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玉器文化專題之七:《世俗的趣味》(探索發現2006-336)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01日 20:19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法門寺地宮,一個埋葬佛祖釋迦牟尼舍利的地宮,在當年,它享受著至高無上的待遇。唐代帝王曾多次前來祭拜,並賜予了當年最為珍貴的寶物,可以斷定,這些和佛祖舍利一起深埋在地宮中的寶物,濃縮了當年最高等級的皇族珍品。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2400多件器物中,玉器的數量很少,而且大多都只是一些配飾,相比較于金碧輝煌的金銀器,玉器形單影隻。

 

法門寺地宮,一個埋葬佛祖釋迦牟尼舍利的地宮,在當年,它享受著至高無上的待遇。

唐代帝王曾多次前來祭拜,並賜予了當年最為珍貴的寶物,可以斷定,這些和佛祖舍利一起深埋在地宮中的寶物,濃縮了當年最高等級的皇族珍品。

在法門寺地宮出土的2400多件器物中,玉器的數量很少,而且大多都只是一些配飾,相比較于金碧輝煌的金銀器,玉器形單影隻。

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員盧兆蔭介紹説:玉的觀念在中國唐代以後就慢慢淡化了,帝王宮廷裏面的用具,主要是金銀器,再加上一部分瓷器。

從考古發現看來,在唐代的不少墓葬或窖藏遺址中,出土的也大多都是金銀器,陜西西安何家村出土了270多件金銀器,它代表著盛唐時期金銀器製作的最高水平,而在江蘇鎮江的丁卯橋窖藏,一次性出土了950多件金銀器。

唐代,是一個金銀器技藝文明璀璨的年代。

盧兆蔭研究員認為,到了唐代以後,逐漸的玉器就被金銀器取代了,再發展以後就被瓷器取代了,因為這個玉製造比較困難,當然玉衣是最難的,就是別的玉器製造也不容易,比金銀器就難多了,人的審美觀念也變了,再一個,這個金銀器又好看,同時製作也沒有那麼困難,所以統治階級的觀念變了,整個用玉的制度,喪葬的制度也就發生變化了,因為喪葬都是受人的思想意識支配的。

從現在唐墓出土的和唐代窖藏裏面出土的,主要是金銀器,還有一部分高級的瓷器。

在過去的歲月裏,玉器曾經承載著豐富而厚重的內涵,而當它走到開放而強盛的大唐王朝,它究竟還蘊涵著什麼樣的社會功能?它身上的神秘感、神聖感,是否都已經消解了呢?或者説,唐代的玉器已經僅僅成了一種裝飾品?

唐朝時,中亞和西亞的文化藝術開始進入中原地區,並逐漸影響著傳統的玉文化,玉器逐漸褪去了神秘和神聖的光環,世俗趣味開始融入了玉文化的領域。

公元581 年,中國歷史歷經魏晉南北朝400年的動蕩,而走向了統一的隋朝,此後,經過短暫的過渡,到唐代的時候,國力日益強盛,開創了大唐盛世,這一時期,聲名遠播的大唐文化,使得不同國度之間的交流成為可能。

受佛教文化的影響,唐代的人物玉雕,出現了前代不曾有過的佛教題材。

一件玉飛天用鏤空的技法雕制而成,飛天就猶如世間的一個世俗美女,上身裸露,下著長裙,體態輕盈而身姿婀娜。

而受中亞西亞文化交流的影響,這一時期的玉器還出現了異域的風格,瑪瑙羚羊首杯便是其中的代表作品,當年,西方流行將杯子做成獸頭的造型,這種異域的風情隨著中西文化的交流反映到了唐代的玉杯上。

當年還流行在腰帶上裝飾玉帶,而玉帶上的人物便明顯地帶有波斯人的風格。

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的教授趙朝洪介紹説:往往上面雕刻有胡人,吹笙或吹某種樂器的這種形象統稱“胡人帶板”,這些胡人帶板形象非常清楚,而且製作風格也一樣,應該説都是受西方影響的結果。

