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有七聲音階嗎?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6日 09:55)
戰國時期,秦王嬴政的大軍席捲六國,地處今天的河北山西一帶的燕國岌岌可危,燕國的太子丹,請求著名的刺客荊軻去完成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刺殺秦王,太子丹率領他的賓客,在易水河畔送別荊軻,在這次充滿悲壯氣氛的話別中,留下了千古絕唱: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關於那首讓人垂淚涕泣的歌,司馬遷在《史記》中留下了這樣的記載“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音。”變徵之音,就是今天的升FA,可是在中國古代的五聲音律裏,並沒有這個音,那麼這個音調是從哪來的呢?許多歷史學家都推測荊軻所唱的曲調可能是一首古老的西亞曲調。真的是這樣嗎?
1972年,曾候乙墓編鐘的出土給我們揭開了答案,這套編鐘的規模宏大,總重量達4.4噸,是世界上最重的樂器,每一件編鐘的製作都非常完美,更讓人吃驚的是,全套編鐘以及附件上,有三千七百多個銘文,內容全是關於編鐘的配挂和樂理的闡述,它記載了28種音律的名稱,其中只有8種在傳統樂理書中有記載,可見在戰國時代,音樂樂律已經發展到了令人難以置信的水平,而對編鐘的測音結果,更使人感到振奮,所有的鐘都能夠發音,而且音色純正,音域寬廣,十二個半音齊全,完全可以演奏五聲、六聲、和七聲音階。
這就間接的説明了荊軻的歌聲確實有可能出自本土。在戰國時代,中國人就有了七聲音階,那麼七聲音階的源頭究竟在哪呢?在沒有文字記載的史前,中國人是不是已經掌握了七聲音階呢?
1986年,河南賈湖文化遺址正在進行第4次挖掘,考古學家們在一片墓區的幾具屍骨旁,發現了16隻骨笛,這些骨笛是用鶴類動物的尺骨做成的,接著考古學家們對這些骨笛進行了碳14測定,自然界中的生命體都含有碳14,碳14在生命體死亡之後,每隔5700年就減少一半,這種規律使人們很容易根據生命體的存留物中的碳14的含量來確定它的年代,經過鑒定,這些骨笛已經在地下沉睡了八千年。
在八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有了和我們一樣的音樂思維,和對音樂美的理解,但是對於製造樂器來説,僅僅有音樂意識是遠遠不夠的,那麼,八千年前的賈湖人又是怎麼做的骨笛呢?在出土的骨笛身上,人們發現了一些明顯的刻畫線,它們分佈在笛孔的周圍,顯然八千年前的工匠們在製作這批骨笛時已經做過精確的計算和設定,製作骨笛的材料,鶴的腿骨粗細不一,看來我們的祖先一定經過了反復的摸索,他們依靠簡陋的工具,但卻並不簡單的技術,確認了音與音相互間的比例關係。
考古發現證明,史前時代的中國人,不是不掌握七聲音階,否則就不會有賈湖八千年前的骨笛,但中國的古人更喜歡五聲音階,也許就是因為這些聲音對他們來説,最美最打動心靈。
責編:艷芳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