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國家地理 > 同一個夢想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同一個夢想》第3集——《風中和平鴿》

CCTV.com  2007年09月28日 10:00  來源:  

    1952年芬蘭赫爾辛基第十五屆

    在芬蘭美麗的首都赫爾辛基,有許多這樣的小巷。1952年7月,赫爾辛基沉浸在歡樂之中,去路邊花店和酒吧的人多了,到處都是燦爛的笑容。芬蘭人迎來了他們第一次主辦的奧運會。

    7月19日,幾千隻和平鴿飛翔在芬蘭國家體育場的上空,第十五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了。

    共有69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名運動員參加了本屆奧運會。蘇聯首次進入奧運匹克大家庭,派出了295人的第一大代表隊。

    這是戰後東西方陣營在五環旗下的首次歡聚,但也滲透著體育之外對抗的絲絲涼意。比賽尚未開始,“冷戰”已經先行。蘇聯等東歐國家代表團堅持不與資本主義國家選手住在一起,組委會只好另外安排住處。對於上屆倫敦奧運會蘇聯沒有參加有兩種説法:一是美國極力反對,二是蘇聯謝絕邀請。

    當芬蘭長跑名將帕沃•努米時隔30年後手持火炬跑進體育場時,全場7萬人為之歡呼。努米在1920年至1928年的3屆奧運會上獲得過9枚金牌,這一成績至今無人超越。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五星紅旗第一次飄揚在奧運會會場。由於在開幕的前一天晚上才收到邀請的電報,緊急組成的40人代表團到達赫爾辛基時,奧運會已接近尾聲,僅吳傳玉一人參加了仰泳100米預賽。

    二戰結束,硝煙散盡,世界格局隨之發生了新的變化,利益關係重新劃分,原來的敵人成了夥伴,原來的盟友淪為對手。冷戰,這個表述東西方兩大陣營對壘的最新詞彙,也成為此後幾十年奧運會的一個主題。美國總統肯尼迪曾經説過:奧運獎牌對他而言,“僅次於進入太空。”

    從1896年現代奧運聖火在希臘重新燃起,到赫爾辛基奧運會之前的50年,美國參加了全部的十一屆奧運會,金牌總數7次第一。蘇聯加入奧林匹克大家庭,撼動了美國的霸主地位。

    蘇聯在赫爾辛基奪得了體操比賽15個項目中的9枚金牌。

    蘇聯隊還摘走了6枚摔跤金牌和3枚舉重金牌。

    普通的競技項目,在冷戰的背景下,只要是美蘇兩國選手在爭奪獎牌,往往被附著上政治色彩。1952年的赫爾辛基奧運會上,3000米障礙賽令人期待的一個原因就是金牌的競爭者來自美國和蘇聯。

    蘇聯選手卡讚採夫是世界紀錄保持者,美國選手阿申菲爾特很有奪金實力,他是聯邦調查局的探員。

    阿申菲爾特:碰巧我是一個FBI,而他是一個蘇聯人。媒體的報導似乎過於誇張了。我是一個參賽者,他也是,事實如此。我代表美國,他代表他的國家。

    雖然媒體大做文章,渲染為美國特工和紅色對手的較量,而在他們看來就是一項彼此激勵、輸贏相伴的比賽。

    卡讚採夫領先2米的優勢,在跨越最後一個障礙之後被阿申菲爾特反超。得到金牌的美國人對蘇聯對手稱讚有嘉。

    阿申菲爾特:這是我曾參加過的最棒的障礙越野賽。我想運動員們都會這樣認為,而且我相信他也是這樣看待這場比賽的。他是一個難得一見的對手,希望對於他而言我也是如此。

    在男子400米自由泳比賽中,法國選手布瓦特贏得冠軍。他的父親喜不自禁,用這樣的方式祝賀兒子的勝利。

    4年前的倫敦奧運會打破了4項世界紀錄,而在赫爾辛基有16項世界紀錄被刷新。如果説以往的奧運會有過努米、歐文斯、科恩那樣的英雄,赫爾辛基的明星則是捷克斯洛伐克903號選手埃米爾•扎托佩克。

