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 - ERROR

瀵逛笉璧鳳紝鍙兘鏄綉緇滃師鍥犳垨鏃犳欏甸潰錛岃紼嶅悗灝濊瘯銆/h3>

央視網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22歲迷齡少女用啥迷住一群農民的心

CCTV.com  2009年05月25日 11:3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CCTV.com  

  在太陽花的生命裏,太陽的意義遠遠超過了其他因素對於花的意義,它可以很長時間不澆水,可以不用殺蟲劑和農藥,但是不能一刻沒有太陽,有陽光就能把花開得鮮艷、明媚。

  如果沒有中考那年家中的變故,今年22歲的蔣文娟也許和其他同齡女孩一樣,剛剛走出大學校門,還在父母的庇護下怯生生地認識社會;或者還是一個無憂無慮,享受校園時光的大學女生,人生的畫卷還沒有完全展開,在她面前一切都還是美好的未來。

  可是蔣文娟卻沒有擁有這些,她的青春是艱難的,苦澀的,甚至磨難的,但也正因為有了與眾不同的經歷,面前的蔣文娟沒有22歲女生的稚嫩,卻有着這個年齡少見的從容和坦然。

  蔣文娟是個地地道道的南方女孩,出生在徐州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除了父母外,她還有個比她大兩歲的哥哥。雖然日子過得清苦,卻很幸福。

  父母一輩子沒出過農村,不懂得什麼高深的人生哲理,但他們卻是蔣文娟的榜樣。辛勤耕耘,用心等待收穫;對別人很少奢求,對生活心存感激,滿懷期待。

  家裏有10多畝的農田,辛苦耕作一年的收入就是所有的經濟來源。在蔣文娟的記憶當中,初三以前,日子雖然過得清苦,但總是充滿了歡聲笑語。父母有着小百姓特有的樂觀,家裏面除了種水稻,還養着滿院子的雞、鴨、鵝,種了大片大片的太陽花。

  因為是最小的孩子,蔣文娟被父母當作掌上明珠。

  她最開心的時刻,是爸爸在結束了一天的勞作以後,躺在院子裏的藤椅上,和她講自己小時候的故事。

  小時候,她是個圓乎乎的可愛女孩,笑起來臉上有兩個小小的肉坑,不知道為家裏帶來了多少歡樂。在她5歲生日的那天,小小的她第一次向父母提出了要求,要一棵屬於自己的太陽花。

  太陽花是在村裏面學校的一面墻上看到的,黃燦燦的,一直衝着太陽微笑,小文娟覺得美極了。她問爸爸可不可以讓墻上的花,長在院子裏,爸爸説當然可以了。從那以後,寧靜的農家院落就總有着金黃色的光彩。

  爸爸總説,文娟就要向太陽花一樣,不管身邊是什麼樣的生長條件,風吹雨大,還是乾旱洪水,只要有陽光,就能生長得旺盛,不要嬌氣,不要脆弱。太陽花的陽光是太陽給的,而文娟的陽光就要是自己心中不怕困難的信念。

  也許正是這種堅定地信念,成就了這個年僅22歲,只有初中學歷的女孩。她用了短短的幾年時間,從一個懵懂的打工妹成功轉變成為了營銷大師,打造了一個經營圖書的創業佳話。

  在文娟的記憶中,青少年的時光是甜美的,農家小院的裊裊炊煙,媽媽煮飯的清香,唧唧喳喳的小雞,還有院子裏大片的太陽花。

  可是就她初三那年,生活的不幸接二連三的來到了這個原本平安和美的家庭。

  多年辛苦的勞作,父親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在農忙時候,忙碌了一天一夜的父親,突然中風了,身體左側偏癱,喪失了勞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家裏的經濟支柱轟然倒了,要醫好父親的病還要大量的醫療費。

  而此時,文娟剛剛結束了中考,已經收到了城裏重點高中的錄取通知。

  他的哥哥同樣優秀,在高中裏面名列前茅,老師們都説,如果不出意外,文娟的哥哥肯定會考上大學,走出他們的小城,以後再也不會象父母一樣,過着靠天吃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上大學是文娟和哥哥從小的夢想,也是鄉里鄉親們的希望。

