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消失的綠洲古國

CCTV.com  2007年09月04日 19:22  來源:CCTV.com  

《消失的綠洲古國》第一集 語言之謎

    1890年,兩個維族農民在新疆庫車附近的一個廢棄關隘裏,找到了一疊樺樹皮,上面有手抄的文字。這時,恰逢一位叫鮑爾的英國軍官為執行任務來到庫車,他聽説有一些寫在樺樹皮上的文稿,便買下了其中的51頁,回到印度後將文稿交給了加爾各答的孟加拉亞洲學會。第二年,學會的德裔語言學秘書霍恩勒發表了一篇報告,他解讀出這些文字是用婆羅迷字母書寫的古代印度梵語,內容有關醫藥,時間在公元四世紀。這份被稱為鮑爾文書的手稿,在世界上引起了轟動。

    這個發現大大提高了人們研究新疆的興趣,進一步發現的古文字殘卷五花八門,書寫材料和使用的字母多種多樣,有婆羅迷笈多字母、佉盧文字母,拼寫出的語言除梵語、回鶻語外,還有一些是什麼,連語言學家們也不得而知。其中最難解讀的一種是用婆羅迷字母中亞斜體拼寫,許多句子都是連在一起的,無法把單詞分開,熟悉梵語的學者們勉強能認出一些印度名字、醫藥名詞和佛教術語,這種語言後來被稱為吐火羅語,它的使用者,是生活在古代新疆地區的亞利安人。

    幾頁殘缺的紙片,破解了一個千古秘密。一個死亡的語言被發現了,一個消失了一千多年的民族,若隱若現于塔裏木盆地的綠洲之上。他們來自哪?他們在這塊綠洲上做了什麼?荒漠戈壁下還埋藏著更多的秘密。

《消失的綠洲古國》第二集 龜茲遺風

    距離新疆庫車縣23公里的地方,有一處被稱為蘇巴什的佛寺遺址。從所剩殘墻判斷,寺中有高大的講經堂和無數佛塔。寺中有一座基座相對完整的塔廟,令人意想不到的是,1978年,在這座塔座裏面挖掘出了一座墳墓,埋葬的竟然是一位二十多歲的古代龜茲女子,她是誰?又為什麼會安睡在佛塔之下?

    經過多年的考古研究,龜茲古國的面貌逐漸顯現在人們眼前,當年的龜茲熱在這塊綠洲之上過著怎樣的生活?一千多年後,繁華落盡,荒漠上留下了一座又一座古城的廢墟,哪能夠找到他們生活的遺跡呢?

《消失的綠洲古國》第三集 石窟禪影

    克孜爾石窟位於新疆庫車縣城西北67公里的山谷之中,在庫車地區為數眾多的佛教石窟中,克孜爾的規模最大,保存也相對完好,它是什麼時候興建,又是如何被荒廢的呢?人們對此幾乎是一無所知。

    長久以來,龜茲一直是一個神秘的謎,是誰,在什麼時候建立了龜茲,曾經居住在這裡的人們過著什麼樣的生活?沒有人知道答案,這個曾經興盛的綠洲國家,除了留下一些晦澀難解的文字殘片,最重要的線索就是曾經遍佈境內的佛教石窟。1906年,在昏暗的洞窟裏,借助手中的燈光,德國探險家勒柯克和格倫威德爾第一次看清了這些壁畫,他們感到既興奮又震驚,如果能夠知曉這些石窟的來龍去脈,也許就能破解龜茲古老而神秘的歷史,德國人覺得他們找到了一把鑰匙——壁畫。根據壁畫的藝術風格,德國人認為克孜爾石窟始建於公元5至6世紀。

    1947年,中國畫家韓樂然也來到克孜爾石窟考察,他不同意德國人的觀點,但是韓樂然隨後突遇飛機失事,他的研究成果也隨之湮沒。

    1978年,北大學者宿白帶領學生再次來到克孜爾,這一次,他們將用考古學的方法進行探索,克孜爾的秘密正在慢慢露出端倪。

《消失的綠洲古國》第四集 佛國尋蹤

    1906年1月的一天,當德國皇家吐魯番考察隊的隊員們進入克孜爾石窟時,洞窟中保留的壁畫讓他們大吃一驚,多年之後,考察隊員之一的勒柯克這樣回憶道:重見天日的石窟中,不但壁畫保持完整,而且顏色湛藍的讓人眼前一亮。

