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年初,《鄉約》面臨着巨大的前行壓力。一是自2003年創辦以來,收視率連續躍升的勢頭在2008年出現了回落。節目的年均收視率從2003年的0.15%到2007年的0.59%,四年翻了將近兩番,這曾經是《鄉約》作為一個年輕的電視欄目,在節目創作中創造的一個收視佳績。然而2008年,《鄉約》的年均收視率卻降到了0.49%。雖然“5.12”汶川地震、北京奧運會召開等客觀因素會對收視造成一定影響,但最根本的原因更應歸結於創作本身。多年來欄目不斷發展的同時,創作上漸漸積聚的一些不足也從“隱形”慢慢變為“顯性”,成為影響節目整體質量的“不良基因”。二是欄目數年積累起來的一些節目創作經驗,在2008年受到了質疑和批評,其中部分經驗曾堪稱《鄉約》節目創作上的特色之舉。一時間,《鄉約》今後的創作之路該怎麼走?怎麼儘快走出困境?成為欄目進入2009年後面臨的頭等大事。
令人欣慰的是《鄉約》在中心的領導和相關部門的支持配合下,以提升品質為核心,以堅守定位、堅持特色為基本要求,努力朝着既“叫好”又“叫座”的創作目標發展。截至2009年6月27日,《鄉約》常規節目的平均收視率為0.63%,達到了欄目的歷史新高。從中心專家審的審看意見來評判,其節目品質也得到了較大改觀。短短半年時間,《鄉約》創作上採取了一些什麼樣的動作?使節目發生了如此大的改變?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加、減、乘、除”四個方面。
一、“加”—— 增加節目的節奏感
節奏原指一種有規律的、連續進行的完整運動形式——比如音樂舞蹈過程中,有規律的強弱長短連續交替的現象——如今卻被越來越多的電視創作人員奉為圭臬。有人甚至將節奏稱為電視節目編輯的靈魂。利用音樂、音響、鏡頭、語言、色彩等多種視聽因素的變化,創作出節奏與主題內容相一致的作品,正成為衡量一個電視節目最重要的質量標準之一。《鄉約》2009年的創作改變正是從解析節目的節奏、增加節目的節奏感開始的。
1、豐富節目的節奏
《鄉約》製作的是大型戶外訪談電視節目,表現手段上有片花、提要、談話、互動、表演、小片、mv、紀實、花絮、字幕等多種形式,這種形式上的複雜決定了其節奏形成的多樣性。主要包括音樂的節奏、畫面的節奏、文字的節奏、解説的節奏、主持的節奏、場景的節奏、色彩的節奏等等。創作人員正是利用了這一特點,充分挖掘和調動多種元素去生産節奏,大大豐富了《鄉約》節目整體的節奏感。比如欄目在創作《麵條變色記》這期節目時,有一段現場品嘗麵條的場景。編導為了突出麵條的美味,整體上把此段設計為歡快的節奏,選取了快節奏的音樂、多個吃麵條近景的快接、誇張的吃麵條聲音等元素。值得一提的是在音樂的過門處,編導在各種吃麵條的觀眾快接鏡頭中插入了一些有特點的圍觀觀眾的鏡頭,有趴在樹上的成年人,有四處張望的孩子。編導在選用這幾個鏡頭時,景別較大,時間較長,不僅較好地起到了突出現場特色的作用,還因為和此段的音樂節奏合拍,達到了音畫和諧的效果。另外,《鄉約》今年開始比較注意利用主持人的現場調控來生産節奏。比如在拍攝《久生報恩》這期節目時,由於嘉賓性格比較內向、靦腆,一開場緊張得説不出話來。此時主持人就乾脆借用嘉賓這種怯場,採用你不説我也不説的“靜場”手法,再加上後期的巧妙處理,形成了本期節目獨特的一段節奏,給人留下較深的印象。
2、加強節目的節奏
對於《鄉約》來説,加強節目的節奏,除了由主持人掌控的主持節奏外。其他方面的節奏更依賴於當期節目編導對音樂、畫面的理解把握和運用電視技術手段的能力。目前隨着三維動畫、多媒體技術、數碼合成等電子手段的加強,作為《鄉約》編導,考慮更多的是如何運用恰當的視聽元素構建節目整體節奏,裁剪鏡頭長短、選擇音樂及確定添加位置等。
具體的要求上,《鄉約》現在的要求是加快提要部分的節奏、開場互動的節奏、小片節奏;放慢嘉賓上場的節奏、談話現場節奏;現場表演節奏要快慢結合等不一而足。
特別是對於談話現場的節奏處理,《鄉約》2009年上半年做了較大調整。一是要求整期節目的談話現場儘量要找到一個“主旋律音樂”,以此來確定整體音樂節奏;二是要求小片和現場間的節奏不能割裂,要自然過渡;三是談話現場運用的音樂背景要適時、適量,不能鋪滿。在這方面,許多電視編導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先鋪音樂再編畫面,還是先編畫面再鋪音樂?對此《鄉約》未作統一規定,編導可以根據對素材的佔有情況、對節目的理解程度、編輯習慣等多個因素自行調整,實際效果相差不大。最終達到“音樂節奏和畫面節奏之間和諧,整體節奏與主題和情緒相適應”就可以了。
二、“減”—— 減少不必要的包裝
