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播音:一個普通的姑娘,如何在29歲之前與毛主席九次會面?
同期:
播音:因為曲劇,成為萬人追捧對象的她,如何沿街乞討?
字幕:“活林黛玉”,梅花獎獲得者;
同期:出門戴大口罩,戰士寫情書,送綢緞……
播音:六十九年與曲劇溫情相伴,成就怎樣的傳奇人生?
字幕:主演100多部曲劇;國家級河南曲劇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唯一代表傳承人;
曲劇名旦——王秀玲,鄉約拜訪!
小標題:我當林黛玉
主持人: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鄉約》,我是肖東坡。我現在是在著名的曲劇之鄉河南汝州,
今天節目一開始我有話要問,來這位大爺,知道紅樓夢吧?
觀眾:知道。
主持人:話筒離嘴近一點。
觀眾:知道。
主持人:知道紅樓夢裏的林黛玉吧?
觀眾:知道。
主持人:從多大開始就知道的?
觀眾:30多歲。
主持人:從30多歲才知道林黛玉?
觀眾:嗯!
主持人:到今天還沒忘了 是不是?
觀眾:沒有。
主持人:唸唸不忘,在你印象當中,這林黛玉是什麼樣子的?
觀眾:美女!
主持人:美女 ,你這樣,今天你給咱們現場的大傢伙,來學一學林黛玉的眼神怎麼樣?
觀眾:不會學。
主持人:來話筒給旁邊這小夥子,我看你憋了好半天了,給大夥學學,林黛玉略帶憂鬱的微笑。林 黛玉略帶憂鬱的微笑,就是這樣的,是不是?我看, 我也別為難你了,話筒給旁邊。林
黛玉多愁善感的眼神,看大媽快哭了, 看這?瞅啥呢?您這是?
觀眾:不會了。
主持人:咋看不像多愁善感,來話筒給旁邊那位小姑娘,這就是多愁善感?
觀眾:今天看見你光顧高興了,學不出來。
主持人:你就想象著,我現在已經離開了。可能我們普通的人要學,還真是有點難度。不過我們今
天《鄉約》的嘉賓,被譽為 “活的林黛玉”,讓她給我們表演表演如何?有請今天鄉約的 嘉賓王秀玲。
嘉賓出場
小標題:“活的林黛玉”
主持人:您好, 王阿姨!
王秀玲:主持人好
主持人:您好!您好!
王秀玲:鄉親們好!
主持人:您被譽為“活的林黛玉”,當時是誰説的這句話?
王秀玲:胡耀邦。
主持人:給大傢伙學一學,林黛玉的幾個經典的動作表情,先給家大傢伙學一學,林黛玉多愁善感的眼神。
王秀玲:這個林黛玉受過很大的壓抑,她有個叛逆性格,但是她發揮不出來。
主持人:您先學一學她的眼神,讓我瞧一瞧。
王秀玲:我好可憐!
主持人:您這個太傳神了,看的我心都揪揪著。林黛玉生氣的時候什麼樣子?
王秀玲:她生氣也是很柔軟的,這個樣子。
主持人:這林黛玉悲傷的時候?
王秀玲:悲傷的時候她是很可憐的,好像看著 ,我沒有指望了!
主持人:她開心的時候什麼樣子?
王秀玲:這樣的感情。
主持人:除了各種各樣的,這個表情之外,她的步法也很講究,是不是?
王秀玲:我已經是七十多歲的人了,腰也不得勁, 也走不好。
主持人:走上幾步讓我們瞧一下,在花園裏沒咋見過這樣的?
王秀玲:你會走嗎?
主持人:我不行!
王秀玲:你學學?
主持人:我學學。
王秀玲:你學學。
主持人:來, 教我學學怎麼走?
王秀玲:扛著花籃,走幾步走 。看 ,遠處看!
主持人:要遠處看。
王秀玲:大家鼓鼓掌!
主持人:大夥怎麼樣?這一定是戲説林黛玉。在曲劇界對您的‘黛玉葬花’評價非常高 !能不能,讓我們現場的觀眾和電視機前的觀眾朋友,一起來一飽耳福, 一飽眼福!
王秀玲:現在恐怕要唱可是不中了,我只能小聲哼哼。
王秀玲:可以了吧!
