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中國壽山石:第四集《別樣天地》(探索發現2006-171)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8日 15:11 來源:CCTV.com

     

    [內容速覽]這是一個足足兩斤重的田黃石,在它天然的表皮上面,有一層人工雕刻的山水圖案。 現在,我們將田黃上的圖案做成拓片。 一幅清新的筆墨山水人物畫卷呈現在我們面前。 田黃石上這種有著筆墨情趣的雕刻技法被稱作“薄意”。 將以筆墨為傳統的中國畫運用到石雕中,薄意稱為壽山石雕刻獨有的一種技法,那麼它是怎樣形成的呢?

  這是一個足足兩斤重的田黃石,在它天然的表皮上面,有一層人工雕刻的山水圖案。

  現在,我們將田黃上的圖案做成拓片。

  一幅清新的筆墨山水人物畫卷呈現在我們面前。

  田黃石上這種有著筆墨情趣的雕刻技法被稱作“薄意”。

  將以筆墨為傳統的中國畫運用到石雕中,薄意稱為壽山石雕刻獨有的一種技法,那麼它是怎樣形成的呢?

  藝人們在相石的過程中會發現,有些石頭的瑕疵出現在印章的主體部位,印鈕雕刻無法遮掩。

  如果不做任何處理,勢必會影響石章的品味,過分雕琢又會損壞原石的天然文彩——於是,薄薄地在石面雕刻一層圖案就成了最理想的裝飾方法。

  薄意的修光刀具以平刀和各種角度的尖刀為主,平刀的作用是將圖案與石頭之間的邊緣部位剷平,尖刀的作用則是修正各種細節。

  壽山石薄意雕刻技法的最初靈感源自於薄古圖案的雕刻。

  薄古圖案多取材于商周青銅器。

  這對高山石印章石體晶瑩細膩,紋理若隱若現,而它的薄古線條深厚齊整,被時人讚譽為“密不容針”“堪稱一絕”。它的作者就是林文寶。

  林文寶是福州西郊人,以印鈕和薄古作品稱譽一時,他的家鄉聚集著大批壽山石雕刻高手,他們的作品因為情趣雅致而深受上流人士的青睞。因此,當年以銷售高檔印章為主的青芝田老闆陳顯燦與他們交往深厚。

  抗戰期間,福州淪陷,壽山石行業衰落,身懷絕技的林文寶沒有逃過厄運,貧病交加的他最後竟慘死街頭。但是,他的高超技藝並沒有消失,在他的家鄉,一個叫林清卿的人在繼承前輩傳統的基礎上,完善了薄意技法,使壽山石雕刻達到了空前的藝術高度。

  這就是林清卿的薄意作品。

  遠遠望去,僅僅簡單的幾筆線條勾勒,就給這些質地瑩然的老性壽山石平添了幾縷淡淡的書卷之氣。

  因此,時人都將林清卿刻石稱為“畫石”。

  當時的福州書畫家、被徐悲鴻譽為“篆刻和白描雙絕”的陳子奮看到林清卿的作品自嘆不如,説:“雖寫生家罕能及”。

  我們看到的這些林卿清印章的收藏者,就是滿清末代皇帝溥儀的老師,陳寶琛的家族——螺洲陳氏,陳氏的後人陳純老人清楚地記得陳子奮的評價。

  林清卿和林文寶一樣,都是福州西郊人,受環境的影響,他從小跟隨師傅學習壽山石雕刻技藝,20幾歲就開始小有名氣。一個偶然的機會,林清卿放下了刻刀,轉身潛心學習中國畫。

  幾年後,他不但掌握了繪畫的技法,還領悟到了中國書畫特有的筆墨韻味和氣勢。

  當他再次拿起刻刀,這種筆墨氣勢就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他的刀下,使他的薄意作品産生了過去藝人所沒有的特種風韻。

  仔細觀察石面上的雲紋,隨著光線的轉動,雖寥寥數筆卻顯得靈動飄逸。據説這是林清卿的絕活之一。他利用陰陽受光的原理,刻雲紋水紋時,先從一個方向刻一條線,然後掉頭再從另一個方向刻線,按照畫面需要如此反復,風韻靈動的雲紋水紋就出現了。

