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徽商 之一《儒商》(探索發現2006-221)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15日 10:04 來源:CCTV.com

  胡適先生説:“我將來如有工夫來寫自己的傳記,要用很大的一章來寫我那個時代徽州的社會背景。”他還特別指出,徽州故里生活是他“個人的文化背景”。

  胡適先生説:我是安徽徽州人。

  先生在他的《四十自述》回憶錄裏這樣描述他的家鄉:

  徽州在舊制時代是個“府”;治下有六個“縣”。我家世居的績溪縣,便是徽州府裏最北的一縣。從我縣向南去便是歙縣和休寧縣;向西便是黟縣和祁門縣;祁門之南是婺源縣。婺源是朱子的家鄉。朱熹原來是在福建出生的;但是婺源卻是他的祖籍。

  績溪,舊制徽州的一個山區小縣城,《寰宇記》上説,“以界內乳溪與徽溪相去一里,回轉屈曲並流,離而複合,謂之績溪,縣因名焉”。“績”的本意是麻線絞集,潺潺溪流,纏繞往復,今天的績溪山水依然豐饒,依然美麗。

  績溪上莊是胡適先生的老家,至今古貌依舊,溪水潺潺,樹影婆娑。“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南宋詩人楊萬里的詩句讚美的就是上莊美景,這也是胡適先生經常為人揮毫潑墨所喜愛引用的一首詩詞。

  就是這樣一個樸素的山莊,讓胡適先生魂牽夢縈。晚年蟄居台灣的胡適,唸唸不忘的是故鄉徽州。

  那麼,胡適先生所生活的時代,徽州的社會背景是什麼樣的呢?胡適先生所言“個人的文化背景”又是怎樣的呢?

  1891年12月28日,胡適出生在上海大東門瑞馨泰茶葉店內。瑞馨泰是胡適祖上與鄉人合開的一家茶葉店。其實,早在清嘉慶年間,胡適的高祖就已經在上海浦東川沙開創了茶葉店,店號“萬和”,賣的是家鄉名茶“金山時雨”,生意非常的好,以至於後來又發展了一家,於是當地曾有“先有胡萬和,後有川沙縣”一説。在胡適先生的回憶錄裏,詳細地記錄了祖上經商的歷程,並且把祖上創業的艱辛形容為“一場很艱苦的奮鬥”。

  1895年,4歲的胡適隨母親回到了家鄉上莊,這一住就是9年。這一時期的上莊號稱“小上海”。十里楊林鎮,五里後岸街,米行、藥鋪、典當,商鋪林立,車水馬龍。而鄉里更多的族人則在外經營,有的已是赫赫有名。汪立政去了上海,創辦“汪裕泰茶莊”,成為滬上著名的茶葉大王,還在杭州西子湖畔建了別墅“汪莊”。而與胡適同一家族的胡開文墨業則走向了全國市場。清代中國有四大制墨名家,績溪汪近聖和胡開文就佔了兩家,尤以胡開文墨後來居上,成為文房四寶中徽墨的代表。此外還有大量的徽廚活躍在江浙滬一帶的大酒店之中。據清末到建國初的不完全統計,績溪商人在全國各地開辦的各類商號在1200家之上,績溪旅外商人佔全縣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9年的家鄉生活,對胡適有著極深刻的影響。1933年11月15日,胡適在談到績溪縣誌編纂的問題時,提出了自己的觀點:縣誌不可但見小績溪,而不看見那更重要的“大績溪”。若無那“大績溪”,小績溪早已餓死,早已不成局面。新志應列“大績溪”一門,由各都畫出路線,可看各都移植的方向以及經營的種類。如金華、蘭溪為一路,孝豐、湖州為一路,杭州為一路,上海為一路,自績至長江為一路……

  前世不曾修,出世在徽州。年到十三四,便多往外溜。

  雨傘挑冷飯,背著甩溜鰍。過山又過嶺,一腳到杭州。

  有生意就停留,沒生意,去蘇州。

  轉來轉去,到上海,求親求友尋路頭。

  同鄉多顧愛,答應肯收留。

  兩個月一過,辦得新被頭。半年來一過,身命都不愁。

  此刻,這一首徽州民謠正蔓延在徽州的山間小路。“徽杭鎖鑰”,又稱“江南第一關”,位於績溪伏嶺,翻過這一條崎嶇的山道,徽州人就可以由此通往浙江,這是徽州人去杭州的一條陸地交通要道。許多年以前,那些離開家鄉的徽州人一定是唱著這樣的歌謠翻山越嶺,到那些被胡適先生稱為“大績溪”的地方闖蕩。

