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好戲趙德平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1日 14:52
編導:段麗傑
序
馬上要過年了,一年的工作也就要接近尾聲了。沒事的時候在家裏看看電視,那幾天,電視里正放着全國首屆電視小品大賽,幾個節目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其中就有一個是兩個老太太模倣趙麗蓉。當時我就想,如果趙麗蓉還能像這兩個老太太這麼硬朗該有多好呀!
竟有這樣的巧事,製片人説在年前有一個新的任務交給我,去採訪一下大廠評劇團。大廠評劇團在哪,我還真不知道,與對方聯絡了一下。接電話的是我們的採訪對象趙德平,他那邊話説得很簡單,來就行了,在北京坐930,到夏墊下車就到了。我沒想到會這麼近,到網上一查,原來大廠評劇團是在河北省廊坊市。果然不是很遠。在網上看到,原來大廠評劇團還相當有名了。那個還留在我印象中的真假趙麗蓉就出自他們這個團。我不禁來了興趣。
我把大廠評劇團的資料整理了一份,交給策劃畢老師,他看過之後對我説,這個節目對你來説可是有點壓力,因為趙德平是一個有名的劇作家,出過好多的大戲,你這樣一個小小的談話節目,如果做不好,還不被人笑話。聽了他這麼一説,我還真有些緊張。把趙德平的資料又認真的看了又看,暗下決心一定要在這個大劇作家面前,班門弄斧一回。
一
我們沒有按趙老師説的,去坐930汽車,而是打車去的,因為路不熟,我們一路上又追隨930汽車。一路走一路問,到了目的地,又險些錯過,是大廠評劇團巨大的宣傳畫幫我們找對了地方。
在大廠評劇團的接待室裏,我們見到了趙德平老師。他穿了一件大棉襖,是那種很遠的年代人們常穿的那種深籃。他可是一個大劇團的團長,還是這個縣的副縣長,就穿這個,未免有點寒酸了吧。頭髮和鬍子都有點花白,但是他的笑非常親切,就像一位熟悉的老鄰居一樣。不知為什麼,見到趙老師的第一眼,我就沒有陌生感。儘管他是一個大劇作家,一個縣的副縣長。
我們進去的時候,趙老師正陪兩個來這裡學習的外國人看他在這此中央電視臺獲獎的片子,他沒的太多的客氣,招呼我們一起看完了再談。兩個外國人,一個是在中央戲劇學院學導演的,在中國已經有兩三年了;一個還不太懂中文,只學會了一句中國話,就是“你很漂亮”。一個外國人充當了另一個的翻譯,兩個人竟也看得津津有味,笑得前仰後合。趙老師在旁邊也邊看邊解釋着,始終微笑着,像是一個母親看到自己的孩子被人喜歡所表現出來的那種神情。
在看片子的時候,趙老師的電話不斷,看得出,他是非常忙的。片子看完了,也到中午了,一起去吃飯。在飯桌上,那個來自敘利亞的小夥子,吃着中國的飯菜,用筷子去夾菜,惹得大夥一起看他。他越發逞強,於是笑聲不斷。在吃飯的時候,我對趙老師説,我還記得您的一部電影裏的臺詞,就是您的《嫁不出去的姑娘》裏面,那個嫁不出去的姑娘唱的:一個酒窩五百塊,兩個酒窩一千員。趙老師聽了,哈哈大笑,那是83年的事情了,那時你多大。我説,那我就是13歲吧。事情就是這樣的湊巧,想來20年前的電影,我看的很多,真正能記得的又有幾部,偏偏我就真切地記得這部電影的情節和這一句詞,可見當時這部電影給我留下的印象之深。如果在那時,有偶像這一詞的話,趙老師應該算是我的偶像了吧。來採訪之前,我還一直為不知趙老師是個怎樣的人而不斷地猜測。如此看來,我該是早就知道他了,如此想來,不覺輕鬆了許多。一頓飯吃下來,我們彼此之間親近了許多,沒有了陌生感。只是趙老師太忙了,這是我們此次採訪,他和我們吃的唯一一次飯,也是我與趙老師唯一的一次談到他的作品,其餘的時候,就是我們跟蹤他拍攝,還有的情況,就是他的司機講給我們聽的。他的司機講了好多趙老師的笑話,讓我們真切地感覺到了一個劇作家真實的一面,在後面我要特別地寫下來。
二
下午,趙老師特意安排了一場演出,給我們和那兩個來參觀學習的老外演。
在化粧間,趙老師讓他們用最快的速度化好粧。節目單也很快定了下來。我能看得出,趙老師對待每一次演出都是非常認真的,儘管這次只演給我們六個人看,他也沒有半點應付的成份。
