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百年板聲(第二集)(探索發現2007-050)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4日 08:53 來源:CCTV.com

 

 

 

1923年,一個叫威廉.史密斯的加拿大傳教士來到山東的臨清等地,在傳教的同時,他也用相機記錄下了當時山東的景象。

在他留下的老照片中,許多是關於集市的。集市上各種各樣的人物,以及集市上賣藝的藝人都成為他感興趣的對象。在他的眼裏,集市不僅是當時人們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更是民間藝人的大舞臺。

丁玉蘭:“四個轱轆四輛車,把桌子架在車上,那個人多的呀,你唱著,擠的這車轱轆轱轆都跑啊,人山人海。就這樣。我去一趟我去一趟的,後來結婚穿了個小紅襖,俺娘給我做了個小紅襖。沒名沒姓的,那時候不寫名,唱響了,再去小紅襖的戲來了。他説你不知小紅襖,我説誰是小紅襖啊,上一回不是你嗎,上回是我,你不是穿個小紅襖嗎,嗷嗷的叫小紅襖的戲來了,我的外號是小紅襖。到了後來又鑲了個牙,鑲了個牙呢不穿小紅襖了,小金牙的戲來了,小金牙,這個農村我是轉遍了。”

臨清位於山東省西部,古老的運河穿城而過。運河邊的這座古塔名為永壽寺舍利寶塔,建於公元1611年,也就是明萬曆39年。今天寺院早已不存在,只有這座寶塔依然矗立在運河邊,見證著這條古運河和臨清這座古城的興衰。

明清時期因漕運興盛,臨清依傍運河發展至鼎盛時期,成為當時聞名全國的商業都會,當時有“繁華壓兩京,富庶甲齊郡”的説法。

1826年,也就是清道光六年,臨清成為四縣科舉縣試會考之所,這一年的科舉發榜使一個叫李長清的人對科舉仕途徹底絕望了。屢次不中的惆悵失意和閒居的百般無聊使他非常鬱悶,終日和其他落第的舉子們在酒館借酒消愁。為了發泄心中對現實的不滿,他們開始以當地流行的武松故事為題材編寫唱詞。

北宋末年,武松出生在臨清附近的清河縣,在陽谷縣打虎成名,他剛直不阿、嫉惡如仇,是魯西北人民最為喜愛的英雄人物。在武松身上,也寄託著舉子們對現實中醜惡現象的不滿,對理想生活的追求。

李長清回到家鄉茌平後,把寫好的唱本交給了他的表侄傅漢章。傅漢章是一個山東大鼓藝人,得到《武松傳》的唱本,他十分高興。然而在演唱的時候,他卻遇到了難題。

 “武老二”由於産生於山東西北的農村,因此也就有著濃郁的農村特色。它的語言屬於今天的魯西北方言,範圍包括濟南、泰安、德州、淄博、濱洲以及聊城的大部分地區,也就是通常所説的山東官話。

郭學東:“這個山東快書裏面大量的唱詞,一看就是魯北的,比如好多説煙火,就是昨天晚上,打仗不力量,經常説的話,在這打仗不利索,就不力量,你讓不讓,在這什麼時候,你説讓,這也是,這些很多很多的詞彙,都是魯北的詞,而不是魯西南的,同樣的魯西南不這樣説。”

馬館長:“你比如,武松趕會,這個趕會以後呢,就是所,起會以後,去了會以後,趕會需要什麼,三天兩轟上,這個山東快書都聽過這個話,但這個文字寫在這個書面,出的這個文字,兩後上,後邊的後,在這不讀陰平了,讀陽平了,變調了,變了詞了,這不念後念轟,轟動那個轟,轟你,就三天兩轟上,用不了三天兩轟上,他不能説用不了三天兩後上,不行,這是臨清特有的。”

1/3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