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嶺南王國:第二集 平定嶺南(探索發現2006-242)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4日 15:15 來源:CCTV.com

嶺南,就是指大庾嶺、騎田嶺、都龐嶺、萌渚嶺、越城嶺五座山嶺之南。五嶺山脈層巒疊嶂,東西一字排開,延綿1400余公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説。它把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自然分開,形成了江南丘陵區和嶺南兩個獨立的地理單元。

或許因為重山的阻隔,世代生息在嶺南叢山深澗中的百越族斷發紋身,生活習性和中原人有著天壤之別。

可是,面向大海的嶺南也有著天然的優越,因為嶺南土地肥沃、河湖密布、氣候濕熱,尤其在人煙稠密、開發較早的珠江平原一帶,很早就呈現出繁華氣象。

從中原最早出現統一的王朝開始,嶺南這塊讓人垂涎的土地就從沒有真正被納入到中原王朝的版圖裏,早在春秋時期,越族建立的越國就與當時的吳國互相爭霸,使中原的諸侯國感受到了震懾。戰國時,越國被楚國所滅,越族從此分崩離析,部族也越來越多,號稱百越,越人部族間的爭鬥也開始變得激烈起來。

公元前218年,百越民族成秦軍的打擊對象,秦軍動用軍隊50萬人。

在五嶺山脈廣闊的區域,秦軍分路進入了嶺南。

秦軍從最初打響統一天下的兼併戰爭那天算起,採取的就是“遠交近攻”的策略,秦軍正是從自己的家門口,一步步消滅了自己的對手。

這一次,從秦王朝的統治中心、關中平原的咸陽到嶺南,直線距離也有2000多公里。

在嶺南叢山中生活的越族人,面對的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訓練有素、擁有著精良兵器的秦軍,在戰國時代曾經打敗了所有的強國,而後建立了號稱為鐵血帝國的秦帝國,秦軍也真正成為天下無敵的軍隊。

然而,這一次,秦軍在越族人的偷襲戰中陷入了被動。

就在秦軍平定六國的戰爭中,大都是在長江以北開闊的丘陵和平原展開,而嶺南山高水深林密,秦軍要適應和北方完全不同的戰鬥,強悍的步兵和騎兵的威力徹底失靈了。

霍印章介紹説:秦國軍隊的所有戰術都用不上,因為你看不到敵人,敵人在山裏你找不到他。當你休息時,他夜間出來了,當你缺糧斷草時,他出來了,他是這樣一種打法,所以秦滅六國很容易,而攻取百越卻付出了慘重代價,甚至是流血數十萬。

2000多年前,在今天廣西貴港境內鬱江平原一帶,是越族人當中一支叫作西甌族的越人聚居的地方。

秦軍進軍嶺南,戰線十分廣闊,各路大軍遇到的對手也不盡相同,在嶺南越族的眾多支系中,猶以西甌族越人最為強悍。

秦軍戰鬥力最為強大的一支主力,直逼西甌越人盤踞的地盤。考古證實當時西甌方國已十分強大,秦軍在這裡遇到了平定嶺南戰爭當中最為激烈的抵抗,雙方相持竟達三、四年之久。

在同西甌越人的戰爭中,秦軍付出了慘重代價,在秦軍平定嶺南不到100年後,西漢淮南王劉安撰寫的《淮南子》一書,對秦軍的這場戰鬥做出了描述:在秦軍佔領的地區,越人不服從秦軍的統治,他們逃進深山,寧願和禽獸相處,也不肯作秦軍的俘虜,他們推舉一個叫做敖駿的越人為首領,同秦軍週旋,越人往往在夜裏發動突然襲擊,使得白天行軍作戰已經十分疲憊的秦軍不得安寧。

更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在一次越人的突然襲擊中,秦軍主將屠雎被殺而死,秦軍兵士伏屍流血數十萬,佔領桂林的秦軍3年不敢解甲卸弩,戰局陷入了膠著狀態。

