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時期,我們的鄰國韓國上個世紀70年就開始了新農村運動,那三十年後韓國的農村是一個什麼樣子,韓國新農村建設經驗有哪些方面值得我國學習,為此我們《生活567》的記者深入韓國的鄉村,探訪韓國新農村。
得知我們欄目組要去韓國,全國各地的觀眾打電話詢問韓國的情況。
觀眾:你好我是東北的觀眾,聽説韓國和我們這疙瘩挨著,那韓國人住的房子怎麼樣啊?和東北一樣燒柴火的土炕嗎?
觀眾:你好我是甘肅的觀眾,我們村剛通了電話不久,那韓國農村都通了電話了嗎?像我家裏就有個電視機,那韓國農村家裏都有些什麼樣的電器。
觀眾:《生活567》嗎?我是河北的一個六十多歲的農民,現在家裏也不寬余,也一直有病,人家韓國農民得病去醫院看病國家給報嗎?
| |
觀眾:你好,我是江蘇的觀眾,聽説你們去韓國,那你們看人家村裏都種些什麼東西,看能不能在我們這兒發展?
帶著這些疑問,2006年6月4日我們來到了韓國,看看韓國農民的生活到底是個什麼樣子?
記者:我現在韓國的原州市梅湖裏,現在是當地老百姓做飯的時候,可是村莊裏卻看不到炊煙,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走近梅湖裏,我們發現村莊裏幾乎沒有人,遠處的碧綠的山林,整齊的水田,村口的水車嘩嘩水的車邊有兩位乘涼的老人,村莊顯得安寧和諧 ,在村口乘涼亭下我們找到了梅湖裏的里長,里長熱情的邀請我們到他家看看。
韓國翻譯:這是韓國的窗戶,這是電話,音箱,這是木盤做的藝術品。這是他的房間。
記者:可以進去看一下嗎?
| |
韓國翻譯:這是他的結婚照片。
記者:這冰箱多大容量的呢?
韓國翻譯:299升。這裡的菜是從超市買的還是自己産的呢?
韓國翻譯:除這個牛奶之外都是自己産的。看一下洗手間,平時洗衣服洗澡都是在這裡,跟城市裏沒任何區別了,比城市裏大一點。
在梅湖裏里長家我們看到,他家房子是典型的韓式傳統的樣式,實行新農村運動後,他們首先改善了居住環境。
韓國翻譯:這些房屋是九十年代建的了,這裡有72戶人家,有40戶人家90年代重建了房屋。
| |
記者:建這個房子花了多少錢?
韓國翻譯:一平方米,韓國一平方米相當於中國3.3平方米,一平方米花了四百萬韓幣,相當於3萬五千人民幣。一平方米一萬塊錢人民幣。
那以前村子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呢?
里長: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這裡的生活水平很一般,雖然有了電,但很少有電話電視的,七十年代有電燈電話已經很不錯了。
里長告訴我們七十年代他們做飯主要靠燒柴火,這樣既破壞山林又不乾淨,現在村裏都用上了煤氣,90%的家庭電器都普及了,所以到做飯的時候村莊裏是看不到屋頂上有炊煙的。那這麼高的生活水平,當地老百姓收入又如何呢?
里長:每年每戶人家4000萬到5000萬韓元,折合人民幣35萬人民幣到40萬人民幣,主要靠人參和煙葉。
在村裏我們看到寬敞的公路,不時有汽車行駛,在村子裏我們發現村裏並沒有一些文化設施如電影院,但里長告訴我們這並不妨礙村民的文化生活。
| |
里長:以前來講,路沒有修好要坐車很長時間,現大路修好了,有公交車私家車,開車到原州市過去二十分鐘,晚上吃過飯開車二十分過去看電影,看完回家休息。我自己有兩個女兒都在城裏上班,家裏有兩台車,女兒們都是早上班去晚上回到村裏住。
那韓農村教育又如何呢?在村莊裏我們碰到了一位放學回家的中學生
學生:我們從小學到高中都是義務教育沒有學費的。上學有公交車,五六分鐘就能到。
我們沒有忘記河北那位觀眾的問題,那韓國農村醫療社會保障又如何呢?
韓國農民:有醫療保險,每個人都不一樣的了,像我這樣七十歲的老人,每個月是一千五百韓元。
梅湖裏七十年代曾是韓國比較貧窮閉塞的村莊,在這個有244人的村莊裏,卻只有144公頃的農耕地,就是這麼點農耕地養育著全村的百姓,可是現平均每戶家庭年收入4000萬韓元到5000萬韓元,在村子裏我們也沒有看到村辦企業,那他們又是怎樣合理利用土地來保障生活的呢?帶著這一疑問我們來到了韓國原州市農業技術中心,原州市農業技術中心的工作人員把我們帶進了他們農産品研發室。
| |
記者:這是他們新做的農産品,新工發農産品在這裡試驗一下。然後這裡新做的農産品培養好以後分給這裡的農民。這是栽培研究所。
這裡研究出來的新産品,根據農民的需要都是免費提供的。這兒的農民種地領肥料還要對自己家的土質進檢測。這些都是從農民家裏採集回來的。
研究所工作人員:每個土地土質怎麼樣呢?拿過來檢測一下土質,根據土質每年分給農民的肥料也不一樣。
韓國原州市農業技術中心工作人員:這裡的設備都是為了農民,這裡的技術首先聽一下農民的意見,看農民需要什麼,然後開發研究。
所有的這些都是得益於新農村運動,這裡的業技術中心,根據市場情況,不斷開發新産品,為農民多賺錢想辦法找路子。
韓國原州市農業技術中心負責人:以前這裡的農民素質不高,留在這個地方做個農業而已,現在給他們培養怎麼賺錢的辦法,給他們一些信息,給他們旅遊開發提供一些機會,他們每個月的收入更多了。這是江原道省政府選了7個村莊,他們補助5個億的韓幣,市裏面選擇11個村莊,他們補助5000萬韓元。
那麼像梅湖裏這樣的村莊在韓國普遍存在嗎?韓國政府在哪哪些政策對農村的大力支持,讓農民生活生産有所保障,為此我們採訪了韓國農林部的政策課的官員。
韓國農林部官員:造政策課長金融方面的,就是貸款的時候比城市低,利息比城市方面是3%,有的水稻大麥政府給他們現金呢。我們有很多方面支持給農村,比如説醫療方面、還有教育方面還有退休金方面,我們非常注重教育方面,對高中方面全部是免費的,不收學費,如果願意上大學的話,貸款利息也可以優惠。韓國國民全國醫療報銷費用,農民都是50%都是政府支持,醫療保險之中50%政府負責。十年前開始,農漁民全部報退休金就像買個保險似的,收入的25%政府給他們補助,這是他們的退休金。
因為韓國人口當中,只有7%的農民,所以政府每年投資很多錢培養四千名農民,讓他們把新技術新理念帶回村裏,帶領村民,以村為單位,走村莊自治的共同致富的道路,以一村一社為特色,建設自己的美麗的家園。
看來韓國農村三十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得益於新農村建設給農民帶來的好處,新農村建設首先改變了他們的居住環境,醫療、教育、社會保障各也逐漸完善,讓他們和城裏人的生活沒什麼區別。在我國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還剛剛開始,所以我們要學習韓國農村的經驗,一人富了不算富,以村莊為單位,走共同致富的路子。
責編:肖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