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鄉村節水空間大(2006.03.23)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3月23日 16:28 來源:CCTV.com

  昨天咱們播出了寧夏喊叫水鄉《渴望生命之水》的節目後呢,很多熱心觀眾給我們欄目打來電話。其中有一個關於農村節約用水的熱線電話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在以前,咱們一提到節約用水,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城市居民。實際上農業節水才是真正緩解我國供水矛盾的關鍵,據統計我國用水量中70%屬農業用水, 農村節約用水的空間相當大。咱們今天介紹的就是一個節約用水的模範村。

  李官莊村位於河北省滄州地區騰莊子鄉,那裏的村民喝水不用花錢,但節水意識普遍比較強。就説這胡大姐吧,她可是村裏出了名的乾淨利落人,洗洗涮涮的事肯定比別人家要多,可她家的用水量卻總比別人家少。村裏的人均日用水量是5公斤,可胡大姐家人均日用水量只有3公斤。那她節水竅門在哪呢?就單説這淘米水,胡大姐就能給您説出五種妙用來:

  胡大姐:淘米的水洗魚去腥味,洗菜能去殘留農藥,刷碗去油膩,好處多了去了,你還可以澆花,實在不能澆花你還可以澆樹。

  在李官莊村,村民的飲用水和生活用水是分開的,吃的是從村凈化站裏打來的經過了多層過濾的甜水; 而洗衣刷鍋飲牲口用的呢,是從自來水管裏流出來的苦鹹水。

  胡大姐:苦鹹水咱都喝蹙頭了,真是不願再喝了。


  村民們都有很強的節水意識,這跟他們喝水的歷史可是大有關係的。

  村民:村裏老百姓喝的水比咱們城市喝得菜湯還鹹,讓人越喝越鹹。

  李官莊村地處渤海邊,水資源很豐富。這水看上去很乾淨,好像沒什麼問題,可您再看看用這水澆出來的田地!

  村民:這地上的土用腳一驅,全是鹽巴,水一喝喉鹹。

  以前村民們喝的就是這種比菜湯還鹹的苦鹹水;水不僅苦鹹而且含氟量很高。

  村民:小孩子喝了長氟斑牙,老人骨質疏鬆,跌倒了就爬不起來,擋不住就把胳膊腿摔折了。


  由於長期飲水不安全,村民的身體健康受到影響,直到2002年村裏建立淡水凈化站,村民們才開始喝上安全水。

  村民:這水好喝,甜啊,隨着社會來,社會好咱就喝好水。

  目前在我國農村有6000多萬人飲用水含氟超標,有3700萬人在喝苦鹹水,一億五千萬人口飲用水微生物含量超標。“十一五”期間我國在基本解決了農村飲水困難的基礎上,到2020年基本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胡大姐:水來得太不容易了,所以不捨得浪費。

  胡大姐的節水可不光是在這來之不易的飲用水上,即使是自家水管裏的苦鹹水,她也是節約有方,合理利用,更不允許孩子們有半點浪費的。女兒劉玉是個特別愛乾淨的姑娘,雖説家裏有洗衣機,卻經常的要用手搓洗衣服。

  胡大姐:衣服少了真是捨不得讓她用洗衣機洗。用盆洗。大量衣服才用洗衣機洗。洗完後這個水咱還不能扔,涮墩布,刷鞋,拖地。


  像胡大姐這樣的節水能手在李官莊村有很多。村民們動腦筋如何節水,領導們就動腦筋如何督促節水。不光李官莊村,在其他村也有一些節水的好辦法,就説這仵龍堂鄉的東後屯村吧,村裏自己設立了一個“節水獎”,村民每節約50公斤水就獎勵5角錢,節水獎設立後,這個350人的小村每個月就能節約生活用水180多噸。您瞧這市“節水辦”獎勵的節水圍裙都送到家了不是?

  在李官莊村凈化站我們的記者看到了這樣一個細節:您看下面,這嘩嘩流出去的是淡水分離後的苦鹹水,它們流到哪去了呢?是不是就變成廢水了?直到看到這個池塘我們才找到答案。

  村長:淡化後剩餘的這部分廢水鹹水用來養殖養魚,豬圈沖洗,充分利用,廢水多用。

  在李官莊村像這樣“變廢為寶”的池塘還有七八個。村民的節水不僅體現生活方面,在農業生産農業灌溉方面也按照市水利局的規劃,進行了節水改造。

  市水利局副局長:農村灌溉改變了過去那種大水漫灌的方式。搞節水管道,水龍帶輸送。這樣每年滄州地區就可以節水3.8億噸。

  在我國農村用水中的90%是灌溉用水,而目前我國灌溉用水的利用率相當低,僅有40%左右。推廣節水灌溉技術是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的重大舉措。

  在李官莊村的節水宣傳標語中有這樣一條──“改變用水觀念”。像村民們在生活、生産中的節水做法,所體現的不正是這一點嗎?相信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期間,咱們農村會出現更多的像胡大姐一樣有節水意識,帶着節水圍裙的家庭主婦。

責編:肖闊

1/1頁