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 鄉約札記I

華西吳仁寶工作

央視國際 2004年04月21日 14:25

  編導:張阿玲

  引子

  隨著電視節目的發展需要,農影節目全面改版,2003年11月3日要全面上新欄目。原來各欄目的人員都在尋求適合自己的新欄目。我和同事小易向肖製片人了解新欄目《鄉村大腕》的情況:這是個時長45分鐘的大型談話類節目,採訪對象都是些有實力、有名望、有貢獻、有個性,並在華夏大地上某個領域極具震撼力以及具有三農背景並具有一定社會影響的新聞人物,比如劉永好、袁隆平、魯冠球、吳仁寶等等。我心裏暗暗在想,這些大人物以前只從報紙或別人的電視節目中看到,感覺與自己距離好遠;就在這樣一來二去的當下,“吳仁寶”三個字突然深深扎入我的腦中。原來是肖製片人給我“吳仁寶”的選題,要我寫個採訪方案。


  要做一個吳仁寶45分鐘的節目,必須需要大量的資料,了解吳仁寶的過去、現在,了解華西村的過去、現在;對於吳仁寶,只知他是華西村的書記,除此之外,我知之甚少。怎麼辦?上網查找,還好,“吳仁寶”三個字就查到了1000多條信息,天助我也!心頭暗喜,希望看到關於吳仁寶有價值的東西。第一條:吳仁寶于7月14日宣佈退休,由四兒子吳協恩接班;第二條:吳仁寶名言:家有黃金數噸,一天也只能吃三頓,豪華房子數間,一人也只能佔一個床位。第三、某月某日,吳仁寶帶領村裏幹部,到蘇北貧困地區扶貧資助等等;我想,吳仁寶不應該只是這樣一條條的小信息吧,還應該有重量級的內容,才能配得上這個名人的頭銜。

  就在這樣的思緒當中,我想到了“吳仁寶”跟我的最初接觸。

  改革開放以來,東南沿海經濟發展呈現出新的氣象,農村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造田”、“造廠”到“造城”,個個都在向深圳看齊。大學剛畢業,隨著南下發展的熱潮,躊躇滿志的我也跟著幾個朋友來到浙江紹興,準備發展;幾番週折,眼高手低,很是不爽。有次朋友建議我到華西村去,説那個地方經濟發展很快很好,是個很富很富的村莊,同時也知道了華西村的領頭人是吳仁寶,還知道,吳仁寶已經60多歲了。我在心裏便琢磨開了,見過那麼多年輕的能人,幹點事都那麼費勁,何況是個60多歲的農村老頭?他能有多大的能耐,也許只是暫時罷了!在當時來説,只當飯後的談資,聽聽罷了,並沒有想到要真的要去華西,更沒有想到,華西在吳仁寶的帶領下如今成了 “華夏第一村”。

  中秋之月並不圓

  八月十四日晚八時,我和攝像小胡奉命去華西村錄製關於吳仁寶的中秋節小片。對於過節,我已經沒有了概念,感覺在哪都一樣;可是小胡卻不同了,從他的言談中,我隱約感覺他並不樂意中秋節出差。聯想出差前小胡女朋友一次又一次給我打電話的情景,忽然醒悟:也許小胡是想和女朋友一起過中秋吧。唉!沒有辦法,工作要緊。

  第二天,我們順利到達無錫,汽車在蘇南公路上向華西行駛。視野所及,到處都是綠綠的世界,清清的渠水,高聳的煙囪、整齊的樓房;司機説,看到金塔的地方,華西便到了。

  中秋節那天,我和小胡忙著在華西村拍攝外景,其實我有私心,想儘快抓緊時間拍完,讓小胡回京去和女朋友補過一個節日。小胡倒也勤快,每到一個地方,都能認真仔細地設計鏡頭,唯恐哪個地方拍攝不到位我會生氣一樣。

  説好是拍攝退休後吳仁寶的一天,事實也就是拍攝退休後的吳仁寶是如何過中秋節的。下午時分,仍然沒有見到吳仁寶,只聽陪同的人説:晚上華西龍鳳廣場上有中秋萬人宴,按照慣例,吳仁寶到時一定會參加。

  晚上七點,所有的華西村人和外地打工人員都到了廣場,我左看右看,前打聽後詢問,始終沒有看到吳仁寶出現,有人説老書記,估計是在家看新聞聯播,七點半之後一定會來的!

