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七十八年前,吳仁寶出生在江南一個叫吳家基的小村莊裏。小時候吳仁寶讀過幾年私塾。解放後不久,識文斷字的吳仁寶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被任命為鄉里的財糧委員。
1957年年底,“大躍進”的口號第一次在報紙上出現,吳仁寶的命運被狂熱的大躍進改變了。吳仁寶積極響上級的應號召,辭去了財糧委員的工作,回到家鄉參加農業生産。他被選舉為高級社的黨支部書記,同時他也面臨了政治生涯裏第一次重大的考驗。
1958年6月,第一顆農業高産衛星在剛剛成立的嵖岈山人民公社升起。這一年的秋收時節,最時髦的口號就是“人有多大膽 地有多大産”。吳仁寶所在的江陰縣也不例外。但事情並不像吳仁寶想得這麼簡單。頻頻發射的高産衛星不僅考驗著人們的膽量,也考驗著一個年輕村支部書記的政治智慧。
在強大的政治壓力和單純的下級服從上級的思想指導之下,吳仁寶第一次做出了違心的選擇,虛報了産量。這一次難忘的經歷讓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堅持實事求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高産衛星漫天飛舞的時候,數以萬計的人民公社以跑步進入共産主義的速度在全國迅速成立。吳仁寶所在的村莊成為華士人民公社的躍進大隊。
1961年,躍進大隊改名為華西大隊。60年代中期,極左思潮氾濫,華西這個樸素的名字由於有一個西字也險些被換掉。在吳仁寶的堅持下,華西這兩個字就這麼一直沿用到今天。但是,即使是吳仁寶也沒有想到,若干年之後,華西會成為全中國最響亮的一個村莊的名字。
四十年之前,華西村籍籍無名,跟江南大多數村莊一樣,河縱橫,土地高低不平。不僅糧食生産沒有保障,一遇自然災害不是背井離鄉就是家破人亡。1961年,經歷了饑餓的三年困難時期之後,吳仁寶帶領華西的社員們開始改土造田。一方面是積極響應“以糧為綱”的號召,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改變華西貧窮落後的面貌。這個時候,山西昔陽縣的大寨大隊橫空出世。
陳永貴帶領大寨社員們三戰狼窩掌,將七溝八梁一面坡改造成穩産高産的海綿田。發生在太行山腳下的奇跡啟發了遠在江南的吳仁寶,他結合華西的實際情況提出了一個以十五年為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華西的長遠規劃。
吳仁寶的“十五規劃”重點是興修灌溉渠道,建設高産穩産的“噸糧田”,將全大隊分散的十二自然村合併成一個華西村。
平整土地的措施和建成噸糧田的目標,在1964年聽起來多少有點天方夜譚的意味。因為當時的農業生産發展綱要對江南農村的要求不過是畝産800斤。但儘管有一些風言風語,吳仁寶還是堅持帶領社員們開始實施十五年規劃。那是一個艱苦歲月,除了一個美好的遠景規劃,除了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操作步驟,更多的還是靠著華西社員們的雙手一鍬一擔幹出來的,而且一幹就是七年。
1972年,提出十五規劃之後的八年,華西大隊的糧食達到畝産2100斤,終於實現了噸糧田的目標。吳仁寶和華西大隊都成為當時蘇州地區和江蘇省的農業生産先進典型。而早在1969年,華西大隊的糧食畝産就達到了1423斤,人均分配口糧590斤,現金130元。應該説是初步改變了過去華西窮困的面貌,步入了全國農村的先進行列。但是,要想進一步提高糧食産量,就必須購買機械設備,修建和完善水利、水電設施,這些資金卻沒有著落。另一方面,從1961年到1968年,全村勞動力增加142人,而土地僅僅增加了6畝。這時候,吳仁寶敏銳地發覺人均土地面積在大幅下降,如果這樣下去,華西大隊勢必成為又一個“高産窮隊”。
為了避免華西成為“高産窮隊”,吳仁寶準備建一個小五金廠,由於當時那個特殊的年代,小五金廠的地址選在雜草叢生、樹木茂密的水塘邊上。為了不被外人發現,他們首先築起了一道圍墻,這時候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
村子內部的意見不難統一,小五金廠偷偷摸摸地建起來了。但是當時,華西大隊已經成為農業學大寨的先進典型,來村子裏參觀取經的人是絡繹不絕,這給小五金廠的生存帶來了很大的威脅。
為了萬無一失,小五金廠乾脆白天關門,夜裏開工。但是,即使是這樣,在那個泛政治化的年代,一個學大寨的農業先進典型去搞工業不僅得不到支持,而且很可能被扣上各種各樣的帽子,甚至因此而丟掉先進的榮譽。
