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説啊,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可您聽説過靠著鐵路吃鐵路的嗎?什麼叫吃鐵路呢?舉個例子吧,就是您家要是取暖的話,燒的煤就不用出去買,等火車經過的時候,從運煤的火車上拿就是了。您可能會問了,火車不正開著呢嗎?怎麼拿啊?別急,下面我們就跟隨上海鐵路公安處的民警去看看,有些人是怎麼吃鐵路的。
前不久,我們跟隨上海鐵路公安處的民警來到農用物資專用線,登上了一列運煤的專用貨車。這輛貨車滿載著從上海吳涇焦化廠運往上海鋼鐵公司的焦炭。列車剛剛啟動時,線路兩側沒有村莊,也沒有人在線路活動。可是十分鐘後,我們突然看到路邊突然出現一個挑著竹竿的人。由於列車行駛太快,我們沒能看清楚竹竿上綁著的是什麼。很快,一個又一個手拿竹竿的人出現了。這時候,我們看清楚,竹竿上綁著的竟然是自行車的輪胎。火車在向前開,這些人把竹竿伸向車廂頂部,當輪胎在車頂劃過時,車上的煤塊紛紛滾落到路面。讓我們沒有想到的是,當線路兩側出現村莊時,人開始多了起來,竹竿也越來越密集。
奇怪的是,這些人大多數都是婦女。從他們的穿著上看,好像是附近的村民。不知道什麼時候,有人發現了我們的攝像機鏡頭,紛紛遮住了自己的臉,不過也有不怕的,您看這位。距離發車二十分鐘後,更為壯觀的情況出現了。這些人的腳下多了一些土墩,這些土墩有高有矮,密密麻麻的分佈在線路兩側。後來我們才弄明白,原來是這裡地勢低,站在平地上夠不到火車車廂,他們就自己壘了這些土墩。可能是因為站在土墩上技術難度大一些,這些人大多數都是男同志。也有難度更大的,您看這位,站在橫桿上,下面可是懸空的,膽子真是夠大的。還是這位有安全意識,還帶著安全帽作業呢。他旁邊的這位看這滿臉輕鬆,呦,掉下來了,沒來得及爬上去又接著幹了。這時候,我們突然發現,每個人的竹竿上都拴著一根繩子,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這一路上,是竹竿起焦炭落,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個場面的話,那是相當壯觀啊。只是在拍攝時,我們無時無刻在為這些人擔心,萬一要是摔向火車又該怎麼辦呢?與此同時,不斷地伸向列車的竹竿也讓拍攝的記者也感到害怕。那麼,每天走過這一路段的火車司機不害怕嗎?
上海鐵路局上海機務段火車司機 袁東勝:害怕,我們也害怕。我們車通過時,要?望,他們的棒子都在外面,敲我們的頭啊,把玻璃窗敲壞都有。
司機告訴我們這些人對列車的經過時間是瞭如指掌。
火車司機:什麼時候到他們都清楚,我們還沒到他們就在鐵路邊站好了。
那麼,這些人都是哪兒的呢?
火車司機:都是旁邊的居民,男女都有,連孕婦都有。
司機説,像剛才我們看到的從土墩上摔下來的情況經常發生,有的人甚至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火車司機:有時候他們站在凳子沒站穩,掉下來,掉在鋼軌上面,軋死了。
| |
發生在農資專用線上的這一幕,早已引起了鐵路警方的重視。可是,要對這些人進行處罰,卻是困難重重。當我們重新返回到剛才拍攝畫面的路段時,這些人早就沒了蹤影,路基兩側只剩下這些孤零零的土墩。民警介紹説,這些土墩就是剛才那些人堆起來的。
民警:因為這的路基比較高,火車開過來時,他用竹竿打不到,他們用土用磚堆的高一些。
記者:離火車這麼近,站在上面危險嗎?
民警:危險肯定危險。要是不當心,軋到。出過事,吳涇線有人掉下來碰傷了。發生好幾起,我知道七八起,最嚴重住了3個月院。
雖然每隔一段時間民警都要清理這些土墩,可是,村民重新堆砌土墩的速度顯然比民警推翻土墩的速度快多了。除此而外,還有一個原因讓民警頭疼不已。
民警:我們來抓時,女的説,我們沒打,我們撿的,偷的人跑掉了。
那麼,剛才那些人真的是附近的村民嗎?我們跟隨民警來到距離線路僅50米遠的村莊中心村。首先讓我們吃驚的是,村民的房前屋後竟然堆放著成袋的焦炭。
民警:這是我們剛才看到的,他們用竹竿從火車上打下來的。
記者:這是幾天弄的?
民警:一天,今天一天弄的。
記者:一天能弄這麼多嗎?大概有多少?
| |
民警:這一袋80斤左右。
除了房前屋後堆著的焦炭,我們還在每家的門外看到了竹竿。
民警:這個毛竹就是我們剛才看到的火車通過時,他用這個毛竹從火車上打炭,上面的黑圈是汽車的輪胎。
民警告訴我們,村民管這種行為叫打炭。直到這時我們才有機會仔細看到他們用來打炭的工具。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剛才讓我們迷惑不解的繩子。
民警:繩子是拉住了,不讓竹竿被火車打掉。
當我們試著採訪村民的時候,卻沒有人承認是自家的竹竿和焦炭,也更沒有村民承認自己曾經偷過焦炭。
村民:不知道,我剛過來。
俗話説,童言無忌,還是村裏的這些孩子説出了實情。
記者:誰知道這是幹嗎用的?
