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國家地理 > 同一個夢想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同一個夢想》第4集——《我們手拉手》

CCTV.com  2007年09月28日 10:02  來源:  

    上部

    1980年7月14日,莫斯科聯合大廈,一場秘密投票正在進行,沒有錄音、沒有拍照和錄像、也沒有會議文字紀錄,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第七任主席即將産生。

    第一輪投票結束,77名委員和5位候選人都在焦慮中,選票統計的結果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人們的目光都聚集在了候選人之一,西班牙人胡安•安東尼奧•薩馬蘭奇的身上。與以往主席職位爭奪戰的激烈截然不同,這次投票僅僅才進行了一輪,薩馬蘭奇已超過半數的44張選票,輕鬆獲勝。

    這一年,薩馬蘭奇已滿60歲,這個西班牙的職業外交官,還正在擔任著西班牙駐蘇聯的第一任大使。許多人都對這個富有貴族氣質、總是挂著快樂笑容的業餘運動家缺乏了解。接踵而來的新聞時評針對他輕而易舉的勝出做出了憂心忡忡的注解:“他坐上的是世界體壇最政治化、也是最脆弱的一把交椅。因為此時的國際奧委會,更像一個‘即將崩潰的城堡’。”

    薩馬蘭奇當選國際奧委會主席的第5天,第二十二屆夏季奧運會就將在莫斯科召開。這是奧林匹克運動會首次來到社會主義國家。為了迎接這個世界體育精英的盛大聚會,莫斯科整治環境,改善交通,大規模地新建和改建體育場館,耗資90億美元,創下了當時奧運史上的最高紀錄。

    蘇聯政府的決心,讓人們相信莫斯科奧運會將會是一場規模非凡的全球體育盛會。

    但是就在奧運會開始七個多月前,也就是1979年12月27日,蘇聯軍隊突然開進南方鄰國阿富汗的國土。這場驟然打響的戰爭,激起了國際社會的憤慨。

    人們不能容忍一個國家一方面舉辦以和平、友誼為主要宗旨的奧運會,另一方面卻派兵入侵另一個主權國家。

    1980年元旦前夕,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發表聲明:

    同期:“作為美國總統,我代表美國人民,美國奧組委以及眾參兩院的意願,而且當時我們舉國上下達成了一致意見,只要蘇聯不撤出阿富汗,我們拒絕參加奧運會。”

    加拿大、聯邦德國、日本等65個國家,先後加入了這次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針對奧運會主辦國的抵制行動。

    為了維護奧林匹克憲章,聲援一個國家的主權不受侵犯,中國奧委會也于1980年4月24日發佈公告,放棄參加莫斯科奧運會。

    儘管還未卸任的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勳爵在複雜的政治格局下全力斡旋,遺憾的是收效甚微,依然沒能將這屆奧運會從遭受抵制的命運中挽救出來。

    片花

    1980年7月19日,莫斯科奧運會在列寧中央體育場開幕了!

    在國際奧委會承認的147個國家和地區奧委會中,參賽的國家只有81個。這個數字甚至比20年前羅馬奧運會的水平還要低。

    入侵阿富汗的戰爭在莫斯科奧運會上空投下了巨大的陰影,在運動員入場式上,有16個國家或地區雖然派出代表團參加比賽,但為抗議蘇軍的這次入侵行動,拒絕打出本國國旗,而以奧林匹克五環旗替代。

    新西蘭代表團出場的那一刻,在場觀眾突然鴉雀無聲,看著這面充滿悲傷的黑色五環旗進入會場,緩緩地繞場半周。

    觀眾台座無虛席,而偌大的體育場中央空空落落,因為許多運動員拒絕參加入場式。

    和平鴿起飛

    奧運聖火點燃

    人們的心情卻越發沉重

    莫斯科奧運會開幕式上的表演非常成功,既重溫了古希臘奧林匹克的榮耀一刻,又不失蘇聯各個民族的奔放和自豪感,但是這壯觀盛大的場面,在政治危機的籠罩之下只能讓人更加傷感。本屆奧運會,由於上屆奧運會總分列前十名的美國、聯邦德國、日本等體育強國的抵制,致使比賽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許多成績不能反映當時的世界體育實際水平。人們在等待了四年之後,盼到的卻是半個世界的角逐。

    由於美國隊的缺席,在男子田徑百米賽跑的爭奪中,位於第八道的英國選手艾倫•韋爾斯獲得了勝利,這是56年來英國人第一次登上該項目的冠軍寶座。當時頂尖選手的爭奪早已進入10秒以內,男子百米的世界紀錄更達到9秒95,但是他的成績卻只有10秒24,在運動生涯即將結束的一刻,已經28歲的艾倫成為奧運史上年紀最大的百米冠軍。

