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第九集 空中爭霸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4月05日 16:05 來源:CCTV.com

  1915年1月19日,德國林納茨上尉駕駛齊柏林飛艇首次飛臨英國上空,但僅從飛艇上投下一些傳單,上面寫著:“你們英國人:我們已經來過,而且還會再來,不投降就是死。”傳單署名“德國人”。5月30日,林納茨駕駛飛艇再次飛臨倫敦上空。他隨手操起吊艙裏的炸彈,故意向人群密集的地方投去,造成7人死亡、30多人受傷。

  這一次空襲引起了倫敦的“齊柏林大恐慌”,齊柏林飛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充分顯示了它的威力。

  世界上第一艘飛艇是法國發明家亨利吉法爾于1852年製造的。

  1901年,一位旅居法國的巴西人桑托斯-杜蒙駕駛自己設計製造的飛艇,成功地繞埃菲爾鐵塔飛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時,主要有兩種飛艇,軟式飛艇和硬式飛艇。軟式飛艇的艇體是用膠棉或亞麻布製作的氣囊,艇體的外形靠氣囊充氣産生的壓力保持,有動力、可操縱,一般外形採用流線型,它的飛行性能比氣球有相當大的提高。


興登堡號空難

  1900年,德國的齊伯林伯爵製造了第一艘硬式飛艇。這種飛艇使用結構完整的龍骨保持氣囊的外形,採用活塞式發動機作動力,因而飛行性能好,裝載量大。

  “齊伯林飛艇公司”製造的飛艇不僅用於商業,而且用於軍事。僅在最初的十年中這個公司就製造了113艘軍用飛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大顯神威。

  開戰時,德國擁有一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航空部隊。這支空中力量由帝國陸軍航空勤務隊和帝國海軍航空勤務隊兩部分組成,分別從屬於陸、海軍,進行陸上偵察、情報收集以及海上搜索、救援任務。不過,德國擴大航空部隊的重點並沒有放在飛機上,而是放在了齊柏林飛艇上。他們指望用這些龐大的飛艇來進行戰術、戰略偵察。且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齊柏林飛艇沒有讓他們失望,並且還在對地面目標進行空襲時發揮了驚人的效果。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對城市的首次空襲其實是飛機執行的,在開仗後的頭幾個星期,就有戰機用比較原始的炸彈襲擊了敵軍的後方。1914年8月30號,一架德國鳩形單翼雙座偵察機在巴黎上空扔下五顆炸彈,炸死1人,炸傷了兩人。

  這種行為應該算是非法的,因為在1899年的《海牙宣言》中,明文禁止叢飛行器上投下任何種類的炸彈。但是,在這一規定出臺時,飛行器的發展狀況和一戰時期的狀況不可同日而語。後來,大國都紛紛拒絕批准這條禁令。

  但是,由於當時飛機剛出現不久,空中載量較小,對地面轟炸威脅不大,因此,儘管飛艇龐大的身軀易遭攻擊,1917年之前,德國一直使用飛艇對英國進行轟炸。因為飛艇可以裝載幾百公斤炸彈。


齊柏林飛艇

  德國軍方認為,齊柏林飛艇是他們手中的一門終極武器,飛艇一齣,無往不勝,無堅不摧。

  這些飛艇通常在傍晚從德國本土的庫克斯港、科隆和杜塞爾多夫等處基地起飛,華燈初上的時候到達英國上空。英國城市的路燈和房屋裏面透出來的燈火是它們最好的路標——“燈火管制”一詞當時還未出現。扔下搭載的危險貨物之後,它們掉頭東飛,于第二天黎明之前返回德國。

  而此時一戰剛剛爆發不久,飛機的性能還很脆弱,沒有力量去阻止飛艇的光臨。當時能夠在夜間作戰的飛機幾乎沒有,而且一般的飛機就是發現了飛艇,能做的事情也不過是在它的粗厚外皮上戳兩個小洞。唯一能夠阻止這些德國空中巨物去英國串門的,就是海上變化無常的天氣。

  1915年1月19日,德國的齊柏林飛艇第一次從1500米高空空襲了東英格蘭。5月31日,德國陸軍的一架飛艇在林納茨上尉的指揮下首次空襲了倫敦,炸死7人,炸傷31人。