  將近八點鐘,吳仁寶來了,悄無聲息地走到廣場人群中坐了下來,當時就在我附近;我不失時機地靠近前去自我介紹,並向他説明了我這次來的目的,他面容祥和,一直笑瞇瞇地跟我點頭。與“天下第一村”書記促膝相談,心裏既自豪又愜意,好似自己有點高大起來了;我要求第二天與他交談,進一步,掌握有關他的第一手資料時,也許他沒有聽見,也許沒有聽清楚,他仍然是笑瞇瞇地,這次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突然我不知該如何是好了,不自覺地打了個冷顫,看看身邊的華西人,再抬頭看看天,好像起風了,月亮也不知跑哪去了,今天是中秋節,我在華西沒有見到中秋之月!

  果然,第二天、第三天,也沒見到吳仁寶。

  也許退休後的老書記依然很忙吧!

  也好,找他的同事、堂弟、子女、村民不也一樣能了解到嗎?

  吳仁寶的夢想


  有幸的是我在華西村認識了跟蹤採訪華西村30多年的新華社老記者袁養和先生,我花了一個上午的時間向他了解他眼中的吳仁寶:

  被譽為“天下第一村”華西,是中國農村的一個縮影,也是外國人觀察中國農民生活的一個“窗口”。這個僅有0.96平方公里的江南小村,剛好是共和國土地的千萬分之一,就在這片土地上,寄託著一個普通農民吳仁寶半個世紀的美好夢想。

  今年76歲的吳仁寶,有22年是在苦難中度過的,他11歲就給財主放牛,做長工。好容易熬到16歲,他借了點錢,做起了賣布生意,夢想有朝一日也富起來,然而小本經營,風雨飄零,不滿一年就蝕了本,他走投無路,不得不重新去做長工。新中國成立了,窮人當家作了主,吳仁寶終於擺脫了當長工的命運。入黨不久,他心裏就萌發了一個強烈的願望:要讓村上的窮人兄弟們都富起來。1964年,他為村裏制定了個發展生産,改變華西面貌的規劃,立志用15年時間,平整土地,興修水利,科學種田,實現畝産1噸糧,讓農民住上新瓦房。在吳仁寶的帶領下,男女老少的華西人不分晝夜地幹,結果提前7年完成了15年規劃。到1972年,全村200戶農民全部住進了新蓋的瓦房。

  這以後,吳仁寶又帶領村民走上了農副工綜合發展的新路。1985年8月,他帶領100多位華西村農民兄弟在南京雨花臺宣誓:有福同享,有難同當,苦戰三年,實現億元村。村上先後辦起了40多個企業,全村95%勞力投入二、三産業。在這種精神的帶動一,不到兩年時間,華西的工農業總産值突破了1億元,成為江蘇省第一個“億元村 ”。

  隨著生産的發展,吳仁寶開始一步步實現他多年來的夢想。

  80年代初,袁養和採訪吳仁寶時,説到今後的打算,吳仁寶説:“我想在華西造一個公園。”

  “公園?農民也要造公園?”袁養和不勝驚異。農民造公園,這實在是開天闢地從未有過的新鮮事!

