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什麼叫蒸了炸嗎,你曾經當過美食偵探的,是一種吃的東西。
吃的東西是吧,蒸了炸,這也難不倒我,你知道那雞蛋先蒸成了雞蛋羹,然後再拿油一炸。
那不嘣滿臉花呀。
雞蛋怎麼炸呢?
當然不能啊。
你吃過嗎?
沒有沒有。
這不可能的事。
我也沒吃過。
亂説。
但是我覺得反正很多食材都可以蒸了再炸,蒸了炸,先把蒸了再炸。
魚就可以。
對嘛。
對呀,雞也可以,先把它蒸熟了以後,再炸一下,都可以。這不是什麼難題。
你回答完了?
回答完畢。
錯誤,蒸了炸是一種小吃,是北京天橋地區的一種小吃。
什麼東西呀?
具體説是這樣的,就是西葫蘆餡的餃子,先蒸,蒸餃蒸熟了,晾涼了,煎,用油煎,然後蘸醋蒜汁吃,蒸了炸。
這是天橋小吃?
嗯。
而且天橋小吃你知道是北京民俗文化的一個代表,就是好多老北京的有意思的小玩意什麼的,都在天橋可以找到,只不過現在逛天橋吧,就不如像以前那樣熱鬧了。
不是人家不熱鬧,是咱們不知道,而且呢,在天橋那邊非常有味道的,非常有樂趣的一些活動,還在廣泛的開展着呢。比方説人家要開個運動會,這裡面好多的項目,都是特別新鮮的,我們一塊兒看一看。
天橋小區社區民俗運動會現在開始。
看看,人家有老玩意的地方,這麼多會玩的東西,都跟別人不一樣,瞧這個,您還記得嗎,十幾年都不見人玩的貼鼻子游戲,也成了人家的比賽項目了,其實這看不見,瞎摸的游戲,那是最考驗人的平衡能力和記憶能力了,瞧這大媽多準啊。您再瞧這位大媽,身手怎麼樣。我説大媽,您別往鏡頭上貼呀。貼鼻子,才僅是牛刀小試呢,再來看這個,這個叫滾鐵環,一根鐵絲,一個根鐵圈,看誰滾的最遠。這張大媽為了參加比賽,和幾個老鄰居可是勤學苦練了一個月呢。這就要上場了,看看表現怎麼樣?嗨,這滾得倒是滾得挺遠的,可是您都滾出比賽區了。
我還是小時候玩過,現在沒怎麼玩過,我挺喜歡運動的。
那現在老天橋這玩的最多,玩得最好的是什麼呢?解決這個,這個叫做抖空竹,説起抖空竹啊,那還真是大有歷來呢。據説三國時期,曹植就曾做過一首空竹賦,如此算來,空竹的歷史至少已經也一千七百年了,傳統的空竹都是竹子製成的,中間是空心的,因此的名空竹,不過現在有很多都是塑料做成的。這北京人尤其喜歡玩空竹來鍛煉身體,訣竅就是要通過雙手的運動讓這空竹一直均勻的旋轉。
大姐,抖這個主要鍛煉什麼部位呀?