主持人:剛才那個動作,手裏拿著花的時候,還撣一下 ,是在撣蒼蠅是不是?
王秀玲:不是的,在看花,看那邊還有一個花瓣,我就趕快拾起來,拾起來以後拿到手裏,把它臟東西擦一擦,灰撣一撣, 再扔到坑裏頭。
主持人:您能不能接著再教教我?教教我黛玉剛才是怎麼哭的?我看你眼神是那樣擦眼淚的。
王秀玲:就是很悲傷, 很難受的樣子。
主持人:就這樣, 手是這樣嗎?
王秀玲:手拿著花枝。
主持人:我的天!
王秀玲:這個手是這樣的!
主持人:這樣?
主持人:是這個意思吧?
王秀玲:你那樣哭都不像林黛玉了!
小片3:(紀實:2009年5月18日,首屆中國曲劇節就在這裡隆重舉行。)(曲劇演唱進、夾雜淡淡資料同期)(黑屏字幕:曲劇,俗稱高臺曲、曲子戲,是由河南鼓子曲中雜牌小調與民間歌舞踩高蹺相結合,于1926年5月18日經臨汝縣農民“同樂社”搬上舞臺發展而成。為河南豫劇之外的第二大劇種,樸實通俗貼近民眾,是深受中原百姓歡迎的劇種之一。)
小標題:“地道貨”的魅力
主持人:俗話説,老汝州的曲子地道貨。能不能説咱們這個曲劇,跟其他的一些劇種有何不同?
王秀玲:我這個曲劇在河南省魅力很大,它很貼近生活。
主持人:咱曲劇裏也有甩袖,這個甩袖怎麼甩?
王秀玲:可以這樣甩,也可以這樣甩,也可以這樣甩,現在可以甩花。
主持人:我覺得這招我可以學一學!
王秀玲:這出門的時候只管這樣甩。
主持人:這好學, 這樣!
王秀玲:你不要跺腳,跺腳就不行了!輕輕地甩, 搭上來。
主持人:我不能再學了,這些動作都是吸取了很多其他劇種的元素,是嗎?
小片4:汝州乃著名的曲劇之鄉,有著“書山曲海”之美譽,地處豫西南腹地,汝州三寶“汝石、汝瓷、汝帖”在全國乃至世界享富盛名。王秀玲,祖籍河南郟縣。1935年,王秀玲出生在父輩靠唱曲劇而賣藝謀生的異鄉——湖北漢口。打她出生之日起,就註定了她與曲劇的不解之緣。在那個兵荒馬亂的年代,王秀玲卻有著極其與眾不同的童年!
下節精彩同期:火了、笑、乞討、哭……
廣告一:
提要:
小標題:戲臺邊的童年
主持人:我聽説您當時是出生在外地隨團演出的過程當中,是不是?
王秀玲:對! 出生在劇團裏,都是在梨園世家。從小記事起,就跟著父親東奔西跑。
主持人:這個劇社要到哪去演出?
王秀玲:都是幾個縣,農村。
主持人:不上學嗎 ,那個時候?
王秀玲:上不起,窮啊!我很小的時候, 收成不好,都沒啥吃的。我母親帶著我走到路上,看到好多人都暈倒在路上了。我説,媽媽我餓、我餓,我媽也沒辦法了,也沒東西,也沒錢 , 咋辦呢 ?一看那豌豆,然後拿了一把,她就用毛巾擦擦它,乖乖你嚼嚼吧 !你嚼嚼就好了!
主持人:生的?
王秀玲:生的,讓嚼嚼。後來進城了以後,唱兩場戲也掙點錢了。我媽説叫我孩子吃點饃吧!上街上就是賣玉米麵餅子,買一個我抓著就,後面“啪” 給我搶走了!
主持人:誰啊?
王秀玲:搶饃的, 也是要飯的。
主持人:5歲就開始登臺演出過去?
王秀玲:那個劇院是兩個劇社演出,上午演曲劇下午演豫劇。豫劇演完了,我看就現在來説抬花轎,坐轎弄啥的。我們看了以後,那幾個小妮也是模倣我做,我當坐轎的,另外兩個小妮在那抬轎,俺也是在那扭啊、 坐啊!後來被李久長老藝人知道了,咱現在賣不上票,把這個小妮加上個抬轎,出上個牌子,看看中不中?大家説中!跟我商量著:來!妮 ,給你拿到舞臺上你敢不敢?我説敢, 一口答應説敢。好!我教你兩句詞,我説叫你去當壓轎女,你可情願前去?你説我情願前去。
主持人:就這麼一句臺詞, 就上去了 ?