要徹底打敗西甌越人,對曾經所向披靡的秦軍來説,卻變得異乎尋常地艱難,事實上,比起嶺南的百越族,秦軍的武器不可謂不精良。

1983年,廣州城北南越文帝趙胡的墓葬被打開。

在大墓中,考古人員一共發掘出15件鎏金銅弩機,這種武器有瞄準用的望山,發射原理類似於今天的步槍。

廣西博物館的蔣延瑜介紹説:當時的秦軍就不是配用一般的弓箭了,要裝備強弩,最近的要射150米,最遠的能射900米。

就在同一時期關中秦始皇陵、河西走廊武威擂臺漢墓、長沙馬王堆西漢墓,都出土了這種銅駑機,顯然這種兵器是南下秦軍帶來的。

成捆的箭頭,規格一致,然而,鋒利的兵器仍就不能征服西甌越人。

秦軍雖然翻越了五嶺,佔據了嶺南的主要戰略要地,可是荒涼的嶺南沒有秦軍所需的軍糧,深山叢林裏的越人襲擊秦軍的糧道,使得秦軍糧草匱乏,後勤給養十分困難,陷入了極為危險的境地。

專家霍印章介紹説:這50萬人每月需要軍糧2000萬斤以上,還有大批的軍用物資和輜重作補充,而五嶺擋住了運輸的道路,因為這些物資的運輸要有便捷的交通,或車載或船運,而五嶺過車、過船都不容易,這個問題恰恰成了秦軍在嶺南勝負、成敗的關鍵。

秦軍在嶺南的這場作戰,很快轉化為糧草輜重運達前線的戰鬥。

事實上秦軍已經發現,雖然嶺南山勢險峻,但雨水充沛的氣候也造就了眾多的河流,這些河流正好穿越了嶺南連綿的群山,一直向開闊的沿海奔去。

從秦軍最初打響平定嶺南的戰爭開始,秦軍就充分利用了這些山谷和河流。

專家霍印章介紹説:水兵在秦滅六國之前就建在了巴蜀,秦滅六國後,江淮流域全部是樓船師,而進軍嶺南的都是樓船師,水軍承擔步兵的任務,正好在嶺南水網地帶,既需要陸地上的溝通,更需要河流的溝通,這樣的話,作戰、行軍和運輸都方便。

隨著曠日持久的行軍作戰,秦軍的糧食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在後勤運輸上,秦軍更離不開一種堅利的武器,這就是船,可是在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眾多的河流當中,秦軍要尋找的道路在哪呢?

在秦朝中原與嶺南的通路中,除去陸路,最重要的兩條水路,就是從嶺北長江水系的兩條河流,向嶺南珠江水系的兩條河流相靠近的線路。

在大瘐嶺上,橫蒲關扼守的一條石頭小道,最早正是平定嶺南的秦軍開闢而成,這條道一頭連接流向長江的贛江,一頭連接流向北江的湞江,秦軍從贛江乘船運載物質到達大庚嶺,然後以人力運輸逾嶺,再搬運物資上船,通過寬闊的湞江水面直入嶺南腹地,這是秦軍的一條重要水路。今天,依然寬闊的湞江從大瘐嶺腳下的廣東南雄市區穿過。

從嶺北進入嶺南的另一條水路就是秦軍取道今天湖南的湘江,低達五嶺腳下,以人力搬運物資過嶺,又順漓江運向嶺南,可是這兩條道路的運輸,都要經過人力的搬運,上船下船極為不便,兵卒苦不堪言。

霍印章認為,問題還在於道路的軍糧供應,人能過嶺,不等於車能過嶺,更不等於船能過嶺。

當平定嶺南的戰爭打響不久,因為秦軍據有一定的戰爭準備,所以運輸能力與秦軍需求的矛盾還不突出,可是秦軍平定嶺南的戰爭並沒有設想的那樣順利,而是轉入了曠日持久的相持戰階段,這就徹底打亂了秦軍的戰略部署,使秦軍陷入了致命境地,因為,斷糧隨時都會到來的饑餓,比善戰的越族人更加恐怖。

霍印章説:越人的戰術正好是持久戰,而秦軍就怕持久,時間一久,交通運輸有困難,就會造成供應不足,所以,孫子兵法説軍無輜重者亡,無糧食者亡。

重新開鑿一條運輸量大、調運快捷的軍糧通道,成為牽動嶺南戰局的關鍵一環,更是身陷困境的秦軍刻不容緩的頭等大事。

穿越大瘐嶺的陸路儘管只有幾十里路,但險峻的山嶺令秦軍行進十分艱難,而當時在整個嶺南的戰局中,最主要的戰場就是秦軍主帥屠雎戰死的地方,也就是西甌越人盤踞的今天廣西鬱江、漓江一帶。

在廣西興安縣城西南越城嶺腳下的一片稻田裏,考古人員發掘出一座秦軍平定嶺南時所築的城堡,叫做秦城。考古論證,這座城周長約有20公里,大約可駐守10萬秦軍,為何當年秦軍在這裡佈防如此規模的兵力呢?

