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來生, 1959年出生在山西省運城市聞喜縣中社村,兄弟姊妹七個,排行老四,由於從小體弱多病,家境貧寒,因受人欺負,14歲拜師習武,由於來生文資聰慧,勤奮好學,很快的精通形意拳、八卦拳、太極拳、尤其擅長摔跤、散手18歲那年張來生離開自己的家鄉,參軍到河北唐山當了一名空軍,在部隊服役期間他各項成績表現斐然,在部隊的比賽競技活動中多次獲獎,受到部隊首長的肯定和嘉獎,並多次代表部隊參加軍隊武術交流比賽,以他的悟性和品性,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拜著名的武術大師鄧增山為師,進一步學習武術,他的武術得到了更深層次的提高,四年的軍旅生涯鑄就了他剛毅,勇武,不屈不撓,永不褪色的軍人本色。
1982年他退伍回到老家,血氣方剛的他希望把武術發揚光大正噹噹時南方“武術熱”他通過一位老師的介紹下,南下廣州,將其武術傳授給廣大青年武術愛好者,在廣州漂泊的幾年裏他收授了來自全國各地,包括香港、澳門、福建的武術愛好者,在異地的漂泊,隨着張來生知名度的提高,教學經驗的增加,於是他決定在他的家鄉開辦一個武館一是把中華武術發揚光大;二是為家鄉父老作點貢獻;1988年張來生回到家鄉後,向銀行貸款六萬元,在家鄉開辦了一個武館,由於張來生在南方的知名度,不少南方武術愛好者幕名而來,拜師學藝,先後收授來自全國各地,香港、澳門、廣東、福建的學武者600餘人,當時《中國農民報》、《山西日報》報道過“全國最大的私人武館——聞喜武術館”此時的張來生已經全身心投入武術的教學任務,但是武館的徒弟們都是二十齣頭,血氣方剛,年輕氣盛的小夥子,三天兩頭打架鬥毆,這可氣壞了張來生,“止戈為武,尚武崇德”的武德精神是張來生教授徒弟們的必修課,但是張來生的苦心教導並沒有影響到每個徒弟,反而更加瘋狂的打架鬥毆,張來生想盡辦法還是沒有感化徒弟,他自我省視,發現應從自身做起,提高自己的武德和品性,才能修身律己感化他人1994年,他開始練習書法,困難程度可想而知,他的初中文化程度,年齡也有35歲了,但是他咬緊牙關,把自己關到房子裏,臨摹各家名帖,一步一步,由簡到易、由易到繁,練着練着從書法中領悟了很多道理,由於他是練武出生,對武有先天的感悟,他把武術中的精華融入到書法當中使他的書法形成有力度、有神韻、有氣勢、又飄逸,又靈動的風格,這更加堅定了他練下去的決心,而在這時,他的武館由於管理的問題,徒弟常常打架鬧事,在社會上産生了很多負面影響,張來生一氣之下,1995年他把武館解散,他認為“練武必修德,德高功深必敬之”要想練精武術,就必須把品德修好。在武館解散前,他已經開始籌劃開辦當時運城第一所民辦學校,從事教育事業,經過多方努力,困難重重已克服,一切手續都已辦好,就等着開學剪綵,誰知社會上流言蜚語,別有用心人的攻擊和陷害到頭來學校停辦,這對張來生來説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此時的張來生真是絕望至極,欲哭無淚!!!但是軍隊練就他剛強、堅毅、不向命運低頭的性格,他沒有被眼前的這一切打爬下,他回歸書法,他在書法中肆意縱橫,馳騁萬里,揮灑這他內心的苦悶和徬徨?!他越精深,越來越感覺到書法的博大精深,意境高遠,他把書法中的意、神、氣和武術中的式、力、勁很好的結合在一起,以氣用力,以意禦式,以神發勁,文武交融,相得益彰,把書法的精髓揮發的淋漓盡致!他還有手握毛筆寫大字的絕活,別人拿筆都是五指輕握筆端,用手握支力,他則是滿手拿筆,動用全身之力,與眾不同別具一格,他十幾年如一日,每天不間斷的練習書法,1999年,張來生的大哥張旭生,在以前“聞喜武館”基礎上擴建籌劃“遠洋雙語學校”。由於土地糾紛惹上官司進而惡化,2000年10月由於張來生的書法得到很多人的關注和認可,同時又是《中國第一兵》的副主編,此書還是外交部作為贈送國外元首的禮品書,應邀在釣魚臺國賓館參加學術研討會。向外交部長李肇星贈送書籍,並得到李部長的題詞贈言,隨後陪同李部長檢閱三軍儀仗隊。
2005年5月1日,他創辦了“中國黃河草書研究院”,總部設在北京,分部在太原和聞喜老家,他就像二十年前發揚武術一樣將書法發揚光大,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尤其我們作為河東兒女,我們河東自古人文薈萃,人才輩出通過書法這個世界藝術園裏的獨生子,宣傳書法,宣傳河東,為了這一宿願,張來生除了手握毛筆寫字外,還有一絕活,一把長3米40,重達80斤的筆,蘸上墨汁,重達120斤的毛筆,一張長20米寬4米的巨副布上,張來生揮灑自如、氣定神閒,將一個巨幅龍字一氣呵成,這在目前也是首屈一指的,2005年9月3日,紀念中國抗戰勝利60周年,他又應邀在釣魚臺國賓館參加“共和國百位將軍書畫展”並被共和國將軍親切的稱為“山西張大刀”並參加釣魚臺國賓館的新聞發佈會,演講《國家危安,忘戰必危》張來生書法的奇特和傳奇經歷,受到社會廣泛的關注,被中央電視臺新聞綜合頻道、軍事頻道、山西電視臺、運城電視臺等多家煤體報道。曾有某報報道《從張大千到張大刀》。張來生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傳奇的人生經歷賦予了他更多的對書法的理解,他以前跟他習武時帶的徒弟,現在大多事業有成、功成名就。有深圳深潤有限公司總裁鄭雄略、汕頭市培基貿易有限公司總裁周振棉、汕頭萬豐紙業有限公司總裁鄭記昭、光華印刷包裝有限公司經理劉岳萍,潮汕面王全國連鎖總經理吳彬,深圳聯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鄭克創、鄭漢隆。他們的學生為他們的年輕時的年少輕狂,少不更事而後悔,他們再次拜到張來生門下學習書法,並不斷資助師傅參加和舉辦各種書法交流和比賽,傳播書法書法知識和技巧,弘揚書法這一國粹。張來生現在是中國書畫家聯誼會會員著有《中國第一兵》、《中國古跤譜》、《張來生草書千文》他認為武術是流動的書法,書法是凝固的武術,文武交融,相得益彰,人稱他書中見武、武中見書,他命運多舛、跌宕起伏,坎坷的人生閱歷,賦予他書法獨特的內涵,字裏行間滲透着來生對書法的詮釋和人生的感悟。
責編:鄉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