  林清卿還將中國畫的傳統構圖方式運用到薄意當中,有的“密不容針”;有的“寬能走馬”;有的對章不但各自獨立成畫,而且和在一起又是一幅畫卷;有的不但石章四面成畫,而且即使再加上第一面仍能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而林卿清的雕刻表現手法更加豐富。

  我國自古以來就有豪門縉紳供養門客士人之風,遠者如戰國四公子及其門客,近者有晚清的封疆大吏與他們的幕僚。

  當最後的滿清皇族離開故宮,帝王時代結束了,但是“養士”這一傳統風氣卻繼續在民間蔓延。

  民國初期,達官巨商們紛紛仿傚前朝氣派,開始“養士”成風。

  在福州,壽山石雕刻藝人就曾是這樣的門客。

  他們被上流人士請到家中,供給一切食宿,直到作品完成。這在當時的福州成為一種用人制度,被當地人稱作“秀工制”,那些以擅長雕刻秀逸清雅作品的藝人們成為這些達官貴人的座上常客,而林清卿則是其中最受歡迎的秀工之一。

  福州最大的收藏世家之一——螺洲陳氏,也就是末代帝師陳寶琛的家族,陳寶琛的侄孫陳叔常和民國時期福州最大藥房回春藥店的老闆吳元就曾是這樣的社會名流之一。吳元的夫人和陳叔常的弟弟陳純都還記得林清卿在家中做秀工的情形。

  沒有時間限制是福州秀工制最大的特色,秀工們可以隨心隨性,寬鬆的環境讓林清卿可以全心投入創作。

  在福州秀工制中,除了雕刻藝人和邀請他們做工的老闆,還有一種力量不容忽視,他們就是由書畫家和文人雅士組成的文化集團,他們帶著自己深厚的藝術修養和文化底蘊參與秀工的創作,他們和秀工、老闆共同構成了一個強大的壽山石雕刻隊伍,使壽山石雕刻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藝術空間。

  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作後盾,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作基礎,還有充足的時間,再加上紮實的雕刻技法,林清卿創作的薄意作品,不但數量多而且品質出眾,被後人讚為“空前絕後”。

  這對方章就是林清卿在吳元家做秀工時所刻,取自王羲之愛鵝的故事,據説,這個主題確立後,吳元沒有急於讓林清卿雕刻,他特意買回一隻鵝放在院中,以便於林清卿觀察。

  現在,我們看到這只鵝,刀法簡練,僅用外部輪廓就將鵝的神態摹畫得淋漓盡致。

  而整個石章刻痕清雅,充分突出了一個“薄”字,令人嘆為觀止。

  如今,位於三坊七巷黃巷口的吳元故居裏,吳元夫人與兒子生活在一起,偶爾,他們還會欣賞一些壽山石作品,只是,當年“談笑有鴻儒”的風雅卻已成前塵,只有那些雕刻藝人與文人雅士共同創作的壽山石薄意作品成了珍寶被社會各界爭相收藏。

  如果説薄意是由於田黃石極其稀有,刻工不忍奏刀的緣故而産生的一種工藝,那麼,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作品的産生,則完全是基於壽山石的另一大特色——因為壽山石石質細膩溫潤,極具手感,所以,壽山石雕刻者創作出這些可以放在手裏把玩的作品,人們稱之為“把件”或者“把玩品”。

  壽山石把件一般只表現事物的大致形狀,只求傳神寫意,而不必纖毫畢現追求細節的相似——這一點,與中國傳統的文化心理和藝術審美一致,再加上把件的題材多為寓意吉祥美好的事物,因此很多人都會將一個壽山石把件帶在身邊,時時賞玩。

  可以依據個人的喜好找到一個與自己心性貼近的石頭——這恐怕就是壽山石把件的魅力所在吧。

  1957年,全國工藝美術界藝人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展示會上,一個叫“雞籠罩”的壽山石雕刻作品引起與會代表們的注意。

  一隻母雞被套在籠子裏,它焦切地伸出頭向外張望;

  一隻公雞跳到籠子上,它正使勁低著頭,向籠內探尋;

  籠子旁邊圍繞著壯年的雞群,撲剌剌地煽動著翅膀,似乎都沉浸在愛情的渴望中……

  令代表們更加吃驚的是它的雕刻手法:這是一個鏤空雕作品。

  而因為壽山石硬度小,這樣的雕刻形式是過去的老藝人很少甚至避免嘗試的一種雕刻形式。那麼,他的作者是誰?這件作品又是怎麼産生的呢?

