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己亥1959(上)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4月09日 14:34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1959年的中國,都在為新中國十年大慶而努力。“獻禮”成為流行詞彙。技術革新、養豬熱在城鄉蓬勃興起。農業、工業、文化、體育……各行各業都取得了不俗的業績,許多人在這一年開始了人生的轉折。

  1959年2月8日,農曆乙亥年正月初一。這一年,新中國進入第十個年頭。

  當天的《人民日報》上,我們能看到這樣的內容:所有的鋼鐵工人都在食堂裏吃了“節日豐盛的早餐”,他們要為今年完成1800萬噸鋼而戰。

  農業部則在春節前一天召開電話會議,號召全面創造小麥千斤畝、千斤隊、千斤縣、千斤專區。

  這一年的國民經濟計劃,要求鋼産量從上一年的1070萬噸增長到1800萬噸,糧食産量要達到10500億斤。

  在《人民日報》頭版的顯著位置,報道了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代表中國同蘇聯簽訂經濟技術合作協議的事。協議規定,中蘇將進一步擴大經濟合作,在未來8年,蘇聯將幫助中國建設78個大型企業和電站。

  在北京,為國慶十年獻禮的十大建築正在緊張的施工之中,當時設計的這些建築高大、雄壯,在展現民族風格的同時,都多少帶有蘇聯的藝術風格。

  春天,北京後達裏小學5年級學生劉曉萍收到蘇聯筆友柳芭的來信,信中提到了剛剛上天不久的蘇聯衛星。

  1月4日,蘇聯發射的月球衛星一號從5995公里外掠過月球,它是人類發射成功的第一個擺脫地球引力場的航天器。

  一個月後,美國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照相偵察衛星“發現者”1號衛星。劉曉萍後來回憶到:“蘇聯的太空成就,使美國人很著急,匆忙也放了一顆衛星,重量比蘇聯的小得多,但不幸,飛了幾圈之後就因故障而墜毀了。這件事,成了中蘇漫畫家的好素材。所以,我至今還保留著美國衛星的印象----一個冒著煙的癟氣球似的東西。”  

  這是當時中蘇合拍的紀錄片《偉大的友誼》中的片段。

  同樣在中國的校園裏,中小學外語課程的設置,俄語教學佔了相當大的比重。和劉曉萍一樣,她的很多同學都拿到了蘇聯同學的來信,他們親切的管這些沒有見過面的朋友叫做“蘇聯筆友”。

  1959年,《風從東方來》、《鄉村女教師》等蘇聯電影在中國各個城市中上映。許多孩子都喜愛上了蘇聯電影,一些蘇聯電影插曲到處傳唱。

  劉曉萍也常常和幾個愛唱歌的同學聚在一起,學唱蘇聯歌曲。有一首歌曲叫《小路》,歌中唱道:“一條小路曲曲彎彎細又長,一直通往迷蒙的遠方,我要沿著這條細長的小路,跟著我的愛人上戰場。”

  每次唱到“跟著我的愛人上戰場”,她們就會把歌詞改為“跟著我的戰友上戰場”。劉曉萍後來回憶説:“十幾歲的女孩子,正是情竇初開的年齡,對那些“情”啊,“愛”呀的字眼,非常敏感,也羞于啟齒。把“愛人”改成“戰友”,這樣,女孩子們就可以毫無顧忌地高聲歌唱了。”

  兩年後,劉曉萍收到了一張印著蘇聯宇航員加加林照片的明信片。那是她和蘇聯筆友最後的聯絡,從那以後,她再也沒有收到過柳芭的來信了。

  春天裏,孩子們有了新的讀物,剛剛創刊的《少年兒童畫報》。作家張天翼抗戰時期的代表作——童話故事《大林和小林》開始以漫畫的形式連載。漫畫裏,大林和小林是對雙胞胎。大林好吃懶做,變成了一個寄生蟲,最後餓死在金子堆裏。小林勇敢正直,成長為一個有出息的好孩子。

  大人們也能看到《漫畫》雜誌,這一年第一期的《漫畫》,封面描述的是:元旦這天,中國慶祝超額完成1070萬噸鋼和農業大豐收的鞭炮聲,被美國的杜勒斯聽成了中國叛亂的槍聲。

  《漫畫》雜誌還以新年為主題開闢專欄,“想象”了法國、倫敦、韓國等國家在新年來臨時面臨的尷尬。

  此時,在西方世界,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科學是技術進步和經濟全面發展的基礎。

  在美國,第一艘核動力商船“薩瓦納”號下水。與此同時,美國電報電話公司已使用的電話機達到1億部,佔世界總數的一半以上。

  第一塊集成電路也在美國成為商品,很快被應用到計算機和各種電器中。在加利福尼亞州,斯坦福大學將1000英畝土地以低廉的價格出租給工商界和畢業校友設立公司,形成了一個學校“工業園區”。今天,引領尖端科技的“矽谷”,就發端于1959年的這塊工業園區。

