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11-26,錄像之後,言猶未盡,文以記之
今天錄的兩個節目看起來完全不相干,一個是母親和女兒的衝突,一個是丈夫出軌,與妻子發生衝突,不過其中的女主人公卻非常相似,都是40多歲,都是是非感極強,而且自己又一貫正確。
我絕無意于縱容成績直線下降的女兒,也絕無意于為出軌的丈夫開脫。我也人近中年,能夠體會這個年齡的女人,還有什麼比丈夫、孩子更重要的?
這一定是她們最不想出現的問題,那又為什麼一定是在這裡出問題?是命運對她們不公,還是她們都遇到了最不出息的家人?
顯然,她們很願意接受後一種説法,因為她們在節目中馬力十足地反復表達的,正是這樣的指責。可是指責有用麼,即便他們承擔了所有的罪名,即便我們一切都做得對,他們一切都做錯了,能夠改變我們被丈夫背叛,被孩子厭棄的厄運麼?我們想要的是一個“你很正確”的評價,還是一個和睦美滿的家庭?
兩個節目都做了差不多的題板,被抱怨的孩子和丈夫寫得很少,母親和妻子寫得很多,母親抱怨孩子不努力學習,不好好彈琴,不關心不照顧家長,懶,臟,愛吃,不做家務,個人衛生太差,頂嘴,罵街,説謊話;妻子抱怨丈夫無原則,偏執,不理解人,無原則,不接受別人意見,不坦誠、懶惰、自製力差、敏感,不成熟,回避矛盾,消極,不好聽的話聽不進,辦事不果斷,有時不講理,説話刺人,沒耐心,隨心所欲,愛打牌。
差不多每一個“問題”孩子身邊,都有一個義正詞嚴的父母,差不多每一個“問題”丈夫旁邊,也都有一個義正詞嚴的妻子。而這一次的母親更加絕對。女兒認為關係惡化的原因一是媽媽脾氣暴躁,一是自己有時發脾氣,可是母親除了滿紙對女兒的指責之外,絕不承認自己有一丁點兒問題。母親在不停地控訴,16歲的女兒説不出什麼,只有眼淚不停地滾落下來,再滾落下來……
我感覺到女兒的難堪,於是強迫母親找找女兒的優點,母親説沒有。不行,一定要找——專家支持我的要求。母親沉吟一下:“唯一的優點就是她比較聰明,聰明還是我給她的,其他的就沒有什麼優點了。”
坐在我們面前的分明是一個文靜可愛善良懂事的女孩子,而且鋼琴還過了九級,那可不是隨便什麼孩子都能堅持下來的,別説一個糟糕的孩子了。與姥姥的電話連線也證明了這一點,為什麼在母親眼裏,她就一無是處呢?
“你不喜歡女兒? ”
“不是我不喜歡她,是她不讓我喜歡她。”
我和專家試了很多種問法,母親唯一的回答就是,女兒渾身上下都是毛病,沒有一點好處。
專家開始問她與前夫的關係:“你們一般都會因為什麼爭吵?”“可以説都是因為他引起的,……女兒説我們倆離婚,作為妻子你不找找你的原因,我説我找不著我的原因,他非要跟我離婚,我上哪找我的原因?”
與丈夫有矛盾,錯在丈夫,與女兒有矛盾,錯在女兒,丈夫已經離你而去,女兒也正在離你而去,身上寫滿了“正確”的女人啊,除了“正確”,你難道什麼都不想要麼?
因為“正確”,她會一味指責,因為一味的指責,丈夫感覺不到妻子,女兒感覺不到母親。更可怕的是,問題的所在不是任何其他東西,恰恰是“正確”,惟其“正確”,她才會拼死堅守,絕不放棄,直至親人們在“正確”的大棒下落荒而逃。
所以,所謂的“正確”,卻有著無限的殺傷力。
鳳凰衛視主持人陳魯豫説過她高中時的一件趣事,有一天回家餓壞了,老爸正在做飯,她卻要吃煎蛋,老爸放下手中正在做的飯菜,另外起火給她煎雞蛋,一個不行還要吃,毫無原則的老爸竟然不管做了一半的飯,煎了一個又一個,如此反復者七!
多麼不“正確”的做法啊,要是在今天這位母親看來,這樣嬌慣,還不把孩子慣到監獄裏去。可是偏偏,不“正確”的作法卻收穫了正確的果實,魯豫不僅沒有進監獄,反而成為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回憶中滿篇都洋溢著對父愛的感動,父女之間暖暖的親情就在所謂的“錯誤”中交融著。
説這些,絕不意味著要人們放棄正確來選擇錯誤,而只是想提出一個問題,身為父母,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孩子感覺到你的愛呢?
把“正確”牢牢地握在自己手中揮舞起來,遇到丈夫打丈夫,遇到女兒打女兒,結果呢,丈夫能跑就跑掉了,女兒跑不掉卻變得越來越糟糕。
我們要“正確”來做什麼,不是為了我們的親人越來越好,不是為了我們的家越來越幸福麼,如果事情只會走向反面,為什麼不能放一放?
兩場錄像都極為艱難,一場是李子勳老師,一場是楊鳳池老師,兩位最有經驗的專家,卻很難拗過兩位執著的中年女人。
唉,還是那個害人的“正確”啊,還有什麼能難得過讓一個自認為正確的人去改變呢?夫離子散都沒有讓她們放棄的東西,我們兩個小時的談話就能讓他們放棄麼……
“正確”啊“正確”,多少傷害正在假汝之名以行!
我親愛的姐姐和妹妹們,親愛的母親和妻子們,能不能放下你手中刻滿了“正確”的狼牙棒,用你柔軟的身體,用你溫暖的雙手,用你憐惜的目光去觸碰你的親人,讓他們生活在你的愛而不是無休止的指責之中呢?
責編:西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