由於唐代崇尚金銀器,因此,當時還出現了大量金玉結合的作品。

雖然唐代玉器已經開始進入了民間, 日益世俗化,但是,在宮廷之中,還一直延續著禮儀用玉的傳統,只是它的要求已經遠不如以前嚴格了。

在唐代墓葬中,就出土了不少玉組佩,玉帶,這是有身份等級象徵意義的宮廷用玉。比如,玉帶就是三品官吏的佩飾,但是更詳細的規定當時似乎也沒有了。

盧兆蔭研究員認為,當時玉的觀念不能説沒有,但是起碼已經淡化了。

宋代時,古玉已經可以在市面上大量流通了,這在過去的年代中是不可想象的,古代玉器開始走下神壇。

唐宋以前,平民禁止擁有玉器,玉器更無法作為商品在市場上流通,它是統治階級身份的象徵,是貴族的專屬品。

而到了宋代,不僅出現了大批買賣古玉的古董商人,在民間還出現了大大小小的制玉作坊,玉器徹底擺脫了皇室貴族的專屬品,開始大量流入民間。

當時的王公大臣把玉器作為古董文物來收藏,而大戶人家的婚姻嫁娶,還要用玉器做聘禮。

這種世俗的風氣一開,意味著古代玉器徹底走下了神壇。

上海博物館的研究員張尉認為,這一轉變和當時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市民階層的興起都有密切的聯絡。

此後,人們更多的是將玉器作為珍貴的陳設品和藝術品來賞玩或收藏。

而玉器的製作題材也日益融入了人們日常生活的內容。

張尉研究員介紹説:當時這個玉器已經進入了世俗化、民間化和商品化這麼一種進程,也就是説,這個玉器可以為平民所擁有,這在漢代以前是不可想象的。

遼金時期,春水秋山玉成為一種特殊的玉器種類,這兩個由遊牧民族建立的王國,把他們大漠草原的遊牧生活反映到了玉器的紋飾上。

春水玉的主體圖案是一隻天鵝,它彎曲著脖子,躲藏在水草之中,而在它的上方,一隻獵鷹正俯衝下來,準備啄食天鵝,這個圖案反映的正是遊牧民族春天放鷹捕獵的情景。

遊牧民族有飼養獵鷹的習俗,當年,他們還把玉器做成一種獨特的玉臂鞲,這種器物可以套在手臂上,避免被獵鷹的利爪抓傷。

而秋山玉反映的則是秋天上山狩獵的情景,可以説,這一時期玉器的題材日益世俗化,人們甚至已經把日常狩獵的內容都刻畫到玉器得紋飾上了。

在今天的北海公園,有一座特別為一件玉器定制的亭子,亭子正中擺放著一件巨型玉器,這是一件極富傳奇色彩的玉器。

這個巨型玉器的歷史經歷了元明清三個王朝的風雨。

而在玉器研究者看來,這件玉器的歷史價值非同尋常,它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大型玉雕作品。

它的主人則是那個來自草原部落的蒙古王朝。

公元1271年,就在中原宋、金兩個朝廷多番議和,勉強相安無事的時候,一個發祥于漠北草原的蒙古部落開始崛起,這支蒙古鐵騎四方征戰,建立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帝國。

當這個草原部落入主中原之後,古老的中原文明並沒有因為異域民族的統治而消解,相反,頑強的中原文明卻包容和滋養了這個民族。

史籍上説,元代皇帝從頭到腳的裝飾,以及出行坐臥的器具無不用玉器製作或用玉器裝飾,當年,還在京城設立了多處官辦玉器的作坊。那件堪稱元代玉器代表作品的大玉甕或許正是誕生在這些作坊之中。

這件氣勢雄偉的玉甕,名為“瀆山大玉海”,它高70厘米,周長將近5米,最大口徑將近2米,重達3500公斤。

這件曠世巨作是一隻盛酒的大酒甕,據説,大玉海製成之後,被元世祖忽必烈放置到了當年的廣寒殿,當年忽必烈大宴群臣的時候,一天要飲酒三十石,而這些酒便貯藏在這件巨型的大玉海當中。廣寒殿就在今天北海公園白塔的位置,明末清初的時候被焚燬,廣寒殿被焚燬後,大玉海也遭遇劫難,今天我們如果詳細的端詳玉海的質地,還能看出烈火烘烤過的痕跡。 

