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農業頻道 > 鄉約 > 正文

功夫葫蘆 

央視國際 (2005年03月31日 16:25)

  編導:楊瑞 焦峰


  有人説:記憶的磁帶會在忙碌的生活中逐漸消損,而保留下來的則是一些曾經與自己産生過共鳴的事情。人一生中難忘的回憶並不多,這其中例如第一次。第一次戀愛,第一次工作,第一次經歷生離死別等等。生命中會有許多諸如此類的第一次。它們之所以難忘,或許是因為它們是一些事物的開始,也或許它們會改變一些事物的發展方向。《鄉約》開始了我很多的第一次。

  來到鄉約,我第一次真正的與電視接觸。從起初的一無所知,到現在的稍稍了解,這其間所發生的一切對於我來説,是一筆不小的財富,也會是我記憶中無法忘卻的一部分。

  《功夫 葫蘆》是我到《鄉約》後自己動手的第一個片子。説是第一個,想想也很慚愧,選題不是自己找的,拍攝地點又在自己家門口,拍攝對象又是爺爺的同學,真是佔盡了便宜,雖是如此,可最後仍然做得不盡如人意。不過,片子的結果固然很重要,但過程更重要,起碼它可以保證我日後的片子不再會是這麼狼狽的結果。説起過程,這次經歷讓我學會了很多東西,這不僅僅是做電視所需要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工作的態度。或許以前從來沒有為什麼事情承擔過責任,所以第一次親力親為的做片子讓我感觸很深。懂得了感恩,懂得了責任,懂得了認真,懂得有些事情必須由自己來完成,有些責任必須得自己承擔。生活中有些道理是你永遠也不能站在別人的位置上體會得到的,只有你自己親身經歷過才會明白。


  寫稿子:

  以前也寫過很多文章,寫到最後改到不想改的時候就那樣敷衍了事了。也不會有人追究,也不會有人説你再改改吧。寫《功夫葫蘆》的稿子,從一開始的大雜燴,到後面通篇只見葫蘆,雖然很用心的在寫,可等肖老師改過三、四稿時,我就有點蒙了。感覺怎麼改也改不出效果,而且不曉得究竟怎麼改才更好一點。隨著拍攝日期的一天天臨近,我只好抓住肖老師,請他一句一句指點迷津。作為一個欄目的製片人,我知道他的工作很繁忙,看到他熬夜幫我改稿子,還時不時的喝醋來提神時,我真想找個地洞鑽下去,覺得如果自己再稍稍用功一點,就不用領導這麼費心了。好在領導辦公室裝修的還可以,沒有看見地洞……


  現場:

  第一次做片子,非常緊張,生怕自己會出一點錯。可越是擔心還越是愛出錯。我和一位攝像先到達目的地。一到目的地,肖老師就發短信,千叮嚀萬囑咐,要把稿子的問題和嘉賓溝通一下,做到心裏有數,但等他來了,統稿子時,發現自己還是有些疏忽,有些問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到了拍攝現場,更是忙的一團糟。節目開始錄製是十一點,可時間一到,農村的大娘大媽們正好要回家做飯了,他們一走,去哪兒找觀眾啊,可愁死我了。好不容易看到旁邊有個小學,急得、慌得想去拉兩個班來應急,沒想到校長還不在。打電話跟校長聯絡,盼來盼去,校長終於回來了。小學生們拿上板凳哄哄的來了一群,可顧了這頭又忘了那頭。小學生在現場怎麼會聽你的話,只見他們東一句,西一句,嘰嘰喳喳,跳上跳下。真是請來了一群活寶。正因為請到這群活寶,本來就不太清楚狀況的我可有事做了。滿場跑著,東一句:別吵了,西一句:不要説話了,馬上就結束了。就這樣,在一片慌亂中,現場落下了帷幕。還沒來得及多想什麼,就忙著送肖老師回北京。領導走了,心想:總算結束了。可就在這個時候,我收到了一條短信,是肖老師的:你應該開始寫札記了。我的媽呀……


  拍攝過程中,還出現了一些狀況。

  一、原來和肖老師商量片子定位時,想的是輕鬆,搞笑.私下裏想,這個片子應該沒有什麼感人的東西出來吧,沒想到,意外出現了.採訪當中,主持人和老鄭説著説著,老鄭突然哭了起來,這讓我始料未及,可就是這突然的一哭,竟然成了日後片子的重頭戲.我和老鄭聊了若干次,他給我的印象一直是開朗,積極,所以我想不到片子中間還會出現這麼一處。回來細想,還是我這個編導失職,沒有挖掘出老鄭身上本來的一些東西,沒有發現他內心深處的脆弱。

