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讓我們來關注嫦娥一號的消息,23號,嫦娥一號打開“照相機”傳回第一批圖像數據。國家航天局局長孫來燕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國首顆月球探測衛星嫦娥一號在20號完成對16項有效載荷的測試之後,已經打開了8大科學儀器之一的光學成像設備,也就是照相機,並且收到了第一批原始圖像數據。測試結果表明,照相機工作正常,接收數據質量良好。工作人員進行後期處理後將對外正式公佈,截至23號上午八點,嫦娥一號衛星已環月飛行189圈,衛星工作正常,測控通信正常。
[背景鏈結]
其實嫦娥一號傳回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照片,而是圖像數據。由於傳回來的數據都是由O或1組成的數字序列,因此,要形成圖片還要靠計算機進行精密的後期處理。之後,由專家組認定圖像所體現的是月球上哪一處的地貌、經緯度是多少等等,最終,圖片才能對外正式公佈。
嫦娥一號上的照相機和普通照相機有什麼不同?它又是如何給月球拍照的呢?
與普通相機不同,嫦娥一號上的照相機是一台立體照相機,它將獲取月球表面的三維立體影像。嫦娥一號上的照相機雖然只有一個鏡頭,但是它能從三個不同的視角對月球上的同一點拍照,這就好比在嫦娥一號上安裝了三架相機。相機隨著嫦娥一號衛星的飛行,將連續拍攝月球表面,形成一條15厘米寬的膠片,這條膠片能夠反映月表60公里寬的條帶。根據衛星的工作軌道和月球的自傳週期,立體相機在一個月內,可以對全月球表面覆蓋1遍。
為實現科學目標,包括立體相機在內,嫦娥一號衛星共攜帶了8大科學儀器。
分別是激光高度計、x射線譜儀、伽馬射線譜儀、干涉成像光譜儀、微波探測儀、高能粒子探測器和太陽風離子探測器。(畫面字幕)嫦娥一號在獲取月球表面三維影像之後,還將完成分析月球表面元素含量和物質類型的分佈特點、探測月壤特性、探測地月空間環境等4大科學目標。
責編:吉哲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