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康熙年間,“摺子戲”的演出成為一時的風氣。而到了乾隆年間,“摺子戲”已經成為崑曲演出的主要形式。清政府對於詞曲創作的干涉,是康熙朝以後傳奇創作迅速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傳奇作品創作日漸凋零的同時,崑曲的演出市場卻日趨繁榮。摺子戲的出現,是崑曲藝人根據市場需求,對傳奇腳本做出的最大膽、最徹底的改變。站在戲館舞臺上的藝人,顯然比在富人的家宴上,有了更大的發揮和創作的空間。“摺子戲”經過一代又一代藝人千錘百練的演出,每個細節都得到了加工和改造,趨於完美。崑曲由此建立了相當完備的表演程式。崑曲表演藝術發展到了它的巔峰時期。崑曲中的眾多經典曲目也通過摺子戲流傳下來。璀璨輝煌的“摺子戲”,為中國傳統戲曲的繼承和發展奠定了最為堅實的基礎。 |
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的蘇州拙政園,幾百年間換過無數個主人。清朝康熙年間,這座園子的真正主人不是別人,正是當朝的康熙皇帝。公元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康熙南巡至蘇州,行宮就設在拙政園。
據清初文人姚廷遴的筆記《歷年錄》記載,這一年的農曆12月26日下午,康熙皇帝剛到蘇州,在園子裏小坐了一會兒,就急忙要到蘇州織造祁國臣的家裏去。
進了祁家,康熙剛坐定,就問祁國臣:“這裡有唱戲的嗎?”工部曰:“有。”這裡的工部指的就是祁國臣。
就蘇州織造祁國臣而言,伺候皇帝看戲,是他份內的工作。
當天晚上,康熙皇帝留在祁家用膳,一口氣看了二十齣崑曲戲。所有戲目都由康熙本人來點,可見他對崑曲的熟悉和喜愛。
現在的蘇州市第十中學,是清代的蘇州織造暑遺址,也就是祁國臣當年辦公的地方。蘇州織造暑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替皇帝在蘇州遴選崑曲演員,然後送到北京的南府。
“南府”是當時朝廷裏專門負責戲曲演出的機構。據史料記載,康熙年間,南府裏的蘇州崑曲藝人有數百人之多。他們集中居住的地方,後來被稱為蘇州巷。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