  “是的。我就想造個農民公園。”吳仁寶説得果斷有力,“城裏人有公園,為啥鄉下人不能有自己的公園呢?城裏人可以在公園裏談情説愛,我們鄉下的姑娘小夥子也應該有個約會的地方。”

  一年之後,袁養和再次來華西時,華西的農民公園已經對外開放了。九曲橋上一座又一座造型別致“長壽亭”,外地的參觀者無不嘖嘖稱奇。聽説西哈努克親王和莫尼克公主,也在華西的農民公園流連忘返,合影留念。每到黃昏時分,公園裏不時飄出青年農民喁喁的情話。

  江南黃梅季節,陰雨連綿不斷。一天,吳仁寶指著屋外淅淅瀝瀝的小雨對袁養和説:“城裏下雨,走在柏油馬路上可以不穿膠鞋,鄉下就麻煩了。這些天,我在思量,華西村能不能做到下雨天不打傘呢?”

  “下雨天不打傘?”袁養和在為驚訝,“這恐怕城裏人也難做到!”

  “我想,事情要麼不做,要做就要超過城裏人!”吳仁寶豪情滿懷。

  半年後,一條縱貫全村南北的一華里長的走廊在華西問世了。這以後,那富有民族風格的畫廊如蜿蜒的長龍,在華西村各處延伸,日積月累,竟綿延10公里,把村上的住房、商場、賓館、公園、工廠全連結起來,四通八達,總長超過了頤和園長廊!如今,下雨天在華西村上行走,無論跑到哪兒,都不用打傘。

  吳仁寶提出的許多設想,總是那樣出人意外,然而第一件事,又總是辦得那樣精彩,那樣圓滿。

  80年代末,吳仁寶對村民説,等到1991年華西村建村30週年時,他要讓那些為華西出過力、流過汗的功臣上天看看華西的新面貌。當時,不少人半信半疑,有的人還説是吳仁寶頭腦發熱,説胡話!到了1991年,吳仁寶果真租了一架直升飛機,讓30多位老人乘了上去。當這些老人從天上看到華西村一片花團錦簇的景象時,一個個高興得熱淚滿面。

  時隔不久,吳仁寶又提出:要讓華西農民家庭有小轎車。1993年3月30日,50輛吉達牌轎車組成的長龍,從東北長春一路浩浩蕩蕩開到了華西,一時震動大江南北。中國農民擁有轎車的新篇章,在華西揭開了。

  這以後,吳仁寶又説,華西農民在國內已瀏覽了不少地方,下一步該出國觀光開眼界了。1994年春,華西農民果真圓了出國夢。全村300戶農民,每家出一個代表,參加要走上組織的農民出國旅遊團,到新加坡、泰國和馬來西亞公費遊覽了10天。

  在農村,最難辦的事莫過於環境衛生。華西村也常常為此而苦惱。別的不説,就説那每天數千名參觀者腳下要揚起多少灰塵!1998年春天,記者來到華西,剛偏下不一會,就聽到一種只有在都市深夜的大街上才能聽到的悠揚動人的樂曲。呵,灑水車!華西也有了灑水車!記者懷著驚喜飛奔出門,只見華西村頭的長廊下,一路都是濕漉漉水跡。鄉村夜晚空氣是那樣的清閒,記者忍不住深深地吸了一大口。

  華西農民的生活是令人羨慕的。許多家庭樓下是地板,樓上有地毯。家家都裝上了空調和電話,用上了液化氣,配備抽水馬桶,洗澡時,龍頭一開,熱水就嘩嘩地流淌。

  在這裡,説慣了吳中土話的“鄉巴佬”如今也學起了英語、日語和法語。原來連柴油機都不會開的“土包子”,如今能熟練地操縱電腦。還有的農藝跨出國門,到日本、美國去留學,專攻國際貿易。

  “鄉村裏的都市”,這是人們對華西的讚語。有一對從北方來的離休幹部在華西住了一宿,臨走時感慨萬端地説“想不到城裏的劉姥姥,如今進了鄉下的大觀園!”

  “城裏人的好日子,我們鄉下人也要過;城裏人有的,我們鄉下人也要有!”在一次談心時,吳仁寶向記者吐露了心跡。這話,就如一根閃光的紅線,把吳仁寶的一生貫穿起來了。要讓鄉下的農民都過上城裏人的好日子,這就是他半個世紀來時刻都在追求的夢想呵!這些年來,華西所做的一切,不都是為了填平鄉村與城市之間的鴻溝麼?

