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水利
央視國際 (2005年04月26日 09:49)
——編導: 劉洋
隨著黃河水利委員會李主任宣佈“黃河調水調沙實驗”正式開始的聲音落下,小浪底水庫出水洞群的閘門依次徐徐升起,噴涌而出的巨浪宛如群龍吐水,衝向下游河床。河水把小浪底水庫中的泥沙送到大海中去,同時沖刷下游河床,減少淤積。這次實驗是人類首次大規模的在“原型黃河”上進行調水調沙實驗。進行這種大規模的實驗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做實驗之前,科學家已經在“模型黃河”上作了充分的準備。
河南黑石關位於黃河下游重要支流伊洛河的末端,河水就在離此不到45里的地方進入黃河。早年間這裡曾經是一個繁華的渡口。
和往常一樣,黑石關水文站的工作人員來到河邊採集伊洛河水的水文數據。他所要做的就是操作計算機將重達400公斤的流速儀放置在河水的觀測斷面上。然後將水文數據打印,這些數據就是構建數字黃河的基礎。
歷史上,黃河是世界上最複雜、最難治理的河流,頻繁的水旱災害給沿岸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被稱為“中國之憂患”。但人們沒有被黃河水患嚇倒,不斷和它進行著抗爭。
幾千年前,人們採用土石修建的堤壩來控制黃河水。而今,小浪底水庫的建成,使得黃河水患漸漸的緩解了。
現在,人們又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概念去觀測它、治理它,這就是“數字黃河”。簡單的説,就是將黃河裝進電腦裏,把大量的基礎水文地質數據,通過現代化的信息技術,構建一條數字虛擬黃河,對黃河治理開發和管理的各種方案進行模擬分析和研究。
現在水文工作者已經不用到河邊去進行測量了。河兩岸的遙測水文計會自動將數據傳回水文站上的水情室。然後,只需把這些數據進行比較、計算,就可以用無線網絡傳回上級單位。
數字水文在數字黃河這個體系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它採用現代化的通訊手段進行數據傳輸,並用計算機網絡技術進行快速處理。花園口水文站建設有計算機網絡、圖像監視、數位遙測信息查詢和處理系統,它是黃河上第一個數字化水文站。
此外,遙感技術和衛星定位技術會使各種數據變得更加精確。各種數學模型還可以對天氣系統、水流及泥沙運動、生態及水環境變化等都能進行各種尺度的實時模擬,為準確揭示黃河的自然現象提供可能。這樣,我們就能夠在電腦上看到一條完整而真實的黃河。數字黃河工程必將真正改變人們治理黃河、研究黃河的方法。
責編:艷芳 來源:CCTV.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