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國家地理 > 崑曲百年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三集 不朽傳奇(上)

CCTV.com  2007年09月12日 16:38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在崑曲藝術到達鼎盛之時産生的《牡丹亭》已經成為中國文學和戲劇的不朽之作。作者湯顯祖和英國的大文豪莎士比亞一樣,都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戲劇家之一。在這兩個東西方戲劇家身上有着太多的巧合,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和湯顯祖的《牡丹亭》都是列入世界文學寶庫的瑰寶。因崑曲而生的崑曲傳奇最終超越崑曲本身,為中國戲曲的傳承和發展提供了一批最為經典的劇目,並成為中國人乃至全人類的寶貴精神財富。加拿大人史凱蒂,15年以來毫不間斷地研究《牡丹亭》,寫成了一本《牡丹廳》演出史的專著,包含了在中國的演出史,在海外的演出史,以及改編成歌劇版的演出史。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讓今天的觀眾為四百年前的夢境感動,劇中的至情超越了不同政見,不同人群,不同年齡以及不同時代。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在感時傷春時,仍然喜歡輕嘆一聲:“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説的是戲中詞,道的是人間情。

    位於紐約的林肯藝術中心,在全球表演藝術界有着非同尋常的地位。不少人甚至認為,一個表演藝術家如果在林肯中心得不到稱讚的話,就算不上完全的成功。

    1998年,是世界戲劇經典《牡丹亭》誕生的四百周年。林肯藝術中心準備在這一年的藝術節隆重推出全本《牡丹亭》。全本《牡丹亭》的上演,是當年林肯中心藝術節的重頭戲,也是西方世界的一個特別期望。

    就在這場演出中,陳士爭在舞臺上設置水塘,放入一群鴨子來代替鴛鴦。演員唱嘆之餘,鴨子在一旁聒噪,在現場看演出的旅美華裔作家白先勇後來開玩笑説:“當時我真有股衝動,想把那些鴨子烤掉。”

    也許正在那一刻,白先勇萌發了要製作一部《牡丹亭》的衝動。

    2002年,白先勇來到了崑曲的發源地蘇州。此時,他的身份除了人們熟知的國民黨將領白崇禧的兒子、知名的華裔作家,還是新版《牡丹亭》的策劃人和製作人。

    這將是一場跨越四百年的古人和今人的對話。

    崑曲研究學者鄭培凱説:“我們看《牡丹亭》,就比較容易進入這個《牡丹亭》的情境,它對於人生真理的追求,對於愛情的追求,對於真情的追求,這個跟我們沒有隔閡,《牡丹亭》到21世紀,還能夠吸引大家,覺得得到最強烈的共鳴,其實也是這一點”.

    在崑曲藝術到達鼎盛之時産生的《牡丹亭》,已經成為中國文學和戲劇的不朽之作。作者湯顯祖和英國的大文豪莎士比亞一樣,都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戲劇家之一。在東西方這兩個戲劇家身上有着太多的巧合,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和湯顯祖的《牡丹亭》都是列入世界文學寶庫的瑰寶,兩人同屬一個時代,更巧合的是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都是1616年逝世。相距遙遠的東西方為什麼同時誕生了這兩位戲劇家,一切都是偶然嗎?

1/4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