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嶺南王國:第三集 烽火立國(探索發現2006-243)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9月14日 15:12 來源:CCTV.com

公元前209年的秦帝國面臨著滅頂之災,當秦始皇的繼位者秦二世還陶醉在擁有廣闊無垠的疆域時,這個曾空前強盛的大帝國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五嶺山脈以北突然燃起的戰火,嶺南秦軍的最高首領任囂似乎並不吃驚,這個位高權重、統管著嶺南三郡的秦朝地方將領,擁有著50萬的強悍秦軍,在帝國生死存亡之際,他的一舉一動可謂舉足重輕。

然而,經歷了平定嶺南戰爭考驗的任囂,這時卻沒有北上,去挽救危機中的秦王朝,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早在秦帝國立國之初,危機就顯現出來了,就在公元前218年,大秦朝的第一個皇帝嬴政,在東渡黃河的東行途中,在今天河南陽武東南、當時一個叫博浪沙的地方險些遇刺,秦朝的大地上埋藏著可怕的滅國仇恨。

剛剛統一的天下,並沒有像百姓期待的那樣,出現安寧和平景象,取代戰爭的是秦朝無休止的苦役。

《漢書食貨志上》説,秦時“力役三十倍于古”,戍邊、苦役和嚴酷的秦律,一時使路人中的死傷者多達半數。

秦朝國家機器的運轉達到了極致。

嶺南秦軍的父老同樣遭受著秦朝苛政的壓榨,剛剛統一的秦帝國如同一根壓到了極限的彈簧,潛伏著一種可怕的社會動蕩力量。

在任囂看來,嶺南還有著立國的天然條件。

暸望2000多年前秦帝國最開闊的版圖,可以看到有兩個地方有著天然優勢:一個是帝國最初崛起的地方——四塞以為國的關中,秦人正是立足這裡,完成了統一六國的霸業;另一處就是帝國最後開闢的疆土——遠離秦帝國統治中心的嶺南。

任囂明白,這些來到嶺南的大部分秦軍,他們自己的國度才剛剛被納入到秦帝國的版圖,他們和秦人的仇恨並沒有隨著帝國的統一而煙消雲散。

戍守嶺南的50萬秦軍,大多又是平定嶺南時的江淮樓船師。

霍印章教授介紹説:這些人主要來自江淮一帶,大部分是楚國人,而楚國人對秦朝仇恨最大,有句話説楚有三戶能亡秦,讓他們北上援助秦朝,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秦末的戰亂中,嶺南的割據,可謂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的先機。在當時的五嶺以北、原來掌控秦王朝大片土地的地方官僚,在風起雲涌的反秦起義中紛紛倒戈了。

冀中平原的古城正定,守望著一方富庶平坦的田地,戰國時代是趙國的一個重鎮,向西是連綿的太行山,再往西過黃河就到了秦國的腹地,在那場歷史變遷中,這裡有個人在任囂眼裏有著經天維地的能力,他就是趙佗。

《史記》記載,趙佗來自正定,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正定縣。公元前238年,趙佗出生在這裡時,秦國和趙國之間還是戰火連綿,而25年後,趙佗已經來到嶺南擔任秦朝南海郡的龍川縣令。

地處廣東北部山區的龍川縣,最早從秦朝立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這裡的人們對趙佗充滿了虔敬。

在龍川的佗城,趙佗開鑿的井至今保存完好。史書上記載,這口井井水甘甜可口,深得當地越族人喜愛。

剛剛成為秦帝國最南端的疆土嶺南,遠離當時早已開發的黃河渭水流域,呈現著野蠻和荒涼,從中原來到嶺南,趙佗面對的,是與中原截然不同的地理環境和風俗習慣。

世代生息在險峻山嶺當中的百越民族,風俗獨特原始:他們斷發紋身,喜食蛇蚌,在廣州南越王墓出土的人操蛇托座,一個大力士口銜一條兩頭蛇。

秦軍平定嶺南,同越人的衝突時有發生,越佗面臨的最大難題,是當地的越族和南下的漢族人能夠和好共處。

從尊重越人風俗習慣開始,提倡漢越平等,趙佗在龍川站住了腳。

正當趙佗在秦帝國廣矛疆土的最南端用心經營的時候,致命的危機卻在帝國的中心爆發了,中原突然爆發的反秦起義蜂擁撲來,貌似強大的秦帝國剎那間岌岌可危了。

任囂在秦末風雲突變的局勢中去世了,繼任南海尉的趙佗,面對中原連天的戰火,開始實施割據嶺南、建立獨立王國的步驟……

在中國歷史發生大劇變的那一段歲月當中,嶺南究竟面臨怎樣的命運,《史記》記載了其中的一些細節。

趙佗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斷決嶺南和中原溝通的要道三關道,並且稱“盜兵且至”。橫浦關、陽山關、湟溪關,當年秦軍修築在五嶺山脈險要處的關口,正好卡死了從中原進入嶺南的通道。