    上屆倫敦奧運會,扎托佩克參加了10000米和5000米的比賽,奪得一金一銀兩塊獎牌。

    據説扎托佩克的訓練方法特別,他不是練習長跑,而是每天進行60圈400米的全速快跑,他要在所有對手都筋疲力盡的時候,發起最後的衝擊。

    本屆奧運會,他先是蟬聯10000米的冠軍。又摘取了5000米的金牌。

    法國人阿蘭•米蒙被稱為扎托佩克的影子,因為有扎托佩克在,他總是第二。

    當扎托佩克登上5000米領獎臺的時候,場地中央正在進行女子標槍決賽。912號選手第一投就創下了50米47的奧運會紀錄,她是扎托佩克的妻子迪娜。

    再也不會有這樣的巧合,扎托佩克和迪娜是1922年同一天出生,並在1952年的同一天獲得金牌。

    扎托佩克最富戲劇性的表現,是在奧運會最後一天的馬拉松比賽。對馬拉松戰術不熟悉的扎托佩克,決定緊跟世界紀錄保持者英國選手吉姆•彼得斯。

    扎托佩克:比賽開始前我找到身著187號比賽服的他,並説:你好,你是彼得斯嗎?他回答:對,我是彼得斯。我接著説:我是扎托佩克,捷克斯洛伐克人,很榮幸與你同場競賽。

    彼得斯起跑後速度很快,扎托佩克緊追其後。他問彼得斯,這樣的速度是否太快?彼得斯回答説:不,就這樣跑。

    但是不久,彼得斯逐漸落後,扎托佩克和瑞典選手詹森開始領先,並首先到達折返點。後來,只剩下扎托佩克一人獨自在最前面領跑。

    扎托佩克體力一直保持旺盛,他還不斷地和攝影師開著玩笑。

    當扎托佩克跑進體育場時,全場觀眾一起呼喊他的名字。

    在這樣輕鬆的狀態下,他摘取了第三塊金牌,創下了在一屆奧運會上奪得5000米、10000米和馬拉松三項冠軍的奇跡。

    扎托佩克的輝煌結束在下一屆墨爾本奧運會。他再次與12年的老對手、法國人米蒙相遇在馬拉松賽場,這一次是米蒙第一個衝過了終點線。

    當扎托佩克在四分半鐘後跑進體育場時,米蒙和人們一起歡呼,迎接著令人尊敬的扎托佩克。35歲的米蒙激動地跑過來,這位拼搏12年才獲得金牌的選手,向好朋友興奮地喊道:“扎托佩克,我有孩子啦!”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德國分裂成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個德國先後成立了自己的奧委會。由於政治的原因,民主德國奧委會沒有得到認可,不能單獨組團參加奧運會。如何解決德國人共同參賽的問題,擺在了國際奧委會的面前。

    國際奧委會主席布倫戴奇,以當時看來近乎天方夜譚的辦法,解決了這個複雜的問題。國際奧委會以27票贊成、7票反對,通過了對民主德國奧委會的暫時承認,前提是:兩個德國必須組成一個代表隊參加墨爾本奧運會。

    1956年11月22日,兩個德國聯合組團,攜手出現在墨爾本奧運會的開幕式上。雙方運動員舉著有五環標誌的黑、紅、黃兩國傳統國旗顏色的旗幟為團旗,頒獎儀式上用貝多芬的《歡樂頌》代替國歌。

    但歡樂樂章卻無法抹去蘇伊士運河戰爭和匈牙利事件投向墨爾本奧運會上的巨大陰影。

    在墨爾本奧運會開幕前一個月,即1956年10月,爆發了蘇伊士運河戰爭,戰事中的埃及、以色列、伊拉克和黎巴嫩先後放棄參賽,蘇聯站在了埃及一邊,美、英、法則支持以色列。也是在這個月,兩萬名蘇聯士兵為應對匈牙利動蕩的局勢,開進了布達佩斯,這引起了匈牙利民眾的強烈不滿。荷蘭、瑞士聲援匈牙利,沒有參加墨爾本奧運會。