在對西甌越人的進攻中,秦軍依賴的糧道正是經過湘江而到五嶺山脈西端的越城嶺腳下,而後越嶺再進入漓江的道路,但是這條水路並沒有完全貫通,之間尚有幾十里的陸路。

湘江自南向北流入長江,漓江自北而南注入西江,兩條江的源頭都在今天興安縣境內一個叫鐵爐村的附近,兩條江的水位差度只有7米,兩條江的分水嶺也不過是一個小土丘。

漓江是西江上遊的一條支流,從漓江就可進入嶺南珠江水系眾多河流當中水量最為充沛的西江,西江的上遊就是廣闊的雲貴高原,眾多的水源使得這條江四季都適宜行船。

穿越嶺南群山、直下南海的寬闊西江,在平定嶺南的秦軍眼裏,自然是一條黃金通道,打通這條道,是秦軍戰略的關鍵。

秦軍在整個平定嶺南的戰爭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決策浮出了水面,一個叫史祿的人被委以重任,他帶領秦軍夜以繼日,在湘江和漓江的源頭間開鑿運河,溝通湘漓二水。

這就是中國水利史上著名的靈渠工程。

專家霍印章認為,選擇這一地方主要是針對作戰對象來的。秦軍進入嶺南,地面廣大,五路大軍其中的第五路是指向閩越、即今天福建去的,第三路、第四路指向南越去的,即今天的廣州,當時叫番禺,第一路、第二路是指向西甌越人的,也就是今天的廣西及其以南地區,是統帥尉屠雎犧牲的方向,在這個方向,秦軍遇到的抵抗是空前的,而對這個方向的保證,只有靈渠才行。

公元前214年,興安靈渠經過3年的開鑿,把湘江和漓江三七分開,湘漓二水連成了平緩的水道。

溝通南北中國的靈渠通道,作用一直髮揮了2000多年。

或許最初誰也無法想象,秦軍正是因為把兩條江鑿通以後,嶺南的戰局似乎在一夜之間發生了根本的轉變,秦軍急需的大批軍糧和物資,就能夠從湘江而下而入漓江,一直經水路以最快的速度到達嶺南秦軍主要的戰場。

史書記載,從長江流域出發的船隻,可以通過水路逾嶺,到達嶺南地區,甚至載重萬噸的大船也可以從靈渠通過。

軍事專家霍印章認為,只有靈渠一通,通過水路,才能源源不斷的把物資和軍糧保證到西線方向來,秦軍最後的勝利,就是在西線的勝利,解決了西甌問題,百越問題就全部解決了。

生活在嶺南的越族人,一夜之間成為了大秦朝的臣民,新生的秦王朝第一次統治這片遙遠的土地和這樣奇異的民族,沒人料到,在這個彈丸之地,趙佗開始了自己的傳奇作為。

就在靈渠鑿通的這一年,廣袤的嶺南最終納入到帝國的版圖,南海之濱曲折的海岸線,成為了帝國的南方疆界。然而,這只是帝國對嶺南的初步佔領,要牢牢控制這片新辟的領土,帝國的任務依然艱巨。

粵北的龍川縣,是客家人的故鄉,在嶺南,這是一個由中原移民聚居起來的小城鎮,小鎮裏的人們都知道,他們熟悉的客家戲,很早以前就從中原流傳過來。

據《史記》記載:公元前214年,秦王朝平定嶺南之後,推行中原的郡縣制,在嶺南百越聚居的廣袤地區,新設了南海、桂林、象郡三郡,平定嶺南的秦軍首領任囂出任南海尉郡尉,並由他統管嶺南三郡,號稱“東南一尉”。

而當時的龍川縣是南海郡下屬的一個大縣,縣令正是南下的秦軍將領趙佗。

趙佗在龍川最早修建的城名叫佗城,佗城三面環山,一面緊靠東江,位置自然重要。今天的佗城還能尋覓到趙佗在這裡經營時的遺跡。

趙佗在龍川的縣府所在地,從立縣以來一直到1949年,歷經2000多年從來沒有改變過,今天龍川佗城鎮政府仍然建在這塊古老的縣府遺址上,趙佗當年的房舍也早已湮廢,趙佗故居的遺址早已混雜在一片民居中。