  但以家裏當時的條件,顯然無力承擔父親的醫藥費和他們兩個人的學費。

  文娟不想看到父親每日受着病痛的折磨,不想看到上大學的夢想和希望在哥哥心中,點燃又破滅。

  所以,背着含着淚的母親,文娟偷偷地寫下了兩張“上學”的字條。

  如今回想到那天晚上,文娟説那是她的“成人禮”,一個家中的寶貝女兒不僅要面臨家中經歷的變故,還放棄了自己繼續求學的機會。

  農村的夜晚依然寧靜,夜空依然星光燦爛,但在文娟看來,自己的一切卻和原來不同了。她一個人,在房子裏默默流淚,也許這一切都來得太突然,對於一個尚未成熟的女孩,現實太殘忍。

  在母親面前,文娟卻表現得特別堅強,她説:媽媽,哥哥要是繼續讀書,能考上大學了,也算是圓了我的夢想;我還年輕,以後有的是機會學習。

  太陽花依然旺盛地生長着,不管是不是澆水,有沒有足夠的養分,只要有陽光,它就開得旺盛;可是文娟的未來,又會是什麼樣子呢?

  就這樣,當其他同學正為上高中做準備的時候,蔣文娟隻身一人踏上了去廣州的火車。

  一週後,文娟到了廣州,城市那麼大,她卻不知道自己該往哪走,沒辦法設想以後的生活。

  她只是在心中有一個堅定的信念,要努力工作,好好掙錢,攢錢給父親治病,讓哥哥能夠安心讀書。

  在廣州的第一個星期,文娟白天去人才市場找工作,晚上就睡在公園裏面的長椅上,廣州的夏天悶熱異常,公園裏的蚊蟲遍地都是,現在,她身上還有大毒蚊子咬的傷疤。

  在人才市場跑了整整一週,文娟才發現要謀得一份工作有多難,她還是個10幾歲的小孩子,只有初中文化,不懂計算機,沒見過世面。

  有些人家要保姆都需要高中文化,在做家務的同時幫着小孩學習學習;還有的服裝廠需要流水線工人也都要一些經驗或者社會經歷,這些文娟統統沒有。

  就在這時,一個在東莞上班的同村姐妹她來那邊找找看,她在炎炎烈日下走了整整一天了,輾轉了四趟車才到姐妹的工廠前,由於工人都在做工,保安不許她進門找人,她只能在附近轉轉等姐妹下班。不知這麼晴朗的天空哪來的烏雲,幾分鐘後,暴雨傾盆。

  文娟奔波了一整天,為了省錢,只吃了兩個幹饅頭,喝着水管裏的自來水。

  突如其來的大雨讓她兩腳一軟,在大門前昏倒了。

  醒來的時候,她發現自己躺在工廠的醫務室裏挂着吊瓶。工廠的保安救了她,生産部的主任看她一個小姑娘怪可憐的,就給她安排了一份做流水線的工作。

  文娟終於得到了她的第一份工作,在工廠裏,她也邂逅了自己的愛情。暴雨中的相遇,讓身材高大,但性格內向的小劉愛上了這個淳樸、善良的姑娘。

  在這份工作中,她非常努力,周圍的同事都很喜歡這個爭着幹活的小姑娘,憑着一股不服輸的勁,加上車間師傅的悉心指點,文娟很快就熟悉了新的工作,幾個月後,她成了車間裏面年齡最小的小組長。工資也比原來多了一些。

  戀愛是甜蜜的,但文娟沒有把所有的時間花在卿卿我我上,他們把愛情放在彼此的心裏,不象熱戀中的年輕人一樣整天膩在一起逛街、看電影。文娟和小劉都是貧苦人家的孩子,在最艱難的日子裏面,他們彼此支撐。