王秀玲:上去了!後來他説丫鬟啊,叫你去當這個壓轎女,你可情願前去?當時我小吧, 也記不清了,後頭説, 你説情願前去!哦!我願去!我願去!就叫我去登臺了。
主持人:那個時候您多大?
王秀玲:將近五歲。觀眾高興得很,還沒見過這麼大小孩上場,再一個也沒見過女孩上場。過去女孩不叫唱戲。
主持人:您的出現也打破那個傳統,是不是?
王秀玲:就是,當時他們覺得我這個上場,給他們帶來了效益。他們出個牌子:五歲小童伶登臺,主持人:拿這個當宣傳的賣點了!
王秀玲:對了, 從這開始,凡是劇團有小孩戲都是我的。
小片5:(小女孩清唱,童年的照片,字幕:四處遊走演出的日子,給王秀玲帶來了,跟其他孩子完全不一樣的童年!)
小標題:9歲小紅人
主持人:您九歲的時候就紅了?
王秀玲:七仙女下凡。
主持人:七仙女生了一個九歲的孩子?
王秀玲:不是。
王秀玲:六歲、七歲、 一直到九歲那一年,《三娘教子》《丁郎認父》《丁生掃雪》這些小孩戲都是我的。
主持人:靠什麼紅的?
王秀玲:七仙女下凡, 演個仙女。
主持人:九歲的七仙女?
王秀玲:生了孩子 ,把孩子送給這個......
主持人:九歲就生孩子了 ?七仙女生了一個九歲的孩子?
王秀玲:不是!七仙女是跟董永結婚以後,生了孩子, 在天上生的孩子,要送下來, 送給他。當時我這個凳子還坐不上。(臺)底下那伯伯們、 叔叔們再抱著我抱到這個凳子上,我再一晃一晃(坐上去 )。觀眾很喜歡!
主持人:喜歡到什麼程度?
王秀玲:又親我又抱我,有那做生意的,過去興賣那個絲綢,這個給我撕一塊 ,挂到我脖子上,那個撕一塊挂到我脖子上,我回家挂了一脖子絲綢。
主持人:經常會有觀眾衝到臺上去,在你表演的時候衝到臺上去?
王秀玲:我在演這個《丁郎認父》,她要哭著認他爹,他不讓認,打她, 打得厲害了,底下觀眾不願意了,觀眾上去,抓著那個中軍(劇中人物),就打開了。
主持人:主要是演的太逼真了!當時你這個走村串戶地去演出,大傢伙喜歡的程度,能不能形容形容?
王秀玲:那個很難形容,大家都很喜歡的。我們只要一下去 ,大家就圍住了,跟你説話, 跟你談心。
主持人:知名度很高了是不是?
王秀玲:這一塊(地方)都知道我。
小片6:字幕:王秀玲人前耀眼的日子持續到13歲。兵荒馬亂的1948年,曲劇社的運營每況愈下,演員們為謀生計紛紛離開,年僅13歲的王秀玲隨即從耀眼的童星淪落為街頭乞討的流浪兒……
小標題:隕落的小紅星
主持人:建國前的一年您父親……
王秀玲:受傷了。當時我們在鄭州有個劇社,解放前夕都不敢看戲,大家都沒地去,後來我父親和幾個演員帶著他們去招人(演員)去了,招人(演員)沒招到回來了。過去買不起票買不起火車票,他們就爬到那個車上面,我娘倆就到車站去接他們去了。結果有一個人也是看到家裏人了也起來打招呼,我父親也看到我們,也起來打招呼,中間有一個電線,他一站起來不知道,把那個人勾著他的頭摔下來了,把我父親砸下來了。
主持人:在火車上?
王秀玲:我父親摔到車站上,把腿摔碎了。
主持人:這場事故之後他就不能再演出了是嗎?
王秀玲:那當然不能活動了。
主持人:那個時候您多大了?
