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製演播室之前我在電話中對陶宏開教授進行預採。我問他,如果有些孩子頑劣異常,已經是積重難返,他提出的這些改進家庭教育的方法和步驟,還有效嗎?他回答説,即使救不了孩子,也能救自己。
其實這句話代表了陶教授的一個核心觀點,許多家長已經失去了自我,第一需要拯救的其實是家長。
《青少年心理問題》這期節目進入後期的時候,有兩處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個是曾雪梅的眼神,曾雪梅是神童魏永康的母親,儘管節目中只用了很短的一個片斷,但她的眼神觸動了我,那是一種什麼樣的眼神呢?迷茫,委屈,倔強,還有隱隱的淚光。這樣的眼神似乎在許多母親的眼中都有過。
另一個是楊春在演播室説的一句話:多年來一個愛的過程,最後結出一個恨的果子。
愛,如果被不恰當地表達,得到的結果往往事與願違。這樣的事體現在父母和孩子身上,則更讓人痛心。
多年來我們一直提倡素質教育,但素質教育的定義非常寬泛,讓人難得要領。什麼是素質教育呢?定義是,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四個方面: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和生活技能素質。這樣的定義面面俱到,但沒有重點。很多學校理解成了特色課堂,興趣小組,和素質教育的初衷更是南轅北轍。
情商教育,這才是當前教育最薄弱的地方,是當務之急。
情商可概括為五個方面:一是認識自身的情緒。二是妥善管理情緒。三是自我激勵。四是認知他人的情緒。五是善於協調人際關係。一個高情商的孩子,往往活潑開朗自信,對人熱情誠懇,經常保持良好的情緒,有較強的自製力。
不僅僅在學生中開展情商教育,父母自己更應該提高情商。因為家庭是培養孩子情商最重要的一環。
做一個自尊自愛的家長,做一個開朗自信的家長,做一個熱情誠懇的家長,做一個有良好自製力、有原則、有分寸的家長。這樣,對孩子愛的過程才會結出美麗的果實。
這樣的愛,才有意義。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