  每個月文娟最盼望發工資的日子,她給自己留下一點點錢,其他的分兩部分,給爸爸看病,給哥哥寄點生活費,幾年下來,光是匯款單都有很大一疊。

  就這樣,靠着文娟辛苦掙下的錢,哥哥在大學裏面勤工助學的收入,還有鄉親們貼補,蔣家終於熬過了那段苦日子。

  雖然現在家裏的日子好過多了,但對於在東莞的時光,文娟説她永遠也不會忘記,一個剛剛初中畢業的女生,沒有任何的人生經驗,是在那裏,讓她逐漸成長成熟。每次回到擁擠的宿舍,結束了一天忙碌的文娟躺在硬板床上,都會想想一天到底做了些什麼。她的言語裏面很少説到苦這個字,但誰都能體會到那時她有多麼艱難,如果説,是什麼讓自己在最初能夠支撐下來,她會説,有親情,有愛,還有,信仰。

  直到後來父親的病情逐漸穩定,蔣文娟才開始擁有了自己的小積蓄。

  在工廠工作了近兩年以後,文娟發現周而復始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她開始考慮換個工作,換個環境;後來,她先後去了汕頭,深圳,最後回到廣州。在將近四年的打工生涯中,文娟學會了如何與人相處,懂得了初級的管理知識,眼界也慢慢開闊了。她不再滿足初級打工仔的生活,自己做點事情的想法在她的內心萌芽了。

  文娟一邊工作一邊打算着開店的事兒。她要仔細考慮,這第一步該往哪走,自己的積蓄是一分一分攢起來的,開店要選對行,要慎重。

  就在這時,公司附近的一個書店老闆要舉家遷往南京,書店正以極低的價格出兌。在換到新公司的半年裏,文娟的業餘時間基本都搭在這家店裏了,因為錯過了讀高中,讀大學的機會,她對知識有着強烈的渴望。一下班,或者是周末,都要到店裏租上幾本書。一來二去,和書店的老闆也熟絡了起來。

  店主是個退休的工人,沒什麼文化,一輩子幹的都是體力活,退休以後,和老伴開了一家書店,剛開始就想著書店經營起來不算費力,來個客人什麼的,聊聊天可以解解悶。沒想到,書店的生意卻出奇的好。有些書要賣,有些書出租,圖書算是本小利大的行。兩個老人每天忙得不亦樂乎,要不是因為兒子接他們去南京養老,他們也捨不得賣掉這個店。

  得知這個消息以後,她和小劉商量了商量,最終決定抓住這個機會,把店盤了下來。

  剛開始,文娟想一邊工作一邊打理書店,後來,才發現自己的精力根本無暇顧及這麼多,索性把工作辭掉了,安心經營自己的事業。

  書店裏的書不算少,但零七碎八的沒有怎麼分類。文娟就把這些書一本一本分門別類,然後貼上合適的標籤。過年回家,她特意找出一些書帶給鄉里的孩子,報答鄉親們多年來對蔣家的幫助。

  這個特殊的禮物被鄉親們廣為稱讚,對於一個信息閉塞的小村莊來説,文娟的書一下子點亮了孩子們的眼睛。

  聽説文娟在廣州開了書店,鄉里一下子沸騰了。鄉親們也想要看各種各樣的書,有想要看小説、看文學作品的,還有人想要看養殖、農村致富類的,看著大家渴望知識的眼神,文娟沒過完大年初五就匆匆趕回廣州。

  她要憑藉自己的力量儘快滿足鄉親們的需求。就這樣,一到廣州,她就跑了很多家出版社,把他們想要的書都登記下來,然後一家一家地找,再寄回家鄉。

  鄉親們沒有多少錢,文娟基本都是進價賣給他們,有時候甚至要自己貼些郵費。都是在農村長大,文娟理解他們的難處,懂得他們對於知識的渴望。

  可以説,第一批書,文娟並沒有掙到錢,但對於這個村子甚至方圓百里的村莊,蔣文娟經營書店的信息還是一傳十,十傳百的,變得廣為人知了。

  一段時間以後,文娟寄回家的書雖然越來越多,可還是不斷有別的村裏人過來打聽,父親在電話裏面説,甚至有的鄉親,直接留下了書錢。

  聰明的文娟立刻就發現了,這是一個空白的市場,農村由於交通不方便和消息閉塞,很難買到自己喜歡的書。而且農村的消費水平很低,如果能找到合適的舊書也肯定會有市場。有了這樣的想法,她就行動了起來。