  1949年10月1日以後,舉國上下沉浸在為新中國建設添磚加瓦的工作熱情中,創新成為傳統工藝的主題。新成立的福州壽山石雕小組也不例外。

  那時,20啷當歲的陳敬祥尤其愛琢磨新鮮事物。由於從小生活在農村,對雞的生活習性非常了解,陳敬祥大膽構思了一個鏤空雕作品,並將它取名為《雞籠罩》。

  1956年,福州市召開地方工業名牌貨展覽會,陳敬祥的鏤空雕作品令人大開眼界,大家一致決定要選送這個作品到北京去參展。

  在北京,陳敬祥的新作吸引了畫家華君武的注意。

  被華君武重新命名的《求偶雞》很快就在《人民畫報》和《大公報》上刊登出來,北京轟動了,香港也轟動了。

  陳敬祥只好日夜加班趕制《求偶雞》,即使這樣,也還是供不應求。

  此後,陳敬祥又雕刻了許多《求偶雞》,而他的其中一件作品還曾被保存在人民大會堂福建廳。

  1956年,福州市評選“石雕名藝人”,評選的標準除了技藝精湛,藝德高尚外,創新也是一個重要的衡量要素。年僅29歲的陳敬祥獲此稱號,而與他同時當選的另外五人——郭功森35歲、林壽堪(火字旁)36歲,黃恒頌44歲,周寶庭49歲,林友清62歲。

  然而,文革開始後,《求偶雞》卻被冠以“替彭德懷等人喊冤”的罪名挨批;作者陳敬祥本人也沒能逃脫厄運。

  後來,經過有關方面查證,求偶雞完成于50年代,怎麼可能替60年代發生的事情喊冤呢?陳敬祥最終獲得了平反。

  經歷過這段心有餘悸的日子,陳敬祥卻還是喜歡琢磨著怎樣將他手中的壽山石變成一個個與眾不同的作品。

  刻了一輩子壽山石的陳敬祥不善言談, 80幾歲的他還在不斷挑戰新鮮事物,企鵝就是他三年前完成的新的雕刻作品之一。

  壽山石雕刻始終沒有停止過創新的腳步,藝人們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使壽山石雕刻的題材愈加廣泛,而且也更加富有文化內涵。現在,書法篆刻正在與薄意技法相結合,傳統的禮器圖案也成為印鈕的表現內容之一;兄弟藝術也正在被嘗試融入壽山石雕刻中;藝人們還用壽山石雕刻重新詮釋歷史名畫,趣味盎然的新型手把件也出現了。

  從壽山石雕刻歷史上第一批有名字可考的藝人——楊璇和周彬等人開始,從滿清、民國,直到現在,歷經了200年曆史滄桑,近10代人的辛勤耕作,如今壽山石雕刻已經發展成圓雕、薄意、浮雕、透雕、鏤空雕等多種技法,印鈕、把件、擺件、挂件等多種表現形式,並且成為一種專門的藝術門類在藝園裏繼續著它堅實的傳承腳步;

  而壽山石雕刻者們卻仍在持守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根脈,在方寸之地上代代傳承,靜心雕琢著多彩的壽山石世界。

  令人疑惑的是,在壽山石雕刻1500年的發展歷史中,唐代,中國出現了唐三彩工藝;宋代,瓷器工藝高度發達;壽山石雕刻為什麼遲至清代才發展壯大呢?

  那麼,文人墨客與壽山石之間又會有著怎樣的傳奇故事呢?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