遭此劫難的大玉海在清初一度下落不明,當人們發現它的時候,大玉海居然被幾位道士拉到了西華門外的真武廟,被充作了腌制鹹菜的菜罈子。

直到乾隆年間,酷愛玉器的乾隆皇帝親自下旨,大玉海才被用千金贖回,放置到了今天的玉甕亭裏。

如今,當我們再細細品味這件歷經600多年風雨的玉器作品時,上面所散發出來的神秘而浪漫的氣息無疑會令我們驚嘆。

玉海的周身描繪的是一片波濤洶湧的大海,在翻騰的海浪中,沉浮了多種深海怪獸,有海龍、海馬、海豬、海鹿等,這些動物披掛著毛髮、鱗甲,有的還長著翅膀,海浪的漩渦和怪獸的姿態被刻畫得既細膩又豪放張揚。

據推算,像這樣一件玉器,一名玉工需要60多年才能完成,而十幾名玉工同時製作,也需要花費不少於5年的時間,它代表了元代最高的制玉工藝,而這種巨型玉雕的手法,更是直接影響了明清兩代的玉雕工藝。

到明代,無論是皇家用玉還是民間用玉,都已非常普遍了。

這一時期的皇家用玉以定陵出土的玉器最為精美,這些玉器大多使用了嵌金鑲玉寶石的工藝,金器的光澤襯托得玉器更為潔凈溫潤。

民間用玉的種類也已經非常豐富,人們用玉做成各種器皿、配飾和日常用具,而工藝也日益精巧。

張尉研究員介紹説:為什麼説明清時期玉器的數量特別大,就是因為明清這個時候,玉器的世俗化和商品化的廣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玉工藝的成熟和社會財富的積累,奠定了清代玉器的輝煌,這是古代玉器歷經8000年的傳承而鑄造的又一個高峰。

有人説,如果從一個極端的角度看,清代玉器的輝煌幾乎可以看作是一代帝王締造的一個神話。

這位帝王在位60年,其中的40年成為了清代玉器、甚至也可以説是古代玉器最輝煌的一個年代,今天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數萬件玉器,也都是這一時期收藏入宮的。

乾隆皇帝的一生,愛玉、賞玉,在他留下的詩作裏,就有多達800多首的咏玉詩,這位雄心壯志的帝王甚至還擁有一個因愛玉而得來的雅號“玉癡”。

在當年,朝廷在京城專門設立了兩個造辦處,它們為朝廷特別訂制玉器,另外,在全國發達的玉器重鎮,還設有8個直屬的造辦中心。

每逢宮廷玉工製作重要的玉器時,乾隆皇帝都要親自過問,從畫稿、模型到玉器的製作,每個環節都要逐一審查,等到玉器製作完成後,乾隆皇帝還要在上面賦詩題字。

這種朝廷自上而下的酷愛,讓清代玉工在繼承前人智慧的基礎上,把玉器工藝做到了極致,這一時期的玉器工藝也因此有了一個特別的稱謂“乾隆工”。

北京玉學玉文化研究中心的研究員古方認為,清代的玉就看乾隆的了,清代的玉是乾隆以前的不行,乾隆以後的也不行,乾隆的玉已做到極至了,沒有能超過乾隆的。

乾隆工的極致,甚至給後人留下了至今也難以解答的工藝之謎。

一種玉器作品被稱為玉山子,它是清代獨創的玉器樣式。玉山的體積巨大,人們用渾然巨制來形容。

一個高達兩米多、重量超過5000公斤的龐然大物,再現的是當年大禹治水的場面,上面涉及複雜的人物和山林的造型,據記載,歷時10年才製作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和複雜的工藝,在今天的研究人員看來簡直匪夷所思。

中國文物學會玉器研究委員會副秘書長趙永魁介紹説:他做那個《大禹治水》做了10年,10年現在也想不出怎麼做出來的,所以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工程,因為現在如果給我們那麼大的東西,不讓我們使用電動工具是做不出來的。

今天的玉器藝人在製作這種玉山作品時,仍然是一個高難度的工作,而他們卻擁有著比清代手工藝人遠為先進的現代工具。

今天的電動工具有各種形制的鑽頭,而且憑藉電力能源,可以輕易地進入玉山的各個部位,而在當年,人們使用的是一種叫砣機的琢玉工具,琢制玉器時,砣機是固定的,玉工必須不斷變換玉料的角度,才能把一件玉器琢制完成。

那麼,面對重達數噸的玉料,僅僅憑藉人力和簡陋的手工工具,巨型玉山如何才能完成呢?