  新的時尚也不斷出現,人們的生活日益多彩。

  3月,美國的馬太爾玩具公司推出了芭比娃娃,芭比娃娃曲線玲瓏,29公分高,每個售價3美元。在往後的日子裏,她獲得難以計數的衣服、配飾,還找到了男朋友,並成為有史以來最暢銷的洋娃娃。

  01:13:02

  這一年,“呼啦圈”在世界風靡一時。不久前,美國一家名叫惠姆•奧的製造公司用花花綠綠的聚乙烯管做成1米大小的圈,每個售價美元九角三分,惠姆•奧公司的這種新玩具定名為呼拉圈。隨後,呼啦圈風靡全球。在英國,呼拉圈的銷售量達到25萬個。

  呼拉圈熱來得快,去得也快。到夏天時,許多城市的垃圾場上都堆滿了丟棄的呼拉圈。

  此時,一場技術革新也在中國轟轟烈烈展開。

  這一年,上海永星制皂廠生産出中國第一包合成洗衣粉,取名“工農牌合成洗衣粉”。

  第四期的《人民畫報》上報道了天津濱江道各商店職工技術革新的事。

  技術革新包括圍繞顧客轉動理髮的“衛星”椅、能告訴人們做一件衣服用多少布料的量體裁衣機、,還有電動售煙機、自動售米機。

  在這個時期,出現了許多新奇的發明和設備。

  在哈爾濱,三八飯店因技術革新而聞名全國,被譽為“全國最早的一家全自動化飯店”。

  在中央新聞紀錄片廠的片子中可以看到,現在人們習以為常的自動門、自動洗手機,自動傳菜機、自動和面機、自動餃子機等一系列自動化設備的雛形,最早都應用於這家飯店。

  餃子機是三八飯店三十多項革新項目中僅存的幾項成果之一。而絕大多數的發明或者因為不具備使用價值,或者因為成本過高而被逐漸的淘汰了。

  在中國的城鄉,除了熱衷於技術革新,許多人還積極投入到從上一年開始的“民歌運動”。

  畫面中唱歌的這個年輕人叫史掌元,是山西省昔陽縣一個地地道道的石匠,扶犁種地、開山鑿石、砌窯洞是他的拿手好活兒。除了愛好音樂,他和別的農民沒有什麼兩樣。

  這一年,不識五線譜的史掌元決定要寫首歌參加比賽,國家文化部舉辦了一個全國業餘歌手新作品大獎賽。根據參賽要求,歌詞必須在《紅旗歌謠》上選歌詞。《紅旗歌謠》是由作家郭沫若、周揚二人合編。

  史掌元從這本厚厚的歌詞本中挑選了詩歌《唱得幸福落滿坡》,吸引他的是歌詞中花果滿山、牛羊遍地的美好景象。

  史掌元用5天時間完成這首歌,曲子做好後被送到北京評獎,獲得全國一等獎。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向全國播放這首歌曲,全國的各種報刊都發表了這首歌,而史掌元獲得的獎勵則是一把二胡和一張獎狀。

  在風靡上世紀60年代的五首農村歌曲中,《社員都是向陽花》、《採茶舞曲》、《一條大道在眼前》、《毛主席來到咱農莊》都是專業作曲家創作的,只有《唱得幸福滿山坡》是由史掌元這個業餘音樂愛好者創作出來的。

  今天,除了天天下地勞動,史掌元還擔任著山西省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的職務。

  在鄉村,人們掀起了一股養豬熱。當時的一組漫畫,畫中的豬有著大象一樣的個頭,寫著:過去刻舟稱象,現在刻舟稱豬。報紙上,還刊登出許多地方養豬的先進經驗。

  同時,一場全民積肥運動轟轟烈烈的展開。這是《人民日報》上關於積肥運動的一組報道。

  上一年,根據大辦農業的形勢需要,上海市農業局所屬的肥料公司和市衛生局所屬的清潔管理所合併,工作重點轉為以支援農業為主,提出要“大力挖掘城市肥源,支援農業生産”。據上海地方誌辦公室統計:當年化糞池坑糞的日清除量比上年增加了23.7倍,農民到市區裝運的垃圾也比50年代初期增加3.6倍。全市還掀起群眾性的積肥活動,僅1959年2月就有320萬人次之多,積肥893萬擔。

  此時,上海的副食供應正面臨緊缺。年初,上海的魚肉供應緊張。上海市委內部發出通知,要求機關少吃或不吃魚肉,黨員幹部不買短缺的副食品。到了4月,上海市政府通知,各郵局禁止向外地郵寄食品和糖果,並禁止外地人在上海大量購買食品、糖果。上海的飯館規定,客人只能在舖子裏吃,不許外帶。上海市民的豬肉定量從每月0.75市斤減為0.38市斤,魚開始憑票供應。