三個關口在地理佈局上形成了一個軍事大三角,可以互相支援,大三角的支點,正是連江下游的湟溪關。

湟溪關正好處在西江和連江匯合的地方,它設置的用意非常明顯,那就是為了支援上遊的橫浦關和陽山關,如果上遊的關口一旦被突破,湟溪關還可以作為第二道防線。

事實上,正如任囂所期望的,趙佗展現了自己非同尋常的軍事才幹,除了守衛好嶺南的三個關口,趙佗還建立了一道橫跨五嶺山脈的軍事防線,這道防線幾乎卡死了所有從嶺北進入嶺南的要道。

在廣東省北部的樂昌市境內,有一條江叫做武江,秦漢時稱武水,這條江從五嶺山脈的群山中穿出,流入了北江,是溝通嶺南和嶺北的一條重要水路。

武江在流經樂昌一段時水域最為險要,史書記載,東到湞江、西至漓江,這些進入嶺南的河流中,最為險要的地方就在連江進入樂昌城的瀧口。

就在瀧口的西岸,有一座城堡叫任將軍城,正是任囂在南海尉任上時,防止越人北犯修築的,當中原大亂後,趙佗又在瀧口的另一側修築了一座城,趙佗城。

1958年,考古工作者在樂昌城外武江南岸,發現了一處古城堡遺址,大部分湮廢在河裏,當地稱“洲仔”,城基的石頭還很結實,這正是《水經注》記載的武江要隘趙佗城。

在趙佗城附近,考古人員還發掘出當年兵士留下的陶器和兵器。

今天的京廣鐵路正好從趙佗城旁經過,這裡依然是從中原進入嶺南的門戶。

當嶺南的秦軍高築城堡之時,已經失去民心的秦帝國,曾經強大的軍隊也土崩瓦解了。

公元前206年的冬天,統一天下14年的秦帝國在阿房宮的大火中,迎來了悲壯的結束,《史記項羽本記》記載: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而嶺南的趙佗的軍隊刀劍出鞘,緊張注視著中原的大火……

歷史學家判斷,就在強秦滅亡後的那一歷史瞬間,嶺南處在了一個十分危險的境地,因為當時只有嶺南是秦帝國的最後一塊疆土,趙佗和他的秦朝軍隊,也是殺紅了眼的中原反秦聯軍的最後一個敵人。

危機四伏的時局中,趙佗面臨命運的考驗。

在今天中國老百姓的生活裏,象棋是頗受歡迎的娛樂方式,小小棋局中的楚河漢界,掩藏了一段舊日江山的天下之爭。

公元前206年冬,幾乎就在秦朝滅亡的同時,劉邦和項羽爭霸天下的“楚漢戰爭”打響了,這對嶺南的趙佗來講,已不僅僅只是喘息的機會。

此時的趙佗統一了桂林郡和象郡,嶺南在政治上劃歸了統一。

在河南省滎陽市境內的黃土垣子上,有一條人工開鑿的溝同黃河相連,這條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鴻溝”,這條戰國時的人工運河,在它開鑿後的200多年後的公元前204年,兩支都已十分疲憊的軍隊在這裡停息了戰鬥。