  一方面繼續聯絡着各家出版社,爭取有比較低的進貨價格,充實書店的貨源;另外一方面,她開始在廣州的大街小巷奔波,在居民區、學校、書店等等一切能賣舊書的地方四處淘書,將淘回來的寶貝們劃分類別,郵寄回鄉親們需要的書,其餘的就在縣城學校附近等學生快放學時擺地攤,雖然很累,但是每天過的很充實。

  在書店剛剛起步的那一年,文娟迎來了自己20周歲的生日。

  文娟在書店忙了整整一天,回到小出租屋時,已經晚上8點了。小劉每天都會為她準備晚飯,可是那晚,當文娟走到家中時,卻沒有平時等待她的暖暖燈光。

  正在納悶的時候,客廳的門被推開了。小劉和一大堆朋友捧着大大的生日蛋糕進來了。屋子裏面一下子亮了好多蠟燭。在大家的生日歌中,文娟的眼睛濕潤了。從初中畢業輟學,到這些年的打拼,她從沒有過去一個像樣的生日;甚至有些時候太忙碌了,等生日過了很久才突然間想起來。

  小劉送了她一大束太陽花,生性靦腆的小劉紅着臉説,我沒給女孩子送過花,別人都説應該買玫瑰,可是我知道你稀罕這個,這個花好活,放在房子裏,多好看。

  原來,小劉有一次無意間聽蔣文娟講了小時候的故事,就記在了心裏。

  看著他真誠飽含愛意的眼神,文娟流下了幸福的淚水。

  在家鄉的知名度越來越高,文娟大膽得決定將書店遷往徐州,這樣,終於能夠結束在外漂泊的日子,也能更好地服務農村市場。在此之前,農村的圖書市場基本是空白,她的這種箱包式經營比打工賺的只多不少。

  看文娟奔波在廣州、南京兩地這麼辛苦,書店也越做越大,小劉辭掉了工作,和文娟一起經營着書店也經營着愛情。

  書店的工作逐漸進入了軌道,文娟手裏也有了一些閒置資金。這時,有同鄉的姐妹做服裝生意賺了錢的,想邀請文娟一起加入。文娟拿出了4萬塊的積蓄,參股和姐妹一起開了家外貿服裝店。剛開始的生意還不錯,文娟雖然不常去店裏,但姐妹們會定期給她看店裏的流水,營業額;這樣過了幾個月,文娟發現店裏的衣服越來越少,但帳面上卻很少進款;文娟發現了這裡的問題。

  在她的追問下,那位姐妹向她坦白了,因為家裏的另外一樁生意有了虧空,她偷偷地從店裏轉移了錢,想去堵家裏的窟窿。雖然做得很隱蔽,還是讓聰明的文娟發現了。

  那個姐妹很愧疚,文娟也知道她的難處,但還是沒法接受姐妹的背叛,她追回了2萬的初期投資款,這樁合作也隨之終止了。

  書店在徐州的幾個月,都有穩步的贏利。但市場總是有限的,那些原來的書店老闆看不過文娟生意這麼紅火。就在暗地裏聯合起來對付她。有的書店老闆聯合圖書供應商,高價或者限量給文娟鋪貨;有的找人充當消費者肆意鬧事,這些,這些,她都咬着牙克服了。

  書店的老闆們看文娟不是塊“軟豆腐”,這樣做,難免覺得無趣,後來也就做罷了,忙着經營自己田地,不來欺負文娟了。

  熬過了那段時間,文娟終於松了口氣,可誰知道,一次不理智的投資讓她的書店陷入絕境,文娟賠得血本無歸。

  事情是這樣的,書店的發展逐漸進入了軌道。有部分圖書經銷商主動要求與文娟的書店進行合作。其中一個張姓的中年男人,經常來文娟的書店轉,獲取了她的信任,向她提出可以幫助文娟以很低的價格進到北京某大型出版社的書,文娟心動了,交給他幾萬的貨款。

