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十一集 脆弱的和平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4:55 來源:CCTV.com

  1918年11月11日5點,在康邊森林的一列火車內德國代表團同協約國簽訂了停戰協定。

  在這個協議中,德國同意從所有侵入的領土撤出,包括1871年從法國奪取的阿爾薩斯省和洛林省。它還保證遣返所有協約國的軍人和平民俘虜,並交出大量戰爭物資。

  公海艦隊連同全部潛艇,都被扣留。後來,這些艦隻被開往英國海軍基地。法國人原本指望接收其中大部分艦隻作為賠償的一部分,但1919年6月,英國人毫無辦法地看著德國水手把他們的戰艦鑿沉了。

  簽訂停戰協議6個小時後,在西線響了4年的槍聲停了下來。雙方士兵們從塹壕和散兵坑中爬出了來。以各自的方式慶祝戰爭結束——有的祈禱,有的乾脆從原先的敵人那裏乞討香煙。

  在巴黎、倫敦和紐約,當人們聽到停戰的消息,紛紛涌上街頭,狂歡慶祝整整持續了一夜。

  西線停戰協議剛剛生效,德軍就開始向國內撤軍。大部分第一線的德國士兵在為戰爭結束感到高興的同時,並沒有感到他們在戰爭中被打敗了。

  當他們注意到德方的停戰代表都是文官時,卻感到了一種被出賣的感覺。這就是後來德國右翼政客所鼓吹的“暗箭傷人”的來由。而這也為納粹的上臺埋下了隱患。

  協約國部隊按照慣例,跟隨撤退的德軍行進了一兩天。他們所到之處,受到了被解放村鎮人民的熱情歡迎。

  在歐洲,人們建立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紀念碑和陵墓,紀念那些死去的人。


三巨頭

  1919年1月,戰勝國的代表們在巴黎召開集會,討論戰後重建世界秩序的問題。

  出席巴黎和會的一共有32個國家,總共1000多名代表。作為戰勝國,中國北洋政府派外交總長陸徵祥等5人出席了和會,其中包括南方革命政府的代表王正廷。但是中國代表團在和會中只獲得了兩個席位。

  戰敗國被排除在和會外。德國代表團被拒之門外,只能向內傳遞紙條。

  這次會議進行得並不順利,儘管各方都同意美國總統威爾遜的十四點原則,並希望通過這個原則防止今後再爆發戰爭,但對如何處置戰敗國,各國有很大的分歧。法國的態度最為強硬,綽號老虎的法國總理克裏孟梭希望通過這次和會徹底洗刷自1871年普法戰爭以來,德國帶給法國的恥辱。

  凡爾賽和約直到1919年6月底才簽訂。和約分為兩部分,一是《國際聯盟盟約》,二是《對德和約》

  《凡爾賽和約》涉及德國的內容有406條。其中一條提到,德國皇帝和他的將軍們應當送交審判戰爭罪犯的國際法庭,但是它並沒有被實施。

  戰敗國武裝部隊的數量受到了嚴格的限制。德國被允許擁有一個人數僅為十萬的全由志願兵組成的陸軍。德國的飛機和原先從英軍手中繳獲的少量的坦克,以及大口徑火炮都被迫銷毀,原先發達的軍火工業也被勒令停産。和約規定了防止德國軍國主義復活的保證措施,但是在以後的日子裏協約國並沒有執行他們自己設定的措施。

  德國失去了它全部的海外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將在法國、英國和日本之間分配。此外,德國還將失去東普魯士、梅梅爾,以及比利時邊境的一些地區,這樣,德國將失去13%的領土、10%的人口。

  德國還不得不向協約國繳納鉅額的戰爭賠款,勝利者們希望,這些賠償能使它至少42年內保持貧窮。

  德國國內的主流輿論反對接受這一異常苛刻的求和條件,強調本國的軍隊並未在戰場上被徹底擊敗。但德國沒有別的選擇,1919年6月28日,各國代表聚集在凡爾賽的鏡宮,簽署了和平條約。


巴黎和會

  但是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沒有出席6月28日的會議,並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這是兩位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華人勞工。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有20萬勞工中國勞工遠渡重洋來到歐洲前線,為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但將近一個世紀以來他們的故事卻被遺忘和埋沒。

  早在正式宣戰前,先後有14萬年齡在20到35歲主要是農民和城市失業者的中國男性與英法政府簽署了5年勞工合同,每天報酬僅僅5法郎。同屬協約國的俄國在華北地區也招募了約9萬勞工。