王秀玲:我十二歲多。
主持人:那這樣的時候家裏有收入來源嗎?
王秀玲:沒有收入來源,當時很可憐,我母親是個家庭婦女什麼也不會,那個劇院的經理叫王有民, 他看著我們很可憐,就叫我們住到他們劇院裏頭,劇院裏用兩個荷葉堆在一塊在上面鋪個東西就躺到這,人家有演出了俺再起來。
主持人:那剛剛十幾歲,最困難的時候,還有過乞討?
王秀玲:跟著瞎子逛街,就是逛大街,大家都看過那個瞎子阿炳,一個瞎子後面跟著,一個小孩前面走著在街上拉著,半夜誰要高興了把你叫過來,唱一段,給你兩個錢,我拿個笸籮,到人家觀眾面前,誰可憐我了給我點(錢),不可憐了算了,我就這樣要過來錢,可以給我父親治病,就這樣生活。後來逛街逛到妓女院,人家説你也得問著,你去掀開那簾子,你問人家大爺聽戲不聽戲。我有一次,它就是一個房間一個簾子一掀開,人家正在那玩,那個男的就怒了,混蛋,出去,誰叫你來的!把我攆出去了。我回家哭開了,我説媽我不去了,人家光吵(罵)我,光打我我不去了。她説孩子不去算了。
主持人:日子那麼苦,你曾經是很紅很紅的小紅星,然後淪落到這樣的地步,心裏會有落差嗎?
王秀玲:有。當時哭天天不應,哭地地不靈。
小片7:那段沿街乞討的日子一直持續到新中國的成立,這之後,王秀玲迎來了人生最耀眼的巔峰時刻。廣告後繼續為您講述……
下節精彩同期:戴口罩、梅蘭芳、毛主席九次接見,老公講追求者。
廣告二:
提要:
(資料紀實+黑屏字幕:新中國成立後,王秀玲的生活發生了巨變,1955年,全國劇團登記,王秀玲被召回河南新生曲劇社。同年該劇社改名為鄭州市曲劇團,王秀玲出演當時曲劇界中的重大題材《紅樓夢》的主角林黛玉。)
小標題:紅極一時的“林黛玉”
主持人:什麼時候開始第一次演林黛玉?
王秀玲:1955年。
主持人:還有人給你送了雅號是不是?比如説像剛才説的“活林黛玉”。
王秀玲:那是對我的抬愛吧。
主持人:還有“曲劇的小老藝人”這是誰説的?
王秀玲:1964年中南劇戲劇會演,我演一個《遊鄉》,陶鑄很喜歡,有一次他接見我們,説演《遊鄉》的那個小姑娘。你今年多大了?我當時二十八了,你二十八歲了你多長藝齡了?我説二十年,二十八九歲就二十年藝齡了,是小老藝人了。從那喊出了我小老藝人 。
主持人:還有説你是“莎士比亞的小美人”?
王秀玲:那就是李先念看了我們的演出隨便説一句。
主持人:演林黛玉開始變的家喻戶曉了是不是?
王秀玲:對。
主持人:您那時候火的時候我聽説上大街的時候都得帶著口罩?
王秀玲:是。
主持人:真得這樣?
王秀玲:真得這樣。我只要一齣門就帶上口罩。
主持人:不帶口罩會怎麼樣?
王秀玲:觀眾一看見就圍住你了,就像現在那追星族一樣,就那樣那時候不知道簽字,光看你,那不是林黛玉嗎,那不是賈寶玉嗎,都圍住看你,你上街都去不成。
主持人:你要去買菜呢?
王秀玲:我就不買菜,就不買菜,我買菜都是我母親買。當時那個劇院它有站票。
主持人:加上站票這一場能有多少人?
王秀玲:估計有1000多人吧。
主持人:1000多人?
王秀玲:對。
主持人:每天能演幾場?
王秀玲:最多的我們演過3場。
主持人:一天演3場?這一年能演多少天?
王秀玲:演到200多場,場場爆滿。
主持人:那個時候您多大啊?
王秀玲:二十歲多一點。
主持人:那時候您長得漂亮是不是?
王秀玲:我不漂亮,我長得很醜。
主持人:您太謙虛了,漂亮不漂亮這個事還得問問您愛人。當時不少人追她吧?
