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此後不久,海雲又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讓朝野為之驚動。 |
主持人:傳世檔案,傳奇故事。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藝術品投資》節目。今天我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一尊古代的雕像。説到雕像,也就是造像,人們馬上會想到歷代的各種佛像,但今天給大家講的這尊雕像,歷史上確有其人,而且由於它的出現,還引出了一個轟動一時的傳言。那麼這到底是一尊什麼雕像,它反映的是歷史上的什麼人呢?
這是位於北京西城區阜成門內大街旁的白塔寺,矗立於寺內的這座白塔距今已有七百多年的歷史,它是元世祖忽必烈當皇帝後,請尼泊爾建築師阿尼哥設計並主持修建的。當年白塔竣工時,修建者按照聖上的旨意,以塔為中心向四方各射出一箭,在箭落處劃定界限,建成了寺院。明清時,寺院進行過重建和修繕。
1987年10月,適逢元大都建城720年,在白塔寺內舉辦了一個《元大都歷史陳列展覽》。其中有一尊雕像被作為重點文物放在“七佛寶殿”內展出。在展出期間,出現了一個非常轟動的傳言。這個傳言對很多人來説,似乎前所未聞。那麼這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傳言呢?
原來傳言所説的就是展出的雕像為古代留存下來的肉身像。此後來寺廟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這是原來放置雕像的臺座。2005年雕像從這裡被移走了。那麼它是否如傳言所講的那樣,為肉身呢?如今雕像又放在何處呢?
這是2005年底開放的首都博物館新館,在這裡我們終於看到了這尊神秘的雕像。它是一個僧人的形象,高九十厘米、寬70厘米,面帶笑容,神態安祥,大耳垂肩,體態豐腴。那麼這尊雕像所表現的僧人是誰呢?
| |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這尊造像,表現的是這個一尊佛教的高僧的形象,那麼具體的就是金末元初,就是這個北京甚至是北方地區的非常有影響的佛教禪宗的代表人物,他的名字叫海雲禪師。
海雲禪師是山西寧遠人,生於金代,七歲出家。他天資聰穎,悟性極高,在十三歲時就能升座説法,一時傳為奇聞。十八歲那年,成吉思汗率軍進攻寧遠。當時他所在的寺廟,眾僧紛紛逃離,只有海雲留了下來。那麼海雲為什麼沒有與別的僧人一起逃命呢?原來他的師傅中觀,年老體弱無法離開寺廟,海雲為了照顧師傅沒有走。師傅多次勸他逃命,但海雲執意不肯。寧遠城被攻破後,海雲與師傅一起被俘。當成吉思汗知道了海雲的事情後,對海雲的舉動甚為讚賞,他特地派自己的太師木華黎,前去去撫慰海雲師徒二人。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當時安撫這個方丈叫中觀和尚和海雲法師。見到海雲法師的時候,海雲法師只有18歲,但是木華黎太師也是蒙古裏的很有名的一個人物,我們知道,當時稱海雲為小長老,叫他叫小長老的,後來這個小長老在當地也傳遍了。
此後不久,海雲又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讓朝野為之驚動。那麼海雲所做的這件事情是什麼呢?這是因一次發生在全國範圍的考試而起,當時朝廷想通過試經來選僧道,同時頒布了一個昭令:就是識字者可為僧,不識字者令其還俗。由於當時僧人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較低,所以此令一齣,在全國僧人中引起一片恐慌。這時海雲單獨出面向負責此事的官員陳述利害,反對這種做法。在他的一再直言下,朝廷似乎也感到了這種方法的不妥,因此在考試結束後,沒有大規模強令還俗的事件發生。海雲這一保護僧人的行動贏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擁護,由此也受到了當朝者的尊崇。
二十歲以後,深得佛法的海雲開始住持北方的一些寺廟。據史書記載,他住持的寺廟有七、八座,包括了北京、承德、大同等北方地區一些非常著名的寺廟。
這尊海雲禪師雕像,就是在他曾住持過的一座寺廟裏被發現的。那麼這座寺廟在哪呢?