    在克孜爾石窟大部分存留的壁畫中,這種奇特的藍色無處不在,青金石的價格是同等重量黃金的好幾倍,在克孜爾,古代的畫家甚至還要在佛像的袈裟上涂上一層厚厚的金粉與金箔,當年的洞中,丹青交織,金光閃爍,

    斗轉星移,今天的庫車,人們已經很難再尋找出佛教對當地人生活的影響,陽光,依然一成不變的照耀著這片土地,曾經深深影響過龜茲的佛教是如何來到這裡,它在這個綠洲國家的命運又會是什麼呢?

《消失的綠洲古國》第五集 壁上丹青

    克孜爾石窟墻壁和窟頂都畫有大量佛教故事,它們的內容各不相同,上百個佛教故事佔據了石窟的穹頂和四壁。它們分別是本生故事,佛傳故事和因緣故事,這三個故事千變萬化,內容非常豐富,因此,人們將龜茲石窟中的故事畫叫做故事的海洋。這些故事都在向人們講述著什麼呢?它們又是什麼人所畫的呢?

    時光漸漸流逝,在群山之中的洞窟裏,這些風格各異,丹青斑駁的佛教壁畫在千年的時光中慢慢地變色和剝落,當它們在近代被人們重新發現的時候,引來的卻是外國探險家的貪婪目光。

    1906年2月26日,德國皇家吐魯番考察隊第三次來到克孜爾,他們開始肆無忌彈的對克孜爾石窟的壁畫進行盜割,克孜爾的劫難在所難逃。

《消失的綠洲古國》第六集 古韻尋聲

    古代龜茲的音樂和舞蹈藝術十分興盛,在歷史上也留下了詳細的記載。唐代僧人玄奘在《大唐西域記》裏記載説,管弦樂伎,特善諸國。而龜茲音樂隨著絲綢之路傳入中原,在那裏,它受到人們尤其是王公貴族廣泛的喜愛,成為很多朝代宮廷音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史書記載,唐玄宗就曾經一連聽了五天的龜茲音樂演奏。但是到了現在,如此動聽的音樂卻早已失傳,多年以來,一直有很多學者在研究龜茲音樂,希望能夠將它完整的復原出來

    。一份敦煌出土的琵琶譜,被人們寄予了厚望,但是樂譜解讀中的困惑和分歧,又使得龜茲古韻更加撲朔迷離。

    學者周吉多年研究新疆民族音樂,他在維吾爾的《十二木卡姆》裏面,找到了龜茲音樂的遺韻。,那麼,這種美妙的音樂聽起來究竟會是什麼樣呢?

《消失的綠洲古國》第七集 邊關風雲

    龜茲,位於新疆天山南麓,兩漢時期,中央政府在這裡設立了西域都護府,盛唐時期,又在這裡設立了安西大都護府,它的統治區域在最鼎盛時期的疆域,甚至深入到今天的鹹海和阿富汗地區,1928年,中國學者黃文弼進入新疆考察,在此之前,沒有中國學者在新疆地區進行過現代意義上的考古調查,黃文弼是第一人,在這片廣袤神秘的土地上,他會有什麼樣的發現呢?

    1928年11月底,在庫車地區考察了2個多月的黃文弼來到了克孜爾石窟,他在這裡發現了兩件古代文書殘片,可以確定這是唐代軍隊所留下的遺物,而在克孜爾第93窟的墻壁上,黃文弼還發現了刻有士兵打仗內容的痕跡,上面刻有衝鋒的騎兵和隨風招展的軍旗,種種跡象表明,規模宏大的克孜爾石窟在經歷了幾百年的興盛繁華之後,在八世紀初期卻突然衰落荒廢了,當時的克孜爾,到底發生了什麼?

責編:李紅立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