  1917年8月中國北洋政府正式對德宣戰後,這些華工被大批送往前線,從事修築戰壕等工作,部分華工還直接參加了戰鬥。

  1918年11月,協約國勝利消息傳到中國,蔡元培曾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振臂高呼“勞工神聖!”,“勞工萬歲!”。北洋政府還在紫禁城舉行了盛大的閱兵儀式來慶祝戰爭勝利。

  中國勞工為中國爭得了戰勝國地位。但也付出了沉重代價。

  令中國人憤怒的是,中國勞工的犧牲和戰勝國的地位,並沒有使中國在巴黎和會中獲得應得的尊重和權力。

  作為戰勝國的中國代表在巴黎和會上提出廢棄勢力範圍、撤退外國軍隊等七項條件,後來又提出取消二十一條和要求收回大戰時被日本乘機奪去的德國在山東的權利。

  1月28日,年輕的中國代表顧維鈞在巴黎和會上就山東問題代表中國發言。


中國勞工

  然而,出乎人們意料的是,中國的這些原本很合理的要求卻被拒絕了。

  《凡爾賽和約》裏有三條是關於中國的。意思是戰前德國侵佔的山東膠州灣的領土,以及那裏的鐵路、礦産、海底電纜等,轉歸日本所有。至於二十一條,巴黎和會藉口不在會議的討論範圍之內而置之不理。面對這種情況,當時的北洋政府卻準備妥協。

  5月3日,國內報紙報道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全國人民無比憤慨,5月4日,北京學生到天安門廣場集合後遊行示威,他們手持寫有 “外爭國權,內除國賊”的條幅,高呼“取消二十一條”、“還我青島”。這場愛國運動迅速漫卷全國。

  五四運動的爆發迫使北京政府不得不轉變態度。

  6月27日清晨,在巴黎的華工和中國留學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抗議活動。

  1919年6月28日,以陸徵祥為首,包括代表顧維鈞、王正廷、施肇基、魏宸組的中國代表團,沒有出席和會,拒絕在合約上簽字,並通電各參戰國家,説明拒絕簽約的理由。

  7月2日,陸徵祥又致電北京政府:“巴黎和約既未簽字,中國德國的戰爭狀態按照國際法可認為繼續存在。擬請迅咨國會,建議宣告中德戰爭狀態告終,愈速愈好。”9月15日,中國宣佈對德戰爭狀態終止。

  從1918年一戰結束到1920年間,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們一直忙著確立戰後的世界新秩序。

  這是為了他們慶祝凡爾賽和約的簽訂,在紐約、巴黎等地舉行的勝利遊行。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採取了必要的措施保證歐洲不再爆發大規模的武裝衝突。

  這時一直在蘇俄境內進行的一場戰爭也走到了終點。


在法國的中國勞工墓

  這一場戰爭從1918年十月革命爆發,俄國剛剛脫離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就已經開始。

  戰爭的一方是保衛革命果實的蘇俄紅軍,另一方則是逃亡在外的原臨時政府控制白軍和他們背後的協約國部隊。最初,協約國向俄國派出了一支小分隊,希望能説服俄國繼續對德作戰。但是希望破滅了,當俄國全面退出一戰,西線的協約國軍隊出於對共産主義繼續蔓延的恐懼,轉而積極支持白軍。急於擴張其勢力範圍的日本也開始支持白軍。不過,他們主要是向白軍提供作戰參謀和戰爭物資。

  1919年春天,三支白軍隊伍開始向位於俄國西部的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也就是紅軍的腹地挺進會合。

  一支隊伍從西伯利亞向西。

  一支隊伍從烏克蘭向北,還有一支隊伍從俄國西部邊界向目的地挺進。

  在戰爭中至關重要的是連接莫斯科和海參崴的西伯利亞鐵路。為了爭取對這條鐵路的控制權,鐵路沿線一直戰事不斷。

  雖然白軍有協約國的支持,但白軍指揮官大都無能之輩,而且互相之間缺乏協調。士兵也軍紀渙散,難以依靠。

  然而紅軍的指揮官是裏奧.托洛茨基,他是一個優秀的組織者。托洛茨基手下的布瓊尼也是一位傑出的軍事指揮員,他濃密的大鬍子是他的典型特徵。他原本是沙皇軍隊裏的一名騎兵,現在已經成長為紅軍騎兵第一軍團的司令,這支隊伍在他的指揮下非常有戰鬥力。