今天佗城的老百姓都把趙佗當成了他們的老祖宗,在嶺南群山深處這樣的城鎮,秦朝人開邊拓荒的那段歷史,似乎一直影響到了今天。

用雞占卜,是越人盛行的巫術之一,越人每遇大事,就要根據雞頭骨在火上炙烤後裂開的形狀,來判定所卜事情的吉兇,今天的嶺南黎族人仍有“雞卜”的習慣。

生活在嶺南的越族人,一夜之間成了大秦朝的臣民,而在當時有44個郡、1000多個縣的秦王朝,龍川這個南部邊疆的區區小縣,似乎引不起秦朝高層的特別注意。

秦軍在對嶺南百越族的軍事打擊取得勝利後,是通過從中原移民與越族雜處的辦法,才算真正平定了嶺南。史書記載,當年身為龍川縣令的趙佗,就曾上書秦始皇,從中原徵調了15000名年輕女子,和戍守嶺南的秦軍兵士成家。

在秦帝國短暫的歷程中,當曾經剿滅六國的秦軍平定了嶺南,並在嶺南建立了穩固的政權後,帝國開始走進了最為光輝的歲月。

北緯38度線,是遊牧民族匈奴和中原政權的拉鋸線,根據彼此的力量強弱,雙方的分界線在北緯35度和41度之間來回推移。

同帝國在南方的勝利相對照,在北方,大將蒙恬率領30萬精銳秦軍,一舉把匈奴擊退到北緯41度線附近黃河河套地區和陰山一線。

在遼闊秦朝的北方,一道西起今天甘肅臨洮、向東跨過遼水,一直綿延到今天朝鮮境內的一項規模空前的國防工程——長城橫空出世了。

同帝國在北方擊退匈奴、修築長城防禦的辦法正好相反,遠在嶺南的秦軍大修穿越五嶺的道路史稱“新道”,並在道路險要地方構築關防。

五嶺山脈覆蓋著茂密的原始森林,野獸和毒蛇潛伏其中,群山之間是湍急的水流,這就如同設置了一道天然的封鎖線。

然而秦軍知道,幫助他們把嶺南納入帝國版圖的,正是流淌在嶺南群山裏的那些河流,因此在秦軍平定嶺南以後,為了防止嶺南的越族人向中原進犯,就在五嶺山脈的險要地方修築了控制河流的關卡,最主要的就是後來被稱作“嶺南三關”的橫蒲關、陽山關和湟溪關。

廣東陽山縣城東北部的銅鑼寨嶺一帶,山勢十分險峻,從湖南境內流入廣東陽山縣的連江,一路上多是險灘急流,但流經陽山縣境之後,江面變得開闊,水勢也變得平緩,陽山關正好控制了這段水道。

陽山縣文史協會的人員告訴我們,這裡地勢比較險要,兩邊是大山,又叫湟水,北方南下的兵和交通道路都經過這裡。

在陽山縣,當地的考古工作者還出土了當年秦軍留下的各種錢幣和兵器。

從連江順流而下40多裏一個叫茂溪口的地方,連江匯入了北江,兩河交匯處地理形勢相當險要,被稱作是五嶺山口最為險要的地方,秦軍修築的湟溪關就在這裡。

而依然險峻的橫浦關,今天是廣東和江西兩省的分界線,站在關前,便可望見江西的大余縣境。

正當嶺南的秦軍在營建堅固的防線、防止嶺南越族人北上危及秦王朝的統治,對帝國來講,一場噩夢般的災禍降臨了。

公元前209年,今天的安徽宿州大澤鄉,正被一場大雨籠罩,一群就要被殺頭的戍邊苦役,絕望中揭竿起義,鐵板一塊的秦帝國頓時打翻了天。

秦朝大將章邯正和項羽為首的六國反秦聯軍激戰在今天河南一帶的漳河地區,另一支由劉邦率領的起義軍,正乘機沿黃河南岸,直奔帝國的首都咸陽。

史書記載,中原突發暴亂的消息傳到嶺南,當時秦朝管轄南海、桂林、象郡嶺南三郡的最高首領任囂,正在病危當中,任囂急忙招回了龍川縣令趙佗,對他道出了一個驚天的秘密:秦朝暴政,天下的民心喪失殆盡,而嶺南北靠五嶺,南接大海,可以割據立國。

剛剛成為帝國疆土的嶺南,面臨怎樣的命運呢?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