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百年板聲(七)(探索發現2007-055)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4日 08:37 來源:CCTV.com

 

一九五三年,美帝的和談陰謀被揭穿,他要瘋狂北竄霸佔全朝鮮。這是七月中旬的一個夜晚,陰雲籠罩安平山。在這山上,盤踞著美李的王牌軍,號稱是常勝部隊美式裝備的白虎團,……“

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走過來的人們,對快板書《奇襲白虎團》都不會陌生。這部由著名快板表演藝術家梁厚民創作演出的作品在1972年剛剛問世,就風行一時,膾炙人口。

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美帝國主義乘機在朝鮮仁川登陸,並不顧中國人民一再警告,把戰火引向中國邊境,轟炸中國丹東等地,剛剛誕生的社會主義新中國面臨戰爭威脅。中國人民響應毛澤東發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組織中國人民志願軍,于10月25日開赴朝鮮前線和朝鮮人民軍並肩作戰,抗擊美國侵略軍。

   崔志剛:“記得我小的時候,對這段快板書十分著迷,那時候,這段快板真可以説是家喻戶曉,收音機裏常常播放,我記得我們家附近有個菜市場,每個小攤都有一個半導體收音機,一到播這個快板的時間,每個收音機都開著,如果去買菜,從菜市場這頭走到那頭,你能一句不拉地把《奇襲白虎團》聽完……

《奇襲白虎團》:“哎,大胖子,今天可真夠新鮮啊,剛才發了新袖標,聽説口令又要換,連長查了兩遍崗,排長親自來代班,我看八成要出事吧,今天站崗有點玄哪啊。嘿嘿,小瘦子,馬上就要北進了,查崗代班還新鮮?哎,北進北進又打仗,這仗他媽哪天能打完哪?……”

1949年7月2日至19日,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

7月11日,參加會議的曲藝、雜技界代表與參加會議演出的六十余人,聚會于中山公園來今雨軒,商討曲藝發展前景,並成立了由周揚、趙樹理、王尊三、王亞平、連闊如、畢革飛等人組成的中華全國曲藝改進會籌備委員會。22日,籌備委員會舉行成立大會,王尊三當選為主任委員;連闊如、趙樹理當選為副主任委員;具有“快板大王”美譽的畢革飛等11人當選為常務委員。就是在這次會議上,各種説説唱唱的藝術形式,被定名為“曲藝”。

李伯祥:“曲藝這倆字,這種名詞原來沒有,這是解放名詞,原來我們叫雜耍。貶我們,雜耍後來還不夠貶,裏邊有些雜技變魔術的練口技的,踢毽的騎自行車的,包括一些京劇新唱都跑我們這兒來。你説叫什麼呢,叫雜耍不合適了,不有一個叫什錦水果糖嗎,管我們叫什樣雜耍。這是解放後第一次文代會,據説老舍先生有功勞,給我們改的曲藝。”

第一次文代會的召開不僅使説唱藝術有了一個嶄新的名稱——曲藝,也使曾經被視作“下九流”的民間藝人們獲得了來自政府的前所未有的尊重。

     關學曾:“我從講習班出來,碰到一警察,那時候那些警察都是舊社會留用的,問我幹什麼的?我説文藝工作者。“什麼?文藝工作者?你説你是做什麼的吧?”我説是唱大鼓的。他就説你説你是唱大鼓的不就得了麼,還“文藝工作者”。

他們中的優秀者被尊稱為“人民藝術家”,他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也是共和國的主人,他們隨時準備為新生的共和國貢獻自己的一腔熱情和全部才藝。

為了慰問在朝鮮前線英勇作戰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軍,1951年1月23日,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反對美國侵略委員會發出《關於組織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的通知》。

此時,身為國家主人翁的曲藝演員們愛國心切,他們不僅積極參加各種抗美援朝的募捐義演,對親自赴朝慰問也感到義不容辭。

蔣守文:“當時那個藝人的翻身感是非常強烈的,翻身感非常強,對政府所有的號召,沒有哪一個藝人不是積極響應的。”

崔琦:“我師父正在王府井鳳凰廳演出,但是侯寶林候先生把我師父叫到一邊,沒人的地方,中央要組織慰問團上朝鮮慰問志願軍,你去不去,我師父舊社會苦屯子里長大的,飽嘗黃連知蜜甜,就對有一種共産黨樸素的報恩的感情,黨説的什麼我就聽,黨讓幹什麼我就去,我師父當時就跟侯寶林先生説,你去也也去,你不去我也去。

很快,一支86人的曲藝服務大隊組建成立,全稱是“第一屆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總團曲藝服務大隊”,主要由北京市的著名曲藝演員與雜技演員組成。政委張富忱,副政委劉大為,大隊長是評書演員連闊如,副大隊長是相聲演員侯寶林、單弦演員曹寶祿。快板演員高鳳山、山東快書演員高元鈞、琴書演員關學曾、相聲演員常寶堃、郭啟儒等都在其中。

高學良:“我跟我媽送我父親(高鳳山)去抗美援朝,赴朝慰問,在前門火車站,送我爸爸走,那時候我記憶最清楚的,就是那會兒志願軍穿的衣服都是黃色的棉襖,你知道吧,不是荒廢,不是那種綠,就是發圖黃色的棉襖,就帶著那種毛的帽子,那時候吹奏著那個洋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那會好像就是吹著號,我母親領著我一直送到火車上,那時候所有的像一些老藝人,這個這些人都排到隊,上火車,後來回來的時候我們又到那兒接,那會兒場面特別那什麼。”

1951年3月12日慰問團從北京出發。

在炮火紛飛的朝鮮戰場上,“曲藝服務大隊”的隊員們,在敵人飛機的轟炸下穿梭于各個戰場,頻繁演出,他們以志願軍戰士為榜樣,克服一切困難,在山坡、坑道、山洞熱情為戰士們演出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希望把祖國人民的關懷和溫暖送到每一個志願軍戰士身邊

高洪勝:“志願軍吃了很多苦,而且冒了槍林彈雨,對人的感情上來講,演出他是,常常有,一天演很多場,説起來非常興奮,你想,他(高元鈞)一演,武松的段子,一段都二十多分鐘,半個小時,他能,他曾經演過專場,一個人演專場,那也時時拉著警報,美國人的飛機就來了,轟炸,鑽個坑道裏,飛機一走,給大傢伙演出,他沒有他種,就是説,沒有那種,害怕也好。”

1/3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