  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徽州人對自己的生存環境做出了無奈的選擇。在只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徽州,山多嶺眾而人口稠密,人口與土地的矛盾,貫穿著16世紀至19世紀近世社會的全過程。胡適先生因此總結説:“徽州地區全是山地,由於黃山的秀麗而遠近聞名。這一帶的河流都是自西北向東南流的,最後注入錢塘江。因為山地十分貧瘠,所以徽州的耕地甚少。全年的農産品只能供給當地居民大約三個月的食糧。不足的糧食,就只有向外地去購買補充了。所以我們徽州的山地居民,在此情況下,為著生存,就只有脫離農村,到城市裏去經商。因而幾千年來,我們徽州人就註定的成為生意人了。”

  中國歷史上有兩個著名商幫:徽商與晉商,他們皆處於貧困山區,種地無以生存,這種生存條件的劣勢使得他們只有一條逼仄險峻的出路:經商。

  徽州是個移民社會,早期是北方眾多士民遷入徽州,至明清時代,徽州人又大批外出經商。遷入徽州是走進來,經商是走出去,無論是進來還是出去,都是一種移動。

  徽州人經商的歷史,我們從史料文獻中可以追溯到東晉年代。

  南宋的時候,朝廷遷都臨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政治、經濟中心下移,促使臨安附近區域的經濟首先得到相應發展,由於徽州特殊地理環境和自身經濟發展的需要,徽州人把家鄉的特産,諸如木材、茶葉,還有澄心堂紙、汪伯立筆、李廷圭墨、龍尾歙硯等文房四寶,通過新安江運往杭州以換取糧食,“往者多取富”。從這一時期開始,徽州商人行買四方而聲名顯赫。到了大致在明代成化、弘治年間,作為一個商人集團,徽州商幫逐漸形成並強盛。從這一時期開始,“徽”和“商”或者“徽”和“賈”兩個字相聯成詞,成為一個特定概念的名詞而被時人廣泛應用。

  據考證,在明成化年間,徽商一詞已在上海松江一帶流行。

  《雲間雜識》記載了一個故事:

  一個顯宦在異地搜刮民脂民膏之後,回到松江老家。

  一日,一個老人登門拜訪,對他一直是打躬作揖。

  官僚極為詫異:你幹嘛對我如此恭敬?

  老人笑道:我們松江一帶的財富都被徽商賺走了,現在你老人家又把財富帶回來了,我們怎麼不應該對你表示尊敬呢。

  原文如此:成化末,有顯宦滿載歸,一老人踵門拜不已。官駭問故。對曰:“松民之財,多被徽商搬去,今賴君返之,敢不稱謝。”

  這是迄今看到的關於“徽商”最早的文字記載,松江是徽商早年最活躍的地方,徽商一詞首先在這裡流行是合乎情理的。

  “徽俗十三在邑,十七在天下”,明嘉靖以後,徽州從事商賈的人數大量增加,徽商逐漸發展成為中國商界的一支勁旅,活躍于大江南北、黃河兩岸,乃至日本、暹羅、東南亞各國和葡萄牙。所謂“兩淮八總商,邑人恒佔其四”,説的是徽商在鹽業領域開創了獨執牛耳的局面。此外,徽商在茶業、木業、典當業等貿易方面也取得了不凡的業績。康熙、乾隆年間,沿江地域流傳著“無徽不成鎮”的諺語,這一時期徽商商業資本之巨、從賈人數之眾、活動區域之廣、經營行業之多、經營能力之強,都是其他商幫所無法匹敵的,徽商進入了鼎盛時期。

  徽州人做生意,並非“生而善買”,以明代《安徽地誌》所説的“徽人多商買,其勢然也。”這些都是因為當時的環境因素、社會因素以及徽州人刻苦經營所造就的。

1/2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