  二、在拍攝過程中,還出現了一個小狀況,本來稿子裏嘉賓就不多,由於去的時候臨時縣裏有事,所以縣長,書記都不能參加,這樣嘉賓就只剩下老鄭的老伴和小兒子.在現場,我時刻看著稿子,想著採訪的開始,這也是我的一個疏忽,老鄭的老伴一直就沒有坐在觀眾席中,我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可是心想:沒關係的,快到訪談的時候叫她就可以了,可我也沒想到現場發展的有點快,突然間就到了要採訪老伴的時候,我一聽到肖老師説:我來採訪採訪阿姨.我拉起老鄭的老伴就往前走,可到了現場,她沒往觀眾席中走,而是徑直跑到廚房,説要拿板凳,那可是現場拍攝啊,而且主持人還是下午的火車,怎麼可以出現這種意外呢,我又追到廚房,把她攙扶出來.這些場景雖然在最後的片子裏都成了中間的精彩部分,但這仍然是由於我的失誤造成的,在今後的片子裏我一定要注意這些問題.因為,意外可造成的結果畢竟是很多種的,不可能總是好的。


  三、在拍攝過程中,也出現了一個笑談。一個攝像拍著拍著突然看到了現場有只貓,可他的機位是個固定機位,現場又不能講話,所以他打著手勢,動著嘴巴對另一位離貓近的攝像表示:拍拍那只貓。看到那個攝像點頭示意,表示明白,他放心了。可突然間他的眼睛瞪得好大好大,差點爆笑出來:原來,對面的攝像點頭之後,彎下腰一把抓起那只貓,扔了出去……哈哈

  主人公:

  鄭月巴,是這期節目的主人公. 他搗鼓了18年的葫蘆,每天種葫蘆,雕葫蘆,與葫蘆為生。老鄭本人是一個爽朗,熱情的老頭,再加上他是爺爺的同學,也與媽媽認識,所以在拍攝過程中我沒有遇到與拍攝對象之間的任何問題.總是我們提到拍什麼,老鄭馬上就積極的配合.一次次的與他交談,他給我的感覺總是樂觀,好象在他面前困難都不足以為道。因為節目中要拍到許多關於老鄭生活的鏡頭,都70多歲了,我們説拍什麼他總是馬上就準備什麼。可拍攝不會是一遍就成功的,有時從門裏走到門外就得4、5次,有時拍一個他在地裏揚土的鏡頭,因為涉及到光線的問題,一遍一遍的拍,老鄭就一遍一遍的揚土,問他累嗎?他總是笑著回答:不累不累。就是這麼一個樂觀的老人,可是在訪談現場,卻落淚了。堅持了18年,不知道這是不是他當眾第一次落淚,不知道這其間他有多少次想放棄,不過他還是熬下來了,這種精神也很值得我們學習。在拍攝過程中,老鄭的小孫女讓我印象很深刻,你別看這小姑娘年齡不大,但面對鏡頭一點也不怯場.在我們的鏡頭面前和爺爺有説有笑,似乎旁邊的我們只是擺設.特別是在拍攝現場,面對那麼多的觀眾,她當下起舞,真是讓人欽佩。

  後期:


  片子拍完了,可是事情並沒有結束。後期編輯依然是一個很大的挑戰。我倒還好,可苦了和我一起編片子的後期了。看到他眼睛上的疙瘩時,我還和他商量著可不可以熬夜,我也感到自己的強求,可他還是答應了。當領導説第二天1點要看片子時,我們倆急壞了。可他晚上還想看球賽,結果那天晚上他一宿沒合眼,看完球賽就趕到了單位,我想:這或許是他來《鄉約》最早的一回了。

  總體而言,第一期做片子,失誤很多。現場調度不好,鏡頭單調,與攝像也溝通的不夠,好多需要的鏡頭沒拍上,回來做後期也太慢、片子總體出來也沒達到預期的效果等等這一切,都需要自己今後繼續努力和不斷提高。

  鳴謝簿

  肖老師可以説是我入行的領路人。從改稿子,到拍攝,再到後期製作,他一點一點的指導,一句一句的提醒,都讓我印象深刻,很是感激。特別是他的一句話: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的確,有些事情是生命中必須經歷的,誰也無法避免。同時,有了經歷,你還一定要達到某種效果,沒有成績,那也只是零。

  在這裡還要謝謝一位編導,感謝他細細的幫我分析鏡頭。雖然後面有些並沒有按照他的拍,但那份感激之情依然敬請笑納。

  還有和我一起做這期片子的另一位編導,當看到他生著病,坐在地上想著怎麼拍葫蘆時,讓我感動;看到攝像們邊打燈邊拍攝至到深夜時,讓我感動……

  在這裡還要再次謝謝後期,和《鄉約》的每一位同事!

  結束語:

  《鄉約》講述的是以三農為背景的新聞人物的精彩人生。每一段精彩的人生,都有許多東西讓我們回味,感動著我們,激勵著我們。我喜歡鄉約,喜歡這裡的氣氛,喜歡這裡每一個讓我進步的人,感謝你們!最後我想説:美麗人生,鄉約起始!!

責編:肖闊  來源:CCTV.com

本篇文章共有 1 頁,當前為第 1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