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星村官
央視國際 (2005年02月23日 14:53)
編導:涂華
春風得意的吳恩福沒有理由不為自己2004年的業績喝彩:他領導的九星村,在2004年上海統計局公佈的數據中,經濟總收入名列上海316個億元村之首;他本人被評為2004年度全國十大傑出村官。據吳恩福介紹,2004年村集體可用資金2.4個億,村民平均年收入1.5萬元。
九星村位於上海西南市郊結合部的漕寶路六號橋南側,隸屬閔行區七寶鎮,有1117戶,3573村民。
今天的九星村沒有傳統農業的影子,這裡沒有農田,有的是鱗次櫛比的鋪面,摩肩接踵的人流、多拉快跑的貨車,這裡也沒有農村中的寂靜,每天是車水馬龍、人頭攢動、熱熱鬧鬧。整個村開設了12個專業貿易區,五金、電器、燈飾、傢具、茶葉、建材……琳瑯滿目,生意興隆。商業建築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3900 多戶門店,每天接待顧客,不下3萬多人次,年商品流通總額超過50億元。這裡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村級市場。
我是農民
今年50歲的吳恩福是土生土長是九星村人,家裏有5個孩子,他最小。九星村當時是十里八村有名的窮村,進村沒有路,雨天是爛泥塘,周圍的人講,寧向東走一尺,不向西走一寸,這向西指的就是九星村。
1966年,老吳初中畢業,考了個七寶中學,碰到個文化大革命,加上家裏窮,交不起學費,他響應號召,回家務農。像那個年代的年輕人一樣,他滿懷信心投入到農村廣闊的天地間。那時候,物資緊缺,各地農村都在搞糧棉高産的實驗,吳恩福也是其中的一個。他種了11畝棉花,達到了畝産皮棉213斤,當時平均一般畝産難超100斤。這一下子出了名,成為鄉里挂紅花的模範,去各村搞經驗交流。
經商的潛質
吳家世代跑買賣,只是在文革時期中斷,但這本不妨礙老祖宗給吳恩福骨子裏留下的遺傳優勢,他在等待機會。
到了改革開放初期,各地都在想辦法放開,搞活,吳恩福在村裏當工業大隊長,主要是招商引資,自己建一些廠房,搞一些聯營企業,當時搞得蠻好, 紅紅火火。當時,土地解決了農民吃飯的問題,村辦企業讓農民手頭有錢花。但好景不長,轉眼到了1994年,九星村的企業因為規模小,禁不住市場的驚濤駭浪,難以為繼。村集體也背上了1780萬的債務。吳恩福臨危授命,出任一把手。
當時,九星村的經營收入在鎮裏是尾巴,要償還債務,就好比三隻蓋頭四隻缸,捂了這頭少那頭,缺口始終擺不平。九星村勞動力年均收入不足3000元,部分生産隊的農民退休金23個月發不出,醫藥費也有兩年半報不了。
窮的根源在哪?窮就窮在觀念上,樣樣都要把牢,最後自己被套牢。吳恩福和新組建的班子正視現實,推出了“合作形式、租賃性質、獨資管理”的模式,把村裏和乙方聯合經營的企業,改為村裏只收租金,由乙方獨立經營,從而避開了自己的短處,擺脫了經營風險。就這樣,經過19個月勒緊褲帶奮鬥,九星村終於還清了債務。1996年,九星與東風、水産村合併,再次背上800萬元的債務。但思路已定的九星村,這次只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解決了問題。1997年11月底,九星村既無內債、又無外債、還有存款,其經濟發展的步伐,跟上了七寶鎮的速度。
他相繼在村裏搗鼓一些別人從來沒做過的事情,他在村裏為市區的企業建倉庫,開辦停車場,還頂風建了個市場。當時有規定,村一級不能辦市場,吳恩福辦了一個九星商行,以商行的名義辦了一個農貿市場。
搞這個農貿市場,吳恩福籌資60萬,當年獲利30 萬,這頓時增強了他搞市場的信心。
大辦市場