在臺上,燈光,布景他都一一過問,佈置好前面,他又跑到後臺去看演員化粧。一個演員的頭飾,他就反復讓戴了幾次,直到他感到滿意為止。那個演《花為媒》的女演員一邊化粧一邊唱着,趙老師聽了,覺得有點不對,就和演員研究起來。一句“我還是説報就報,我的五姑娘”他要求演員中間不要斷氣,一口氣唱下來。女演員練了幾遍,趙老師才覺得可以了。趙老師這種對待演腔一絲不茍的作風,在我們節目的談話現場,也有過一次。演員現場表演了一段小品,中間有一句唱詞“還有兩個大饅頭”趙老師認為演員唱得太平了,他就現場指導上了。這一段雖然在我們的節目方案中沒有,但是在編片子的時候,我把這一段編了進去,因為這樣真實的場景,是設計不出來的,也是演不出來的,但卻是最真實的,我相信也是觀眾們最愛看的。
只用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演員們就基本就位。一共有十三個節目。這十三個節目,有歌舞,小品,戲劇。都是最精彩的幾個片段。看得出,演員們個個演得非常認真,節目安排的也很緊湊,十三個節目下來,我們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看著他們的演出,我慢慢地得會出,為什麼在全國劇團都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大廠評劇團卻一年比一年火,一年比一年受歡迎的原因了。這樣一台僅為六個人演出的節目,從團長到演員都這麼認真對待。而這些演員,雖然沒有幾個能與那些家喻戶曉的明星大腕相比,但是他們的演出卻不比明星大腕們差。沒有明星效應在裏面的一場演出,能這樣讓我們看得如此入迷,不就是大廠評劇團受歡迎的真實理由嗎?
三
大廠評劇團,也不是從來就這麼火的,它也有過非常困難的時期。
二十年前,趙德平接任大廠評劇團的團長的時候,大廠評劇團已經瀕臨解體,趙德平是用了什麼神奇的手段把評劇團治理的如此紅火呢。
“治團治本,育人育心”這就是趙德平治團的秘訣。
劇團的本是什麼?是辦團方向。趙德平從大廠縣評劇團實際出發,提出了三為主的辦團宗旨,堅持為農民服務,把文藝的“二為”方向具體化,二十幾年如一日,堅守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前沿陣地。心裏裝着農民觀眾,這就是他劇團改革措施的出發點。他不為評獎而寫戲,而是為農民寫戲、排戲、演戲;他提倡“隊伍精幹”是為了便於下鄉演出;他聘用的演員大多是多面手,是為了滿足觀眾多元化的審美要求;他研製了流動劇場,是為了方便觀眾,為廣大農民觀眾提供一個較好的看戲環境。這無一不是為觀眾、為農民着想的。大廠縣評劇團時時事事想著觀眾,廣大觀眾年年月月惦記着大廠評劇團。通過二十年的努力,營造了一個長期、穩定的數以幾十萬的廣大觀眾群。他們喜歡大廠評劇團的演出,喜歡趙德平的戲,他們樂意掏錢買票去看大廠評劇團的演出。大廠縣評劇團確實沒有戲劇危機。
趙德平治團非常嚴格。除了規章制度建設外,特別注重人的建設。治團從育人入手,育人是在育心上下功夫,從思想管理內心管理方面下功夫。以愛心育人心,以感情投入凝聚人心,趙德平對劇團建設奉獻了自己的全部心血。二十幾年來他始終與演員在一起,外出演出,裝車卸車,裝臺卸臺,他都與演員一起幹。隨團演出從不合補助,出差辦事從不拿補助,不但不拿,有時還要把自己的錢拿出來,在去年他獲得了特別貢獻獎,他把獎金全部放在了團裏。
他愛團如家,對演員親如兄弟,演員的一切都裝在他的心裏。演員與他無話不説,願意聽他的批評幫助,趙德平的感情投入,得到了演員的信任和愛戴。全團演員都有自覺地承擔着責任。就拿大廠評劇團評工資來説吧。在大廠評劇團,工資發放不是論資排輩,而是評出來的,他們只要到了應該發工資的時候,全團的人就坐在一起,每個人既是演員又是評委。把自己一個月來都創作了什麼節目,節目的質量如何,不用自己説,演給全團的人看,都是專家理手,節目的好壞,大家自然有一個公正的評價。如此一來,工資的多少,並不是最主要的了,業務水平的高低,才是演員最關心的事情。因此,自覺排戲,不斷鑽研業務,在這個團裏尉然成風。
在大廠評劇團裏,給人一種團結、和諧的氣氛。
四
能夠帶出一個這樣好的隊伍,趙德平一定是一個不一般的人。我沒有太多的機會接觸趙老師,因為他太忙了,所關於他的事情,都是他的小司機説給我們聽的。
