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網絡電視直播點播手機MP4

成長在煩惱中——記藝術體操冠軍鐘玲

央視國際 (2003年03月20日 16:54)

  冠軍似乎是傳説中的人物,一提起哪個名字總是崇高得光芒四射,完美無缺。他或她好像生來就抱負遠大,如英雄一般要麼轟轟烈烈地的成功,要麼悲壯地倒地。

  在我認識鐘玲之前,我覺得她就是這樣一位“傳説”中的運動員,從所了解的資料來看,她是一個在表演場上光芒四射的藝術體操運動員,充滿了對藝術體操的靈性,如一隻輕靈的燕子,讓所有看她表演的人為之讚嘆。於是我也報了一種仰慕的態度去造訪她,我想象著我的片子,會如何如何地表現她的身姿的美麗,動作的輕盈。而她的故事則肯定充滿了義無反顧、無怨無悔、堅忍不拔、頑強不屈……。這難道真是現實中的人物嗎?一個高大全的形象想當然的就這麼樹立在腦海中,然而我又不斷地設問,這樣的人物形象果真是我想塑造的嗎?

  第一天去探訪鐘玲就是個意外。因為各種資料報道上都説鐘玲是藝術體操賽場上出了名的大美女,那只要我找到那個運動員當中那個最漂亮的,氣質最不尋常的,肯定應該是鐘玲了。這時候我從來沒有把“女孩”這個詞和她們聯絡到一起。那天,我按照國家藝術體操隊教練龐瓊電話中告訴我的地址好容易找到她們的訓練場地,一個不起眼的小姑娘給我打開了訓練館的門,我對這個小姑娘並沒太在意,而是完全按照我的想象,向場內搜尋,那個想象中最不一般的人物。雖然我在網上看過鐘玲賽場上的照片,但此時怎麼也對不上號,我沒想到在我眼前這些正在進行訓練的會是幾個看起來身材都那麼瘦弱的小姑娘,這時候“女孩子”的概念才涌上了我的意識“原來她們還都是小女孩”,那那個叫“鐘玲”的小姑娘會是她們其中的哪一個呢?當目光掃過一個個正在場地上伸展的身姿後,都感覺與所見過的照片對不上號,忽然閃念一想,該不會就是那個很不起眼給我開門的小姑娘吧,我再仔細端詳之後,得到了肯定的結論,而這個結論又讓我分外的吃驚。和別的女孩子相比,場外的鐘玲真的太不起眼了,然而她又是如何成為令眾人為之交口稱讚的藝術體操明星的呢?

  在以後的拍攝過程中,這些小女孩已不再是形而上的高深模樣,她們完全是那種不設防的鄰家小女孩的模樣,鐘玲同樣也是如此。我第一天認識她,她正發著燒,狀態不是很好,腳傷還時不時得打針,很叫人可憐的模樣。可是訓練完了,我們跟到她的宿舍時,她就立馬變了一個人似的,變得活潑可愛,話也多起來了,於是我開始挖掘她的成長歷程。原來鐘玲曾經是個嬌氣的小姑娘,就因為在家太受寵了,做軍人的爸爸決定讓寶貝女兒練體育,好鍛鍊一下,沒想到發現了她的藝術體操天分。然而天才全是靠勤奮才得以堅持下來的,那鐘玲為此也付出了很多的代價,遠離家鄉,遠離父母,跟隨龐瓊教練這位嚴厲的老師,她也從一個愛哭愛逃跑的小姑娘成長為藝術體操賽場上一隻美麗的小燕子。

  我在想了,一個真實的人物,是不應該回避他的弱點的,而這對這些弱點的克服反倒更恰恰能表現出他在前進道路上對於自我的逾越。各種報道資料,已經把鐘玲成功的一面説得太多了,而她如眾多女孩子一樣在成長中的小煩惱卻很少提及,所以也就形成了我最初對她刻板的偶像印象。因此我不太希望把她塑造成一個慣常的高大全形象,而更想把我所了解的一個小姑娘成長中的煩惱表現出來。就好像在講述我所認識的一個小女孩,她所碰到的什麼樣的有趣的好玩的事,也許更像悄悄話。想把她講得更像我們身邊的認識的人,而不再是傳説中的人物。

