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扛攝像機多年,走哪吹哪自己是個行家。儘管自認為對鏡頭的感覺很好,但欄目攝像人員拍出來的鏡頭卻不盡人意。這個問題總想解決卻也總抽不出身來。
作為一個大型戶外訪談節目,最簡裝的拍攝隊伍也得六個人:四個機位的攝像,一個編導,一個主持人。《鄉約》每期節目都至少要拍十幾個專題小片。編導和攝像每到一處,都面臨着現場搭建訪談區、與被拍攝方合作和拍攝小片等問題。電視是以鏡頭為主的藝術。可新來的編導不但缺少策劃經驗,缺少鏡頭意識,對攝像的有效調度與指導也顯得十分薄弱。幾個攝像扛起機器,想怎麼拍就怎麼拍。到底拍的鏡頭好不好用,誰也説不清楚。等節目拍完了回到機房編輯時發現了問題,大家便互相埋怨。前期編導埋怨攝像缺少主動配合的意識;後期編導抱怨缺少鏡頭或者鏡頭質量不高;幾個攝像也不高興:我們拍了好幾盤帶子,你們卻説用不上,幹嘛事先不給我們交待清楚呢?
我把拍攝中出現的問題歸納了一下:一是攝像的水平不高,經常出現鏡頭不穩,圖像模糊或是聲音不清等技術問題;二是拍攝效率不高,鏡頭利用率低。該特寫時用大搖,該特寫時又沒有。尤其是拍小片時,帶子用了不少,但可用的鏡頭不多;三是攝像人員缺乏學習意識。技術不精也不學,一天天混日子;四是在與編導的配合上缺少服務意識與執行力。這樣一個隊伍,要承擔訪談節目以及十余個專題小片的拍攝任務,要拍出優良精緻的電視鏡頭,是很困難的。
當欄目的後期編輯、前期策劃、評價系統等制度建立以後,我終於可以騰出手來抓拍攝質量了。我先使了一招:規定每次拍節目出發前,前期編導、後期編導與攝像必須在一起開鏡頭分析會,而且要一個小片一個小片地寫出分鏡頭腳本。為了防止漏拍鏡頭,攝像必須按照腳本拍攝,每拍完一個鏡頭,就在腳本上打一個勾。我還特別規定,攝像到了現場,只能多拍不能少拍,更不準漏拍。這樣一來,攝像在拍攝的過程中有章可循。片子拍回來後,後期編導不必花大量時間在多盤帶子上找需要的鏡頭,前期編導也能及時掌握編輯情況。
然而事情的發展並非如我所願,當我把七八個攝像和編導召集到一起,第一次鏡頭分析會竟然開了一天還沒開完。大家七嘴八舌,這個説不到現場就不好寫分鏡頭;那個説就是寫了分鏡頭,到了現場還會有變化……瞎扯了一天大家出發了。到了節目現場,費了不少勁,可拍回來的鏡頭還是不咋地。
難道這分鏡頭真就這麼難拍?眼瞅着這種狀態,我心裏那個急呀!其實我心裏清楚,問題的關鍵還是攝像缺少積極性和責任心。如果一個攝像熱愛鏡頭事業,拍起節目來總會感覺到有過不完的癮。區區幾個小片的分鏡頭腳本,能算多大個事兒嘛!到了需要出活的時候,有的攝像一邊眼瞅着機器推脫説整不出來,有的卻縮在辦公室角落裏抽煙上網聊天。這種現象,説明了什麼?
看來問題還是出在制度上。有主意了。我讓5個攝像每人都寫一版節目的分鏡頭腳本,不記名編號,然後由主編組織當期節目前期編導、後期編導和有經驗的老編導組成一個小組,構成評價體系。大家投票評選出最好的腳本。誰寫的腳本好,就由誰來拍攝小片,這個小片的錢也就歸誰。一個季度下來,哪個攝像拍攝的最多,説明他的水平最高,下一個季度立即增加基本工資。哪個攝像拍的最少,便考慮末位淘汰。如果攝像不知道怎麼設計鏡頭,那就必須主動找前期編導溝通。
這個全新的制度一齣臺,局面馬上就轉變了。幾個攝像一改過去被“管”的被動態度,開始積極地“求”我給他更多的任務。在後來的拍攝過程中,攝像分鏡頭腳本不但寫得好,有了許多新奇的創意,並主動學習新的電視拍攝手法,鏡頭質量大大提高。
我一直認為,積極設計分鏡頭腳本的過程,也是攝像主動學習提高水平的過程。使用鏡頭語言是攝像的二度創作品質,這是一份智力活而不是體力活。我們完全有理由將分鏡頭的設計水平,作為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攝像的資格。同時,攝像隊伍終究是服務於策劃內容的,如果服務部門不能夠做到積極主動地服好務,那就是管理問題。從“管”到“求”,最大的差別在於從被動到主動,從自發到自覺。
攝像的問題解決了。就在我剛要松一口氣的當下,卻發現了又一個後期編輯工作中最不容易解決的難題。
責編:鄉約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