    4年一次,在全世界的矚目下奪金,這樣誘人的機會令一些運動員難以捨棄,於是,在國家抵制的情況下,他們仍堅持以個人名義參賽。伊麗沙白•托依勒,是一位23歲的奧地利姑娘。奧地利也在抵制的行列,拒絕資助她來參加比賽。但是伊麗莎白卻沒有因此放棄,她自掏腰包,帶著愛馬坐上朋友的私人飛機來到莫斯科。幸運的是,她取得了勝利,成為了奧運歷史上第三個冠軍女騎士。

    可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像伊麗莎白這樣幸運。對於運動員來説,可能一生中只有一次參加奧運會的機會,四年的辛苦訓練與耐心等待,卻因為抵制而化為泡影。美國短跑名將愛福林在當時是極少數能夠在短距離項目中挑戰蘇聯與東德的運動員之一。正當她自信能夠在莫斯科奧運會上奪取奧運會的百米冠軍的時候,抵制的消息傳來。

    “當他們第一次告訴我可能會有抵制運動不能參加比賽的時候 我不相信 因為我想政治和體育是永遠都不會相關聯的 我只是繼續訓練 我的教練也一直鼓勵我 但最後又宣佈不會參加奧運會 我快崩潰了 不知道怎麼形容自己的感受 還有其他運動員的感受。

    4年後,洛杉磯奧運會,愛福林才有幸成為女子百米冠軍,那時她已經27歲,即將退役。

    在許多國家抵制的情況下,女子曲棍球比賽僅有5個國家派隊參加,其中包括剛剛獨立不久的津巴布韋。津巴布韋隊在開賽前一週才受命開赴莫斯科,但黑人姑娘們卻一舉挫敗捷克斯洛伐克隊和蘇聯隊,奪走金牌,曝出了本屆奧運會最大的冷門。

    這塊金牌對於剛剛獨立的非洲國家津巴布韋是一個巨大的鼓勵,政府破例給了每位津巴布韋隊員一份厚禮:一頭活牛!

    巧合的是,津巴布韋政府的這一特別獎勵與古希臘奧運會“以牛祭祀”的流行風尚不謀而合。成為那一屆奧運會上遺留下來的,少有的一瞥充滿人情味和幽默感的記憶。

    儘管本屆奧運會的比賽水平有所下降,但是在蘇聯和東歐國家的體育強項上,仍然創下了不少新的世界紀錄。特別是舉重項目,一共刷新了13項世界紀錄。

    蘇聯和東歐國家更是壟斷了體操項目的比賽。在男子體操的團體賽中,由於從1960年起一直獲得團體冠軍的日本隊的缺席,蘇聯取而代之,列寧格勒22歲的大學生季佳京成了本屆男子體操比賽的明星。他除獲得個人全能、吊環和團體3枚金牌外,還在鞍馬、跳馬、雙杠、單杠比賽中四獲銀牌。季佳京在一屆奧運會上奪取8枚獎牌的紀錄至今仍然未有人能夠打破。

    莫斯科奧運會的比賽在陰晴不定的天氣中持續了16天,東道主蘇聯隊成為最大贏家。蘇聯首次參加了全部大項的比賽,以金牌80枚、銀牌69枚、銅牌46枚位居榜首。這是蘇聯參加奧運會以來獲得金牌最多的一次,也是奧運會有史以來一個國家在一屆奧運會上獲獎牌最多的一次。

    奧運的聖火漸漸熄滅,合唱團唱響了專為本屆奧運會閉幕式譜寫的告別曲“再見,莫斯科!”。蘇聯藝術家們為了表達對各國運動員的依依不捨,設計了一個奧運會吉祥物小熊“米莎”流淚的情節,,“米莎”流著淚水揮手向人們告別。

    但是,一種更為複雜的感情籠罩在人們的心頭。美蘇對抗把奧運會變成了冷戰的另一個戰場,奧林匹克運動所倡導的“團結、友誼、和平、理解”的崇高理想,究竟能否跨越政治的阻力而得以發揚呢?

    奧運會將要面臨的困境還不止這些,國際奧委會的經濟狀況已經十分脆弱。因為從不進行商業運作,僅僅依靠捐贈和少量電視轉播費維持日常運轉,這個世界上最大的體育組織僅僅剩下價值200萬美元的房産和區區20萬美元的流動現金,已別無所有,甚至到了國際奧委會成員的差旅費都無處報銷的地步,而舉辦城市的財務虧損更加可怕。

    前任主席、愛爾蘭劇作家和電影導演基拉寧在卸任前給薩馬蘭奇留下了一封絕密信件。信中列舉了目前國際奧委會所存在的政治、財務等諸多問題。

    在這封信的結尾,基拉寧坦誠而悲涼地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有時,我在這個職位上感到孤獨!”

1/6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