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大河西流》第三集 《兩關之謎》(探索發現2006-339)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08日 13:48 來源:CCTV.com

  


   
西漢時期,漢武帝征服匈奴、收復河西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列四郡,據兩關”,四郡為酒泉、武威、張掖、敦煌,兩關就是陽關、玉門關。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大詩人王維的《渭城曲》為大家所熟悉,其中的“陽關”與“春風不度”的“玉門關”同為出塞的必經之路。漢武帝征服匈奴、收復河西後“列四郡,據兩關”,從此,絲綢之路正式暢通,人類歷史翻開了新的一頁。
陽關設在敦煌西南一片叫南湖的綠洲上,巨大的湖泊是古代的渥洼池,唐代又叫壽昌海,它是疏勒河最西端的一個支流,南湖綠洲曾經是漢代龍勒縣、西晉壽昌郡的所在地。
我們問專家:龍勒,龍就是天馬被勒住了?
敦煌研究院研究員、敦煌學家李正宇介紹説:這是抓住天馬的地方,或者叫做收復天馬的地方。這是進入國境的頭一站,像玄奘回國的時候,從羅布泊過來,從於闐經過羅布泊,他事先給中央打了報告,説他要回來了,唐太宗知道了以後,就命令敦煌太守説,你們要到陽關去接玄奘,敦煌太守就是在這裡迎接玄奘的歸來。後來馬可波羅來中國也是從這裡進來的,他們都在這裡停留。
我們已經找到了陽關的大後方,那麼它的大本營——陽關關址又在哪呢?我們騎上馬,翻過一道道沙梁,來到了古董灘,隨行的專家判斷,古陽關或許就埋在這些沙梁下。
後人判斷陽關關址,都是根據《舊唐書地理志》記載“陽關,在縣西六里。”這裡的縣是指龍勒縣。
時隔千年,陽關關城早已蕩然無存,連綿的沙丘之間,依稀可見斷斷續續的古代墻基。
紀永元館長介紹説:生活用具,還有些生産用具也是在這兒發現的,陶器裏面像加沙陶、灰陶、繩紋、席紋都有,還有麻布紋、刀削紋,這些都是很有特點的,鐵器在陽關遺址上發現是比較常見的,證明漢代冶煉技術已經很普遍了。
不愧是古董灘,各種古代遺物俯拾即是,文物單位曾多次在這裡發掘到漢代兵器、貨幣、首飾及生活用具,當地老百姓有句話説“來了古董灘,不會空手還。”
那些房基、陶片、銅器在時時提醒著我們,一個偌大的古代城市就在我們的腳底下。
環顧四週,我們不禁要問:既然是關卡,理應設在居高臨下的險峻之處,為什麼要設在平沙無垠的地方呢?
陽關孤零零地佇立在荒蕪的禿嶺上,除了一截絲帶一樣纖細的小綠洲,周圍幾乎都是起伏的沙浪。
紀永元館長介紹説:陽關的設立,它主要就是守住兩個水,西面有一個西土溝水,東邊的這個水過去叫石門澗,所以關設到這個地方,就是主要守住這個水,把水就是把關,因為在乾旱的沙漠上,人在這裡要活動,離開水是無法生存的,守住了水,你千軍萬馬就能生存了,所以它取這個意。
對此,斯坦因有詳細的論述:“為漢武帝中亞擴張政策出謀獻策的中國將領,對地形的觀察非常敏銳,它們不可能忽略南湖在戰略上的優越性。對於那些希望沿此路前往敦煌的人來説,南湖是第一個能夠提供充足的水和牧草的地方。控制了南湖,事實上就有可能抵禦任何來自阿爾金山方向對敦煌的侵擾。從最後一處有牧場的地方安南壩至此地的距離還相當遠,因此,如果不在南湖補充水源,任何人都不可能從那個方向抵達敦煌。中國人通過建關以控制這條道路的重要性就顯而易見的了。”
我們從衛星拍攝的畫面上可以更清楚地看到陽關的特殊重要性。
在無邊的沙海中,陽關綠洲像一片樹葉,而渥洼池則像樹葉上的一滴露珠,對於大漠上長途跋涉的人來説,看到陽關就看到了一線生機。
鎖住水源的陽關,就有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神威。
這裡曾雄關巍峨、商隊絡繹,“使者相望于道”;這裡曾綠樹成蔭、碧水環流,神馬馳騁于野。
“五原西去陽關廢,日漫平沙不見人”。
眼前,除了黃沙還是黃沙。
一個威名遠揚的關城,為什麼消失于一片沙海?這座城市的最後一縷炊煙又是什麼時候消失的呢?
1/2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