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首頁 > 農業頻道 > 陽光大道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防震救災 珍愛生命

CCTV.com  2008年05月28日 19:19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  
[內容速覽]   2008年5月12日14:28分的一場震災,震驚了全世界,震驚他們的不僅僅是災難之突然和損失之慘重,還有中國部隊和媒體所反映出來的迅速和職業。從這一天起中國四川這個有“天府之國”美稱的地方牽動着國人及全球華人華僑的心,捐款捐物,賑災義演,各行各業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支援災區,我們相信眾志成城、全民一心,定會戰勝災難,重建家園。
那麼這一場震災同時帶給我們的啟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防震減災的知識,才能夠在面對突發性的災難時做到沉着應對、自救互救。為此,陽光大道邀請了眾位專家製作了這期特別節目——《防震救災 珍愛生命》,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到災難的突發性、嚴重性,和如何自救、互救的科學知識。

防震救災 珍愛生命

  導演:文新宇 馮北 劉艷紅 段麗傑 王大威

  徐少妮 王丁 鄭華 張振南 翟明楊

  2008年5月12日14:28分的一場震災,震驚了全世界,震驚他們的不僅僅是災難之突然和損失之慘重,還有中國部隊和媒體所反映出來的迅速和職業。從這一天起中國四川這個有“天府之國”美稱的地方牽動着國人及全球華人華僑的心,捐款捐物,賑災義演,各行各業的人都用自己的方式支援災區,我們相信眾志成城、全民一心,定會戰勝災難,重建家園。

  那麼這一場震災同時帶給我們的啟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防震減災的知識,才能夠在面對突發性的災難時做到沉着應對、自救互救。為此,陽光大道邀請了眾位專家製作了這期特別節目——《防震救災 珍愛生命》,就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夠認識到災難的突發性、嚴重性,和如何自救、互救的科學知識。

  北京市消防總隊教導隊長 劉參謀

  地震震級小於三級的稱之為弱震震級,一般情況下人不注意的情況下是感覺不到。大於等於3小於等於4.5級的,稱之為有感地震,一般都是能感覺到,但是破壞程度不是很大。4.5級到6級,大於4.5級小於6級,稱之為中強地震,房屋會受損,地面可能會出現裂縫。大於6級小於8級的,稱之為強震震級。大於等於8級,稱之為巨大地震。

  地震發生的時候我們可以選擇比如説很結實的桌子、床底下躲,或者説很結實的承重墻,墻角、墻根,或者説兩個承重墻夾角的地方,它在發生地震的時候

  即使有重物墜落也不容易坍塌,大塊重量也容易在這形成三角空間,這個空間被稱之為避震空間,也就是説我們人躲在這個地方的話,相對説不會被砸到,這就是我們的生存空間。這是在室內安全的一個措施躲避方法。

  那麼在室外有什麼建議?一般來説在發生地震的時候,室內比室外安全,比如大街上,發生地震的時候廣告牌、燈箱、電線桿子它都會掉落下來,容易把人砸傷、砸死。所以地震發生的時候最好不要往室外跑,在室內就近躲避就可以了。等地震停止以後再逃到室外去,選擇比較空曠的地方,周圍沒有高大建築物的地方,這就是我們常説的“避難場所”。還有就是空間相對小的地方,比如像衞生間,跨度比較小,相對來説更結實,而且衞生間裏還有很多像水管這樣的管道,在等待救援的時候,水就是生命之源,而且可以通過敲擊管道向外界傳輸我們的求救信號。


防震救災 珍愛生命

  武警總醫院急診科主治醫師 史宏志

  當出現地震或者意外,建築物上有些東西突然掉下來砸到頭上,因為頭皮的血供很豐富,如果出現頭皮裂傷以後,要對頭皮進行加壓包紮止血。一般先用手把傷口捂住,找一個乾淨的毛巾,用手摁在毛巾上面,用巨大的壓力壓傷口,這個比較有效,特別是局部的傷口。同時也有一些小竅門,如果在出血前額很均勻的話,可以壓耳朵,就是我們俗稱太陽穴,太陽穴往下一點,用一個手指或兩個手指輕輕壓向根部,壓向這個骨頭這兒,立刻就會減輕。有時候上肢出血,我們可以壓住動脈,只要這樣一壓,出血的前臂和上肢就可以得到控制。