  紅軍應對了白軍一次次的進攻,將近兩年的時間裏雙方在俄羅斯大地上來回廝殺。

  這是俄羅斯北奧塞梯共和國首府符拉迪高加索的一座紀念碑,人們用它來紀念第一次衛國戰爭期間,為了保衛這座城市,與白軍作戰犧牲的數百名中國籍的紅軍戰士。


顧維鈞

  到了20年代初,白軍被徹底擊敗了。協約國軍隊早就預料到了這一結果,同時他們在國內也面臨了越來越多的質疑。最終他們放棄了對白軍的支持啟程回國。

  從1914年捲入一戰到1920年內戰結束,俄國人民備受戰爭之苦。連續的戰爭整個擾亂了國內的工業和農業,造成了嚴重的災荒和疾病蔓延。沒有人知道到底有多少人為此喪生。

  年輕的蘇維埃政府面臨艱巨的任務:重建家園。

  為了恢復被連續不斷的戰爭拖得陷於崩潰邊緣國家經濟,1921年,列寧開始實行他的新經濟政策持。新經濟政策以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允許農民自由出賣余糧,允許自由貿易,實行按勞分配製,並且允許私人和外國資本家經營部分中小企業。

  儘管這些政策遭到一些人的反對,但它明顯對恢復經濟起到了巨大作用。

  1924年,列寧離開人世。此前,蘇聯已經正式成立,它的經濟復蘇仍在進行中。

  20世紀20年代,和俄國一樣,參與了一戰的其他國家也在進行戰後重建。

  從經濟的角度看,美國無疑是一戰中的贏家。她向英法等國家大量貸款,而且戰後她也不需要大規模改造戰爭工業,因為戰爭工業從未真正大興過,這也在經濟上減少了美國的麻煩。然而,1917-1918年美國參戰的經歷只是讓他們更加堅信他們傳統的觀點:歐洲是個充滿麻煩的是非之地。因此,最早提出建立國聯想法的威爾遜總統,順理成章地在1920年11月的總統大選中敗下陣來。美國又重新開始實施孤立主義。

  20年代是美國的一個繁榮的時代,當時的口號就是“迅速致富”。

  20年代也是爵士樂的年代。


五四運動

  20年代也是頒布禁酒令的年代,出售任何含有酒精的飲料都是不合法的。

  但是,這也導致黑幫大肆從事非法售酒的行當。

  像畫面上的這位阿爾.卡邦這樣的人建立了無數個黑暗帝國。

  直到1933年,當美國在一次宣佈出售含酒精飲料合法時,黑幫才得到了控制。此時,爵士樂的狂熱也早就結束了。

  1929年10月,華爾街金融市場崩潰,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泡沫終於破滅了。

  一夜之間,無數人變得身無分文,還有很多人失業。經濟大蕭條深深地刺痛了這個國家的每一根神經。

  直到1932年11月羅斯福當選為美國總統後,他的新政才再次給人們帶來了希望。他下定決心要讓人們重返工作崗位。

  羅斯福組建了國內重建部,它的任務之一就是轉移失業工人。在軍隊的幫助下,失業工人被送到了美國的偏遠地區。在那裏,他們被安排在大規模公共建設項目中工作。希特勒以後所採取的重建德國經濟的方式與這種政策驚人的相似。

  不久,美國經濟有所復蘇。

  而英國和法國就沒有這樣幸運。他們向和平的過渡之路並不平坦。

  法國最主要的工業區,東北地區遭到了嚴重的破壞,而且,法國的人口也損失慘重,英國也是一樣。更糟糕的是,英法兩國因為戰爭而國庫虧空。現在美國成了他們的債權國。

  大量的復員士兵更增加了國民經濟從戰時向和平時期轉型的困難。

  隨著兵工廠的停業,涌現出大量的失業人員;同時,隨著訂單減少,工人工資降低,罷工大規模爆發。

  英國國內,經濟狀況不見起色。1929年華爾街危機加劇了局勢的惡化,它導致上百萬人失業。國防開支日益被削減,甚至減到了不能再減的地步。到1930年,支付給軍人的工資減少了十分之一。

  法國的經濟從未從一戰中真正恢復過。法國還經歷了一系列左右翼政府的更迭。國內動蕩不安。

  無論政府如何交替,有一點是確定的,法國再也無法承受一場像1914-1918年的一戰這樣的戰爭了。

  當英國和法國試圖從戰爭的破壞中走出來時,作為戰敗國的德國經歷了更加困難的時期,而一種將影響全世界的黑暗勢力正在悄悄興起。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