王秀玲丈夫:那不少。當時他們買票,背被子排隊來賣票口那都要看紅樓夢。秀玲你別看她老太婆,化粧出來挺美的。
主持人:誰説的 ,不化粧也很美。
王秀玲丈夫:有個部隊的小戰士,他光看她演出,他就給她寫求婚信了。
主持人:我聽説當時還有不少領導也喜歡她是不是?當時您在幹什麼呢?
王秀玲丈夫:我當時是個拉弦的。
主持人:不是,當時您對王老師有想法吧?
王秀玲丈夫:我有想法是埋著呢。
主持人:為啥埋著呢?
王秀玲丈夫:我不到時候不露,釣魚一樣一釣就給他釣上來了。
王秀玲:好了。
主持人:今天當著大夥的面給大夥拉上一段,我看當時你是怎麼拿這個弦來吸引王老師的?
小片8:曲劇在《紅樓夢》的推動下迅速傳遍河南省,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觀摩演出活動,王秀玲以主演《花庭會》參賽一舉奪得演員一等獎,而此時,王秀玲藝術造詣開始通過大師梅蘭芳的點撥而邁上了新的臺階。
小標題:再上臺階
主持人:什麼原因讓您後來有機會師從梅蘭芳?
王秀玲:1955年拍了《紅樓夢》很受歡迎,後來正好中央文化部召開第二屆全國戲劇演員講習班,那時全國各地好多好演員我都見到了,梅蘭芳是主任,是我們的頂頭老師。
主持人:第一次見梅大師緊張嗎?
王秀玲:緊張。
主持人:梅大師是怎樣的一個人?
王秀玲:很平易近人,説話很好很真誠,他要教你東西給你講課説得讓你口服心服。
主持人:梅大師對您有什麼評價沒有?
王秀玲:説我練的動作也好,姿勢也好看。當時他給我評論,説你屬於女高音一類的。
主持人:從梅大師那裏都學到了什麼?
王秀玲:要有精氣神。一上場就要讓觀眾注意你。你比如我演戲吧,我要演那個《風雪配》,一上場這都是精氣神,它一亮相就把觀眾吸引過來了,尤其是眼,眼要一閃,像那個聚光燈一樣一閃,叫觀眾一看,首先給觀眾一個印象,這個演員不錯,扮相也很美。
主持人:以前你是什麼樣子呢?
王秀玲:以前就這樣,我父親老説我,你那眼跟死的一樣,你都不會用用眼,我也不知道咋用呢。
主持人:道白上有什麼要求沒有?
王秀玲:道白上原來這個曲劇道白也很不講究,你比如我演那個“秀個一枝梅,迎風自來香”都這樣説,可是後來學習回來以後就不一樣了:“秀個一枝梅,迎風自來香。”
主持人:我覺得這個感覺不一樣。除了跟梅蘭芳大師學習,還跟哪些名家學習?
王秀玲:有羅合如,還有這個程硯秋,這都給我們講課。
主持人:學習之前和學習之後您感覺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王秀玲:原來演《風雪配》表演上不太注意,演了以後,回來以後我學的這個花旦組合,臺步組我都給它用上了。
主持人:整個藝術造詣通過學習又晉陞了一步?
王秀玲:提升了一步。
小片9:1958年,王秀玲隨鄭州市曲劇團再次進京參加匯演。(伴隨著鏗鏘的鑼鼓點,上各種劇照《風雪配》、《紅樓夢》、《趕腳》、《王金豆借糧》、《忠義與小白龍》)一個個精彩的曲目開始走出中原,讓來自鄉野的曲劇登上了高雅藝術殿堂…… 而受到毛主席的親切接見,則讓王秀玲與曲劇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輝煌時代。
小標題:辛勤付出、事業巔峰
主持人:第一次給毛主席演出是怎樣的情形?
王秀玲:我不敢説,笑死你。毛主席1958年到鄭州,我們這幾個劇團要給演出,我是第一個節目。我化了粧叫候場,我就坐到那在候場,我想起來,我説書記,我要演出,那毛主席進來我看不見咋辦?我説你叫我先看看。那咋先看?哎對了,我一會把這個大幕給你掀開一個口,如果主席進來你看一眼,你趕快合住。後來一聽見下面一鼓掌,嘩,跟下大雨一樣。他説你快點,我就拉開大幕一看,呀,看見毛主席那個偉大勁,就招手,就這樣跟大家招手。看到以後那個書記説,他説你別看了該上場了,我第一個節目。不看不要緊,這一看我緊張死了。
主持人:怎麼了?