1994年,上海擴建,周邊地區的房地産開發熱火朝天,上海交通大動脈外環線西一大道也從九星村橫穿而過,吳恩福敏銳地意識到,這一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不正是送到家門口的金飯碗嗎?他開始在祖祖輩輩耕種的土地上修路,建商業用房。
剛辦市場時,資金不足是個大問題,吳恩福動足腦筋,還不起工程款,就把部分商鋪抵押給工程隊,由他們自行招商,收益歸其所有,5年後再把工程款還清。這種做法雖然減少直接收益,但是贏得週轉資金,還白“撿”了一支“外來招商隊”。
沒人氣怎麼辦。吳恩福在1999年舉行了大型活動,九九七寶廟會大型燈展暨九星批發城大型招商會。九星村所在的七寶鎮,自古以來,就有逛廟會的風俗,1964年中斷。1999年5.1期間,吳恩福把中斷了35年的七寶廟會搬到九星村。投資了150多萬,學習上海城隍廟以及南京夫子廟的燈會,買了48萬元的燈,搞了32組燈展。還有文藝表演,展銷會,夜排檔。來觀賞的有50萬人次。當地媒體用兩句話形容當時的熱鬧:一里千燈百場戲,九星十日萬人聚。這次活動吳恩福坦言目的不是賺錢,而是用鈔票買人氣,最終達到了揚名氣、聚人氣、招財氣。
吳恩福總結了辦市場的三字經: 大市場、多品種、批發價。僅1998年一年,他就一口氣,成立了五金、食品、幹貨、膠合板批發市場。到2004年,平均每年九星村要有3個專業市場開張。
執著
九星村只有3000多村民,相對身家過億的集體資産,這一把手應該説好當,可吳恩福仍然把勤奮當做自己的座右銘,每天毫不客氣的“壓榨”自己,工作十二三個小時,節奏之快,有些小他10幾歲的下屬都跟不上。
做市場,今天生意興隆,明天就可能冷清,做什麼,不做什麼,有多方面的考慮:了解對手。找準定位,分析消費水平,考慮商戶的利益、、、、、以至於吳恩福在睡覺時仍然會夢裏這些。他的床邊常放著紙筆,夢裏想到什麼就起來記下,寫了以後再睡覺,有時候太興奮,寫了以後睡不著了。
大男人
上海男人常以能幹顧家聞名,會洗衣做飯帶孩子,而吳恩福則相反,他更有些西北的大男子主義,在家裏什麼活都不幹,另一方面也可以説明他妻子對他的關心是無微不至,小到每天早上會把牙膏擠好在牙刷上。
養生
吳恩福的一天,除了緊鑼密鼓的工作外,還有半個小時的鍛鍊,這一般安排在早上。他通常在6點半起床,穿著寬鬆的運動裝,耳朵理論塞上SONY袖珍收音機的耳臺筒,聽的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早新聞。先是圍著小區慢跑,接著打太極拳,半個鐘頭下來,已經大汗泠泠,到家裏先衝個澡,然後早飯。他的早餐比我們想象的要正式些,早晨吃米飯,還要有菜,葷素搭配。晚上,他都會以殺一兩盤象棋結束一天的工作。這是他放鬆的一種手段。吳恩福希望通過科學的飲食,適量的運動,保證身體的健康。
緊張
1998年,北京玉泉營傢具市場大火,整個市場被毀。
2002年,北京萊太花卉市場大火,死亡3人,市場交易大廳被燒燬。
2004年12月21日湖南橋南市場大火,過火面積上萬平米,損失上億元,整個橋南市場灰飛煙滅。
火災是市場的潛在危機。
2004年11月,一場大火讓九星損失了100多萬,總的過火面積近500平方米,索性沒有人員傷亡。那一天老吳是晚上8點得到的消息,很緊張。以致于他有很長一段時間夜裏失眠,晚上聽到電話聽聲就緊張。
的確,綜合市場在消化了大量勞動力,養活幾萬人,成為村集體收入支柱的同時,也存在安全隱患,特別是火災。無情的大火會讓商戶血本無歸,讓苦心經營的市場灰飛煙滅,吳恩福拿了500萬在村裏建立了消防隊,定期進行消防演習,讓消防隊時刻保持臨戰狀態。
出生在貧困的鄉下,家裏沒有人受過教育,哪一樣都是橫在吳恩福面前的巨大障礙。同樣的政策,同樣的機會,為什麼老吳能成功,他常用的口頭禪“不怕做不完,只怕沒啥做”應該是最好的詮釋。
責編:肖闊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