三爺。他生於康熙二十五年十月,卒于雍正八年五月,只活了四十四歲。
允祥一生中的前三十六年,始終默默無聞,並因為捲入康熙晚年的儲位之爭而受到長期的圈禁。在雍正皇帝繼位前後,允祥一直堅定支持自己的四哥雍正,後來深得雍正皇帝的恩寵。
清怡親王允祥第十代後人金啟鳴:雍正皇帝比較獨斷專行,誅殺異己,包括兄弟什麼,反正不是與他相違背,他都下手挺狠的,唯獨跟十三爺允祥,跟他關係比較好,而且他幫助他處理政務,當時允祥是總理事務大臣,也是軍機大臣,幫他處理政務。]
1729年,怡親王允祥接受了雍正皇帝交給的一項特殊任務,就是為雍正皇帝選陵寢。此前雍正已將自己的陵址擇定在遵化的清東陵,那麼為什麼還讓允祥為自己選陵呢?原來雍正選定的的陵寢內,土中帶有砂石,被認定“實不可用”,所以他命允祥重新選陵。允祥會同兩江總督高其倬在北京西南一帶的山麓進行了長時間的勘察。
清怡親王允祥第十代後人:金啟鳴:最後找來找去終於找到就是現在的泰陵,可以説清西陵。
清西陵位於河北易縣西十五公里處的永寧山下,它與河北遵化的清東陵,各距北京一百二十五公里。清西陵埋葬著雍正、嘉慶、道光、光緒四位皇帝。其中以雍正皇帝的泰陵規模最大。
清怡親王允祥後裔:金啟鳴:這個沒有允祥呢就沒有清西陵,他幫選了這個陵以後,雍正皇帝非常的高興,因為泰陵在西陵裏面是一個首陵,他特別高興,完了當時就想賜給他一塊地,就在西陵這塊,賜給他一塊地,就是逝世以後或者沒了以後,一塊跟他在一起。
據史書記載,當時允祥聞聽此言,“驚懼色變”,未敢接受。後來,允祥在河北淶水縣東營房村附近選了一塊平善之地,請求雍正賜予,雍正同意了,允祥喜不自勝。為防止發生變化,他立即派人到淶水賜地內拿回一包土,取出一小塊,當著雍正皇帝的面一口吞了下去。歷史上“王爺吞土”的故事説的就是怡親王允祥,這件事在《八旗通志》裏有詳細記載。
這兩尊漢白玉雕瑞獸就出自於怡親王允祥的陵寢,它們呈昂首、望天吼叫之狀,所以被稱為“望天吼”。
“望天吼”是一種似龍非龍、似犬非犬的怪獸,它是傳説中的龍王的兒子,有守望的習慣。在古代,以它為原型所雕刻的望天吼,常被安放在皇宮和陵寢。
那麼怡親王允祥陵寢內的這兩尊“望天吼”,原來是放在什麼位置的呢?這是距墓穴三百米處的兩根高聳的巨大石柱,稱為華表。華表最初叫謗木,相傳它為堯帝所發明。堯帝為了聽取民眾呼聲,在交通要道豎立木柱,讓人在上面寫諫言,提意見,這就是華表的雛形,也叫“誹謗木”。後來隨著歷史的演變,華表由木柱變為石柱,最初的功能也完全消失。
河北淶水縣文物保護研究所原所長:朱學武:後來就把它作為裝飾性的東西,作為一種裝飾性的東西,這個陵墓裏頭有石像生,什麼這個牌坊,這個(華表)都有。
這兩尊“望天吼”,就安放在怡親王允祥陵寢內的這兩根華表的頂端。但是按照清代祖制,華表只建在皇宮及皇陵前,王爺陵是不能放置華表的。那麼怡親王允祥為什麼能獲得這樣的待遇呢?
清怡親王允祥第十代後人:金啟鳴:因為他八年如一日,輔佐雍正皇帝,這也是雍正皇帝自己説的,八年輔佐的,所以他的逝世他跟任何別人不一樣,不按常規,就超出這種常規去做,像這裡佔地面積在王爺當中是最大,規模最大,規制最高,唯一這個望天柱,這個叫華表也好,什麼也好,唯一就是王爺有這種華表的。]
這兩根華表的高度達到了十一米,只比雍正皇帝陵前的華表低了一米。而蹲在華表上面的兩尊望天吼,每尊重約兩噸,高一米四,它們的大小也僅次於雍正皇帝陵前的望天吼。在清代王爺的二百多座陵寢中,這是絕無僅有的。
據記載,這兩尊望天吼採用上等的漢白玉石料,于雍正八年雕造而成,它們分為雌雄兩隻,其中的雌性望天吼,頭略小,腿稍細,雕刻的胸部肌肉比較少;雄性望天吼,頭稍大,腿比較粗,雕刻的胸部肌肉很多;這次被盜走的是雌性望天吼。它與雄性望天吼一樣,屬於清代陵墓雕刻裏的極品。
河北淶水縣文物保護研究所原所長:朱學武:也就是説在清代,這個王爺,王爺這個一級的陵墓,這個是最好的。
在宮殿和陵寢的華表上放置望天吼的歷史十分久遠。像明永樂年間建造的天安門城樓內外的華表上,就各有面朝北、朝南的兩對望天吼。傳説在古代,放在皇宮門內華表上、面朝北的望天吼,寓意“望君出”,每當民間發生災害時,它就呼喚君王出宮;而放在宮門外華表上、面朝南的望天吼,寓意“望君歸”,如果君王在宮外玩得太久,它就會提醒君王:趕快回宮理朝。
那麼在陵寢內的華表上放置望天吼,又有什麼樣的寓意呢?
