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國家地理 > 現象1980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九)新 星

 

CCTV.com  2007年11月19日 14:33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二十多年前,一部叫《新星》的電視劇引來了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跡,紅遍大江南北的《新星》究竟是怎樣一部作品?一位新上任的縣委書記,一段政府內部的改革,一個煥然一新的古陵縣城。《新星》塑造了一個年輕改革家的形象,直面現實矛盾的種種鬥爭形態,涵蓋了80年代民眾普遍呼喚改革的內心訴求,片中的主角李向南也成為眾多觀眾學習的榜樣。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話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象徵,《新星》的收視熱潮依賴於它獨特的藝術價值,它是當代中國社會的一面鏡子。雖然80年代已經過去,但《新星》引出的思考以及獲得的巨大反響,已經超出了電視劇藝術自身的範疇。

 

 

這是20年前的一張闔影。1986年,照片上這些年輕人拍攝的一部電視連續劇,曾經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神話,至今仍儲藏在人們的記憶裏。

 

山西省太原市一條偏僻的巷子,這幢老舊的三層建築,曾經是太原電視臺最初的辦公樓。正在籌備的電視劇部坐落在三層的盡頭。那時,每天的報紙準點送到,上午十點看報紙是主任靳大力的習慣。

 

靳大力(原太原電視臺副臺長):我當時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一篇報道叫《一個有獨創精神的廠長——步鑫生》。我看了以後很受感動,而且我覺得這麼一個改革家的形象在我腦子裏一下就出現了。

 

這就是19831116日發表在《人民日報》的通訊。文章説:改革開放之前,海鹽襯衫廠全部自有資金不足5萬元,連退休工人的退休金都發不出。1980年,步鑫生當上廠長,他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這一年,海鹽襯衫廠實現利潤52.8萬元,比改革前增加了100多倍。

 

很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連續做了相關報道。裁縫出身的步鑫生成為改革開放的先進典型。

 

剛剛成立不久的太原電視臺電視劇部,正在選擇電視劇的題材上徘徊不前,一個想法在靳大力的腦海裏醞釀,拍攝一部改革題材的電視劇。

 

很快,一切又回到了平常,直到一年後的一天,靳大力看到一篇小説。

 

 

小説的名字叫《新星》,刊登在198411月《當代》增刊第三期。邊遠的小縣城裏來了一位年輕的縣委書記,這個名叫李向南的年輕人對陳舊的體制進行大膽改革、與保守勢力鬥爭,使縣城面貌煥然一新。

 

靳大力:我就覺得李向南這個形象,確實是一個新的形象,而這部小説它也很前衛,而且李向南這個新的形象,在以前在小説裏或者影視劇作品中是沒有的。

 

正苦於沒有劇本的靳大力仿佛看到了希望。他將改編新星的想法向臺長樊茂洲作了彙報。

 

樊茂洲(原太原電視臺臺長):那麼小説有這麼大的反響,我如果拍成電視劇的話,那反響會更大。那麼電視劇它要是真正有一個好的題材,能夠為黨的新的方針政策謀略,如果是它能夠直接參與到宣傳裏面去的話,那我覺得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1/5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