  而此時的倫敦根本沒有防空意識,地面的防守非常鬆懈,就只有少數槍支和照明燈。這些措施根本就沒有用。

  倫敦的東區是倫敦最大的貧民區,由於對德國飛艇空襲的恐懼,在這裡發生了民眾騷亂。對平民百姓來説,那些德國飛艇似乎可以在英國的天空任意飛行,狂轟濫炸。他們一時還看不到有什麼力量能有效地遏制這些空中龐然大物。


海軍使用氣球偵察

  英國方面並沒有僅僅採取保守的防禦措施,英國空軍開始結合早期的防空武器在齊柏林飛艇的航線上進行攔截。就在齊柏林飛艇首次空襲倫敦之後不久,一架英國皇家海軍的戰機在比利時上空攔截住德軍的一艘飛艇,攀升到飛艇之上,並用炸彈將其擊落。這也造就了齊柏林飛艇的首敗記錄。駕駛這架戰機的飛行員是亞歷山大沃內福特上尉,在擊落飛艇36小時後,他獲得了維多利亞十字勳章。不幸的是,10天后,他在一次飛行事故中喪生。

  在這之後英國戰機多次迎擊齊柏林飛艇,雖然不是每一次都能夠達成目標,但是1916年之後這種成功率的確大大增加,這要歸功於幾種新型航空機槍子彈的問世。

  德國飛艇部隊的指揮官彼得施特拉塞,于1918年8月5日親自率領齊柏林飛艇最後一次空襲倫敦,結果他被英軍擊中陣亡,而齊柏林空襲也就此結束。

  自1915年1 月19日至1918年8 月5 日,德國出動飛艇208艘次、飛機435 架次對英國實施空襲,其中飛機空襲52次,飛艇空襲5l次,投彈約300噸,造成約1300人死亡,3000人負傷。約有80艘飛艇毀於協約國的炮火和惡劣天氣。

  戰後,飛艇和飛機一樣被用於民用航空,但是,1937年德國興登堡號空難之後,人們普遍對這種交通方式失去了信心。在這次空難中97名乘客和乘務人員中至少有23人死亡。

  當德國的齊柏林飛艇在英國頻頻製造恐慌的時候,飛艇的前身——熱氣球也依然活躍在戰爭舞臺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熱氣球仍然被用於偵察,觀測者可以在氣球上觀察敵情,幫助控制炮火。這要比在戰鬥機上容易操作。


飛機從炮臺上搭建的平臺上起飛

  氣球員通過電話與地面保持聯絡,如果發現敵機,他會對地面部隊發出警告。要是敵機衝他開火,他可以跳傘求生。地面上的人會立即回收氣球,爭取不讓氣球起火,與此同時,地面部隊會用高射炮去驅逐敵機。

  在一戰期間,海軍也同樣使用觀測氣球。因為雷達的發明問世來得比較晚,船隻想要探明海平面遠處發生著什麼事是很困難的,所以,氣球在這裡幫上了大忙,不過它也有自身的缺陷。比如,它的充氣和用升空過程費時太多。並且氣球的使用有許多限制條件。

  海軍很快地就意識到,還需要進一步發展當前技術,以增加視野範圍。

  兩種解決方案隨之而來。

  一種是飛艇,特別是遠程海上偵察,飛艇最合適不過。戰爭剛開始的時候,德國的齊柏林就主要是執行這種任務的。

  而英國方面選擇使用軟式飛艇。1915年初,德國潛水艇襲擊商船的事件頻頻發生,英國海軍部因此決定要採取相應對策。為此他們研製出了反潛飛艇。這種飛艇上裝的是勞斯萊斯鷹牌發動機,時速可以達到每小時74公里。螺旋槳上方升出的管子可以使螺旋槳引發的氣流能傳入氣囊,保持內部的足夠壓力。這種飛艇在飛行過程中的靈活性極高。


暴怒號

  英軍用的另一種軟式飛艇是大型的海岸之星系列。

  另一種海上偵察方式就是使用飛機。

  早在,1910年11月美國飛行員尤金.埃利就成功地駕駛柯蒂斯雙翼機飛離美國伯明翰號巡洋艦平臺,這是人類首次駕駛飛機從一艘軍艦上起飛。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初,水上飛機被首先用於海上偵察,在1914年,各國海軍喜歡使用這種飛機,它的降落和起飛能在水面上進行。但是水上飛機的裝載和運輸問題仍待解決。