就這樣一個地下作坊似的小五金廠就這樣奇跡般地生存了下來,十年的時間裏,它實現了近300萬元的産值,利潤率高達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它帶來的經濟效益全部投入到農業生産和村莊建設上面,為吳仁寶提前八年實現他的十五規劃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保障。小五金廠讓吳仁寶嘗到了辦工業的甜頭,堅定了他“無工不富”的發展思路,為以後華西的工業化道路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之後,吳仁寶被調到江陰縣任縣委副書記、書記。雖説時間不長,但是這段經歷使他開闊了眼界,鍛鍊了膽識。後來他繼續回到華西村擔任村支部書記,可他看問題的角度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卻有了很大的不同,可以説,這一起一落讓村官吳仁寶成為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人。
1978年,安徽鳳陽遭遇百年不遇的旱災,小崗生産隊的18個農民秘密地簽訂了這份包乾到戶的契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名為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的大包乾開始在全國農村推行。
不可置疑的是,包産到戶將絕大部分農民從僵化、低效的公社體制中解放出來,廣大的農村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問題是,經歷了合作化和公社化的農民産生了一種困惑,“辛辛苦苦三十年 一夜回到解放前”在當時的鄉村四處流傳,它體現的正是這種不解和懷疑。這樣的疑問在仍然堅持集體經濟的華西村也不例外。
與此同時,大批人民公社時期遺留下來的“五小工業”在改革開放的政策支持下開始迅速擴張。在江南農村,被稱為“蘇南模式”的鄉鎮企業已經初具規模。這時,吳仁寶來到北方,走訪了著名的劉莊和大邱莊,它們在工業上取得的成就大大刺激了爭強好勝的吳仁寶。從北方參觀回來,吳仁寶帶領全村80多名黨員來到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苦戰三年實現億元村,這是吳仁寶帶領華西村黨員在雨花臺立下的誓言。回到村裏,吳仁寶&&簽下軍令狀,如果1988年實現不了億元村的目標,家産全部歸公。
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華西村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階段,急劇擴大的生産規模和經濟增長的速度令所有的人都瞠目結舌。城鄉差別、工農差別、甚至貧富差別這些阻礙中國社會發展的重大難題在這裡居然被消弭于無形之中;華西村村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不僅在中國農村來説算得上是首屈一指,即使許多城市也難望其項背。所有這一切,跟執掌40多年華西村帥印的吳仁寶有著緊密的關係。憑藉著高明的政治智慧、對市場敏銳的洞察力,對富裕的執著追求,吳仁寶取得了令世人矚目的成就。他個人的人格魅力使更多的人凝聚在他身旁,共同打造“天下第一村”的奇跡。
從八十年代末開始,華西村用投資建廠等方式對許多周邊村進行“幫扶、幫帶”,希望通過這樣一種方式與鄰村一起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但是,這種輸血式的幫助往往是徒勞無功。總結多年的得失,吳仁寶創造性地發明了一種獨特的合作模式,叫做“一分五統”。
實踐證明,“一分五統”是一種雙贏的合作模式。於是,一幅大華西的藍圖的在吳仁寶的眼前展開。
經過四年的磨合,華西村與周邊16個村莊組成了一個佔地面積三十平方公里,人口超過三萬的大華西。按照吳仁寶的規劃,大華西“山北是糧倉,山南是錢莊,中間是天堂”,華西村真正成為了一個名符其實的“天下第一村”。
兩年前,76歲的吳仁寶向外界宣佈,辭去華西村黨委書記的和華西集團董事長的職務。這個為華西村走向富裕而勤勤懇懇服務了四十多年的老人,什麼時候才會安享屬於他自己的晚年呢?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