    政治的衝突,導致了賽場上的不愉快。

    匈牙利是前4屆奧運會水球比賽的冠軍,在與蘇聯爭奪決賽權時,雙方選手在水中又抓又打。蘇聯人怒斥這場比賽就像同芝加哥歹徒作戰,而匈牙利隊員則抨擊對方是謀殺犯。

    有3名蘇聯人和1名匈牙利人被罰下。匈牙利隊以4:0獲勝。匈牙利一位選手後來説:“我承認裁判偏袒我們,因為我們來自一個與蘇聯對抗的小國。”

    戰爭、意識形態的衝突,這些因素不可避免地滲透到奧林匹克運動中,影響著奧林匹克的發展。同時,也正是奧運會這種特殊的國際交流平臺與方式,將不同社會制度、文化背景的人們,包容在一起,使他們彼此了解並和諧相處。

    1500米自由泳比賽,澳大利亞本土選手馬裏•羅斯和來自日本的山中毅獲得了一二名。恰巧那天是珍珠港事件週年紀念日

    羅斯:其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澳大利亞人對日本人確實存在著一些情緒,因為澳大利亞人在二戰期間有一些不愉快的經歷,所以在感覺上有一些不舒服的地方。比賽結束之後,我們隔線互相擁抱,用手搭著彼此,然後攝影記者幫我們照相,並且還做了一個有趣的評論。我想在那個時候,我們和日本人之間一些痛苦的情緒應該是已經煙消雲散了。

    在墨爾本比賽之外的一個挑戰是由兩個來自對立社會制度國家的選手完成的。

    捷克斯洛伐克的鐵餅選手奧爾加•費科托娃不但拿到了金牌,還撞上了如意郎君。

    哈羅德•康諾利美國鏈球運動員,在墨爾本他贏得了冠軍,同時也被費科托娃的美麗所傾倒。

    康諾利:我當時在確認鏈球能否安全投擲,當我走進那個地方的時候,她正在拿著鐵餅,我們不小心撞到了一起,我向她道歉,她跟我説話,我聽得出來她是英國口音,我們聊了一會兒,我覺得我很喜歡她,她非常漂亮,非常迷人。

    費科托娃最初沒有答應康諾利,因為在冷戰時期,愛情要受到政治的牽連,嫁到對立的國家去,會被當作是背叛。

    費科托娃:他們給我很大的壓力,他們説我怎麼能那樣做呢,那是錯的,他是個資本主義者。然後我就説他不是資本主義者,他只是一個波士頓的老師。

    最後他們還是相愛了。據説在兩國首腦的關照下,他們結婚了,然後去了美國。後來費科托娃作為美國選手,還參加了羅馬奧運會。

    奧運會上顯示實力已經與國家形象聯絡在一起。為國爭光的激情與奧林匹克精神共存于奧運賽場。運動員在這雙重力量推動下的不懈努力和追求,才會被寫進英雄史冊。

    期待衛冕80米欄桂冠的澳大利亞選手雪莉•斯特裏克蘭要為金牌付之一博。斯特裏克蘭的奧運之路充滿曲折。

    8年前,她參加了倫敦奧運會,當時22歲,獲得兩枚銅牌後,曾被建議結束奧運生涯。

    斯特裏克蘭:我也不知道他們對不對,剛回來就得到退出的建議,説我已過巔峰期,我覺得這並非事實。天啊,還好我沒接受。

    4年之後的赫爾辛基奧運會,斯特裏克蘭決心一雪前恥。在100米比賽中,同胞傑克遜戰勝了她。不過斯特裏克蘭知道,自己的奪金機會是80米欄。

    最終她以10秒9的成績獲得金牌,並刷新了世界紀錄。

    本屆奧運會上,30歲的斯特裏克蘭要在家鄉父老面前捍衛榮譽。

    斯特裏克蘭跑出了10秒7的好成績,再次摘取80米欄的桂冠。她成為奧運史上第一個衛冕冠軍的女運動員。

    斯特裏克蘭又在後面的4100米接力賽,贏得了第三枚金牌。

    墨爾本奧運會的閉幕式創出新意,運動員沒有按國家順序入場,而是大家隨意行走在一起。這一刻人們可以忘掉種族、政治、宗教和戰爭,剩下的唯有奧林匹克理想和各國選手的友誼。這個建議來自一位居住在澳大利亞的中國人,他叫文強森。這樣的閉幕入場方式被以後各屆沿用。