鍛煉肩,有哪個肩周炎什麼的,抖這個特別好。因為我是左撇子,跟人學也不好學。
這跟左右沒關係吧。
有關係,你看我左撇子,我就左手要使勁,人家右手呢,人家是右手使勁。
這抖空竹看上去好象也沒什麼難的,我們的記者也想嘗試一把。想把這空竹拿起來都費勁呢,更別説要抖了,看來不聯上一陣子,還真是不行啊。哎,大爺玩的這個怎麼還是獨頭的呀,這種可是比雙頭的難多了。大爺還有絕招呢,您瞧,這原本是分開的兩個物件,現在竟然是這樣了,一點都不會掉下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空竹就是普通的空竹,為了玩得好一些呢,後來就把這兒安了一個珠子,這兒安了一個吸鐵石,用一個瓶子蓋,給它嘬這上了,吸上了,你看它這兒,它不掉,所以旋轉起來,有點懸浮那意思。
您瞧,住在天橋的這些老街坊們玩東西不但充滿了技巧性,還加進了不少自己的發明創造呢,不過這在天橋地區還不算什麼,那衚同裏面還藏着好多高人哪。
我覺得在天橋土生土長的人可能天長日久了,可能都會。
都會使點這個絕技的。
絕活絕技什麼的。
對,我以前看過一個影視資料,就是過去老天橋有説相聲的,説評書的,還有耍狗熊的,還有什麼賣大力丸的,賣狗皮膏的,都有啊,反正就是民間的藝術的發源地,當時應該有不少的老藝人。
那肯定呀,當時應該是有五六百人的樣子,現在也有很多他們的傳人還在天橋這一塊,我們現在馬上就能見到他們。
在天橋有很多老藝人的絕活,什麼(散猴驢),(耍中翻),(拉樣片),都難得一見,不過有一行,您現在到了天橋地區的衚同裏,還能見到它。
賣梳頭繩咧,賣襪子。雪花膏,粘刨花。
這位老爺子叫張振元,人們稱他會叫賣真人,和張紅,張貴蘭兩位老人並稱為京城三大叫賣大王。
您好,您買鞋拔子吧,您多照顧我點,有針線要吧。
不要。
有意思吧,這就是老北京原汁原味的叫賣聲,所謂的叫賣,不就是喊喊嗓子嗎,怎麼還成了絕活絕技了呢,能當上這叫賣大王,可遠不是光吆喝兩聲那麼簡單,人家叫賣大王會一百多種叫賣聲呢。這些個玩意您都見過嗎,這些可都是叫賣時候用的道具,這賣的東西不一樣,人家用的叫喚聲都不相同。您瞧,四個銅碗,這麼一打呀,那就是賣大碗茶的來了。
打香油哎,換香油,你家有雞蛋我也換香油,小磨香油。
這個木板這麼一敲,老北京人就知道,這是換香油的人來了。
打香油咧換香油,有雞蛋咧換香油。
您再聽聽這個,能猜出這是吆喝什麼的嗎?這是剃頭的師傅要了來,剃頭師傅喊一聲剃頭了,那還不把人都嚇跑了,光憑這聲,然後就知道是幹什麼的了。
郎中到,郎中到,治病救命開藥方,而且我代賣狗皮膏藥。先生,您到我們家來,我爺爺八十多了,還有點咳嗽痰喘,您給我們領家來,給我們看病開方吧。這就是幹這個用的,這是郎中到,郎中到,行醫並並看病針灸治療,代賣狗皮膏藥。磨剪子啦,戧菜刀。磨剪子啦,戧菜刀。
您別瞧這老衚同,老宅門的,裏頭可是藏龍臥虎啊,您瞧,這位王麗雲老師,可是當年力拉五張硬弓的朱氏三雄,朱國良先生的傳人啊,如今這王老師快70歲了,但是仍然是一把抖空竹的好手。這位陳國詳老師,他可是踢毽子的高手啊,曾經在2001年以1萬5千2百26個踢毽記錄被載入了吉尼斯世界記錄呢。
看到這兒,我真是按捺不住了,趕緊去天橋吧,先嘗嘗那個叫什麼蒸了炸,是吧,説不定還能碰到兩位身懷絕技的民間高手呢。
對,你吃了小吃,碰見民間高手,那還不算是逛了天橋,你到了天橋以後吧,最起碼你要感受一下天橋的民間曲藝,就像咱們去東北的時候,一定要去當地的小劇場去聽二人轉一樣,天橋的民間曲藝可有意思了。
京味文化,其實我覺得 精華在哪兒呢,還真是在天橋。給你提供一個旅游信息,在天橋街道辦事處的三樓有一個天橋曲藝茶社,每個禮拜天定期有一場北京的民俗表演,這民俗表演的都是一些民間的老藝人同臺表演的,而且是免費的,那我覺得感興趣的不管是咱們當地的市民,還是游客呀,都可以去看一下。
對,外地朋友來北京一定要嘗嘗金生龍的爆肚,還有就是三元梅的老北京奶酪,夏天你吃這個奶酪,皇家食品以前是,這個清涼爽口,還有營養。如果你想集中的吃這些北京的小吃的話,就去護國寺的小吃店,這裡面有什麼驢打滾,愛窩窩,芥末堆啊,(椒圈)啊,什麼豆汁啊,什麼説得不行,不能説了,口水下來了。
責編:孔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