現在,包裝已成為電視節目創作不可或缺的一種輔助手段,恰當的包裝製作會使節目更加精彩。但《鄉約》在過去的幾年中卻不知不覺地走入了過度包裝的誤區。分析原因,一是大量使用包裝曾是《鄉約》改變談話節目枯燥、乏味的一個有效辦法,欄目曾利用這一辦法形成了特色,主創人員已經形成節目包裝多多益善的慣性思維;二是《鄉約》後期包裝製作人員能力很強,他們曾提出過“只有前期拍不到,沒有後期做不到”的口號,對這樣一些“身懷絕技”的後期包裝製作人員來説,往往不把節目包到五花八門會“技癢難耐”。記得早在2007年的一次《鄉約》節目研討會上,農影中心副總編輯傅雪柳針對節目的包裝問題曾提出過“《鄉約》應該在這方面考慮做減法而不是加法”的指導意見。在2008年的農影中心創作研討會上,專家又專門針對《鄉約》的包裝過度問題提出了嚴厲批評。痛定思痛,欄目下決心在2009年徹底改掉這一“積習”。
1、減少包裝的總量
根據對以往節目的拉片分析,欄目對2009年每期節目的包裝量提出了明確要求——總量比2008年減少約2/3,力度可謂相當大。
具體要求是提要的包裝量基本不變,嘉賓上場包裝量去掉3/5—3/4,談話包裝量去掉1/2—2/3、互動包裝量去掉1/3、表演包裝量增加1/3、小片包裝量增加1/5、mv包裝量增加1/4、字幕包裝量去掉3/5。此外,欄目對與節目包裝相關的一些製作標準也做了調整。比如以前的欄目工作導航中有這樣的標準——“每期節目不少於3個動畫特效”,在新的導航中就去掉了。
2、減少花哨的包裝
減掉約2/3的包裝量不是個小數,但欄目的特色還要保留。如何在實際操作中做到取捨呢?2009年初,《鄉約》將節目包裝的總體目標定為“為主題服務,不打斷節奏”。提出了凡是對突出主題無用的包裝一律不要,凡是破壞談話現場感的包裝一律不要的評判標準。經過半年左右的磨合,目前《鄉約》過度包裝的問題已經得到很大改觀。中心審片組在2009年上半年的審看意見中寫下了這樣的評語:“與去年的一些節目相比,節目包裝適度,整體走向返璞歸真。”《鄉約》在包裝上做的減法得到了專家們的認可。
三、“乘”—— 放大人生經歷和感悟
《鄉約》有句圍繞欄目定位的宣傳語 ——“精彩人生 快樂訪談”,但在以往的創作中,有時候會為了追求收視效果,創作人員往往放大了快樂的風格,而忽略了人生的講述。2008年,中心總編輯趙澤琨、副總編輯詹新華、藝術總監范宗釵在參加《鄉約》節目的一次審片會後曾不約而同地指出:“《鄉約》今後的創作方向應該是在堅持定位、保持風格的基礎上,進一步提煉和昇華主題,多用真情實感提高節目感染力,提升節目的人本意識,在內容的延伸和創新上多下功夫,多元素、多視角提煉、反映嘉賓的人生感悟。”
2009年伊始,欄目就將三位中心領導的這一指示確立為節目最重要的價值取向進行創作。但這樣一來,會不會與保持《鄉約》“快樂訪談”的風格發生衝突呢?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欄目對二者的統一協調做了一些具體的規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欄目制定的創作標準中,要求把體現快樂風格的部分儘量保留在主持人與觀眾的開場互動和現場表演段落。而主持人與嘉賓的訪談段落則側重於講述人生經歷和感悟。欄目為此還制定了一個雖不可量化但可定性的標準叫“走心”,即談話內容涉及的嘉賓人生經歷和感悟首先要打動編導的內心,如果編導自己不能被感動,就意味着此段節目的不成功。依此標準,2009年《鄉約》開始有意識的做一些純粹以人生經歷和感悟為主要內容的選題。像2009年5月9日播出的《久生報恩》,主題是歌頌“扶危濟困、知恩必報”的傳統美德,塑造了一個可敬可愛的農民形象。而即使仍是訪談那些身懷絕技、有着表演才能的嘉賓,欄目也要求編導必須先要採訪到他們生動感人、情節完整、具備細節的人生故事才能獲得選題通過。像2009年4月25日播出的《亞洲車神》,專家審看的意見是:“節目人物故事生動,節目內容精彩,飛車特技情節刺激好看。本期節目注重內容挖掘,包裝比較適度,值得肯定。”
四、“除”—— 去除干擾故事完整的因素
《鄉約》的傳統節目創作標準是用小片來承上啟下、交代背景、設置懸念;用訪談來講述人生故事;用表演來渲染情緒、吸引觀眾。可在以往的創作中,這種創作稍有不慎就會因過多注重情節的渲染而忽略故事的完整流暢,給節目帶來支離破碎的感覺。在今年的節目創作改進中,欄目將保持人生故事的完整流暢放到了創作標準中的第一位。為此,欄目2009年的諸多節目有了改頭換面的變化。比如,為了消除以往節目“皮太厚”的感覺,去掉了用於延展、渲染話題的第一個小片;為了給訪談留出更多空間,壓縮簡化了一些瑣碎、滯緩的環節——諸如交代地理人文背景的過渡小片;同時去除了以往節目中曾經常用的邊訪談邊插接影視資料、動畫視頻、特效等手法,以保證故事講述地更加完整流暢。
對《鄉約》的創作來説,2009年的改變或許只是剛剛開始,在今後更長的一段時期內,欄目必然還要經歷一段更為精細的磨練才能真正達到節目品質的整體穩步上升。但正所謂“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鄉約》有信心將節目帶入一個新的輝煌周期。
責編: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