王秀玲:唱不出來了!
主持人:唱不出來了?
王秀玲:我咋唱的我給你學學?
主持人:你咋唱的?
王秀玲:……都成這聲音了。後來那個書記就説不要緊張,不要緊張,他越説我越緊張,越説我越緊張。
主持人:這個跟毛主席見面好像還不只一次是不是?
王秀玲:我前後算了算九次吧。
主持人:九次?能不能在這給我們講講印象最深的一次?
最深的一次就是有一次在交際處,領導説了,今天晚上你給主席清唱,如果(主席)跟誰握手,要請誰跳舞你就跟誰跳,不準拒絕。我説我不會跳舞,不會跳舞學學。我想不可能叫我跳舞,結果我的節目就是最後一個,我唱了以後一鞠躬,去跟他握手。一握手,主席手一請,叫我跳舞了,我心裏嚇得咚咚咚咚咚。叫跳舞,那我就跟著走,也緊張,上去就踩住了主席的腳,你猜主席咋説?他説沒關係沒關係。
主持人:沒關係再踩?
王秀玲:我也不敢抬步了,瘸著步走。主席開話了,第一句話就是,你唱的很好。我不知道咋回答了,我説不好。他説你們這個叫做什麼劇種?我説叫曲劇。他説他那個湖南話:叫什麼曲劇?我説曲劇,河南曲劇。蠻好聽。這説著説著就支舞就跳完了,毛主席很有節奏感,再見,扭過頭就走了。
主持人:還有那些領導看過您的表演?
王秀玲:那一年朱德、鄧小平、劉少奇。
主持人:您排的那個現代戲《遊鄉》最後還改拍成電影了是嗎?
王秀玲:對。
小片10 :電影《遊鄉》讓曲劇走出河南、走向全國,全國不少省份也紛紛開始成立曲劇團,在領導的提議與支持下,鄭州市曲劇團也被改成河南省曲劇團。1966年,文革開始,此後,劇團停演,丈夫去世……至此,31歲的王秀玲,演藝生涯與曲劇一起進入了停滯的狀態,數十年間,曾經輝煌的王秀玲經歷了怎樣漫長而又沉寂的歲月呢?廣告後,《鄉約》繼續為您講述。
下節精彩同期:關鍵詞:燒掉、壓抑、拍電影、紀念晚會、終身榮譽獎、收徒弟。
廣告三:
提要:
小標題在:離開舞臺的日子
王秀玲:文化大革命開始以後我們這些人大家都知道,都挨批鬥了,不讓演出了,天天學習,學報紙,學中央文件,學鬥私批修,學老三篇,老三篇都會背,反正團裏東西基本上燒完了,光我那個劇照拉出去燒了兩架子車,心情很壓抑。
主持人:丈夫那個時候也是去逝了是嗎?
王秀玲:就是。我的前夫他是個副團長,在文化大革命鬥死了。
主持人:就剩您自己一個人,又沒有戲可唱,那個日子怎麼過呢?
王秀玲:慢慢過,就是咬著牙過。
主持人:自己會沒事的時候來哼唱這個曲劇的旋律嗎?
王秀玲:不哼了,當時不哼了。
主持人:這麼多年那日子怎麼過?
王秀玲:我不演出大家還演出,演出也叫你上舞臺,當群眾靠邊站。
主持人:不讓唱?
王秀玲:頂多有合唱了,伴唱了讓你學學。
主持人:這一下子就好多好多年。
王秀玲:十幾年吧。
小片11:(淡淡旋律,自己一個人在家寂寞翻看老照片的紀實。)字幕:1981年,劇團突然召集全體演員集合,一個消息結束了她近20年沒有曲劇寂寞的日子。
小標題:名旦復蘇
主持人:改革開放讓你有機會重回舞臺了是嗎?
王秀玲:對了,先恢復戲,把戲恢復了以後……
主持人:然後您就拍電影了?
王秀玲:拍電影了。
主持人:什麼電影?