  有人説,吳仁寶是一位了不起的農民改革家,他用自己的實踐,在華西的土地上年年月月創造著動人心弦的新聞。吳仁寶説,華西村城市化,這是他和華西村的農民共同創造的“新聞”。從昨天來看,華西的今天是個夢;今天的華西,也確實幸福得像個夢。夢想變成現實,歸根到底靠兩條:一靠老百姓翻身做主人,二靠黨中央方針政策靈。有了這兩條,農民的創造力就像開了閘門的水一樣奔涌而出了。

  吳仁寶陪客

  剛到華西時,就聽説吳仁寶書記從來不陪任何記者或客人一起吃飯。“天下第一村”的書記嗎,官架子畢竟是有的!不陪別人吃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在華西採訪吳仁寶書記,就沒有太多的奢望他會對我們另眼相待、陪我們吃飯,心想:只要能約到他,採訪他就心滿意足了。果不其然,在華西呆的幾天裏,除了跟他有短暫的會面,就再沒有機會了見他了。

  其實,我心裏也很納悶,“天下第一村”的書記真的就這麼牛嗎?心裏的好奇迫使我要尋要究底,經不住三打聽四問,終於聽到了有關吳仁寶陪客吃飯的幾個小故事:

  袁養和説他與吳仁寶相識已有30多年了。這期間,到華西村採訪至少五六十趟,但在他的記憶裏,吳仁寶似乎從來沒有陪他吃過一頓飯,時間一長,他就暗自思忖,也許是自己“官”太小,沒資格讓“天下第一村”的書記陪著吃飯吧。過了一段時間,袁養和的領導----新華社的一個副主任來華西採訪,到了吃飯時候,吳仁寶依舊不見了蹤影,袁養和又想,難道我領導的職位還是不夠高嗎?哪什麼樣的人才有讓“天下第一村”書記陪客吃飯的資格呢?

  韓國才是寧夏華西村的負責人,1999年,他陪同寧夏回族自治區的一些領導同志到華西訪問,受到了華西村的熱情款待。席間,吳仁寶熱情洋溢,與來自塞北的貴賓朋友親切交談,向他們頻頻敬酒,但不一會兒,吳仁寶就“失蹤”了。韓國才覺得很奇怪,便悄悄地向身邊華西村幹部打聽。村幹部説,老書記説不定回家吃飯去了。一句話引起了韓國才的極大興趣:難道“天下第一村”書記吃的鳳湯龍肉,不想讓別人知道或打擾?他連忙放下酒杯,一路詢問,找到吳仁寶家去,要親眼看看吳仁寶到底在家吃什麼。他絕沒有想到,來到吳仁寶家門口時,出現在他面前的會是這樣的情景:只見老書記面對面坐在一張矮方桌前,一個捧著一大碗麵條,正埋頭大口大口地吃呢!


  2002年10初,華西村吳仁寶在北京華苑賓館舉辦知識扶貧新聞發佈會,會議結束時,適逢中秋節,吳仁寶便請記者在賓館歡度佳節。晚間,秋高氣爽,皓月當空。餐廳裏擺了好幾桌酒席。老書記興高采烈,一桌桌地向客人敬酒,然後眉飛色舞地談開了華西的新規劃。看來,老書記這次是要與客人共進晚餐了!酒過三巡後,可是吳仁寶依然笑瞇瞇地站著,美滋滋地吸著煙,毫無就座入席的意思。賓客們正納悶時,只見一位餐廳女服務員端著一個大盤子從走了進來,徑直走到酒席對面一張空桌前,將盤裏的一樣樣擺到了桌子上,一碗米飯、一碟青菜、一碟月餅,一盤炒肉絲和一碗雞蛋湯。吳仁寶便向大家打了個招呼,坐到桌前,開始吃飯了。