    新中國進入奧林匹克大家庭的路程,一開始充滿曲折。在1952年的芬蘭,只是趕上了這次盛會的尾聲。雖然在積極備戰1956年第十六屆奧運會,但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團沒有出現在墨爾本奧運會上,原因是國際奧委會一面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面同意台灣以“中華民國”名義參加比賽。中華全國體育總會在反復交涉無效的情況下,發表聲明放棄參賽。1958年,國際奧委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關係被中斷。中國為維護國家尊嚴進行的鬥爭,得到了包括大多數國際奧委會委員在內的國際正義力量的同情和支持。

    中國與國際奧委會正常聯絡的中斷,不僅對奧林匹克運動在中國發展造成損失,而且也損害了國際奧林匹克事業。缺少佔世界人口1/4的中國人民的參與,大大降低了奧林匹克運動的代表性與權威性。

    在與國際奧委會的關係中斷後,為促成中國在國際奧委會席位的合理解決,中國體育界和國際體育有識之士進行了不懈的努力。1971年,中國運動員在第31屆世乒賽上獲得4項冠軍,借此啟動的“乒乓外交”,改善了中國的國際關係。

    何振梁:1974年在伊朗要舉行第七屆亞運會,伊朗也跟我們建交了,剛跟我們建交不久,他們就説一定要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真正代表中國人民的體育代表團來參加。所以跟我們磋商,怎麼想辦法。費了很多的週折以後,終於在1973年的11月份,在亞洲運動會聯合會執委會通過了決定,説中國的真正代表是中華全國體育總會。

    中國參加第七屆亞運會後,國際體育界要求恢復中國在國際奧委會合法席位的呼聲日益高漲。

    1977年,國際奧委會主席基拉寧訪問中國,他認為:“擁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國家不能參加奧運會是一種奇怪的反常現象。”

    1979年,國際奧委會以62票贊成、17票反對、2票棄權,通過了恢復中國在國際奧委會合法席位的決議。中國回到了奧林匹克大家庭。

    段落2

    1960年意大利羅馬第十七屆

    1960年8月25日,奧林匹克火焰在意大利首都羅馬點燃。

    雖然羅馬得到了1908年第四屆現代奧運會的主辦權,但由於多次地震和維蘇威火山爆發,意大利經濟蒙受巨大損失,無力按時完成場館建設,不得不轉交給倫敦承辦。後來,羅馬又三次申辦,均未如願。羅馬人決心辦一屆高水平的奧運會,以彌補以前的遺憾。

    意大利人不但修建了十多座體育場館,還充分利用羅馬城文化遺産豐富的優勢,將許多比賽安排在聞名遐邇的古建築中進行,巧妙地將古老傳説、神話故事融入比賽,給奧運會增添了魅力。

    運動員們同許多遊客一樣,向古老的噴泉拋入硬幣,祈願能把獎牌帶回家。

    但是馬術比賽卻沒有這樣的運氣。馬術障礙賽起源於意大利,這項高雅而危險的比賽,要求騎手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超越14個障礙。

    身著騎兵服飾的是意大利選手雷蒙多•丁澤奧,他展示了非常嫻熟的騎術。

    他的哥哥皮耶羅也是一名騎手,正在等待出場。

    丁澤奧兄弟出身於馬術世家,很早就在國際比賽中獲得了優秀的成績,他們在上屆奧運會,拿到了團體賽的銀牌以及個人項目的兩塊獎牌。

    雷蒙多:我是第五個出場的騎手,所以一個乾淨利落的回合對我來説特別重要。這有可能損害了一部分其他騎士的信心。他們一定在想雷蒙多已經完成了一個乾淨利落的回合,有可能這讓他們緊張起來,這對我來説是一件好事。其實最壞的危險來自於我的兄弟。