孩子:打炭用的。
記者:誰看見過打炭?
| |
孩子:我看見過。
記者:看見過打炭的舉一下手,大家都看見過吧?
看到孩子説了實話,有個孩子的父親不得已説了實話。
村民:打炭用的,火車過來時打個十斤八斤的。
記者:一天能打多少?
村民:十斤八斤的。
記者:能賣多少錢?
村民:不賣的,自己燒。
民警告訴我們,實際上,除了自己用之外,好多村民把這些煤賣給了一些小企業,一袋煤能賣到四五十元錢。因為這樣可以不勞而獲,即使被抓到了也只是被關個十天八天的就放出來了,所以很多村民都對打炭習以為常。時間長了,人們不僅認為打炭不算偷,而且村裏的孩子也見怪不怪了。
記者:打炭對不對?
孩子:對。
| |
俗話説,言傳身教。我們不知道父母的這些行為,將會帶給這些孩子什麼樣的影響。當民警對這些偷來的焦炭進行收繳時,圍觀的孩子們或許也並沒有意識到,發生在父母身上的這一切其實就是盜竊。對於村民來説,民警的收繳行動並沒有起到震懾作用。有些人不僅對打炭不以為然,時間一長,他們的胃口越來越大。有一個綽號叫“小山東”的人,幾年前和這些人一樣,每天拿著竹竿到線路上打焦炭。後來,胃口越來越大,漸漸盯上了鐵路專用線上的農用物資。
民警:1997年左右,開始和他父親打焦炭。我們沒抓到他,抓到他父親和弟弟,從此以後我們一直想抓到他。
民警介紹説,這個綽號叫“小山東”的人無所不偷,白天和村民一樣偷焦炭,晚上就偷化肥、棉花、聚乙烯,可以説,火車上有什麼他偷什麼。雖説小山東早已進入民警的視線,可是幾次都沒能抓到他。
民警:他很狡猾,一看到陌生人就不幹了。第二,他當過消防兵,經過專業訓練,身體素質好,爬墻、跳河,都行。
小山東一直在逃,農資線上的物資也不時地被盜,小山東和警方的較量也就一直在繼續。
民警:這幾年一直想抓他,他一直在和我們較量。因為不抓住他是我們警察的恥辱。
直到有一天,民警在吳涇鎮共和村裏進行調查時,發現了一個重要線索。
民警:老百姓反映,經常夜間有狗叫,人員進出多,還有車輛進出。
村民的反映説明,小山東很可能又作案了,而且有可能就住在村民所在的這個村子裏。與此同時,一家農資公司的貨物頻繁被盜。
民警:我們發現外地發往上海的塑料粒子和化肥有被盜的痕跡,而且數量特別大,幾十包上百包的丟。
接到報案後,偵察員迅速趕到現場,並且在現場發現了重要線索。
| |
民警:我們發現了鐵絲和包裝袋。這些鐵絲是捆紮車門用的,説明篷車車門被打開,貨物被盜了。
根據現場情況,警方判斷,這是一起有預謀的團夥作案。
民警:第三,從盜竊的數量看,一個兩個人是不可能搬運走的,我們確定下來是團夥作案。
民警介紹説,像這樣的案件大多為團夥作案,有盜竊的有運輸的也有銷贓的,團夥成員之間分工明確。這也説明,在“小山東”的背後還另有其人。為此,警方開始在案發地點守候伏擊。可是,奇怪的是,七八次守候伏擊都沒有發現“小山東”的蹤影。難道是這夥人洗手不幹了嗎?還是有人走漏了風聲呢?
民警:覺得很蹊蹺,也進行了一下分析。進入伏擊點後我們有沒有暴露,怎麼會發現,而且每次都是提前伏擊,他們都沒來。
正在案件陷入僵局時,一個可疑的人進入偵察員的視線。
民警:發現線路邊廠裏一個門衛保安參與了團夥作案。
原來,是據案發地點不遠的一個工廠門衛一直在通風報信。只要有陌生人進入線路,他就會通風報信。為此,偵察員及時調整了伏擊方案。2月4號晚上七點,“小山東”終於出現了。
民警:來回張望後,看到他用手機打電話。過了一會看到團夥陸續趕到現場,一共5個人,三名團夥爬上火車,把車上的尿素化肥朝下扔,2名團夥仍下草堆,然後就走了。
為了不打草驚蛇,當天晚上偵察員並沒有行動,而是等到第二天,當他們把貨物運走後一舉將團夥成員捕獲,“小山東”也終於落入法網。
經初審,該團夥交代僅去年一年就作案40余起,盜竊農資20余萬元。經審訊,參與運輸和銷贓的人員也將和“小山東”一樣接受法律的嚴懲。
責編:程振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