在那一歷史的瞬間,當時中國的三大軍事力量,它們分別以鴻溝和五嶺為界,構成了獨特的“一縱一橫”格局。

秦朝將領趙佗的軍隊刀劍出鞘,在嶺南構築了嚴密的防線。

在廣東省仁化縣北130里的地方,有一個被群山懷抱著的小鎮,叫城口鎮,鎮子裏也有一座夾雜在民居當中的古城叫秦城,已有2000多年了。

專家考證,這就是在嶺南趙佗割據時新築的仁化城,這也是嶺南最外圍防線的一個要隘,而在嶺南的縱深地帶,趙佗也構築了第二道防線。

湞江從大瘐嶺腳下自北向南流去,在廣東始興縣城西北一個叫羅圍村的地方,湞江和一條叫墨江的河流交匯了,兩條江交匯的地方明顯隆起,當地人們叫犁頭嘴。

1984年,考古工作者就在犁頭嘴發現了一處古城堡遺址,2000年前的城墻地基明顯高出了地面。

始興縣的文聯主席告訴我們,漢代古城堡有10000平米,我們現在看到古城墻外側用土夯實,內側河卵石,我們上去就可以看到古城堡的全城,因為城堡面臨漓江和黑水交匯處。

這正是趙佗在嶺南第二道防線的核心部位,因為它正好地處進入嶺南的水上命脈——湞江的中游,同樣是扼守嶺南的咽喉。

歷史學家判斷,趙佗在秦朝滅亡後,能夠在嶺南有足夠的時機,建立橫跨五嶺的軍事防線,並且把嶺南的南海、象郡、桂林郡三個郡統一起來,形成一個能夠抗衡中原各路軍隊的軍事集團,最終奠定了帝業,正是和劉邦、項羽為爭奪天下而鏖戰4年的楚漢戰爭分不開。

緊靠黃河邊的鴻溝一帶,就是劉邦的漢王城,城墻的夯土層依然十分清晰。

中國古都學會會長朱士光介紹説:楚漢相爭時漢王劉邦所建築的漢王城,距今已有2000多年了,這個城是夯築起來的,夯土層還是看得很明顯,可以看到夯土層比較粗糙,這説明是在楚漢戰爭非常激烈的情況下修築的。

在中原楚漢戰爭的第4年,劉邦的對手、曾經是擊潰秦朝的第一號功臣項羽在烏江邊兵敗自刎,而此時的趙佗早已在嶺南部署了牢固的防線。

公元前202年,幾乎和西漢王朝建立的同時,趙佗在嶺南建立了南越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封建帝國秦帝國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南越國以綿延千里的五嶺山脈作為國家的北部邊界,南面眺望著無垠的大海,這個在秦末戰火中崛起的嶺南王國,有著怎樣的氣象呢?

1995年,廣東省考古工作者首次發現了南越國宮廷建築遺跡:一處石構水池和大量瓦當,在水池壁面的石板上,還發現三處帶有“蕃”的石刻文字,專家認定“蕃”字的含義,正是秦末所“番禺”城的意思。

1996年,就在石構水池附近,在一次施工中發現了一段150米長的曲流石渠,渠壁全部用紅砂岩鋪砌,渠裏是大小均勻的河卵石,這道曲流石渠鬥折蛇形,恰如北方黃河的走勢。

這是一次重要的考古發現,走進人們視野的,是已知世界上最早的一座園林實景遺址:2000多年前南越國的宮廷禦花園。

廣州市考古所的陳偉漢介紹説:兩端有兩個柱子,上面有兩個實心,這説明它當時上面應該有什麼建築,有人説當時可能南越王在上面欣賞什麼美景。

在石構水池下有幾百個龜鱉殘骸,專家猜測南越王生前可能喜歡食用龜鱉。

隨後,更多的南越國遺跡在附近幾百米的區域內被發掘出來:

一個當時宮廷使用的食水磚井,曲流水渠邊回廊的散水,紋踏垛空心磚和宮署地磚……

出土最多的是萬歲瓦當,還有許多繩瓦和筒瓦。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郭博士介紹説:從現在看到的大量的瓦當峭,當時的建築水平非常高,而且從現在發掘的大型的花紋磚、空心磚,南越國建築用陶的工藝和燒制水平不亞於長安城。

在遙遠的南海邊,番禺是怎樣的一座都城呢?

2000年初,在南越王宮署園林遺址西側,考古人員發掘了南越國宮署的1號宮殿遺址,根據考古測算,這處宮殿遺址佔地約有15萬平方米,宮殿遺址區密布著排水渠係。

專家推斷,在當時南越國的都城番禺,體現了當時高超的建築水平。

結合南越國宮署遺址發掘出的大量建築瓦材,專家推斷番禺城的宮室佈局很可能是模倣西漢都城長安的建制。

宮署禦花園裏一道不知來處的水流,順著長長的曲流石渠,流進了彎月狀的水池裏,宮殿和亭臺掩映在溪水草樹間。

當時的南越國宮署,正是在越秀山和一座叫做禺山的中間,在南越國的宮廷裏,珠江的濤響聲清新入耳。

而2000年後的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廣州,已成為今天中國南方最大的城市,珠江依然穿城而過。

在廣州最繁華的商業街北京路,考古工作者通過勘查發掘,這是一道層層疊壓著的城郭道路遺址,不同朝代的磚石路面,還保留著當初的樣式,考古證實,這條馬路最下面的一層,正是南越國的宮署走道。

這個坐落在五嶺山脈以南、大海以北的王國,像一個出生在遙遠他鄉的嬰兒,五嶺以北廣袤的大地已經歸於一統,在日見強盛的西漢王朝眼皮底下,新生的南越國的命運將會如何呢?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