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 | 搜視 | 電影 | 電視劇 | 直播 | 點播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房産 | 家居 | 論壇 | 訪談 | 博客 | 星播客 | 網尚文摘
>> 欄目首頁

欄目組成員

央視國際 2003年06月30日 15:29

  製片人


  孫傑

  復旦大學畢業後在新華通訊社工作七年,其中兩年在中國新聞學院進修英語,一年在美國夏威夷大學和東西方中心作訪問學者。1994年初進入中央電視臺,先後任《焦點訪談》編輯、主編和新聞評論部中心組製片人。參加過中央電視臺曆次重大報道。策劃、組織了《相逢2000年》、《新世紀》、《旗幟》、《中國入世》、《一年又一年》等中央電視臺大型特別節目及《焦點尋蹤》、《焦點的報告》、《焦點的變遷》、《親歷》、《秩序 命脈》等《焦點訪談》系列報道或特別節目。作品《成功的“軟着陸”》活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一等獎、《中國入世》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論文《輿論監督的策略》獲中國新聞獎二等獎。

  現為中央電視臺《央視論壇》欄目製片人,主任編輯。

  主編


  耿志民

  1986年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

  1996年加盟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

  2003年調入《央視論壇》


  徐榕

  1990年畢業於華中師範大學

  1997年進入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先後在《東方時空》、《焦點訪談》做記者

  2003年調入《央視論壇》

  策劃:


  孫騰越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系。

  先後做過記者、編輯、主任、主編等。

  2001年進入中央電視臺新聞評論部,先後在《焦點訪談》、《東方時空》、《央視論壇》做策劃


  王文雁

  文雁,女,曾用名:王文雁,現用名:王文雁。

  1997年背井離鄉,自願加入京飄一族,先在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衝鋒陷陣,憑作品《吉煙現象》獲得1999年度中國新聞獎電視評論類一等獎。現跳進這個深不可測,前途無限的央央大“壇”,再搏一回。

  最高興的事:現從事的正是從小就夢想而一度曾以為永遠只能是夢想的工作。

  最害怕的事:今天就能想到明天自己會在哪過着一種什麼樣的生活。

  最喜歡的事:與智者聊天,看經典大片,行萬里河山。

  最欣慰的事:在人生的緊要關頭做過幾次重要的選擇,至今覺得每一次都無悔。

  最想説的事:感謝困難之時幫助過我的所有的人。


  王洪梅70年代初出生。江蘇徐州人。1999年畢業於中央民族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之後進入中國青年報社,任記者編輯。2003年4月,來到中央電視臺《央視論壇》。

  徐斌


  李森

  李森,生於70年代。一個簡單的人,簡單的在附庸風雅的為自己取一個別名、筆名時,也只會把名字中的四個“木”和一個“子”直接地組合起來,稱為“木子”。

  此木當然並非那種撐起高大殿堂的頂梁之柱,努力爭取的只是做一塊沒有太多結巴和其他殘缺的木板,裁取、刨光之後,可製成板凳、馬扎之類,或與其他板材一道拼構成桌椅、櫥櫃等。

  此木如今正在《央視論壇》跋涉和歷練。從無着、焦灼起步,以收穫、快意收場,這已是自己製作每一期節目的必然邏輯。我,一份子,之所以保持航道不偏離,得益於團結、友愛、活力四射的論壇集體。

  時光

  趙慧俠

  編輯


  蔣薇薇

  人的一生其實就是由一個又一個十字路口連起來的,我很幸運,在每次面臨選擇而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總有一些人為我指點迷津,在關鍵時候推我一把。明天會怎樣誰都不知道,重要的是把握好每一個今天。


  葛宗萍

  1976年生人,值得一提的是,本人出生之時,自早七點開始蠢蠢欲動,折騰至晚十二點方完全脫離母體,令我媽不甚其苦,然正所謂趕得早不如趕得巧,當那時,家中的大鐘剛好敲響凌晨零點。用算命先生的話説,我應該是個幸運的人,這又叫我媽大為欣慰;

  1998年,大學畢業;

  1998年到2000年在合肥電視臺工作;

  2000年11月開始飄在北京;

  2003年5月又是一回趕得巧,趕上了央視論壇開播,現為壇內最為笨嘴拙舌、最需改造之人。


  孟穎

  姓名:孟穎

  昵稱:孟小片兒

  出生年月:1月28日

  籍貫:河南

  畢業學校:河南省鄭州大學新聞系

  家庭成員:爸爸、媽媽、姐姐

  最喜歡自己的品質:善良(常被人叫做孟“全信”)

  最喜歡做的事:一個人晚上在家看恐怖片

  最快樂的事:和“央央大壇”的同事們坐在大會議桌前,談天談地談人間,笑你笑我笑人生

  最大的計劃:環球旅行(要用一生去完成)

  業餘愛好:聽CD、看DVD、游泳、吃火鍋

  座右銘: 認真、敬業、與人為善

  統籌:


  馬汝濤

  秘書:

  張涵

(編輯:曉星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