  這一年,27歲的陳宗烈已是《西藏日報》社有名的攝影記者。三年前,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選派3名攝影師支援剛創刊的《西藏日報》,就這樣陳宗烈來到了西藏。

  此時的西藏,仍然實行的是封建農奴制度。西藏在和平解放後,並沒有立即進行民主改革。

  陳宗烈用自己的鏡頭記錄了1959年西藏的變化。在他後來撰寫的《目擊雪域瞬間: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西藏》一書中記錄下他的感受:“農奴的悲慘生活讓我刻骨銘心。……40歲那年,有一天老阿媽鍘草鍘斷左手的一根手指,當時疼得昏了過去,莊園管家看到後竟然不理睬。等到甦醒過來,由於沒有藥物包紮導致傷口感染,眼看整個手都要爛掉了,這時有個朗生想出一個辦法,把酥油在鍋中煎沸,將老阿媽受傷的手指摁進鍋裏,老阿媽又一次疼昏過去,可是總算保住了左手。”

  這樣的故事後來被拍成電影,在全國各地播放。

  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層反動集團在拉薩發動武裝叛亂。

  隨後,人民解放軍駐藏部隊迅速平息叛亂。

  不久,西藏民主改革開始。陳宗烈目睹了世界屋脊上這場前所未有的變革,他拍攝下一組反映西藏民主改革的照片——《百萬農奴站起來》、《燒地契》、《分到土地的喜悅》、《朗生互助組》、《幸福》。

  (同期):娘卡把一家六口人生活了二十幾年的帳篷拆掉。他們和其他人家一起永遠離開這裡。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新聞簡報,展現的同樣是西藏民主改革後的情形。

  這年秋天,20萬農戶領到土地證,第一次當上土地的主人,這是一個收穫的秋天,昔日的農奴們開始在自己的土地上勞作。

  3月下旬,21歲的容國團來到德國多特蒙德,作為中國乒乓球隊的一員參加第二十五屆世乒賽。

  兩年前,容國團還是香港一家工會的工作人員。閒暇時,自己一個人在工會的一個小房間研究乒乓球技戰術。他的好友張五常曾經在一篇回憶文章中描述:在這斗室之中,容國團創立了持直板的四個重要法門:發球、接發球、左推、右掃。我們今天看來是很基礎的打法,在五十年代卻是一個革命性的創新。

  張五常 《雄軍盡墨話當年,憶容國團》

  獨自一人訓練的容國團,在1957年年初,獲得香港的單打冠軍,接著在4月23日,在九龍的伊麗莎白體育館以二比零擊敗世界冠軍荻村伊智朗。

  渴望獲得更大發展的容國團隨後回到祖國大陸。一年後,容國團説出後來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他的隊友莊家富曾回憶:當時在廣州體育學院乒乓球隊,他就在大會上説,人生能有幾回搏,我在二十五屆世界比賽裏邊,不拿世界冠軍死不瞑目。很多隊員包括我。都覺得容國團這小子吹牛皮。

  一年之後,這句被認為是吹牛皮的豪言壯語真的實現了。

  在多特蒙德,儘管外國報紙都把容國團描述為一匹黑馬,但是,人們還是把決賽的勝算壓到了1953年的世界冠軍西多身上。

  這是全場比賽的最後一個球。

  4月5日,在象徵乒乓球男子單打最高榮譽的聖伯萊德杯上,第一次出現了中國人的名字,這也是中國贏得的第一個世界冠軍。

  這段從國外購買的資料,被編輯成紀錄片《奪取世界冠軍》,在全國放映。很多人當時去影院,不是為看正片,是要看這個十分鐘的加片。影片一齣現,所有觀眾都會起立,長時間地鼓掌歡呼。

  就在容國團奪取世界冠軍之後不到一個月,天安門廣場舉行了盛大的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群眾遊行,成千上萬的乒乓球運動員表演著各種擊球姿勢經過天安門,乒乓球裝點了一個時代的光榮,容國團説過的“人生能有幾回搏”,直到今天,仍然是人們熟悉的一句話。

  也是從這時候開始,中國大地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乒乓熱,到處是正規的或土造的乒乓球臺,一時出現了5000萬人揮拍上陣打乒乓的熱鬧場面。

  6月下旬,毛澤東回到闊別32年的故鄉,他先後接見3000多名鄉親。

  在父母墳前,毛澤東獻上一束野草,並鞠躬致意。這天晚上,毛澤東撫今追昔,寫下詩詞《七律•到韶山》。他寫道:一九五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到韶山。離別這個地方已有三十二週年了。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寫完這首詩後,毛澤東離開韶山,前往江西廬山。

  7月2日至8月16日,中共中央在廬山先後舉行了政治局擴大會議和八屆八中全會。這就是著名的“廬山會議”。

責編:紅立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