防震救災 珍愛生命

  武警總醫院急救醫學中心主任 王立祥

  在地震救援中如果沒有採取有效的救助措施的話,確確實實成活率大大下降。還有一個中學生救母親的例子。這個中學生參加校外基本訓練的培訓,有一天他發現他母親自縊,自縊以後,他把她纏繞的繩子解開,給他胸外摁壓,結果他母親得救,如果他平時沒有掌握一點知識,如果他不會進行胸外摁壓,那效果可想而知,所以我們覺得掌握這點。胸外按壓好掌握嗎?其實很簡單,用掌根部按壓在乳頭一個聯線的中點,手關節不要動進行按壓,頻率每分鐘一百次。胸廓下線三分之一或者一半就行了。那在壓30次的時候,再吹(人工呼吸)兩次。

  記者:意味着一分鐘很繁忙?

  我們説一個人進行呼吸的時候,壓30次,吹(人工呼吸)一次。人工呼吸也很簡單,用你的口包住被救者的口,也可以用一個紗布稍微組合一下,捏住他的鼻子,然後吹氣。


防震救災 珍愛生命

  原北京心理醫學研究所主治醫師 劉哲

  記者:那麼災區孩子的心理該如何關注呢?

  如果3歲到學齡前6歲或7歲,這段時間孩子是最敏感的時期,是非常懂事情的。如果這段時間他碰到這種大災大難,那有可能對他心理造成傷害,這種一生的傷害要比成年深痛記憶傷害嚴重得多。

  記者:為什麼會在這個時間造成一生的傷害?

  這段時間的解釋有很多種,其中一種認為這個時期的人在這段時期之內最容易産生心靈烙痕。在7歲到14歲之間的孩子,正是他的思維快速發展的時間,而這段時間恰恰是孩子他剛開始脫離這個家庭環境,走上社會的第一步,而這一步來講雖然對家庭的依賴比較強,但是出現一個替代,社會和學校。如果這段時間出現傷害,他的難受程度也很高,但是相對好一些,因為他認識到學校。14歲到18歲的少年期,這段時間的孩子也容易受到傷害,但有一個特點。大多數的孩子在這段時間是一個特殊時期,叫仇親期。可能很多人經歷過或見識過自己孩子這樣。通常14歲以上的孩子開始和父母打架,甚至出現曠課逃跑寫日記等等情況。如果在愁親期出現這種危機造成傷害的話,他的情感壓力遠遠不如更小的孩子,根據這幾期我們干預的方式也是不一樣。比如説在3歲以前我們可以不用,3到6歲、 3到7歲的時候,非常非常謹慎,甚至我們要對這些,假如他是孤兒的話,我們要進行非常系統的替換,情感替換。而7歲到14歲他有很大的自覺性,而這段時間他對社會的管教是最伏貼的。假如他沒有在精神上受很大傷害的話,完全可以通過這種孤兒院,新的學校和新的班級來解決。當然更好的就是有一個溫暖的家庭。14歲到18歲,這時候孩子不光是仇親期的問題,還進入情感萌動期,這個時候他對於異性的敏感逐漸發生,所以這時候如果進行干預的話,通常會同性干預,防止其他的問題出現。對他們干預也很簡單,如果不是非常嚴重的出現精神症狀,如不停地談話,就幫助他睡覺;稍微嚴重點兒的,給一點點藥品就能控制他。如果他們在後期,在出現什麼心理問題,那就是一種非常長遠的問題。沒有任何一個真正的心理干預和心理服務的技巧,在很短很短時間幫助人走出痛苦,是不可能的。


防震救災 珍愛生命

  記者:心理干預是不是普通的人,意識到他的痛苦,一句話一個擁抱也能叫心理干預?