專家趙永魁説:它是拿不動的,只能把它吊起來做,但是工具就是這個,你怎樣靠近它是個難題,所以這也是一個尖端技術,到現在沒有解開這個謎。

這些玉山子的玉料來源,也是一個難以解答的問題。

據文獻的記載,清代的玉料供應,主要來自新疆的和田地區,從京城到和田,其間相距5000多公里,而這種重達數噸甚至數十噸的玉料,必須到終年積雪覆蓋的高山上採集,其間開採的困難和運輸的艱辛讓後人幾乎難以想象。

據記載説,運送這樣的大型玉料,需要特別訂制數丈寬的大鐵車,動用上百匹馬,數千人力,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其中的艱辛和危險是非親自經歷無法體會的。

在當年的這種運輸條件下,行進的速度是可想而知的,這支浩浩蕩蕩的隊伍以每天十多裏路的速度緩緩向前推進,萬里之外的京師似乎是一個永遠望不到盡頭的終點,如此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長途跋涉,一塊玉料運送到京城,往往需要3年多的時光,再加上之後的設計、製作,玉山作品的完成,足以使一個幼小的孩童從人生的童年步入人生的壯年。

正是這種巨大人力和物力的耗費,清代玉器進入了一個極其繁榮的時期。

在這個時期,在新疆地區的雪域高山上,每天同時會有幾千人在山上作業,而從京城到和田的萬里征程上,每年要運送數千公斤甚至數萬公斤的玉料。

玉料就這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京師重地,或者轉運到全國各地的制玉重鎮。

史籍上説,當時的蘇州、揚州一帶的制玉作坊,幾乎晝夜不停的傳出淅淅沙沙的琢玉之聲。

 

8 各地的能工巧匠更是競相翻新工藝,較量精工細作,玉器作品一時蔚為大觀。

這一時期,有皇室貴族專門使用的飲食玉器,喝酒的杯盞,茗茶的玉壺,還有進食的餐具,這些玉器大多成組成套,成雙成對,其中最精美的有錯金嵌寶石的玉碗,史書上説,這是一件朝廷舉行大典時給群臣御賜奶茶專用的玉碗。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還把玉器做成薰香的香爐,照明的燭臺,甚至還有澆水的花澆,和放在臥室床前的痰盂。

文人墨客使用的文房用具也被做成玉器,有筆筒、筆洗、筆架、鎮紙等等,有的華貴富麗,有的清新淡雅,它們既是實用品,更是雅玩的珍藏。

象徵吉祥的各種玉器也大量出現了:三隻羊的組合象徵著三羊開泰,靈芝寓意長壽,最有特色的是一種玉如意,在清代,它是最為流行的一種吉祥物。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伯達認為,如意是完全出自和尚撓背的一種工具,後來演變成如意的。

清代流行硬木傢具,各種與硬木組合而成的玉傢具也應運而生了,玉工把琢制出不同圖案和造型的玉片鑲嵌在傢具上,成為清代獨具特色的一種玉工藝。

可以説,在清代,玉器融入了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而玉器的紋飾和器形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程度。

從隋唐之後開始興盛的世俗化趣味,到這一時期被發揮得淋漓盡致。

乾隆遜位100多年後,清代玉器的風尚為之一變。一種在玉文化史上默默無聞的玉料突然之間身價倍增,它的聲望幾乎超過了傳統的和田玉。

這種變化的原因,竟然是由於一個女人的特殊喜好。在清末的時候,這位名義上的女皇帝控制著整個大清王朝,在她主政期間,清澈透亮的翡翠成為她的最愛。中國不出産翡翠,它的産地主要集中在今天緬甸的北部,當年,慈禧太后專門下達諭旨,命各省官員大量進貢翡翠,而後宮的嬪妃也紛紛效倣慈禧太后,佩戴翡翠首飾,如此上行下效,到清末的時候,翡翠的身價一躍而起,超過了傳統的和田玉。

古方研究員認為,慈禧一個人,帶動了全國都在找這個東西,那麼,你全國都需求這個東西,它從開採到製作就刺激了這個規模的發展。

今天,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玉器更多的成為了人們喜愛的首飾製品。有人收藏玉器,有人佩戴玉器,而凝聚著古老文明的古代玉器,則在博物館的陳列室裏,向遊人傳達著遠古的信息,玉器的文明似乎已經滲透進了這個民族的血液之中。

今天的玉器,在人們的生活裏,或許是一種財富的象徵,一種審美的愉悅,一份美好的祈願,除此之外,或許還有對久遠歷史的追憶,和對古老的中華玉文明的內心深處的傳承。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