這是位於北京西長安街上的一座重要建築,它的旁邊原來是一座著名的寺廟──慶壽寺原址。當年海雲在這裡做過住持。
史料記載,慶壽寺始建於金代,元初重建時在寺內修起兩座塔,於是慶壽寺也稱為雙塔寺。
上世紀五十年代,在拆除寺廟時,從其中一座塔的地宮內,發現了海雲禪師的雕像。那麼海雲禪師的雕像為什麼會出現在塔內的地宮呢?原來這座塔是有來歷的。
海雲四十二歲的時候,由於其在佛學界的巨大影響,所以不斷得到蒙古統治者的尊崇。在此期間他接觸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那麼這個人是誰呢?這個人就是後來建立元朝的忽必烈。公元1242年,還是蒙古王爺的忽必烈在自己的王府召見了海雲。那麼忽必烈為什麼要召見一個佛教界人士呢?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主要是政治目的,所謂忽必烈來講是政治目的。那麼海雲禪師按照史料的記載,海雲禪師在這樣的受召見的機會下,向忽必烈是推行漢法,説這漢法主要是中央地區一套治國的方略。
那麼在這次召見中,海雲所推行的漢法的具體內容又是什麼呢?原來海雲向忽必烈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主張:他建議忽必烈廣求天下的大賢和碩儒,向這些人咨問古今治亂興亡之道。接著海雲舉薦了自己的弟子劉秉忠。
忽必烈深為折服,他賜予海雲金縷袈裟,並行以師禮。這次召見,被認為是目前所見史料中,忽必烈與中原人物接觸的最早記錄。他舉薦的弟子劉秉忠日後成為了忽必烈的幕僚,後來成為元朝都城的主要設計者。
而海雲也獲得了朝廷的任命,負責掌管天下僧眾和全國佛教事務,進一步從政府的角度確立了他在佛教中的領袖地位。1257年4月,五十七歲的海雲禪師圓寂。他在生前備受朝廷的重視和禮遇,圓寂後影響依然不減。朝廷下旨在海雲禪師住持過的慶壽寺修築了一座九級靈塔,名為“海雲禪師塔,在他的繼任住持可庵圓寂後,又修了一座七級靈塔,稱“可庵禪師塔”。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1267年的時候,當時忽必烈就是建大都,元大都城的時候,那麼南城墻剛好是在今天的長安街那一條線上,當時南城墻就是説,南城的這個邊界,就是城墻,剛好要經過,要穿過海雲禪師的這個塔。
這樣海雲禪師塔影響到了城墻的施工,那麼這兩者應該怎麼取捨呢?設計者就是否拆除海雲禪師塔一事,向忽必烈奏請。忽必烈下達了這樣的旨意:將海雲禪師塔圈裹入城內,城墻“遷三十步環之”。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就是這個城墻啊繞著它,離開這個雙塔啊,三十步,環繞它過來,環繞它過來,就不能,就意思就是不要直著過來,不能直著過來,直著過來他肯定要拆除。
元大都城墻建成後,在繞過海雲禪師塔的地方,就出現了一段弧形墻。雙塔寺由此得以留存了將近七百年。1955年4月,北京長安街需要拓寬,由於雙塔位於這座電報大樓附近,正好處在拆除的位置。當時,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提出,將兩座古塔建成環島,既能妥善保護古跡,又可豐富街道景觀。但是,他的建議沒有能夠實施,雙塔終於被拆除了。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其中在海雲禪師塔裏頭髮現了很多的這個物品吧,可庵塔裏頭好像沒有物品,那海雲禪師塔發現了海雲禪師的僧帽,還有一些絲織品,也包括海雲禪師的雕像。
那麼在海雲禪師雕像被發掘三十多年後,也就是1987年在北京白塔寺公開展出時,所引出的雕像為肉身的傳言又是怎麼回事呢?據記載,在歷史上確實有過僧人的肉身像,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金帝藏僧人,而留存至今的還有明代的僧人肉身像,那麼這個僧人是誰呢?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金申:明代萬曆年間,有一個和尚叫憨山,憨山和尚因為得罪了明朝皇室吧,所以把他放逐廣東,他在廣東圓寂的,南華寺當年在南華寺裏,有一尊憨山和尚的肉身像。屬於他本身的坐化像,坐化像呢,時間長了,他也要萎縮啊,要枯朽啊,所以僧侶們有的在他身上再涂泥啊,再涂金啊,一層一層的。但是從海雲法師這尊像,他本身是石質的。
據專家介紹,海雲禪師雕像在首都博物館布展時,需要採用一定的起重機械才能搬動,説明肉身的傳言是沒有根據的,而且通過文物專家的鑒定,雕像表面為彩繪,胎體為石質。而之所以會出現它為肉身的傳言,主要是因為雕像高度寫實的緣故。那麼海雲禪師雕像是否與海雲的真實面貌接近呢?
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金申:臉形比較豐滿,下巴比較尖,這個眼睛似乎有一點凹,表情很和善,和慈祥,可能這個雕刻者啊,見到生前的海雲祖師的像。所以呢,雕起來好像很有些寫實性的功夫在裏面。雖然我們不知道海雲法師生前是什麼樣,但是從石雕上看,大概應該是比較接近的,所以説這個像呢,屬於元代肖像性的雕刻。
專家認為,從海雲禪師雕像的比例結構也能看出,它與正常人的比例基本相符合,是一種高度寫實的雕塑作品。那麼這樣的古代肖像雕塑在歷史上是否多見呢?據介紹。這樣的雕塑在古代雕刻史上屬鳳毛麟角,目前可見的有唐代王建的肖像雕刻。那麼海雲這尊雕像是什麼人給他雕造的呢?
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這種高僧的形象,很有可能是他圓寂以後雕造的,由他的弟子。帶有紀念性的,來跟他造一個像。
根據漢傳佛教的供奉習慣,高僧的塑像通常是在本人圓寂時,由其弟子們隨後雕造。那麼 海雲的雕像是哪位弟子雕造的呢?在海雲的十四位弟子中,以可庵最為著名,他是海運禪師的法嗣。據考證,可庵為海雲製作了大禪師碑,還有現收藏于首都博物館的這個龜馱式的墓誌。這個墓誌曾隨海雲的舍利一同埋于海雲禪師塔的地宮內。因此考古工作者認為,海雲的雕像也應該是可庵為師傅雕造的,它表現的是海雲禪師五十歲左右的體貌特徵。
據專家介紹,這尊雕像是目前僅見的元代時期的肖像雕刻,它既是金末元初那段重要歷史的一個實物見證,同時也是金元時期佛教造像藝術的一件傑作。
責編:藝術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