  可以這麼講,但是如果作為一個系統工程,必須有人來帶動。舉一個例子,你面對他的時候,你不需要什麼。非常溫暖的擁抱對他來講,勝過千言萬語。因為這個擁抱代替一些態度,擁抱本身是很大的技巧。首先擁抱産生了肢體接觸,而且是非常非常近的肢體接觸,無形中在潛意識中拉近了人和人之間的關係。第二,擁抱本身有一個暗語——我接受你,我不嫌棄你,任何人在面對別人擁抱的時候

  得到的是接受和不嫌棄,他心理的承受力馬上提高。第三,陌生的擁抱,而且特殊的環境、特殊時間的擁抱,使他對社會的認識度會提高,而且對社會的感知度會提高。

  記者:如果是第一次見面的話,會讓孩子敏感到你是嗎?

  必須要讓他明白,讓他非常清楚知道我是醫生,我來幫助你,我是心理醫生,我來幫助你心裏。

  記者:這是不是更加重他的負擔?本來他也許這個心理狀況是慢慢進行恢復

  但是現在明顯告訴他‘你有心理’,而且必須讓我承認,還要接受你的幫助?

  是這樣,心理醫生在進行心理干預的時候會有選擇,他並不是無限制或沒有選擇對每個人進行心理干預,他會知道哪些人可以自己調節,他也知道哪些人必須進行干預,而且哪些人是可以接受的,哪些人是慢慢接受的。他會通過這種方法,自己的分析技巧來選擇干預對象,可能有些干預對象出現躁狂,或者外在表現就已經是非常的不一樣了,心理學本身是科學,是種技巧,它不是情感氾濫。

  記者:那麼對於這些失去親人的孩子,對於普通人來講,或者一些好心的看望他們的人來説,意味着什麼?我們講一個情景,比如説我們的孩子在父母的監管下,他見什麼人不見什麼人父母都管。現在失去的親人,他得到社會救助,他見什麼人可能他是比較被動的,因為各種原因見到孩子的這些人,他們的行為舉止,可能有哪些方面,可能會危害這個孩子心理健康呢?

  一個是讓孩子感覺到高高在上,首先這點孩子接受不了。第二點讓別人感覺到你是在施捨。第三點讓孩子感覺到你對我,你是在演戲,在你眼睛裏面沒有注視到我。孩子很敏感,你對他怎麼樣,他看得真真切切。我們在其他工作中發現

  很多志願者,社會志願者看望孤兒的時候,很多人會閃避。孩子需要他抱一下,他推或閃避對孩子危害非常大。還有孩子對他接觸的人,給他東西的時候會有條件,叫叔叔叫阿姨才給你,孩子同樣受打擊。第三種情況讓我們非常難受的,很多志願者或者是希望幫助孩子的人,他們去到孩子跟前的時候,往往不問孩子的名字。其實每個孩子,尤其是孤兒,他非常希望幫助自己的人能記住自己的名字、記住自己的生日,他這個時候會把自我釋放到最大的空間來看待。

  記者:就意味着某些人還沒有做好準備去了解孩子,或者還沒有打算為他做一點點事情的話,那麼冒然去見這些孩子,可能傷害的幾率會大一些。

  非常大,很多人比較不拘小節,很多的事情沒有注意到,那麼對孩子不只傷害問題,可能會使孩子抗拒其他的志願者,抗拒幫助,然後對孩子不只是心理上的傷害,更是身體上的傷害。

  記者:你到了一個災區,見到了一位新成為孤兒的失去親人的孩子女孩6歲左右,見她的第一句話是什麼?

  我肯定會慢慢地擁抱她,把她摟在自己的懷裏,我會蹲下來或者跪下來擁抱她,這時候我會慢慢在她耳邊問一些問題。他對我接受的話,第一個問題肯定就是:能告訴叔叔你的名字嗎?這種情況他們都明白,他沒有家庭,但是有一個人關心我,讓對方知道我的名字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語調一定要輕,這是非常講究的技巧,而且音量要輕,很多跟他交流的時候只要讓他聽見你的聲音足夠了。你聲音越大,他對你的恐懼感越強。這個孤兒説話很慢,非常慢,這個慢的過程是她接受你的過程。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視頻《防震救災 珍愛生命》

責編:陽光大道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