    雷蒙多的哥哥皮耶羅要來一個令人讚嘆的跳越表演。

    一個雙障礙的連跳使皮耶羅險些跌落下來,不過他重振雄風。

    最後弟弟雷蒙多獲得金牌,哥哥皮耶羅獲得銀牌。兄弟兩個成為本屆障礙賽的傳奇。

    皮耶羅:我們兄弟倆在羅馬獲得金牌和銀牌是我最美好的回憶。而且是在我們崇拜者、我們主場的觀眾以及我們的父母面前。這絕對是你能想象到的最大快樂。

    澳大利亞騎手是本屆比賽的贏家,他們獲得了三日賽個人和團體的兩枚金牌一枚銀牌。三日賽分別在三天完成盛裝舞步賽、越野耐力賽和場地超越障礙賽。但是羅馬奧運會的馬術三日賽不是因為澳大利亞的勝利被人記住的,而是賽程的危險。參加比賽的73位騎手,只有35位賽完了全程,馬匹也有傷亡。馬術比賽是勇敢者的遊戲。

    日臻成熟的現代傳媒技術與奧運會相得益彰,美國CBS廣播公司以39.5萬美元購買了對本土的電視轉播權,歐洲18國和日本也有實況錄播。從此,現代傳媒為奧林匹克精神的弘揚與體育賽事的推廣,增添了強勁的翅膀,使奧運會能夠真正成為全人類的節日。

    也正是由於電視媒體的加入,競技運動隨之迅速商業化。商業化最直接的作用是提高了競技水平,增加了運動員的收入。但也加深了國際奧委會與運動員和相關機構的矛盾。如1968年國際奧委會禁止在運動員的比賽器具上使用商標,但是由於一些依靠公司贊助的明星威脅要退出比賽,最後折中為,運動員在電視上出現時,不顯示出器具上的商標即可。商家們在奧林匹克的出手並非惟利是圖,可口可樂副總裁弗洛伊特曾説:奧林匹克是特殊的,它不僅僅是體育,它是人文價值。

    1896年的第一屆奧運會,就出現過運動員為商品做廣告。三級跳遠冠軍、美國運動員康納利為賺取回家的路費,給強生藥品簽字:強生牌止痛擦劑完全治好了我的背痛。這是商業進入奧運的最早事例。

    奧林匹克競技運動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比賽與對抗,但它也像哲學家那樣闡述著深刻的辯證關係:愛國主義與國際主義,“重在參與”與“更快、更高、更強”,團結友誼與公平競爭。

    在羅馬奧運會上,有兩位選手用他們在十項全能比賽中的傳奇故事,精彩地演繹了奧林匹克精神。

    中國台灣選手楊傳廣和美國選手拉伕•約翰遜是這個項目的奪冠熱門,他們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校友。

    楊傳廣:不喜歡跟約翰遜在一起練習,因為好像每天跟他比賽一樣了。結果好在那裏呢,跟他做朋友之後不怕他,結果也跟他做了很好地朋友,我們互相幫忙。

    首先開始的是100米比賽,這個項目一直是楊傳廣的強項。儘管是同場競爭,但兩人還是不斷地互相鼓勵。楊傳廣在速度和彈跳上佔據優勢,而約翰遜則在投擲項目上領先。

    約翰遜:我認為楊傳廣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奧運選手之一,特別是在十項全能比賽中。我覺得他的競技方式很有特點,我想楊傳廣在比賽中不僅是一個強有力的對手,他也激活了我的最佳狀態。

    前九項比賽,楊傳廣雖然有六項領先,但仍落後約翰遜67分,如果他要獲勝,必須在最後一項1500米比約翰遜快10秒以上。1500米,楊傳廣最佳成績是4分36秒,約翰遜則是4分54秒,楊傳廣仍有機會奪得金牌。

    楊傳廣:在1500公尺的時候,大家都覺得如果我跑得快的話,我可以贏他,但是我一定要跑差不多贏他9秒鐘才可以。但是那天他跑的1500公尺,是他最好的一次,因為他必須要贏,他跟著我就好了,我跑得也快啊,但是他跟著我,因為跟著我咬牙就好了。到了1500公尺終點的時候,我贏他差不多3公尺的樣子。

    他們倆人在終點彼此依靠、相互攙扶的場面,立刻成為全世界媒體的焦點。

1/5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