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思想解放”、“人生討論”、“傷痕文學”、“精神污染”、“嚴打”、“長漂”……這些永遠屬於八○年代的詞彙麼?
還記得“磚頭錄音機”、“牛仔褲”、“霹靂舞”、“模特兒”、“朦朧詩”、“託福”……八○年代第一次出現帶給我們的驚喜麼?
還記得郭凱敏、張金玲、周裏京、歐陽奮強、蘇小明、王潔實、謝莉斯、江嘉良、汪國真、毛阿敏這些八○年代名人麼?他們怎麼就消失了呢?還有更多的名字:龐中華、寧鉑、謝彥波、食指、年廣久、朱建華、馬勝利、史玉柱、關廣梅、年廣久……這都是八○年代響噹噹的人物啊!就像那首《那些花兒到哪去了?》中所唱的那樣,他們現在哪呢?
我們打算懷舊了。
《見證》欄目正在策劃製作一個大型的系列節目,叫《尋找八○年代》,這是個懷舊的系列。
作為一個概念的八○年代,在我們主編們寫的策劃案裏有這樣的文字“八○年代開啟了把‘人’字大寫的時代。也正是從八○年代開始,人可以作為獨立的個體,漸漸地在社會中追尋自己的地位,探索財富的價值,重建幸福生活的標準。” 其實,但凡從那個年代過來的人,都能體味到這句話中的一廂情願。因此策劃案裏同時寫到“在回憶中,一個時代會慢慢遠離它的真相。”
如果用我自己的話來説,八○年代,中國人在經歷了三十年虛幻之後,在這個時候終於開始回歸現實,所以八○年代的意義和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它是我們今天所有歡樂和痛苦的發端。《見證》欄目既然定位是影像歷史,那麼像八○年代這樣堪比一九一○年代的重要時間段必定應該是關注的焦點。但用電視、用紀錄片來重構八○年代的共同記憶,的確是一項浩大的工程。所以在進入操作階段我們也很惶惑。
目前已經想明白的幾點:
1、這裡我們想説的八○年代,它的邊界不是十分清晰,時間上涵蓋了從一九七七到一九九二年。
2、 節目的主體仍然是民生,給社會帶來巨大變化的政治事件只是故事講述中的背景。
3、為了不與我們正在製作的《甲子》系列衝突,《尋找八○年代》格式上不是編年體的。
4、多以人物及其故事承載歷史。
5、 在選擇人物上,盡可能選八○年代貌徵明顯的。比如曾經看過我的朋友劉原采寫的關於足球運動員張惠康的報道,當年鎮守中國隊大門的猛男,現在上海一條不知名的弄堂口出售彩票。但我們同樣可以選用的是八○年代的體操王子李寧,下海經商後,現在生活得比中國的大部分人都好。這種情況下選前者。
沒想到特別清楚的主要是節目的表現手段。誰有什麼好的主意和建議希望能多指教。我的郵箱是hizi1788@hotmail.com。有好的線索、資料、故事也歡迎。另外,由於《見證》的幾名骨幹編導正在拍攝另一部自然類的紀錄片,《尋找八○年代》現在需要一批有拍攝紀錄片經驗的外圍編導,兼職。
上世紀八○年代對我個人來説也是最重要的階段,我離開家鄉、讀書、畢業、戀愛、拍片……從個人的角度我對八○年代充滿感激,這也是我個人記憶中最為飽滿的部分,所以我有信心把這件事做好。
最後抒一下情吧,那樣多的事情、那樣多的人物是屬於八○年代的,他們永遠掩埋在了那裏,現在讓我們開始一次打撈,在我們的記憶中打撈那些屬於八十年代的片鱗只爪。
責編:紅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