  一開始的時候,水上飛機只能被置於船後,由船隻來拖帶它們。軍艦還沒有辦法裝載它們。但是這種方法受天氣影響很大。

  這個問題是英國人解決的,1912年,英國海軍對一艘老巡洋艦進行了大規模改裝。它成了世界上第一艘水上飛機母艦。


暴怒號

  由於船上的飛機庫空間十分有限,所以,把機翼設計成可折疊式這一進步意義非凡。

  接下來,英國海軍海軍部徵用了3艘在英吉利海峽營運的渡輪,並對它們進行了改裝,用於裝載水上飛機。它們是:“女皇號”、“恩加丹號”和“裏維埃拉號”。

  出現水上飛機母艦後,戰艦的偵察能力就大大提高了。不僅如此,武裝後的水上飛機還可以用於襲擊潛水艇,甚至可以轟炸潛水艇基地。

  1914年秋天,英國皇家空軍首次執行這樣的任務。他們在安特衛普轟炸了一個可疑的德國潛水艇基地。

  不過到這個時候,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還沒有出現,水上飛機母艦沒有足夠的空間讓飛機直接在船上起飛,所以,在執行任務以前,首先要用把飛機送到水面上。返回時,水上飛機先停在船隻旁邊,然後再由人用吊桿把飛機帶上岸。這還是費時費力。

  解決飛機在母艦上的起降問題,是航母發展史上突破的第一道難關。當時的飛機都比較輕,利用逆風起飛很容易。這種起飛方式被使用了很長時間,但是當人們考慮將陸基飛機送上軍艦時,問題出現了,普通的陸基飛機無法在滑出跑道前達到飛行速度。


百眼巨人

  到了1916年底,索普維斯海豹的問世解決了這個難題。這種小型陸地戰鬥機功能很棒,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艦和巡洋艦都可以成為它的作戰平臺。它能在兩個炮塔之間鋪設的臨時木板跑道上起飛。而且,臨時跑道拆裝都很簡便,費時很少。

  不過,當時還沒有辦法讓這些飛機在臨時跑道上降落。因為那時的飛機母艦甲板中央還佇立著高高的塔式桅桿和煙囪,幾乎沒有給飛機降落留下空間。設計上的不足使飛機著艦成了飛行員們的禁區。

  把水上飛機收到軍艦上相對來得容易些。

  但是對於基於地面的飛機,例如索普維斯海豹來説,操作就要困難些。飛機收上來以後,常常就不能再用了。

  1917年的8月終於迎來了一個突破。一架索普維斯海豹成功地降落在“暴怒號”巡洋艦上。

  實現這個突破人是海軍少校歐內斯特鄧寧。鄧寧少校是英國海軍“暴怒”號上的海軍航空兵指揮官,領導著14名軍官和70名水兵。飛行技藝高超的鄧寧是個不甘平凡的人。他決心突破飛機著艦的禁區。1918月2日,鄧寧少校利用側滑著艦的方式,成功地降落在暴怒號上,成為第一個在航行中的軍艦上降落的飛行員。


1940年的百眼巨人號

  5天后,鄧寧又一次駕機升空,進行同樣的試驗。但這一次,上帝沒有眷顧他。飛機降落時發動機熄火,一個機輪撞在飛行甲板上,整個飛機翻過右舷落入海中。鄧寧少校被擠在飛機殘骸中,溺水身亡。

  血的教訓使英國人明白,僅僅依靠駕駛員的技術是無法彌補裝備方面的根本缺陷的,要實現常規飛機在軍艦上的安全起降,必須徹底改變母艦的結構。1917年底至1918年初,”暴怒號”進行了大改裝。這一次改裝將軍艦後主炮和後桅拆除,在艦體後部加裝了86.6米長的飛行甲板。這樣,以艦體中部上層建築為界,前部甲板用於飛機起飛,後部甲板用於飛機降落,飛機可以互不干擾地同時進行起降作業。儘管如此,”暴怒號”仍然不具有全通式的飛行甲板,飛機著艦仍然十分困難。所以,此時的“暴怒號”還是一艘很不完善的航空母艦。1918年5月,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百眼巨人”號終於被改造成功。


百眼巨人號在二戰期間主要擔任飛行員訓練艦

  此時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接近尾聲“百眼巨人”號只能默默地呆在皇家海軍的艦隊中,但是它的出現為航空母艦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大展身手奠定了基礎。

  (CCTV《探索發現》供稿,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責編:紅立

1/1頁
CCTV.com - ERROR

對不起,可能是網絡原因或無此頁面,請稍後嘗試。

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