這個小司機是趙老師從小帶大的,小時候,沒人管他,就在社會上混,後來遇到了趙老師,把他收到團裏。後來又讓他學開車,車學會了,有了真本領了,小夥子不知如何感謝趙老師,就對趙老師説,要不我把我媽給你接來吧。這個故事,不知有多少杜撰的成份在裏面,但我知道,趙老師真的幫助過好多人。
這個故事是趙老師講的小司機的笑話,關於趙老師的笑話,小司機説,講上一天一夜都有講不完。
剛剛提到趙老師穿的那件大棉衣,小司機説,那還不算什麼呢,趙老師因為穿着太不講究,鬧的笑話才多呢。
一次是去釣魚臺賓館,趙老師一時沒有合適的衣服,正趕上團裏為貧困地區捐衣服,他隨便在裏面挑了一件,穿着就走了,由於走得太匆忙,在門口還把衣服刮了一個口子,裏面的棉花都露出來了。到了賓館,小司機先上樓幫他找房間,房間都找好了,趙德平還沒上來,下去一看,正和看門的説呢,我是來這裡開會的。可是誰會相信,一個穿着破衣服的人會到這裡開會,所以死活不讓進。
還有一次,約好去電影廠與一個導演談本子,在大門口也遇到了同樣的遭遇,看門的也是不讓進,沒辦法,趙老師就在門口等,一直等到中午,那個導演出來吃飯,才把趙老師領進去。
趙老師不但穿不了新衣服,就連太高級的地方他也住不慣,太好吃的大餐他也吃不慣,這裡也有一段笑話。
一次,趙老師到梅地亞中心開會,組委會為每個人安排好了房間,也安排好了每天的用餐,可是,趙老師一走進餐廳,看見花花綠綠的食物就頭暈,只好自己跑到外面,買了烤紅薯回到房間裏去吃。吃完了就把紅薯皮扔在了地上,這下小服務員不樂意了,批評了他幾次也不改,就告到了領班那,領班想,這是來開會的嗎,每天放着好吃的不去吃,躲在屋裏吃紅薯,於是就在大會上説了。組委會裏有了解趙老師的,一聽就樂了,這個人肯定是趙德平,告訴小服務員,那可是大名鼎鼎的劇作家呀。小服務員一聽,趕緊去道歉。趙老師卻笑呵呵地説:“沒關係,這樣的事遇到的多了。”
五
住不慣大賓館,吃不慣大餐的趙德平,卻對農村的小土炕、大鍋臺情有獨鍾,他那份對農村的喜愛,絕不是出了名之後的一種作秀,而是從骨子裏往外的一種喜愛。
我們有幸隨他去了他那個農村的家。
在農村這個家裏,趙德平養了好幾條狗,一回到家裏,那幾隻狗都高興地圍着他又蹦又跳。趙老師也摸摸這個摸摸那個,喜歡得不得了。
屋子裏,完全是農村人家的模式,鍋臺、大炕。不同的是,趙老師的屋裏,擺的是滿滿的書。墻上貼的畫很有特點,都是三十年代的一些香煙廣告宣傳畫。還有一張是戲劇臉譜。
在炕的正中央,一張普通的方桌放在上面。就是在這張普通的桌子上,趙德平寫出了八個大戲,四十多個小品。而這些作品的素材,又都是來自農村。
趙德平的第一個大戲,是《嫁不出去的姑娘》。這部戲也是來源於一個真實的故事。那時,一個剛剛復員的一個小夥子,因為拿不出彩禮而自殺了,趙德平通過這件事情,看到了一些舊的風俗對人們的影響,而創作了《嫁不出去的姑娘》這部大戲。它反映了不時家村普遍存在在社會問題,抨擊了婚戀中的封建陋習和不正之風。這種來自於生活中的真實故事,在當時,猶如一縷春風,當然好評如潮,並一下拿下了幾個大獎。只有這種來自於生活的作品,才最具有生命力。
在排攝現場,趙德平又唱了一段戲裏的精彩片段,演員中只有幾個會唱這一段的,因為必竟是二十年前的戲了,好多演員那時還沒有出生呢。但是他們個個聽得津津有味,不住地説,真是有味道。
正是因為趙德平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從小熱愛農村生活,熟悉農民語言,了解農民心理,對農民有着一種熾熱的特殊感情,才寫出了這樣有味道的作品。
為了選好材,選準材,他經常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在田間地頭和農民談心聊天,蒐集農要中所發生的奇聞怪事,以此積累素材,豐富視野,廣開思路。比如他的《男婦女主任》也是這種背景下産生的。看了該戲的人在沉思中,無不感到憂慮。這齣戲為我們今後如何組建農村幹部隊伍敲了警鐘,尤其是趙春華這一形象,令廣大農民觀眾拍手叫好,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果。
在劇團裏曾發生這樣一件事,一位老太婆走了幾裏路趕到劇團找到趙德平,趙德平並不認識她,老太婆拉着他的手説:“你不認識俺,俺可知道你,你竟把各村的事兒編成戲讓人看,俺有件事對你説,:前天俺和兒媳婦吵了嘴,不三不四的罵了她,在全村傳成了笑話,思來想去是俺不對,俺怕你知道後也把俺編到那戲裏讓人看,俺全家可就丟死人了……。這個生動的故事,足以看出,趙德平的戲劇創作,在農村的深厚影響。
