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以此書獻給熱愛電影的朋友們
表演藝術家謝芳與《童心回放》製片人共同為新書揭幕 |
關於我們的書
──《童心回放》製片人心聲
在生活中,我最常説的一個詞就是“謝謝”。在得到別人幫助的時候,在感受到朋友關懷的時候,在享受到細心服務的時候,我都會自然而然地説一句 “謝謝”,因為我覺得這最簡單平常的兩個宇,卻能表達最豐富最真摯的情感。
《童心回放》製片人艾東致辭 |
2007年11月,這套名為《電影──我們共同的記憶》的書稿幾經整理和修改,終於定稿了。我拿著沉甸甸的樣書。心裏真是特別激動──這裡面凝結的是《童心回放》欄目組四年來的心血啊!在那一刻,無數往日的記憶碎片浮在眼前,心中翻騰著千言萬語,然而,我此刻最想説的兩個字還是 "謝謝"。
我想感謝所有來《童心回放》做客的嘉賓。四年來,一共有二百多位嘉賓走進《童心回放》的演播室,為這個欄目打造了一個堅實而真誠的平臺。他們在這裡回味、思索、歡笑、感傷,不僅為我們帶來了無數個精彩的觀影故事,也為我們留下 了無數個令人難忘的感人瞬間。在節目的製作過程中,在這套書的整理和出版過程中,他們貢獻出了各種珍貴的個人資料,給予我們全方位的支持。他們中的很多人都和《童心回放》欄目成為了朋友,時刻默默地關注著它──這麼好的嘉賓,是我們《童心回放》最寶貴的財富。
眾嘉賓為新書籤名留念
感謝一直關心支持《童心回放》欄目的領導和觀眾。感謝領導的信任,給了我們一個寬闊的舞臺;感謝觀眾的掌聲,讓我們能在這個舞臺上翩翩起舞。每當《童心回放》欄目遇到困難的時候,領導的一句鼓勵、觀眾的一封來信,都增強了我們做好這個欄目的信心。
感謝《童心回放》的工作團隊。一直以來,《童心回放》欄目組的固定人員始終只有五個,卻完成了所有的常規節目和大量的特別節目。緊張的工作節奏並沒有降低節目質量,在大家的堅守下,四年裏,《童心回放》一直保持著自己獨特的細膩而溫情的風格,在這浮躁的快餐文化時代,在無數個靜溢的夜晚,為電視機前的觀眾送上溫暖的回憶。雖然有幾個成員因為種種原因離開了欄目,但她們的心卻始終沒有走遠。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回《童心回放》這個家看看,並且在需要的時候再次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可以説,這是一支頗有戰鬥力的“娘子軍”,但同時,這也是一個充滿著溫馨和關懷的“女兒國”,大家在生活中如姐妹般的深厚感情,使得《童心回放》這個家庭在不斷壯大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股強大的向心力和濃濃的親情。
當然,我還要感謝這支娘子軍當中唯一的“黨代表”──主持人張澤群,感謝他把對電影的積澱和熱愛全部傾注到了《童心回放》。 感謝所有參與這套叢書編撰工作的朋友。這套書的出版,得到了很多人的關心和幫助,其中,侯若營、寧馨兒兩位老師參與修改一稿和二稿,對書稿的出版幫助很大。正是有了各方面的支持,《電影 ──我們共同的記憶》才能保證我們一貫追求的品質。
主持人張澤群與表演藝術家謝芳
在整理書稿內容的過程中,我們感到每一個嘉賓的故事裏都有閃光點、都有令人感動的地方,所以,這套書基本按節目播出順序收錄了從開播至今每一位嘉賓的訪談內容。不過由於篇幅的限制,我們無法將嘉賓們訪談的完整內容都收人書中,只能截取那些最精彩的部分
保留下來,爭取體現《童心回放》一直追求的“尋找童年觀影經歷和電影對幾代人的影響”這一宗旨,把《童心回放》最精華的部分呈現給大家。
最後,我最想感謝的還是陪伴我們大家一起成長的老電影。那是屬於幾代人的集體記憶,更是讓我難以忘懷的珍貴回憶。從小,我就喜歡在銀幕下的黑暗裏。隨著光影而笑,隨著光影而哭,那種痛快淋漓的感覺為我內心豐富的情感找到了一個最好的釋放空間。在那個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相對匱乏的年代。電影這座夢工廠帶給我們的心靈支撐是任何事物都無法比擬的。
每當場燈熄滅、銀幕亮起的那一瞬間,生活中原有的一切都離我遠去,呈現在我眼前的總是一個個末知而精彩的世界。關於電影的珍貴記憶不僅是我們人生旅途中一道絕美的風景,更是生命中的寶貴財富。幫助塑造著幾代人的世界觀、完善著一個群體的人格。
在《童心回放》的演播室,伴隨老電影出現得最多的一個詞就是“夢”,那白色銀幕上上演的一個個悲歡離合的夢,讓銀幕下的觀眾在短短的幾十分鐘裏享受著幻想帶來的幸福,同時也點燃了無數孩子心中理想的火種。
曾幾何時,電影為我打開了一扇了解世界和豐富情感的窗戶,我希望通過《童心回放》這個欄目,為電視機前所有熱愛電影的朋友也打開一扇窗戶,為他們的心靈灑下一抹童真的陽光!
謹以此書獻給我們所熱愛的中國電影,以及所有熱愛電影的人們!
《童心回放》製片人 艾東
2007年 冬
責編:白秀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