  等了很久,催了又催,書終於來了,可文娟打開箱子就傻眼了。箱子第一層碼得整整齊齊,但中間裝得書不是盜版,就是有殘損。

  老天不會再次眷顧文娟,投資姐妹的服裝店,她好歹收回了本錢;但書收到以後,那個張姓男人卻怎麼也找不到了。

  意識到自己受了騙,文娟終於止不住淚水,在店裏號啕大哭起來。

  屋漏偏逢連雨天,那天文娟走的時候,滿腦子都想著被騙的事,沒有注意到一個顧客順手扔在地上的煙蒂。

  深夜裏,文娟的電話突然響了,她才有了不好的預感。

  趕到書店時,雖然有消防人員的努力,但書店也被燒的面目全非,書基本上所剩無己了。

  這些突如其來的變故讓她措手不及,她一着急,暈倒在小劉的懷裏。

  文娟在醫院裏躺了三天。怕父母跟着操勞,並沒有把這一切告訴家人。有時候親人之間仿佛有感應一樣。在文娟住院的第二天,接到了父親打來的電話。

  父親説,不知道為什麼,他這兩天總是很心慌,怕是娟子出了什麼事。要是有啥破財的事千萬別怕,咱還年輕。

  挂斷父親的電話,文娟的心裏略微有點平靜。好象又回到了小時候,她在爸爸身邊,聽他講故事的情景。

  父親雖然沒什麼文化,但農村人有着特有的智慧,他們從不奢望,不管生活多艱難也總是在面對和支撐。

  窗外又是新的一天,陽光很燦爛。醫院的圍墻裏也種了兩株太陽花。它們迎着太陽,那麼驕傲。

  文娟兩手空空,重新回到了起點。可是她沒有放棄,決心從頭再來。

  以前在東莞工作的姐妹邀文娟去散散心。

  經歷了一大堆事情,文娟也覺得累了。她和小劉坐上了南下的列車。重新回到工廠裏,原來的工友大部分升了職,很熱情地招待他們倆。

  手牽手走過曾經一起走過的路,回頭看過去,文娟的內心感慨萬千。

  在這裡,他們有了第一次的相遇;在這裡,他們互相表明了彼此的心意;故地重游,人的內心總會覺得溫暖。想起這些年發生的種種,要是沒有小劉,文娟肯定撐不到今天。身邊的人今天讓她看起來格外的高大和安全。

  在東莞,在這個他們相遇相愛的地方,在同事們的祝福中,文娟和小劉領了結婚證書。結束了5年的愛情長跑,找到了幸福的歸宿。

  閒暇時,兩個人會一起逛街,文娟也想看看在這裡有什麼新的商機,

  在離開東莞的前一天,文娟去看望當年給她第一份工作的生産部主任。當時她根本不會想到,這次探望,成就了文娟事業上的新起點。

  看著如今長大成熟的文娟,主任很開心,和她聊家長,留她吃飯。等從主任家出來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

  天氣還不算熱,文娟一個人在路上走着,就在那時,她路過了一家裝修很典雅的書店,這個書店有個別致的名字——清大學苑。

  因為之前賣過圖書,文娟就總對書店有特殊的敏感。

  透過玻璃窗看到裏面擁擠的人群,都在很有秩序的翻閱書籍。現在已經很晚了,為什麼這店裏的生意這麼興隆?好奇心的驅使,蔣文娟進入店內,剛進入店內,就被這裡彌慢的書香深深感動着。而且,她發現一個現象,店裏的書全是折扣書,而且比她曾經賣的書還要便宜。這樣的管理理念、經營手法、甚至裝修的樣子使蔣文娟眼前一亮,這些都是她夢寐以求的啊。

  帶着一系列的疑問,文娟找到了書店老闆,詳細地諮詢了這些事情。書店的經營者雖然感到很唐突,還是耐心地回答了她的問題。在得知他們是清大學苑的代理商的時候,她詢問了總部的所在地。

  回去的路上,文娟的腦子一直不停地思考,她突然覺得心底的什麼又被點亮了。她把這件事,告訴了小劉,第二天一大早,小劉也去看了那家店。店裏的設置也讓他驚喜不已,隨後他們一起返回了徐州。