  “天下第一村”

  華西村48年“紅旗”不倒,是我國知名的“老典型”,幾十年來曾吸引數以千萬計的參觀者,面對浩浩而來的人流,精明的華西人決定發展旅遊業。近年來,村裏組建了旅行社,到南京、上海等地“賣旅遊”,還舉辦了兩屆旅遊節。華西依託“天下第一村”在國內外的巨大影響,緊緊扣住江南田園風光旅遊中心,發揮特色農村遊,向海內外展示中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風貌,先後建起了華西公園、華西金塔、龍鳳廣場、華西民族宮等80多個旅遊景點。

  今天的華西人,家家住上了四五百平方米的別墅,每戶最少資産都在100萬元以上。華西村新建12幢農民別墅,每幢的造型與風格都不一樣,面積達到600多平方米。這些也成了獨具魅力的景點。乘著這次作節目的機會,我也跟著一個旅遊團走進一戶趙姓村民家中,看到的是一幅現代化的家居圖,豪華的裝飾,新潮家電,自動車庫,室外花木扶疏,綠草如茵,面前的情景不僅迷住了我,也傾倒了絡繹而來的遊人。

  聽説,今年華西村推出“工業觀光遊”、“三農基地遊”等系列旅遊項目,推出了牛車水、人車水、垂釣等江南傳統農事,讓遊客親歷,契合了國際參與式的旅遊新時尚。每天都吸引了兩三千人前來,其中包括很多海外遊客,最多的一天達到1萬多人次。今年國慶黃金周,排隊等待上金塔的遊人,一等就是2個多小時。

  到華西的遊客除了觀光,還有參觀取經這一層目的,就是城裏人,也想見識中國現代化的農村是什麼模樣。華西村根據遊客的這種特殊的旅遊需求,充分挖掘華西發展的經驗和“黨史、村史、家史、個人成長史”等內容,先後建起了建業窯、華西之路等景點,不斷豐富旅遊教育。村黨委書記吳仁寶集中給遊人做簡短的報告,華西人自己組建的華西藝術團,編演了反映華西發展之路的文藝節目,讓遊客享受豐富的旅遊文化。去年來華西的遊客達到104萬人次。

  現在的華西村,有星級賓館、園林山莊、世界公園這三大特色、三種層次的接待網絡,能同時安排3500名遊客食宿。

  失誤與感動

  所有的準備工作就緒了,吳仁寶的節目馬上就要錄製現場了。10月20號,肖製片人問我,錄製現場時,我自己是否有帶子,我很乾脆地説有。之後,我找出了七盒DVPRO帶,四盒DVCAM帶(想讓華西村的小趙科長,幫我拍攝現場,他們的攝像機是DVCAM),到9號機房全部倒到了&&,為出差做準備工作。10月21號,我到單位後,從櫃中取出了帶子,準備裝在行李包中,出發前,我很清醒地把帶子放在了包中(帶子是千萬不能忘的,因為它是錄製節目的必備物),像往常一樣自信。10月22號,我們一行五人順利到達了華西村,接下來是選定節目錄製現場和進一步定稿和熟悉稿子,同時現場錄製時間定在10月24號,説説笑笑,風平浪靜。10月23號中午,與我同屋的波姐突然電話告訴我她準備去南京朋友處。下午近5點鐘時,拍攝黃大平問我要錄像帶,説要試試拍攝機(因為聽説他的機子鏡頭虛、胸麥雜音大),我很熟練地想從包中取出錄像帶,可是翻來翻去只有DVCAM,沒有DVPRO,一遍又一遍,我不停地翻著包,隨著翻包次數的增多,我心跳的頻率也在加快,我感到自己快有窒息了,我的媽,難道我把錄像帶沒拿,明天中午就要錄製現場了,這可是天大的失誤呀!“嗡”,我的腦袋大的感到不是自己的了,怎麼辦?怎麼辦?我一遍遍地問著自己。然後我以最快的速度跑到拍攝房間,看到肖製片人也在,我怯怯地問:

  “你拿帶子了嗎?”

