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內黃灌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02日 11:32 來源:CCTV.com

  內黃灌腸是該縣特有的地方風味小吃。清咸豐年間,由縣城邱姓屠戶發明,流傳至今。灌腸以豬血、豬腸、麵粉、香油、五香料為主要原料精製而成,可以涼調,叫筲灌腸;可以煎食,叫煎灌腸。味美可口,風味獨特,且有補血、健脾、壯筋骨、消滯之功效,很受群眾歡迎。一年四季,無論早晚,均有上市。有民謠《內黃灌腸》曰:“腸子豬血白麵灌,小刀一拉下煎盤,小鏟兒一翻撮一碗,肚裏不饑能解讒。”

  製作方法是:先將豬血放入30%的鹽水溶液裏,用木棍攪拌,不使凝固。繼之,再和四比一的稀水面汁混在一起,分批適量地灌入洗凈的豬腸之中,待其血槳、面汁之混合體在腸內凝固後,即可放入水鍋內用小火溫煮

  ,並要不斷用針剌腸,使之冒出氣泡,以免腸衣崩破。一般情況下約一個半小時即可煮熟食用,如再進行加工更好。其加工方法是:用手托腸,以刀剖為適量薄片,根據不同季節和食者愛好,可用蒜汁、香油調拌,稱之為涼調灌腸;或放入底平煎盤,加油煎,看好火色,待塊體由紅變紫黑,腸衣向外津油,用小鐵鏟翻動,即可盛入分盤食用。用小磨香油煎更好。

  灌腸含有大量脂肪、蛋白、小麥澱粉、醣類以及微量鐵、鈣、鉀、鈉等成份,所以大有補血、健脾、壯筋骨等功能。加上好吃不貴,尤為廣大群眾所喜愛。

  內黃灌腸以邱家為最早。在一百三十多年前,內黃南街邱秀山的曾祖父,原以殺豬賣肉為業。這位邱姓老人因常去縣衙送肉,不斷看到廚裏放著一些外來菜品,有香腸、粉腸等,都是豬肉、豬腸經過加工配製而成的。這位老人從這裡受到啟發,他特意去安陽買了一截粉腸研究。在其侄子的幫助下,開始了自己的發明製作,終於製成灌腸上市。

責編:肖闊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