河北淶水縣文物保護研究所原所長:朱學武:這個實際上,古代的時候,在墓葬裏頭,它這個主要起什麼呢,要求他的後代上這兒來祭祀來。
據專家介紹,怡親王允祥陵寢內的這兩尊“望天吼”,體量如此巨大,雕刻這樣精美,而且專為清代王爺所造的這種五爪的望天吼,目前還沒有發現第三個,因此它們顯得彌足珍貴,為清代傳世品中所僅見。
這樣珍貴的文物當初是怎麼離開兩根華表,出現在了東營房村內呢?這是緣于七年前的一次劫難。2000年9月9日夜半時分,有幾輛車在深沉的夜幕下駛進了怡親王允祥的陵寢,隨後九個鬼鬼祟祟的人,悄悄潛入陵寢的神道旁邊,接著這夥犯罪分子實施了一次驚天的盜竊。
河北淶水縣東營房村村長:王榮元:一個吊車,把這兩個望天吼從上邊華表上面吊下來,在一個農用車拉一個,兩輛車拉走。當時偷的時候,沒有村民發現,大概在晚上兩點多,沒人知,都在睡覺,誰也不知道。
這是兩尊望天吼第一次離開了它們蹲守了近三百年的華表。案發後,當地公安部門很快將犯罪分子抓獲,追回了兩尊被盜的望天吼。此後這兩尊望天吼被安置在了東營房村的村委會門口,然而在時隔六年後的2006年4月,其中的雌性望天吼又被盜走。
那麼這次盜竊文物的罪犯,會不會是當地人呢?重達兩噸的文物被盜時,竟然沒人聽到動靜,這夥人採用的是什麼工具就輕易得手了呢?警方展開了週密的排查,初步判定出:犯罪嫌疑人為外地人,使用的是特製的作案工具。在現場警方獲得了白色印記和車轱轆印等重要線索。
接著有群眾舉報:外縣的劉某曾在夜間開農用車拉運過東西。經過偵察,警方發現,嫌疑人劉某家的農用車與案發現場的農用車車型相符。此時案情有了重大突破。經過抓捕和突審,劉某如實交代了夥同其它六人共同盜竊望天吼的犯罪事實。
當時他們用特製的這個三角架、吊鏈將文物吊到車上,并剪斷附近居民家的電話線,然後連夜將文物運往天津某倉庫。
那麼到現在,犯罪分子實施盜竊已有十幾天了,望天吼還在不在那個倉庫呢?
絕不能讓國寶流失海外。
2006年5月1日,專案組民警趕到了天津紅橋區某倉庫,打開門後,裏面空無一物。原來,狡猾的犯罪嫌疑人、也就是收貨人李某已將文物轉移,自己也逃跑了。那麼國寶還能不能被追回呢?
2006年5月3日,當地有人向專案組舉報了文物的藏匿地。專案組民警立即趕往天津某配貨中心,在這裡他們驚喜地發現了一木制集裝箱,打開集裝箱後,珍貴的國寶望天吼呈現在眼前。
2006年5月8日,警方歷時20天追回的雌性望天吼與另一尊物雄性望天吼,一起被安放在淶水第一中學。
怡親王允祥陵寢內的這尊“望天吼”,又一次失而復得。
據《清代王爺墳》記載:怡親王允祥陵寢的最大一次盜掘是在1935年,當時陵寢被國民黨將領宋哲元所轄的九縣專員王作舟所盜,隨葬珍寶被洗劫一空,後又遭到日本人掠奪破壞。因此昔日豪華的怡親王允祥陵,如今只剩下神道上兩座殘破的石橋、兩根華表和牌坊、石碑。
這次失竊的望天吼被追回後,當地文保部門正在設計方案,準備將兩尊望天吼重新安放回原處。
矗立在怡親王允祥陵寢內這兩根孤零零的華表,也期待著兩隻離家數年之久的望天吼早日回歸。
責編:藝術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