六
了解了這些,我有信心要把這期節目做得生動活潑。可是真正到了現場,我才發現,我所準備的這些,要想把趙德平這樣一位常年紮根農村,為農民寫戲、為農民演戲、
演老百姓愛看的戲的農民劇作家,立體地展現在觀眾面前,還遠遠不夠。這些豐富的素材,我沒有很好地設計到談話現場,因此,談話現場顯得有些枯燥。有如此多生動的素材,卻沒讓現場沒有活躍起來,這也是我工作做得不夠戲的原故。因此,對待任何一期節目,在把握好主題的前提下,前期的策劃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後期編輯的過程中,製片人告訴我,要多加現場的東西,多加逗笑的鏡頭,以此來彌補前期策劃的不足。因此在後期的編輯過程中,我加了幾段趙德平脫離談話現場,與演員現場説戲的一段,還有趙德平説露場的一段。在這兩段談話現場,下面的觀眾都笑得前仰後合。這兩段雖然在稿子中沒有,看似脫離了主題,但是,對於談話節目來説,往往是這些最真實的東西,才是最吸引人的地方。才最能反映出嘉賓最真的一面。
我想在以後的節目中,我們就要善於挖掘這些真實的東西,在不經意間,把它安排在節目中,不留痕跡。這樣節目才會真實好看,而且能夠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後記
用了近一個星期的時間,我編完了趙德平這期節目,但是我總覺得還有許多遺憾的地方。趙德平是那樣的一位親切,隨和的劇作家。他的名字可能好多人記不住,但是他的作品卻家喻戶曉。我非常想讓更多的人通過我的節目,來了解這位為他們帶去歡笑的劇作家。不僅因為他寫出了那麼多好的作品,而是因為他是那樣一位值得人尊敬的好人。在我寫這篇手記的時候,節目還沒有播出,不知我的願望是否能實現。
錄完現場的第二天一早,趙德平就要帶着劇團到通州的一個賓館去演出,我們一大早就起床,和他坐在一輛車裏。在車裏,與我們一起乘車的演員説,你們讓趙老師給你們講段子吧,保證是你們從來沒聽過的。趙老師在我們的慫恿下,開始給我們講段子,這些完全來自於民間的段子,真是比那些在電視裏生硬堆砌的小品豐富得多,難怪趙老師會寫出那麼生動有趣的小品。下面摘錄幾則:
成語新解
德高望重
一日,趙老師與團裏的一個演員出去,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女孩子,這位演員上去打了招呼回來,趙老師問,剛才那是誰呀。只見那位演員氣呼呼地説,是我原來的女朋友,現在這些女人呀,真他媽的德高望重。趙老師不解,問,什麼是德高望重,你知道嗎?演員説,當然知道了,就是得到條件高的,把群眾給忘了!
坐井觀天
一日,趙老師正與幾個演員在院子裏聊天,一位平時就愛用成語的人走過來,熱情地打着招呼,你們在這坐井觀天吶。
當然以上兩則笑話還不是趙老師講的最精彩的,精彩的故事還有許多。這些故事經趙老師繪聲繪色的一講,真是比任何一個小品演員演的都好笑,兩個多小時的路,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就到了,不但到了而且還過了,光顧聽段子了,小司機把問路的事給忘了,我們又是一陣大笑。趙老師故作生氣地罵小司機,十次問路你有九次記錯,小司機也不害怕,仍一路問下去,終於找到了要去的地方。趙老師下了車,和我們握手告別。
回到車裏,我們仍回味着趙老師的笑話,想想還忍不住想笑,小司機説,趙老師經常給我們講笑話,什麼笑話經他一講,不好笑的也好笑了。
真不愧是一個大劇作家。
説起剛才挨趙老師罵的事,小司機説,老爺子就那脾氣,喜歡誰他才罵誰呢,要是不喜歡,他還不罵呢,原來是這樣,難怪小司機挨了罵,也不緊張呢。
這就是趙德平,一個對生活充滿熱情的趙德平,一個從農村走出來的劇作家,一個永遠紮根農村的劇作家。在結束這篇手記的時候,我真心地希望他能夠寫出更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站點維護:李晨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