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堅:“三筆賬”展現中國扶貧成就
三筆扶貧賬:
貧困人口數量持續下降
扶貧投入進一步加大
貧困地區的生産生活條件和各項社會事業有了長足進步
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劉堅給兩會帶來一個喜訊:2005年,全國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減少245萬,低收入貧困人口減少910萬,中國脫貧人數再次改寫世界紀錄。
劉堅説,2005年底,中國貧困人數下降至2365萬,而改革之初的1978年,中國貧困人口有2.5億。世界銀行行長保羅 沃爾福威茨去年10月訪問中國時説:“中國的減貧成就舉世矚目。”
“十五”期間,中國繼續推進世界規模最大的扶貧工程。劉堅給記者算了三筆扶貧賬:
——貧困人口數量持續下降:“十五”期間,全國沒有解決溫飽的貧困人口由3209萬減少到2365萬,減少了844萬;低收入貧困人口從6213萬減少到4067萬,減少了2146萬。
——扶貧投入進一步加大:“十五”期間,中央財政扶貧開發資金累計投入572億元,僅2005年就投入130億元,比2000年增長36.8%,年均增幅達到7.4%。地方財政累計投入170億元左右。另外,農業、水利、教育、衛生、文化等部門在安排生産發展資金或社會發展資金時也注意向貧困地區傾斜。
——貧困地區的生産生活條件和各項社會事業有了長足進步:至2005年底,全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解決了3327萬人口的飲水困難,通公路、通電和接收廣播電視的行政村比例分別提高至97.8%、98%和96.4%。
劉堅説,中國扶貧開發的巨大成就,首先得益於改革開放,尤其是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解放了農村生産力,極大地改變了由於體制因素導致農村生産力停滯不前、農民生産積極性不高的情況。再則是黨和政府高度重視對貧困人口的扶持,始終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自力更生、開發扶貧、全面發展”的道路。
劉堅説,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各地應把扶貧開發納入“十一五”規劃。貧困地區是建設新農村的難點和工作重點,消除貧困是新農村建設的前提和基礎,扶貧開發是新農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整村推進扶貧開發同樣是新農村建設的好形式、好抓手、好平臺。“十一五”中國扶貧的目標是:著力解決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著力完成14.81萬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扶貧規劃。
責編:肖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