王秀玲:《風雪配》,也是曲劇。
主持人:第一次聽到讓你拍電影的通知是個怎麼樣的情形?
王秀玲:我在演出,突然宣佈《風雪配》要拍成電影,劇本要修改。
主持人:高興嗎 那個時候?
王秀玲:咋不高興?你要出頭了那歲數又拍個電影。
主持人:那個時候再上舞臺是個什麼樣的心情?
王秀玲:很激動。久違了,我又回來了,我又跟老夥計見面了,又跟我們的曲劇見面了。第一次我一上場我都不知道咋走臺步了。
主持人:電影公映了嗎?
王秀玲:公映了。
(《風雪配》資料+字幕:改革開放,讓46歲的王秀玲憑藉主演電影《風雪配》,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 上世紀80年代,曲劇分佈全國9省,縣以上劇團58個,在全國300多個地方戲中,河南曲劇排名第10名。)
主持人:為什麼要拜王老師為師?
李衛紅:覺得這個老師不但藝術高超,生活中也非常可愛,也非常平易近人。作為我們弟子,我覺得也有這個義務把它繼承下來。
主持人:今年多大了?為什麼要學曲劇呢?
朱旭光:我從小就非常敬仰王奶奶的藝術,尤其,是她的人品。今年剛考完中國戲曲學院,文化課已經過本科線了,專業課今年是在豫劇表演專業女聲組考的第一名。
主持人:看到你我就想到了四個字,叫做後繼有人。請坐請坐。2001年河南省委宣傳部和文化廳 專門為您舉辦了一場60年紀念晚會,是嗎?
王秀玲:就是紀念我舞臺生涯60年。
主持人:這個時候再唱那些耳熟能詳的旋律的時候,你會發現事隔這麼多年,台下的觀眾和過去的觀眾相比有什麼不一樣嗎?
王秀玲:曲劇的戲迷對曲劇很執著,到現在來説我要是閒暇的時候,跟著老伴一塊去公園轉轉,戲迷好多都圍著我,王老師唱一段唱一段,我是你的戲迷我是你的粉絲。
王秀玲戲迷:王老師您好,就是因為見你,我心裏高興我説不上來,我是您的忠實戲迷,我非常崇拜你,祝您壽比南山,萬壽無疆。
王秀玲:謝謝。
小片12:紀實:祭拜曲劇創始人墓,和老伴同行人現場同期,字幕加時間、事件等介紹。
小標題:曲劇魂
主持人:河南首屆曲劇藝術節您被授予了終身榮譽獎?
王秀玲:對。
主持人:聽説當時還評出了曲劇的十大名旦,有七個都是您的弟子?王秀玲:對。
主持人:聽説那段時間以後你決定不再收徒弟了是不是?
王秀玲:這個精力也有限。
主持人:後來怎麼又收了呢?
王秀玲:那就是因為我當了傳承人。原來叫我找一個關門弟子的時候,我説不能關門,因為我是傳承人,我一關門我咋傳承?沒法傳承了。我沒多大快75(歲)了。
MV《一生守候》音樂起+字幕:
1956年,河南省首屆戲曲匯演演員一等獎
1959年,河南省第二屆戲曲匯演演員一等獎
1965年,中南五省戲曲匯演演員一等獎
2001年,“王秀玲舞臺生涯60週年”紀念晚會在鄭州電視臺錄製;
2004年,獲得河南首屆黃河戲劇特別貢獻獎;
2006年,曲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2006年,獲得首屆河南曲劇藝術節終身榮譽獎;
2008年,國家文化部授予“非物質文化代表性傳承人”稱號;
2008年,獲得中國戲曲表演學會最高獎——“學會獎”。
結束語:今年74歲高齡的王秀玲老師與曲劇相伴69年,林林總總的人生故事折射的是時代與文化的變遷。柔美的曲胡、委婉的唱腔,當真耐人咂摸。你若空閒啊,不妨也來汝州,聽聽這裡地道正宗的老汝州的曲子。一個人的藝術生涯是有限的,而今天我們看到,那經歷了曲曲折折發源於民間的傳統文藝,正顯現著它蓬勃的生機!今天的節目歡迎查詢欄目的聯動媒體,好了今天就是這樣,下週六晚9:17分,《鄉約》再見!
責編: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