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20年前的一張闔影。1986年,照片上這些年輕人拍攝的一部電視連續劇,曾經創造了萬人空巷的收視神話,至今仍儲藏在人們的記憶裏。
山西省太原市一條偏僻的巷子,這幢老舊的三層建築,曾經是太原電視臺最初的辦公樓。正在籌備的電視劇部坐落在三層的盡頭。那時,每天的報紙準點送到,上午十點看報紙是主任靳大力的習慣。
靳大力(原太原電視臺副臺長):我當時在人民日報上,看到一篇報道叫《一個有獨創精神的廠長——步鑫生》。我看了以後很受感動,而且我覺得這麼一個改革家的形象在我腦子裏一下就出現了。
這就是1983年11月16日發表在《人民日報》的通訊。文章説:改革開放之前,海鹽襯衫廠全部自有資金不足5萬元,連退休工人的退休金都發不出。1980年,步鑫生當上廠長,他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和勞動紀律。這一年,海鹽襯衫廠實現利潤52.8萬元,比改革前增加了100多倍。
很快,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連續做了相關報道。裁縫出身的步鑫生成為改革開放的先進典型。
剛剛成立不久的太原電視臺電視劇部,正在選擇電視劇的題材上徘徊不前,一個想法在靳大力的腦海裏醞釀,拍攝一部改革題材的電視劇。
很快,一切又回到了平常,直到一年後的一天,靳大力看到一篇小説。
小説的名字叫《新星》,刊登在1984年11月《當代》增刊第三期。邊遠的小縣城裏來了一位年輕的縣委書記,這個名叫李向南的年輕人對陳舊的體制進行大膽改革、與保守勢力鬥爭,使縣城面貌煥然一新。
靳大力:我就覺得李向南這個形象,確實是一個新的形象,而這部小説它也很前衛,而且李向南這個新的形象,在以前在小説裏或者影視劇作品中是沒有的。
正苦於沒有劇本的靳大力仿佛看到了希望。他將改編新星的想法向臺長樊茂洲作了彙報。
樊茂洲(原太原電視臺臺長):那麼小説有這麼大的反響,我如果拍成電視劇的話,那反響會更大。那麼電視劇它要是真正有一個好的題材,能夠為黨的新的方針政策謀略,如果是它能夠直接參與到宣傳裏面去的話,那我覺得它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