  “沒有,你不是説你帶嗎?怎麼了?”他反問我。

  “我把帶子忘拿了”知道自己犯了大錯,生怕領導大發脾氣,我更加怯怯地説,“我只拿了DVCAM,也許就把另外一包DVPRO忘了。”

  “哥們,你不會開這樣的玩笑吧?”肖又補充了一句。

  我的心跳越來越快,怎麼辦,怎麼辦?我必須以最快的速度解決這個問題,我自己提醒自己,同時好幾個方案在我腦中閃現:大姐不是今晚8點要坐車來華西嗎?我正好可以借她一用,於是,我快速打電話問她在哪,是否已經出發?知道她正要前往火車站時,我快速挂電話,又打電話聯絡同事向她們借帶子,兩個電話後,同事都説在最短時間內不可能拿到手中時,我的心一陣陣發緊,更是心急如焚,握電話的手也出汗了,不知覺當中,肖也站在了我旁邊,當他問清楚有人要來這裡時,一個勁地説:

  “小事一件,不要著急,不要著急!”聽到這樣説,我心裏真的很熱乎。接下來,他也開始打電話,向朋友借帶子了,5分鐘過去了,10分鐘過去了,20分鐘過去了,我的口發幹,聲音顫抖。半個小時過去,仍然沒有結果,35分鐘時,終於聯絡到一個同事,答應幫忙了,太好了,謝天謝地,趕快聯絡大姐吧,把同事電話、地址都告訴她,讓她到同事處去拿錄像帶,然後三番五次叮囑她,無論如何也要拿到帶子;我的天,總算松了一口氣。

  晚飯後,事先商量的肖和我要一起熟悉稿子,可是坐下來後,肖卻明顯地心不在焉,並説要等大姐拿到帶子的電話後,再説稿子的事,我的心一下子又提起來了,説實話,給大姐打完電話後,我感到這事已經解決了,也就把它放下了,沒再多想,到了此刻,我這才知道他還在惦著帶子的事,原來他比我還著急;於是很知趣地説向他承認了自己的錯誤,“沒事,沒事,不忘一兩回帶子怎麼能對得起記者這個身份呢?”他開玩笑地跟我説,同時還給我講了一個關於他自己拍攝時忘拿帶子的典故來安慰我。那一刻我真的非常非常感動,眼淚不住地在眼睛裏打轉,卻不知説什麼好!

  記者,究竟是幹什麼的

  “新聞記者究竟是幹什麼的?”

  有的人認為,搞新聞報道,就是把人家不知道的新鮮事反映出來,起一個信息作用,其實這是不完全的。作節目還有一個要求就是傳播經驗,指導工作,教育群眾,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起到推動歷史前進的作用。


  吳仁寶就是反映中國農村幾十年大變化的一個典型代表。他的事跡很多,經驗豐富,然後從哪個方面通過哪些事來反映和塑造他這個人的電視形象,我幾易其稿,不得要領。怎麼辦?翻書、查資料、上網、找同事,希望能有所開竅。轉了一圈,大致都是這麼幾麼句話:

  要想做好節目,必須深入到第一線也就是讓自己切身體會時下所需要的內容。寫好一個人,首先要熟悉他,敬重他,熱愛他。真正寫好一個人,光憑一兩次採訪是不行的,而要長期地同他們交知心朋友。有才華的人不一定都能成才。要當一名有作為的記者,必須具備兩個最基本的條件,一、對黨對國家對社會必須有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二、對人民群眾也就是你的採訪,一定要有非常濃厚的感情。記者的本事就是發現美,特別是發現精神的美,智慧的美,創造力的美,再把這些美的東西反映出來,你的工作就會很漂亮地完成。

  (站點維護:李晨虎 陳炎林)

(編輯:肖闊來源:CCTV.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