  雖然有開清大學苑的想法,但因為上兩次的教訓,文娟想,還是應該再慎重些,於是他們決定先去清大學苑總部看個究竟。

  文娟是第一次來北京。雖然之前見過不少圖書供應商,但還是被清大學苑的經營理念和合理佈局折服了。

  一進展廳,就會感覺到濃郁的書香氛圍。書架的書擺放得錯落有致,書的種類很豐富,正版圖書的價格比盜版都低。

  清大學苑的工作人員解釋到,這是因為清大學苑與許多圖書供銷商、出版社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所以能夠保證進貨渠道正規、暢通。

  在總部呆了三天,文娟一點都沒空閒。在和總部人員詳細地溝通後,總部幫他們認真分析了圖書市場和可能要出現的問題,又給他們做了相關的培訓。

  在選擇店址時,文娟決定把書店開在家裏的縣城,因為農村市場很廣闊,他們現在也支付不起在大城市運營書店的成本。

  任何事情其實都是需要借梯登天的,這就是品牌化專業化的效果。文娟漸漸悟到了這些,回到家鄉後,在她們的縣城開了家清大學苑,將全新的經營理念帶回了家。

  文娟的書店終於又開張了,為了自己的夢想,她異常努力。

  經過了社會上幾年的歷練。她也擁有了一些經商的小手段,懂得如何做廣告宣傳,如何吸引顧客眼球等等,在總部學到的營銷方法,她精心的運用並努力完善。

  文娟的努力,小劉的幫助,還有清大學苑本身的優勢,讓這個書店在縣城小有名氣。

  生意日益興隆,文娟發現了更大的商機,在和總部深入交流溝通以後,

  她申請做了地方總代理。

  有一天,一個顧客認真參觀了她的小店,後和她聊天説,他是前面地段繁華的那家書店的老闆,他的生意被擠兌的很冷淡,原以為這家店賣的都是盜版書呢,可是參觀後發現,貨真價實,而且折扣很低。和北京總部聯絡後聽説其政策,於是想來加盟她的小店。

  之後接二連三當地的各大書店的進貨渠道都轉移到了她這.她嘗到了成功的滋味。對於自己的學歷,蔣文娟一直有這樣的遺憾,她利用空閒時間學習,考上了徐州的大學,並順利讀完本科4年課程。

  總部對這個堅強的女孩印象很深刻,經常打電話詢問一些開店的事宜,在她的故事中,對事業的執着令所有人而感動.並認為她有很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堅忍不拔的創業精神,由於愛才之心,便邀請她來北京總部擔任運營總監的職務。

  第二次坐上去北京的火車,文娟知道這又會是一個全新的機會和挑戰。

  去北京之前,文娟回到了老家。父母已經很蒼老了,他們聽説文娟即將前往北京工作時,樂得合不攏嘴。

  父母從小就希望文娟能走出鄉村,不要象農民那樣辛苦,因為沒有能力供文娟讀書,他們的心裏總有很深的遺憾和愧疚。他們也希望,文娟以後不管做了什麼,都不要忘本,腳踏實地,勤勞肯幹,才能有回報。

  文娟也捨不得兩位老人,她告訴他們,現在她不是一個普通的農民,她是開書店,經營圖書事業的“書農”,同樣辛苦,但很快樂,而且能夠收穫很多很多的財富。

  在徐州火車站,她和小劉依依不捨,數年共同經歷的艱難歲月,就要面對短暫的分離了。

  文娟沒有帶多少東西,但在她每週的日記裏,安靜的躺着幾片太陽花——那是20歲生日時的生日禮物,文娟把它做成了幹花,永遠開得旺盛。

  文娟來到了北京,在這個城市塗鴉自己的夢想,她成功的坐上了運營總監的職位,在這個崗位上不斷學習,進步,最終一個22歲女孩在運營總監的位置上游刃有餘。

  現在她在自己的村莊建了一個圖書館,免費提供各種書籍給大家閱覽。而他的愛人小劉,也聯絡了北京和徐州之間業務的開展。

  上帝總是公平的,他為你關了一扇窗,肯定也會為你打開另外一扇窗。文娟錯過了讀大學的機會,但通過自己的努力,辛勤付出,把握機會,一樣贏得了成功。

責編:鄉約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