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崑曲發源於蘇州昆山地區。明朝嘉靖年間,崑曲的前身昆腔逐漸在吳中地區流行開來。以 “樂聖”魏良輔為代表,眾多民間歌唱家潛心鑽研這一新聲。魏良輔對過去兩百年間的崑曲演唱技巧進行了整理和總結,建立了昆腔的歌唱體系,崑曲“水磨調”由此問世。公元1543年,是崑曲發展史上非同尋常的一年。這一年,魏良輔寫成了《南詞引正》,確立了崑曲的正聲地位。同一年,昆山人梁辰魚創作完成了《浣紗記》,第一部專門為崑曲創作的傳奇作品誕生。崑曲傳奇的問世,加速了崑曲作為一個劇種的形成。萬曆年間,家庭昆班開始大量涌現。在江南園林中,一個個崑曲舞臺一步步被搭建起來。點點滴滴的戲曲元素加入進來。配器有簡單到齊備、表演從無到有、行當從少到多、舞臺從簡陋到富麗堂皇。崑曲最終“粉墨登場”。 |
這裡是位於蘇州市東南部的昆山。距今大約六百年前,一門新的藝術從這裡興起。在這門藝術逐步發展興盛的過程中,它繼承了中國唐宋時期的音樂元素和歌唱風貌。這門藝術就是崑曲。
中國唐宋時期流行歌曲的演唱方法流傳下來了嗎,今天的中國人還能不能復原千年以前祖先的音樂?
歷史學家發現的給唐宋詩詞譜曲的曲稿。雖然音樂家和歷史學家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它的解讀,但遺憾的是,一直到今天,依然無法直接用這些曲稿去復原唐宋古樂。這又是為什麼呢?
從唐宋以來的這些個曲譜的記述,它都是記述它這個主幹音,中間夾的一些個夾花的一些小的它都不記,有的甚至就像宋代姜夔姜白石這些東西,那些連節拍都沒有,就那麼記下來的。所以後人是怎麼唱都可以。
難道後人就再也沒有辦法找到唐宋詩詞的曲調了嗎?我們從哪才能找回祖先的音樂元素呢?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