  説到傷病,大家一提起,幾乎無不例外地是歌功頌德式的,這無可厚非,但要怎樣把這個傷痛説得更有意義呢,而不是慣常的正面表揚式的。於是我試圖從鐘玲帶著腳傷奪得亞運冠軍説起,然而卻是從負面入手的,通過教練反説的一句話“這腳傷她自己清楚”,為這個腳傷的成因埋下伏筆,讓人覺得這完全是事出有因,那這樣這個腳傷就顯得不平常了。通過這條引線,引起這腳傷當然和艱苦的訓練有關,但也和鐘玲運動中最關鍵的體重問題相關,而體重問題是鐘玲在從事藝術體操的道路上一個得長期進行鬥爭的一個大問題。這樣一個正,一個反,一下子就有了衝突,那腳傷不再成為正面歌頌的素材,當然這樣展現的最終目的還是要歌頌鐘玲是如何克服這些障礙的,以至於最後竟連這最重的腳傷都克服了,那她的成功才有了更大的意義。這樣就完成了對這個人物的塑造,而不是平常的那種平鋪直敘式的説這個運動員有多偉大,有什麼豐功偉績。這是我想要的一種構架。

  為了能表現出場上與場外藝術體操的差別,訓練場上艱苦的訓練就成了重要的表現場景。但説到這裡,同樣也逃不出訴苦的常規做法,只要問到運動員,都會説在訓練時會有多苦多苦,於是我覺得還是用鏡頭來説話,説得再多,説得再苦,不如眼見為實。

  我讓鐘玲專門為我們展現一下藝術體操的全套動作,她告訴我們説教練一般不讓她們做成套的動作,只有在大賽前訓練時才會成套地做,否則很容易受傷。我們有點不信,覺得是不是有些不願意做啊,在賽場上看起來不是表現得很輕鬆嗎,應該不會那麼費勁吧。鐘玲在我們的堅持下,也為了能讓我們的片子拍出所希望的效果,於是表演了她在亞運會上所表演的球操成套動作,其中她獨創的背手接球還被命名為鐘玲獨創加分動作,具有相當的難度。當她在我們的鏡頭前連續幾次跳躍、翻騰、接球,最後一次終於成功時,我們真的被震住了,那種現場的感受和賽場上音樂響起,輕盈飛舞的狀態是完全兩種的。訓練館裏寂靜得只有鐘玲的喘息聲,和她落地時沉重的撞擊聲,每次發出的聲響都讓在場的我們心中發緊,藝術體操的輕靈美麗就是在這樣的磨練中飛舞出來的。拍完這組鏡頭,我們趕緊叫鐘玲別練了,看著她躺在地毯上不住地喘息,真是讓人心疼。這一組鏡頭也是後來我在片中感覺最滿意的鏡頭,我覺得真實地表現出了背後運動員的辛苦,和我們在賽場上世人面前常見的藝術效果相比,有著另一種真實的感染力。

  但凡講述一位運動員的成就時,他過往的成績必定是非説不可的要點,那在展現鐘玲的成長歷程時,她每一個時期的大賽成績也是相當重要的,但是我覺得我不應把這些過往的賽事大書特書,而是把這些以往的成績作為背景,只以字幕的形式展現出來,不加任何的評述。我覺得這樣更客觀一些,並且不會喧賓奪主,失去了主線。

  但後來恐怕做得不好的一點,就是沒能及時把鐘玲的這個腳傷昇華到應有的高度,我想這是我片子最大的失誤,因為最終還是要回到一個運動員是如何在性格上成功超越自我的。郭主任在看了我的片子也提出這一點,“既然這麼一個嬌生慣養的小姑娘在訓練時會裝肚子疼,會這樣那樣的逃避,那最後她能忍受住那麼重的腳傷,卻沒有退出比賽,更應該説明她在克服障礙弱點方面的成功”。我覺得這話説得極對,我最後沒能把握住這一點,雖然我最後是在講述鐘玲成熟起來了,但説服力比較弱。在播出時,我在鐘玲亞運表演的畫面上再上了一層字幕“鐘玲最終忍著腳傷,征服了在場的觀眾”,但力量已是相當微弱,仍難以説明問題。所以造成了整個片子可能鐘玲的性格是有了,但卻缺少了她真正成長起來的更強有力的那一面。因此片子略顯了單薄。這是我遺憾的一點。(編導:戚鈞 供稿)

責編:馬毅


[ 新聞發送 ] [ 打印 ] [關閉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